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
Standard Examination Methods for Drinking Water
前言
本规范是《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的配套检验方法。

是《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发》(GB5750—85)的修订版本,本规范与1985年的原版比较作了重大修改。

1 增加了96项新项目,总项目达到138项
新增项目大致可分为四类
1.1 微量元素铝、钼、钴、镍、钡、钒、铊采用无火焰原子吸收法;锑用氢化原子吸收法;铍、钛用分光光度法。

这些方法都能满足卫生标准要求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1.2 非金属元素又鹏、硫化物、活性氯和黄磷等项,采用分光光度法为主的分析方法。

1.3 有机化合物
1.3.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又二氯甲烷等项,均采用顶空气项色谱法。

1.3.2 与水亲和的清、醛、胺类等有机化合物,均采用了直接气相色谱法。

1.3.3 非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先用有机溶剂萃取,然后用气相色谱法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这里包括苯系物、氯苯类等。

1.3.4 另一类有机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如甲醛、石油等项,采用比色法或紫外吸收法。

1.4 微生物增加了大肠菌群,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多管发酵法和氯膜法。

2 原有项目方法的修改和替代
对原有44项检验方法中大多数项目都进行了修改或采用新方法替代。

浑浊度、硝酸盐、有机卤化物、大肠菌群、碘化物、
铜、锌、铅、镉、铁、银、砷、硒、锰、
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苯并比、余氯
新银盐法、催化示波极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氢化物原子吸收法、TMB比色法(TMB是一种新型氧化还原剂)、丁香醛连氮分光光度法
3 总放射性和总放射性参照国际标准《水质—无盐水中总测量—
厚样法》(ISO 9696—1992),《水质—无盐水中总测量—厚样法》(ISO 9696—1992),作了较大修改,保持与国际标准一致。

4 新增的方法经过研制、验证和鉴定,选择比较准确可信,操作简便的方法。

5 按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规定规范计量单位。

当量浓度改以物质的量浓度表示。

正文
1 总则
2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3 水质分析质量保证
4 色度
4.1 铂—钴标准比色法
5 浑浊度
5.1 散射法—福尔马肼标准
5.2 目视比浊法--福尔马肼标准
6 臭和味
6.1 嗅气和尝味法
7 肉眼可见物
7.1 直接观察法
8 PH值
8.1 玻璃电极法
8.2 标准缓冲溶液比色法
9 总硬度
9.1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
10 铝
10.1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
10.2 水杨基荧光酮—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
10.3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1 铁
11.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1.2 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12 锰
12.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2.2 过硫酸铵分光光度法
12.3 甲醛肟分光光度法
13 铜
13.2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3.3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13.4 双乙醛草酰二腙分光光度法
14 锌
14.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4.2 锌试剂—环已酮分光光度法
14.3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14.4 催化示波极谱法
15 挥发性酚类化合物
15.1 4—氨基安替比林氯仿萃取分光光度法
15.2 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分光光度法
16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16.1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16.2 二氮杂菲萃取分光光度法
17 硫酸盐
17.1 硫酸钡烧灼称量法
17.2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热法)
17.3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冷法)
17.4 硫酸钡比浊法
17.5 离子色谱法
18 氯化物
18.1 硝酸银容量法
18.2 硝酸汞容量法
18.3 离子色谱法
19 溶解性总固体
19.1 称量法
20 氟化物
20.1 离子选择电极法
20.2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20.3 锆盐茜素比色法
20.4 离子色谱法
21 氰化物
21.1 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21.2 吡啶—巴比土酸分光光度法
21.3 异烟酸—巴比土酸分光光度法
22 砷
22.1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22.2 锌—硫酸系统新银盐分光光度法
22.3 砷斑法
22.4 催化示波极谱法
22.5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
23 硒
23.1 二氨基萘荧光法
23.3 催化示波极谱法
23.4 二氨基联苯胺分光光度法
23.5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
24 汞
24.1 冷原子吸收法
24.2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24.3 原子荧光法
25 镉
25.1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5.2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5.3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25.4 催化示波极谱法
26 铬(六价)
26.1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27 铅
27.1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7.2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7.3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27.4 催化示波极谱法
28 银
28.1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8.2 巯基棉富集—高碘酸甲分光光度法
29 硝酸盐氮
29.1 麝香草酚分光光度法
29.2 镉柱还原法
29.3 紫外分光光度法
29.4 离子色谱法
30 氯仿
30.1 气相色谱法
31 四氯化碳
31.1 气相色谱法
32 苯并(a)芘
32.1 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
3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33 滴滴涕
33.1 气相色谱法
34 六六六
34.1 气相色谱法
35 细菌总数
35.1 平皿计数法
36 总大肠菌数
36.1 多管发酵法
36.2 滤膜法
37 类大肠菌数
37.1 多管发酵法
37.2 滤膜法
38 游离余氯
38.1 N,N-- 二乙基对苯二胺(DPD) 分光光度法
38.2 3,3',5,5' –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
38.3 丁香醛连氮分光光度法
39 总 a 放射线
40 总 b 放射线
41 乙腈、
41.1 气相色谱法
42 丙烯腈
42.1气相色谱法
43 甲醛
43.1 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氯杂茂(AHMT) 分光光度法
44 乙醛
44.1 气相色谱法
45 丙烯醛
45.1 气相色谱法
46 三氯乙醛
46.1气相色谱法
47 二氯甲烷
47.1 顶空气相色谱法
48 1,2-二氯乙烷
48.1 顶空气相色谱法
49 环氧氯丙烷
49.1 气相色谱法
50 苯
50.1 气相色谱法
50.2 顶空气相色谱法
51 甲苯、52二甲苯、53乙苯、54异丙苯、55氯苯
气相色谱法
56 二氯苯、57三氯苯、58四氯苯、59六氯苯
气相色谱法
60 三硝基甲苯、61二硝基苯、62硝基氯苯、
63二硝基氯苯、64氯乙烯、65 三氯乙烯、65 三氯乙烯、气相色谱法
66 四氯乙烯、68苯乙烯、69三乙胺
66.1 气相色谱法
67 氯丁二烯
67.1 顶空气相色谱法
70 苯胺
70.1 气相色谱法
70.2 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
71 丙烯酰胺、72 己内酰胺、73 二硫化碳
气相色谱法
74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74.1 气相色谱法
75 水合肼
75.1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直接分光光度法
76 石油
76.1 称量法
76.2 紫外分光光度法
76.3 荧光光度法
76.4 荧光分光度法
76.5 非分散红外光度法
77 松节油
77.1 气相色谱法
78 吡啶
78.1 巴比土酸分光光度法
79 苦味酸
79.1 气相色谱法
80 丁基黄原酸
80.1 铜试剂亚铜分光光度法
81 活性氯
81.1 N,N-- 二乙基对苯二胺(DPD) 分光光度法
81.2 3,3',5,5' –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
82 硫化物
82.1 N,N-- 二乙基对苯二胺(DPD) 分光光度法
82.2 碘量法
83 黄磷
83.1 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84 对硫磷(E-605)、85 甲基对硫磷、86 内吸磷(E-059) 87马拉硫磷(4049)、88 乐果 89 林丹 90 百菌清
84.1 气相色谱法
91 甲萘威
91.1 高效液相色谱法
91.2 光光度法
92 溴氰菊酯
92.1 气相色谱法
9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93 四乙基铅
93.1 双硫腙比色法
94 钼、 95钴、96镍、97钡、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98 钛
98.1 催化示波极谱法
98.2 水杨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
99 钒
99.1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00 锑
100.1 氢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01 铍
101.1 桑色素荧光分光光度法
101.2 铝试剂分光光度法
102 铊
102.1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03 硼
103.1 甲亚胺—H分光光度法
104 氨氮
104.1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104.2 酚盐分光光度法
104.3 水杨酸盐分光光度法
105 亚硝酸盐氮
105.1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
106 耗氧量
106.1 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
106.2 碱性高锰酸钾滴定法
107 碘化物
107.1 硫酸铈催化分光光度法
107.2 高浓度碘化物比色法
107.3 高浓度碘化物容量法
107.4 气相色谱法
108 氯消毒剂中有效氯测定
108.1碘量法
109 二氧化氯
109.1 N,N-- 二乙基对苯二胺硫酸亚铁铵滴定法109.2 碘量法
110 生化需氧量(BOD?)
110.1 容量法
111 电导率
111.1 电极法
112 钠
112.1 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12.2 离子色谱法
以下均为参考方法
113 2,4,6—三氯酚
113.1 电子捕获—毛细色谱法
114 五氯酚
114.1 电子捕获—毛细色谱法
115 亚氯酸盐 116 氯酸盐
115.1 碘量法
117 二氯乙酸、118三氯乙酸、 120灭草松、 121 2,4—滴122 六氯丁二烯、 123 1,1,1—三氯乙烷
气相色谱法
119 氯化氰
119.1 吡啶—巴比土酸分光光度法
124 甲草胺
124.1 高效液相色谱法
125 七氯、126七氯环氧化物
125.1 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
127 1,1—二氯乙烯、 128 1,2—二氯乙烯
吹出捕集气相色谱法
129溴仿、130一溴二氯甲烷、 131二溴一氯甲烷
133 1,2—二氯苯、 134 1,4—二氯苯
气相色谱法
132 微囊藻毒素
132.1 高效液相色谱法
135 一氯胺
135.1 N,N-- 二乙基对苯二胺(DPD) 分光光度法
136 锡
136.1 分光光度法
137 金属
137.1 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137.2 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38 总有机碳
138.1 仪器分析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