政治:3.5.1《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理念
1.注重课堂教学生活化
以生活主题统筹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生活世界是高中政治新课标新课程特色和亮点之一,也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课标》在关于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本课程立足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
”因此,本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实际需要,突破教材局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环境出发,让学生感到知识贴近他们的生活,让课堂具有亲切感和亲和力。
2、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
依据教师要体现“目标——策略——评价"的教学主导过程,即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并科学地进行教学评价的要求,我设计了“以情景为载体,以问题提出与解决为主线”的情景问题交互式教学模式组织课堂教学.通过设定特定情景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活动平台,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力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简析
本课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题的内容,其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着人大和人大代表两大主题展开。
具体论述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人大的性质、地位、职权、常设机关;人大代表的职权、义务及其产生和任期。
2、本框在全书中的地位
本框题在政治生活教学内容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
首先,它起着承上启下、加强教材知识体系化作用.是对学生关于选举权等内容的巩固、提升,也是对公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参与政治生活的具体化。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政权体系的基石,前后两框题内容联系紧密,层层递进,是学习整个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切入点,学好本框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所以,本框在整个教材和本单元教学内容中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高一学生在初中就已学过一些粗浅的内容,日常生活中也或多或少地在电视、新闻中看过有关人大的报道,这就为学习本课知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从高一学生心理特点来说,由于每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备受全国上下关注,青年学生由于其对新事物的敏感、好奇、热情等心理特点,对于本课所涉及的热点问题,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识记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及我国权力机关体系。
(2)了解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我国的国情,充分认识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依据教材的内容和课标要求,确定人民代表大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政权体系。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