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 (共39张PPT) (共39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宋 词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 骈语、唐之诗、宋之词, 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 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二、宋 词
阅读教材5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词? 2、词在宋代繁盛的原因有哪些? 3:词出现在什么时期,何时又成为一种主要的 文学形式? 4、宋代杰出的词人代表有哪些?有哪些派别?
阅读教材57页最后一段,回答问题: 1、元曲包括哪些剧种? 2、为什么说元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3、元代有哪些优秀的戏剧家?
我眼中的散曲
材料三 散曲由诗词演变而来,起源于民间 小曲和少数民族音乐,只唱不演。与词相比 ,散曲的音乐性、语言表现力更胜一筹,其 中老辣、尖刻、诙谐的特色更为突出。 ——北师大版七年级教科书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繁华的表现 (1)大的商业都市:开封、临安、大都
对比唐都长安与南宋临安两城的城市特点?
相同:规模大;政治经济中心; 商业繁荣;人口多; 不同:长安坊市分离,临安坊市不分; 临安有早市、夜市,贸易没有时间限制
(2)城市建筑独特,出现坊市混杂的局面 材料一 “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人口被编定 为坊郭户,依据拥有房屋等财产的多少分 为十等,单独管理。他们成为城市居民的 主体。市民之中有官僚、商人、雇工以及 下层知识分子等” ——北师大版教师教学用书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北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城市建筑独特,出现坊市混杂的局面
(3)丰富的市民文化生活:瓦子、杂剧的兴盛; (4)传统节日与民间习俗: ①元旦(春节):放鞭炮、贴春联、穿新衣、互相拜年; ②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等 2、繁华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北宋都市生活繁华原因?
材料二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立割据的 局面,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北宋时期的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 ,都有了显著发展,社会经济呈现出新的繁 荣。” 政治:实现了国家的局部统一,社会相对安定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经济:北宋经济尤其是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宋词赏析
清 明 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 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遥指/ 杏花村
比比看,谁知道的更多?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南唐)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北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元散曲赏析
“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 老天只恁忒(nei te)心偏……依本分只落得人 轻贱。 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 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善的人欺,贫 的人笑,读书人都累倒”
阅读材料,想一想元曲为什么能够兴盛?
原文大意:元曲与诗词是完全不同的,它直 若其体则全与诗词各别 , 取直而不取曲 , 取俚而不 抒胸臆而不曲折隐晦,一般采用民间俗语而 取文 ,取显而不取隐,盖此乃述古人之言语,使愚 不用文绉绉的话语,叙述那些大家都知道的 东西而不说那些生僻晦涩的东西。这是因为 夫愚妇共见共闻 ,非文人学士自吟自咏之作也。 它都是讲述古人的事情,让平民百姓都能看 ——(清)徐大椿 《乐府传声》 懂听懂,而不同于文人学士抒发自己情怀的 作品。 元曲采用民间俗语,通俗易懂。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视频了解宋元都市 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并能说出宋代都市 与唐代都市的不同之处。
2、知道宋词元曲是宋元时期的主要文学形 式,并能说出杰出的代表人物和其作品。 3、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宋元城市繁荣和文化 灿烂的关系。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目录
二、宋词 三、元曲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三、元 曲
武陵春· 春晚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 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 名。可怜白发生!
(3)丰富的市民文化生活 热闹的瓦子
(4)传统节日与民间习俗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4)传统节日与民间习俗: ①元旦(春节):放鞭炮、贴春联、穿新衣、互 相拜年; ②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等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繁华的表现 (1)大的商业都市:开封(汴京)、临安、大都;
我眼中的杂剧
杂剧陶俑吹口哨和舞蹈 杂剧陶俑吹笛和击节板
在形式上:融合音乐、舞蹈、动作、念白; 在情节上:由起、承、转、合四折组成,有 的还有“楔子”。 在角色上:有旦、末、净、丑之分。
元杂剧赏析
《窦娥冤》第三折“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 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 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 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 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 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 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