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常用方剂方歌主治功用75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6、固阴煎
【方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歌诀】固阴煎善固冲任,君以熟菟补肝肾;远志山药山茱萸,参味炙草解恙恨。
【组成】人参、熟地、山药、山茱萸、远志、炙甘草、五味子、菟丝子
【功效】补肾益气,固肾调经
【主治】月经先期证属肾气虚弱;月经先后不定期属肾虚者。
【方解】君:熟地、菟丝子
臣:山茱萸、人参、山药
佐:五味子、炙甘草
77、固本止崩汤
【方源】《傅青主女科卷上》
【歌诀】固本止崩归熟地,黑姜人参术黄芪;崩漏脾虚去当归,再加升麻山药奇。
【组成】熟地黄、白术(土炒焦)、黄芪(生用)、当归(酒洗)、黑姜、人参
【功效】补气养血,固冲止崩
【主治】崩漏证属气虚血亏证者
【方解】君:白术
臣:人参、黄芪
佐使:熟地、当归、黑姜
78、固经丸
【方源】《丹溪心法五卷》
【歌诀】固经丸用龟板君,黄柏椿皮香附群;黄苓芍药酒丸服,崩中漏下色黑殷。
【组成】炒黄苓、炒白芍、炙龟甲、炒黄柏、椿根皮、香附
【功效】滋阴清热,固经止血
【主治】月经过多证属阴虚内热者;经期延长证属阴虚内热血海不宁者。
【方解】君:龟板、白芍
臣:黄苓、黄柏
佐:香附、椿根皮
79、定经汤
【方源】《傅青主女科上卷》
【歌诀】青主定经荆芥穗,经无定期它为最;山药柴胡熟地黄,归芍菟苓八味汇。
【组成】菟丝子(酒炒)、白芍(酒炒)、当归(酒洗)、大熟地、山药、白茯苓、荆芥穗(炒黑)、柴胡【功效】补肾养血,疏肝调经
【主治】月经先后无定期证属肾虚肝郁者。
【方解】君:菟丝子、熟地
臣:当归、白芍、山药、茯苓
佐:柴胡、荆芥穗
80、青竹茹汤(竹茹汤)
【方源】《摄生众妙方卷^一》、《外台秘要卷二十三》
【歌诀】竹茹汤是外台方,茯苓半夏橘生姜;呃逆胸闷用皆灵,化痰除湿降逆良。
【组成】鲜竹茹、橘皮、白茯苓、半夏、生姜片
【功效】化痰除湿,降逆除呕
【主治】妊娠恶阻,证属痰湿阻滞者。
【方解】君:竹茹、半夏
臣:陈皮、茯苓
佐使:生姜
81、苓桂术甘汤
【方源】《伤寒论》
【歌诀】苓桂术甘化饮剂,温养化饮又健脾;饮邪上逆胸胁满,水饮下行悸眩去。
【组成】茯苓、白术、桂枝、炙甘草
【功效】温阳健脾,化气利水
【主治】经行浮肿证属脾阳虚者
【方解】君:茯苓
臣:桂枝
佐:白术
佐使:甘草
82、易黄汤
【方源】《傅青主女科卷上》
【歌诀】易黄黄柏车前子,山药白果与芡实;带多黄稠固其长,经断复来亦可治。
【组成】炒山药、炒芡实、黄柏(盐水炒)、车前子(酒炒)、白果【功效】补脾益肾,清热去湿,固涩止血。
【主治】黄带证属脾肾两虚,湿热下注者;经断复来证属湿热下注者。
【方解】君:山药、芡实
臣:白果
佐:黄柏、车前子
83、柏子仁丸
【方源】《景岳全书》
【歌诀】柏子仁丸熟地黄,牛膝续断泽兰帮;卷柏加之通血脉,经枯血少用之当。
【组成】柏子仁、熟地、续断、黄柏、川牛膝、泽兰
【功效】补肝肾,清虚热,通经脉。
【主治】肝肾不足兼虚热之闭经。
【方解】君:柏子仁、熟地、续断
臣:黄柏
佐使:牛膝、泽兰
84、春泽汤
【方源】《证治要诀类方》
【歌诀】春泽汤治小便涩,参桂二苓白术泽;气虚癃闭尿难出,升清降浊除疾厄。
【组成】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人参
【功效】益气健脾,化气利水
【主治】产后小便不通证属脾气亏虚,水湿内停者。
【方解】君:人参
臣:白术、茯苓
佐:泽泻、猪苓、桂枝
85、独活寄生汤
【方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八》
【歌诀】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屈能伸。
【组成】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产后身痛证属外感风寒湿者
【方解】君:独活
臣:防风、秦艽、肉桂、细辛、
佐:桑寄生、牛膝、杜仲、当归、芍药、地黄、川芎、人参、茯苓、甘草使:甘草
86、荆穗四物汤
【方源】《医宗金鉴卷四十三》
【歌诀】荆穗四物疗感冒,血虚风寒用之效;身痛酌加羌独防,月经量少桂乌药。
【组成】荆芥穗、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
【功效】解表散寒,和血调经。
【主治】经行感冒证属风寒者;产后发热证属血虚外感者。
【方解】君:荆芥
臣佐:地黄、川芎、当归、白芍
87、济生肾气丸
【方源】《济生方》
【歌诀】桂附地黄丸+牛膝、车前子
【组成】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桂枝、泽泻、附子、牛膝、车前子、
【功效】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主治】肾虚腰重,脚肿;产后小便不通,证属肾虚者。
【方解】君:熟地、
臣: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桂枝、泽泻、附子佐使:牛膝、车前子
88、茯神散
【方源】《医宗金鉴卷四十八》
【歌诀】茯神散内人参芪,赤芍琥牛归龙齿;生地桂心共为末,健脾养心治惊悸。
【组成】茯神、人参、黄芪、赤芍、牛膝、琥珀、龙齿(研)、生地、桂心、当归
【功效】补血安神,健脾养心
【主治】产后抑郁,证属心脾两虚证,神志不安者
【方解】君:茯神、当归
臣:人参、黄芪、生地、肉桂
佐:琥珀、龙齿、牛膝、赤芍
89、保阴煎
【方源】《景岳全书》
【歌诀】二地二黄山隔断,白芍甘草来作伴;崩漏胎漏经过多,滋阴清热保阴煎。
【组成】生地、熟地、白芍、山药、川续断、黄苓、黄柏、生甘草
【功效】清热凉血,滋肾益阴,固冲止血,养阴安胎。
【主治】月经过多,证属血热阴亏,冲任不固者;赤带,证属阴虚血热夹湿者;胎漏、胎动不安病,证属血热者;
产后恶露不绝,证属阴虚血热者。
【方解】君: 生地、熟地
臣: 黄
苓、
黄柏
佐: 白
芍、
山药、续断、使: 甘草
90、胎元饮
【方源】《景岳全书卷五^一》
【歌诀】胎元饮中参归甘,杜仲芍药地术掺;加入陈皮理脾气,补气养血胎可安。
【组成】人参、当归、杜仲、芍药、熟地黄、白术、陈皮、炙甘草
【功效】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主治】胎漏、胎动不安,证属气血虚弱者;胎萎不长,证属气血虚弱者。
【方解】君:人参、熟地
臣:白术、甘草、白芍、当归
佐使:杜仲、陈皮
91、养精种玉汤
【方源】《傅青主女科卷上》
【歌诀】养精种玉汤贵子生,服药节欲三月整;当归熟地白芍药,山萸四位滋肝肾。
【组成】大熟地、当归(酒洗)、白芍(酒炒)、山茱萸肉(蒸熟)
【功效】滋肾养血,调补冲任。
【主治】不孕症,证属肾阴虚者。
【方解】君:熟地
臣:山茱萸、
佐使:白芍、当归
92、养荣壮肾汤
【方源】《嵩崖尊生卷十四》
【歌诀】嵩崖养荣壮肾汤,产后身痛夜尿长;杜仲强要生姜桂,归芎独断寄生防。
【组成】当归、独活、桂心、川芎、杜仲、续断、防风、桑寄生、生姜少许
【功效】补肾养血,强腰壮骨
【主治】产后身痛,证属肾虚者。
【方解】君:当归、桑寄生
臣:杜仲、续断、川芎
佐:独活、防风、肉桂
佐使:生姜
93、养心汤
【方源】《医级卷八》
【歌诀】养心汤用芪归芎,茯苓茯神柏子仁;远志人参五味子,再添肉桂酸枣仁。
【组成】人参、黄芪、茯苓、茯神、当归、川芎、柏子仁、酸枣仁、远志、甘草
【主治】经行情志异常,证属气血亏虚者。
【方解】君:人参、黄芪、茯苓、甘草
臣:川芎、当归
佐使:茯神、远志、柏子仁、酸枣仁
94、举元煎
【方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歌诀】举元煎中芪草升,更加白术与人参;气虚下陷亡阳证,舌淡脉细由血崩。
【组成】人参、炙黄芪、炒白术、炙甘草、炒升麻
【功效】补气升阳,摄血固冲。
【主治】月经过多,证属气虚者;
【方解】君:黄芪
臣:人参
佐:白术、升麻
佐使:甘草
95、香棱丸
【方源】《严氏济生方卷四》
【歌诀】香棱丸中用青皮,丁茴木香莪术宜;再入枳壳川楝子,行气导滞痞块移。
【组成】木香、丁香、三棱(酒浸一宿)、枳壳(麸炒)、青皮、炒川楝子、炒茴香、莪术【功效】行气活血,化瘀消癥
【主治】癥瘕,证属气滞血瘀者。
【方解】君:三棱、莪术
臣:青皮、川楝子
佐:枳壳、丁香、茴香、木香
96、香砂六君子汤
【方源】《古今名医方论卷一》引柯韵佰方
【歌诀】香砂六君柯琴方,健脾化痰气机畅;参苓术草陈皮夏,香砂和胃功效彰。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木香、砂仁
【功效】健脾益气,化痰行气,和胃止呕。
【主治】经行泄泻,证属脾胃虚弱,痰阻气滞者;妊娠恶阻,证属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者。
【方解】君:人参
臣:白术
佐:陈皮、半夏、木香、砂仁、茯苓
使:甘草
97、顺经汤
【方源】《傅青主女科卷上》
【歌诀】顺经汤出傅青主,当芍熟地沙参与;更加苓丹黑荆芥,可治阴虚经吐衄。
【组成】当归、熟地、沙参、白芍、茯苓、黑荆芥穗、牡丹皮
【主治】经行吐衄,证属肺肾阴虚者。
【方解】君:熟地、牡丹皮
臣:当归、白芍
佐:沙参、茯苓
佐使:黑荆芥
98、通窍活血汤
【方源】《医林改错卷上》
【歌诀】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老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组成】赤芍、川芎、桃仁(研泥)、红花、老葱、鲜生姜、大枣(去核)、麝香【功效】活血通窍
【主治】经行头痛,证属血瘀者。
【方解】君:麝香
臣:桃仁、红花、赤芍、川芎
佐:老葱、生姜、黄酒
佐使:大枣
99、益气导溺汤
【方源】《中医妇科治疗学》
【歌诀】益气导溺通癃闭,乌药升麻通橘草;参术扁豆云苓桂,畏寒则加淫羊藿。
【组成】党参、白术、云茯苓、扁豆、桂枝、炙升麻、桔梗、通草、台乌药、
【功效】补中益气,升清利尿
【主治】妊娠小便不通,证属气虚者。
【方解】君:党参、白术
臣:升麻、桔梗、通草、扁豆、茯苓
佐使:乌药、桂枝
100、益肾调经汤
【方源】《中医妇科治疗学》
【歌诀】益肾调经益母草,巴戟杜续乌药;归地艾芍共水煎,精血充沛无烦恼。
【组成】杜仲、续断、熟地、当归、炒白芍、益母草、焦艾叶,巴戟天、乌药
【功效】补肾益精,调经止痛。
【主治】痛经,证属肾气亏虚者。
【方解】君:续断、杜仲、巴戟天
臣:当归、熟地、白芍
佐使:艾叶、乌药、益母草
101、桃核承气五般施,甘草硝黄并桂枝;
【方源】《伤寒论》
【歌诀】桃核承气五般施,甘草硝黄并桂枝;瘀热互结小腹胀,如狂蓄血功最奇。
【组成】桃仁、大黄、桂枝、炙甘草、芒硝
【功效】破血下瘀
【主治】下焦蓄血证(急性盆腔炎、胎盘滞留、附件炎等,证属预热互结下焦者)
【方解】君:桃仁、大黄
臣:桂枝、芒硝佐使:炙甘草
102、桃红四物汤
【方源】《医宗金鉴》
【歌诀】桃仁红花四物汤,熟地白芍当归芎;
【组成】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
【功效】养血和血
【主治】月经先期、痛经,证属血瘀者
【方解】君:熟地
臣:当归、桃仁、红花
佐使:川芎、白芍
103、调经散
【方源】《妇人良方卷二十二》
【歌诀】调经散中琥珀平,桂没归芍麝细辛;姜汁温酒调匀服,活血化瘀主定惊。
【组成】当归、桂心、没药(别研)、琥珀(别研)、赤芍、细辛、麝香
【功效】活血化瘀,镇静安神。
【主治】产后抑郁,证属瘀血内停者。
【方解】君:当归、麝香
臣:琥珀、赤芍、佐:肉桂、细辛、没药、
104、调肝汤
【方源】《傅青主女科卷上》
【歌诀】调肝山药与阿胶,归芍萸肉戟盐炒;甘草一钱水煎服,滋肾养肝力最效。
【组成】炒山药、阿胶、当归(酒洗)、白芍(酒炒)、山萸肉、巴戟天(盐水浸)
、甘草【功效】补血调肝,益肾养精。
【主治】痛经,证属肝肾亏损者。
【方解】君:当归、白芍
臣山萸肉、巴戟天
佐阿胶、山药
使甘草
105、逍遥散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歌诀】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来;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
【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薄荷
【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通络止痛。
【主治】月经先后无定期,证属肝郁血虚者;经行乳房胀痛,属肝郁脾虚者;
经行情志异常,证属肝气郁结者;妊娠腹痛,证属肝气瘀滞者;
产后抑郁,证属肝气郁滞者。
【方解】君:柴胡
臣:当归、芍药
佐:白术、茯苓、薄荷、生姜
使:甘草
106、桂枝茯苓丸
【方源】《金匮要略卷下》
【歌诀】金匮桂枝茯苓丸,桃仁芍药和牡丹;等分为末蜜丸服,缓消癥块胎可安。
【组成】桂枝、茯苓、牡丹皮、芍药、桃仁
【功效】活血祛瘀,缓消癥块
【主治】胎漏、胎动不安,证属瘀阻胞宫者;妊娠腹痛,证属血瘀者;
滑胎,证属血瘀者;经期延长,证属瘀阻胞宫者;产后恶露不绝,证属瘀积阻滞者。
【方解】君:桂枝
臣:桃仁
佐:牡丹皮、芍药、茯苓
107、桂枝汤
【方源】《伤寒论》
【歌诀】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组成】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产后发热,证属阴阳营卫不和者。
【方解】君:桂枝
臣:芍药
佐:生姜、大枣
佐使:甘草
10 8、宽带汤
【方源】《傅青主女科卷上》
【歌诀】
【组成】炒白术、巴戟天(酒浸)、补骨脂(盐水炒)、人参、麦冬(去心)、杜仲(炒黑)、大熟地、肉苁蓉、白芍(酒炒)、当归(酒洗)、炒五味子、建莲子(不去心)
【功效】健脾胃,补气血,益肝肾,舒带脉
【主治】不孕,证属脾胃气虚,腰脐之气闭塞不通,带脉拘急者。
【方解】君:白术
臣:补骨脂、人参、麦冬、杜仲、熟地、肉苁蓉
佐使:白芍、当归、五味子、建莲子
109、消风散
【方源】《外科正宗卷四》
【歌诀】消风散内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
【组成】当归、生地黄、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仁、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
木通、甘草
【功效】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主治】经行风疹块,证属风热或风湿者;妊娠身痒,证属风热湿毒者【方解】君:荆芥、防风、牛蒡、蝉蜕
臣
苍
术、
苦参、木通
佐知
母、石膏、当归、生地、胡麻仁
使甘草
110、胶艾汤
【方源】《金匮要略卷下》
【歌诀】胶艾汤能暖胞宫,地芍归草共川芎;妊娠腹痛虚寒证,养血安胎建奇功。
【组成】阿胶、艾叶、当归、川芎、炒白芍、干地黄、甘草
【功效】暖宫止痛,养血安胎。
【主治】妊娠腹痛,证属虚寒者。
【方解】君:阿胶、艾叶
臣:当归、地黄、芍药、川芎
佐使:甘草
115、桑菊饮
【方源】《温病条辨卷一》
【歌诀】桑菊饮中橘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组成】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芦根、生甘草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经行感冒,证属风热者
【方解】君:桑叶、菊花
臣薄荷、桔梗、杏仁
佐连翘、芦根
使甘草
116、凉膈散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苓甘草薄荷饶;竹叶蜜煎疗膈上,中焦燥实服之消。
【组成】大黄、芒硝、栀子、薄荷、黄苓、连翘、甘草
【功效】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主治】经行口糜,证属胃热熏蒸者
【方解】君:连翘
臣:黄苓、栀子、大黄、芒硝
佐:薄荷、竹叶
117、真武汤
【方源】《伤寒论》
【歌诀】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少阴腹痛有水气,悸眩瞤惕保安康。
【组成】茯苓、芍药、白术、生姜、炮附子
【功效】补肾温阳,化气利水
【主治】子肿,证属肾虚水泛者。
【方解】君:附子
臣:茯苓、白术
佐:生姜、白芍
118、泰山磐石
【方源】《古今医统大全》
【歌诀】泰山磐石八珍全,去苓加芪苓断联;再益砂仁及糯米,妇人胎动可安全。
【组成】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续断、糯米、砂仁、黄苓【功效】益气健脾,养血安胎
【主治】滑胎,证属气血虚弱者
【方解】君:人参、熟地
臣:黄芪、当归、川芎、白芍、
佐:续断、白术、黄苓、砂仁
佐使:糯米、甘草
119、黄芪当归散
【方源】《医宗金鉴卷四十八》
【歌诀】胞伤黄芪当归治,参芪术芍草当归。
【组成】黄芪、当归、人参、白术、白芍、甘草、猪尿脬
【功效】补气养血
【主治】产后气虚下陷,伤胞至小便淋沥者
【方解】君:黄芪、当归
臣人参、白术、
佐白芍、甘草
使猪尿脬
120、黄芪桂枝五物汤
【方源】《金匮要略卷上》
【歌诀】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与生姜;益气温经和营卫,血痹风痹功效良。
【组成】黄芪、桂枝、芍药、大枣、生姜
【功效】益气温经,养血通络。
【主治】血痹;经行身痛,证属气血虚弱者。
【方解】君:黄芪
臣:桂枝、芍药
佐使:生姜、大枣
121、黄芪建中汤
【方源】《金匮要略卷上》
【歌诀】黄芪建中桂枝枣,姜芍饴糖炙甘草;小腹隐痛喜揉按,气血虚羸效果好
【组成】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饴糖
【功效】温中补齐,养血止痛
【主治】痛经,证属气血阴阳亏虚者
【方解】君:饴糖
臣:桂枝、白芍、黄芪
佐使:生姜、大枣、炙甘草
122、清营汤
【方源】《温病条辨卷一》
【歌诀】清营汤是鞠通方,热入心包营血伤;角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佐之良。
【组成】犀角(水牛角代)、生地黄、玄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
【功效】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产后发热,证属邪毒入营者。
【方解】君:犀角(水牛角)
臣:生地、玄参、麦冬
佐使:银花、连翘、竹叶心、黄连
123、清暑益气汤
【方源】《温热经纬卷四》
【歌诀】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阴伤;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组成】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叶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
【功效】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产后发热,证属暑热耗气伤津者
【方解】君:西瓜翠衣、西洋参
臣:荷叶梗、石斛、麦冬
佐:黄连、竹叶、知母
佐使:甘草、粳米
124、清肝引经汤
【方源】《中医妇科学》四版
【歌诀】清肝引经归芍地,苓栀川楝茜丹皮;肝经郁火吐衄血,茅根甘草与牛膝。
【组成】当归、白芍、生地黄、牡丹皮、栀子、黄苓、川楝子、茜草、牛膝、白茅根、甘草
【功效】清肝泄热,凉血止血
【主治】经行吐衄,证属肝经郁火者
【方解】君:栀子、丹皮
臣:黄苓、茜草、白茅根、川楝子、
佐:当归、白芍、生地
佐使:牛膝
125、清肝止淋汤
【方源】《傅青主女科卷上》
【歌诀】清肝止淋用归方,生地丹皮炒阿胶;黄柏牛膝小黑豆,酒炒香附加红枣。
【组成】白芍(醋炒)、当归(酒洗)、生地黄(酒炒)、阿胶、粉丹皮、黄柏、牛膝、红枣、香附(酒炒)、小黑豆
【功效】养血凉肝,止带止血
【主治】赤带,证属阴虚血热者;经间期出血,证属湿热内蕴者
【方解】君:白芍、生地
臣:当归、阿胶、丹皮、黄柏
佐:黑豆、牛膝、香附使:红枣
126、清经散
【方源】《傅青主女科》
【歌诀】清经丹皮地骨皮,青蒿白芍大熟地;黄柏茯苓均可加,清热凉血降火气。
【组成】牡丹皮、地骨皮、青蒿、黄柏(盐水炒)、大熟地、白芍(酒炒)、茯苓
【功效】清热降火,凉血调经
【主治】月经先期,证属血热者
【方解】君:丹皮、地骨皮
臣:黄柏、青蒿
佐:熟地、白芍、茯苓
127、清热调血汤
【方源】《古今医鉴卷十一》
【歌诀】清热调血丹莪附,桃红四物连延胡;经来胀痛带黄稠,气血同治湿热除。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黄连、香附、桃仁、红花、延胡索、牡丹皮、莪术【功效】清热去湿,行气止痛
【主治】痛经,证属热伏瘀阻者。
【方解】君:当归、生地、白芍、生地黄
臣桃仁、红花、莪术、丹皮、延胡索
佐香附
使黄连
12 8、银翘散
【方源】《温病条辨卷一》
【歌诀】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桔梗、牛蒡子、竹叶、荆芥穗、淡豆豉、生甘草、芦根【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产后发热,证属外感风热者。
【方解】君:银花、连翘
臣:薄荷、牛蒡子、荆芥穗、淡豆豉
佐:芦根、竹叶、桔梗
使:甘草
129、脱花煎
【方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歌诀】脱花煎使殒胎下,归桂芎膝加红花;车前利水又催生,活血祛瘀疗效佳。
【组成】当归、肉桂、川芎、牛膝、车前子、红花
【功效】祛瘀下胎
【主治】堕胎、小产,证属瘀血阻滞者
【方解】君:当归
臣:川芎、红花
佐使:牛膝、肉桂、车前子
130、理冲汤
【方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歌诀】理冲汤主理胞宫,益气芪术山药;棱莪内金散瘀结,更佐知母天花粉。
【组成】黄芪、党参、白术、生山药、天花粉、知母、三棱、莪术、生鸡内金
(黄者)【功效】益气健脾,化瘀散结。
【主治】慢性盆腔炎,证属气虚血瘀者。
【方解】君:黄芪
臣:三棱、莪术、白术、山药、党参
佐:天花粉、知母、鸡内金
131、萆薢渗湿
【方源】《疡科心得集补遗》
【歌诀】萆薢渗湿薏苡仁,黄柏丹皮赤茯苓;泽泻滑石添通草,湿热带下此方灵。
【组成】萆薢、薏苡仁、黄柏、赤茯苓、丹皮、泽泻、滑石、通草
【功效】清热利湿,化浊止带,解毒化瘀。
【主治】白带,证属湿热下注者;经断复来,证属湿度瘀结者;阴痒,证属湿热下注者。
【方解】君:萆薢
臣:苡仁、赤茯苓、黄柏
佐使:丹皮、泽泻、滑石通草
132、羚角钩藤汤俞氏羚角钩藤汤,桑菊茯神鲜地黄;
【方源】《通俗伤寒论》
【歌诀】俞氏羚角钩藤汤、桑菊茯神鲜地黄;贝草竹茹同芍药,肝风内动急煎尝。
【组成】羚羊角、霜桑叶、川贝、鲜地黄、钩藤、菊花、茯神、生白芍、生甘草、鲜竹茹【功效】凉肝息凤,增液舒筋。
【主治】经行头痛,证属肝火上炎者;子痫,证属肝风内动者。
【方解】君:羚羊角、钩藤
臣:桑叶、菊花
佐:生地、白芍、甘草、川贝、鲜竹茹、茯神
使:甘草
133、散结定痛汤
【方源】《傅青主女科卷下》
【歌诀】散结定痛当归芎,丹皮益母黑荆从,乳香山楂桃仁炒,一剂痛止勿多用。
【组成】当归(酒洗)、川芎(酒洗)、炒丹皮、益母草、荆芥穗、乳香、黑山楂、桃【功效】补血逐瘀
【主治】产后腹痛,证属瘀结内结者。
【方解】君:当归
臣:川芎、桃仁
佐:益母草、丹皮、山楂、荆芥
使:甘草
134、趁痛丸
【方源】《经效产宝续篇》
【歌诀】
【组成】牛膝、当归、桂去皮、白术、黄芪、薤白、独活、生姜、甘草
【功效】补气养血,祛瘀止痛。
【主治】产后身痛,证属气虚血瘀者
【方解】君:黄芪
臣:当归、肉桂、白术佐:牛膝、薤白、独活
使:生姜、甘草
135、滋肾通关丸
【方源】《兰室秘藏》
【歌诀】滋肾通关桂柏知,溺癃不渴下焦医,大补阴丸除肉桂,地龟猪髓合之宜。
【组成】黄柏(去皮,锉,酒洗,焙)、知母(锉,酒洗。
焙干)、肉桂
【功效】滋肾通关
【主治】热在下焦血分,小便不通,口不渴。
【方解】君:黄柏
臣:知母
佐:肉桂
136、滋水清肝汤
【方源】《西塘感证卷上》
【歌诀】滋水清肝是名方,归芍枣仁熟地黄;栀柴山苓丹皮泽,更有山萸保健康。
【组成】熟地、山茱萸、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柴胡、白芍、山栀子、酸枣仁、当归【功效】滋养肾阴,清肝泄热。
【主治】经行乳房胀痛,证属阴虚肝热者。
【方解】君:熟地、黑山栀
臣:山茱萸、山药、当归、白芍
佐使:丹皮、泽泻、酸枣仁、茯苓、柴胡
137、滋血汤
【方源】《御药院方卷十一》
【歌诀】滋血汤主经量少,四物参芪苓山药;头晕眼花面色黄,补血益气经自调。
【组成】人参、白茯苓、川芎、当归、白芍、山药、黄芪、熟地
【功效】补血调经,健脾益气
【主治】月经量少,证属气虚血弱者
【方解】君:人参、熟地
臣:黄芪、当归
佐:山药、茯苓、白芍、川芎
13 8、温经汤
【方源】《金匮要略》
【歌诀】温经汤用吴萸芎,归芍丹桂姜夏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组成】吴萸、当归、白芍、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功效】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主治】月经后期,证属冲任虚寒者
【方解】君:吴茱萸、桂枝
臣:当归、川芎、芍药、阿胶、
佐:人参、半夏、生姜、牡丹皮、麦冬
139、温经汤
【方源】《妇人大全良方调经门》
【歌诀】妇人良方温经汤,人参芎归桂通阳;芍药甘草缓急痛,莪丹牛膝引血良。
【组成】当归、川芎、丹皮、莪术、川牛膝、人参、甘草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主治】月经后期,证属寒凝血瘀者
【方解】君:肉桂
臣: 当归、牛膝
佐: 川芎、丹皮、莪术、人参
使: 甘草
140、温胞饮
【方源】《傅青主女科》
【歌诀】温胞巴戟芡杜仲,参术山药补冲任;菟丝桂附补骨脂,改汤为丸亦见功。
【组成】人参、白术、巴戟天、补骨脂、杜仲、菟丝子、山药、芡实、肉桂、附子【功效】温肾暖宫,调补冲任
【主治】不孕,证属肾阳虚者
【方解】君:巴戟天
臣:补骨脂、附子、肉桂
佐使:菟丝子、杜仲、人参、白术、山药、芡实
141、痛泻要方
【方源】《医学正传》
【歌诀】痛泻药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实脾。
【组成】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防风
【功效】补脾柔肝,去湿止泻
【主治】土虚木乘,肝脾不和之痛泻。
【方解】君:白术
臣:白芍
佐:陈皮
佐使:防风
142、解毒活血汤
【方源】《医林改错卷下》
【歌诀】解毒活血连翘桃,红花归壳葛赤芍;柴胡甘草同生地,产褥感染用水熬。
【组成】连翘、葛根、柴胡、当归、生地黄、赤芍、桃仁、红花、枳壳、甘草【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主治】产后发热,证属热毒瘀血互结者。
【方解】君:桃仁、连翘
臣:当归、红花、柴胡、葛根
佐:生地、赤芍、枳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