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缠绕146例胎心监护图形及分娩结局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脐带缠绕146例胎心监护图形及分娩结局分析目的:探讨脐带缠绕与胎心监护异常及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以及分娩结
局的关系。
方法:选择146例脐带缠绕病例的胎心监护图形,结合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后评分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脐带缠绕变化减速发生率高,若脐带缠绕过紧、脐带受压过重,则羊水污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加,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也明显增加。
结论:在分娩过程中,严密进行胎心监护,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标签:脐带缠绕;胎心监护图形;分娩结局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血液交换的重要通道,通过脐血流,胎儿与母体进行营养代谢和物质交换。
脐带缠绕可使脐带长度相对变短,造成不同程度的脐血流减少,影响胎儿的血液交换,引起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严重时甚至造成死胎、死产。
如能早期发现、恰当处理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为此,我们对146例脐带缠绕的病例其胎心监护图形、新生儿出生后评分给以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46例均为我院2003年6月~2005年9月分娩的有脐带缠绕的病例。
选出单胎、头位、无其他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病例,孕37~42周。
电脑调出其产程中胎心监护资料结合分娩结局予以综合分析。
其中缠绕1周者85例,缠绕2周者19例,缠绕3周者7例,缠绕4周者2例,绕身1周者18例,绕身2周者9例,绕肢体者6例。
1.2 监护方法
产妇临产入待产室,排空膀胱后取半卧位或半侧卧位,常规使用TS9800型电子胎心监护仪进行胎心、宫缩监护,观察宫缩与胎心变化之间的关系。
2 结果
2.1 脐带缠绕与各项监测指标的关系(表1)
脐带缠绕重型变化减速病例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 <0.01)。
2.2 分娩方式
146例脐带缠绕的分娩方式中,正常阴道分娩79例,占54%;剖宫产48例,占33%;阴道助产19例,占13%。
同期无脐带缠绕者阴道助产率为7%,
剖宫产率为28%。
脐带缠绕组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均高于非脐带缠绕组。
3 讨论
3.1 脐带缠绕对胎儿的影响
脐带缠绕对胎儿的影响表现为多变性,这种多变性在产程中表现明显。
故临产后的胎心监护是有效的监测手段,其具有使用方法简单、无损伤、准确率高等特点,为全面了解胎儿宫内状态提供了重要依據。
3.2 在产程监护中,出现不同VD波型的处理
如出现升降极快的VD波型,吸氧一般不能使胎心恢复正常,但改变体位可以纠正胎心率异常[1],可改变产妇卧位,使其翻身转动以松动脐带,抬高臀部缓解脐带牵拉过紧,或左侧卧位15°,松解下腔静脉压力以增加胎盘灌注量,改善胎盘循环[2]。
如潜伏期即出现重型VD,是胎儿宫内缺氧的信号,应在使其改变体位的情况下,积极行胎儿宫内复苏,最好以剖宫产结束分娩为宜,故剖宫产率增加。
产程活跃期与第二产程,宫缩强,胎头下降牵拉脐带,如脐带受压过重或缠绕过紧可出现重型变化减速、甚至晚减,应尽快结束分娩,故阴道助产率偏高。
3.3 脐带缠绕与VD的关系
引起VD除脐带缠绕外,还有脐带其他因素如脐带扭转、过长、过短、脐带水肿、脐带先露等,所以在胎心监护过程中出现随产程进展VD频发且加重,应结合B超、羊水污染、胎儿头皮血pH值、临床情况等综合分析,判断胎儿宫内缺氧程度。
要求助产士掌握异常胎心监护图型的诊断,加强责任心,提高优生优育意识,尽可能的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缺氧,做出适当的处理。
使胎儿在重要器官尚未遭受损坏时娩出。
3.4 脐带缠绕与分娩结局的关系
脐带缠绕时可出现脐带相对过短、过紧,由于机械牵拉作用而响胎儿下降,造成产程不同程度的延长或停滞,宫缩可引起脐带伸张、拉紧反射与缺氧,增加胎儿迷走神经兴奋,导致胎心缓慢、不规则,出现胎儿宫内窘迫,使手术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增加。
[参考文献]
[1] 程志厚,蒋潼风.胎心率及其监护[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107.
[2] 韩文峰,吕凤.40例脐带绕颈的分娩观察与护理[J].中原医刊,2006, 33(3):44.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形式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