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
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百度
![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百度](https://img.taocdn.com/s3/m/0a0889b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6d.png)
一、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为提高我国应对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用人单位发生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
三、应急组织体系1.成立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工作的管理和协调。
3.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专业小组:(1)现场救援小组:负责事故现场的人员搜救、医疗救护和应急处置。
(2)环境监测小组: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监测,为救援决策提供依据。
(3)事故调查小组:负责事故原因调查、责任认定和追究。
(4)信息发布小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
四、应急响应程序1.事故报告用人单位发现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后,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已采取的措施等。
2.应急响应(1)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赶赴事故现场。
(2)现场救援小组迅速开展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搜救、医疗救护、应急处置等。
(3)环境监测小组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为救援决策提供依据。
(4)事故调查小组开展事故原因调查、责任认定和追究。
3.应急处置(1)切断事故源,防止中毒扩散。
(2)对中毒人员实施紧急救治,包括现场救护和转院治疗。
(3)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封锁,防止事故扩大。
(4)对受影响区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信息发布信息发布小组根据事故进展情况,及时向公众发布事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五、应急保障措施1.物资保障:应急指挥部负责储备应急物资,包括医疗救护设备、防护用品、救援车辆等。
2.人员保障: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应急队伍,包括医疗救护人员、救援人员、环境监测人员等。
3.经费保障:应急指挥部负责筹集应急经费,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职业中毒应急预案
![职业中毒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f4303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3.png)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及其危害,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急性职业中毒事件。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本预案的组织实施和协调指挥,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救援、人员疏散、事故调查等。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医疗物资保障等。
(3)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交通工具、通讯设备等保障。
(4)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等。
2. 各小组职责(1)现场处置组: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赶到现场,组织人员疏散,隔离事故区域,控制有害物质扩散,开展救援工作。
(2)医疗救护组:组织专业医疗人员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3)后勤保障组:保障应急物资、交通工具、通讯设备等供应,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信息宣传组: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发布权威信息,引导舆论。
四、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报告(1)发生职业中毒事件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启动应急响应。
2. 现场处置(1)现场处置组根据事故情况,制定救援方案,组织人员疏散,隔离事故区域。
(2)医疗救护组组织专业医疗人员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3. 后续处置(1)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2)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调查结果,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存和管理,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2. 人员保障: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专业救援队伍,提高救援能力。
3. 通讯保障: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通讯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信息畅通。
4. 技术保障:应急指挥部负责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事故处置能力。
2024年职业中毒应急预案
![2024年职业中毒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f03d7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7.png)
职业中毒应急预案一、前言职业中毒是指在生产、工作过程中,由于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中毒现象。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水平,制定本预案。
二、目的1.明确职业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和职责分工。
2.提高员工对职业中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降低职业中毒事件对企业生产和员工健康的影响。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职业中毒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1.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职业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由企业负责人担任总指挥,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应急处置组:负责现场处置、救援、调查等工作。
由安全管理部门、生产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卫生部门等组成。
3.通讯联络组:负责内外部通讯联络,及时传递相关信息。
由企业办公室、安全管理部门等组成。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交通、住宿等保障工作。
由后勤部门、采购部门等组成。
5.宣传教育组:负责职业中毒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由人力资源部门、安全管理部门等组成。
五、预警与信息报告1.预警: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中毒预警机制,对可能引发职业中毒的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信息报告:发现职业中毒事件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并按照规定程序逐级上报。
六、应急响应1.事故现场处置: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实施现场隔离、通风、清洗等应急措施。
2.人员救治:对中毒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3.事故调查:调查事故原因、性质、影响范围等,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4.信息发布:及时向员工、家属及有关部门发布事故信息,做好舆论引导。
七、后期处置1.善后处理:对中毒员工进行慰问和赔偿,协助家属处理相关事宜。
2.事故总结:总结事故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职业健康管理水平。
3.跟踪监测:对中毒员工进行长期跟踪监测,关注身体健康状况。
八、培训与演练1.培训:定期开展职业中毒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员工防范意识。
施工急性中毒应急预案
![施工急性中毒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6fd75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7.png)
一、预案背景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施工过程中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急性中毒事故,包括职业中毒和食物中毒。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施工急性中毒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响应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医疗救护等工作。
(3)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原因调查、责任追究等工作。
(4)宣传报道组:负责事故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等工作。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供应、生活保障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发生急性中毒事故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现场救援组、医疗救护组、事故调查组、宣传报道组、后勤保障组等开展工作。
3. 现场救援组:(1)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2)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源,防止事故扩大。
(3)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治,并及时转送医院。
4. 医疗救护组:(1)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2)根据伤员病情,提供专业医疗救治。
(3)及时向上级报告伤员救治情况。
5. 事故调查组:(1)调查事故原因,分析事故性质。
(2)追究相关责任人,提出整改措施。
(3)向上级报告事故调查情况。
6. 宣传报道组:(1)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做好舆论引导。
(2)向上级报告事故信息。
7. 后勤保障组:(1)提供应急物资供应。
(2)保障应急人员的生活需求。
五、预防措施1. 加强施工人员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职业病防治意识。
2. 严格执行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3. 定期对施工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4. 加强施工现场通风排毒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降低毒物浓度。
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
![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5fba8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0.png)
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一、背景概述职业中毒指的是在工作和职业活动中,由于与某些有害化学物质接触而引起的一系列不良生理、生化反应和临床症状。
职业中毒已成为全球性、高风险的健康问题。
急性职业中毒是指在较短时间内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导致的临床症状,症状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取决于有害物质的性质、浓度、接触途径、暴露时间、个体的敏感性及防护措施等因素。
对于急性职业中毒,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急救处理,保障中毒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因此,制定一份适应性和科学性的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成为必要的保障措施。
二、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2.1 应急基本原则在急性职业中毒事件中,应急救援人员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现场安全,展开救援并降低中毒程度。
基本原则如下:1.确认污染源,立即将受污染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2.快速判断污染程度、中毒程度、受伤范围及人数,及时展开援救,并避免解除污染的工作人员再次接触污染物;3.采取有效措施限制和隔离中毒源及污染区域,防止危害扩散;4.根据现场情况对环境、人员及物资进行安全处置,确保环境清洁和安全。
2.2 人员应急措施1.着火时,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爆炸时,应迅速封锁事故现场,保护好受伤人员;2.中毒症状明显的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应立即撤离事故现场,前往医院就医;3.在接触有害物质后容易中毒的人员,应及时脱离接触源进行洗眼、洗手、洗面等紧急处理;4.中毒人员进入安全区域后,应听从应急救援人员的指挥,接受现场抢救,并积极接受后续治疗。
2.3 物资应急措施急性职业中毒事件中,物资应急措施主要包括:1.在现场事故地点,应配备必要的封锁、警示标志,隔离事故区域,以避免危害扩大;2.提前储备必要的急救设备、药品等物资;3.确保急救车辆、氧气等设备的完好性,以便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件时,能快速展开救援工作;4.配备各种必要的防护设备和消毒物品,确保现场安全和清洁。
2.4 预防和管理措施为了避免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发生,应进行相应的预防和管理措施:1.员工应定期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参加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并且严格遵守公司的安全操作规程;2.处理危险废弃物时要防止废弃物与员工接触,防止废弃物排放给周围环境,影响人类健康;3.公司要设置应急响应机制,特别是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前做好相关物资储备,以确保发生职业中毒事件时,能够快速反响,迅速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减轻事故的损害。
施工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四篇)
![施工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5fb8d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6.png)
施工中毒事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施工现场是一处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特别是当涉及到有毒物质的使用时,事故的发生风险更大。
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我们制定了本施工中毒事故应急预案,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应急响应措施1. 确保施工人员的撤离一旦发生中毒事故,首先要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及时采取撤离措施。
项目现场应设置应急疏散标志,施工人员应立即按照标志指引撤离现场,尽快到达安全集结点。
同时,现场人员应通过扩音设备或广播等形式通知其他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撤离。
2. 按照事故类别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根据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和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针对不同的毒物中毒事故,我们制定以下应急处理措施:(1) 气体中毒事故- 立即打开所有的门窗,增加通风,并保持人员撤离现场;- 关闭所有与气体相关的设备,并切断气源;- 对于有生命危险的情况,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或其他急救措施;- 迅速报警并联系专业的急救机构进行救助。
(2) 化学品中毒事故- 迅速将受害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保持体位正常;- 快速将受害人的衣物和皮肤上的化学品清洗干净;- 根据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应急处理方法,如用水冲洗、中和剂处理等;- 快速报警并联系专业的急救机构进行救助。
(3) 食物中毒事故- 立即停止进食该食物;- 帮助受害人将胃内容物排出,如果可能的话,保存一部分胃内容物以供检验;- 如有必要,立即进行胃洗、补液等急救措施;- 迅速报警并联系专业的急救机构进行救助。
3. 提供紧急救援一旦事故发生,应立即通知专业救援机构进行紧急救援。
同时,施工现场应设立紧急救援点,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在专业救援机构到来之前,现场有经验的人员应尽量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4. 事故调查和纠正措施事故发生后,要及时进行事故调查,找出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05ee2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13.png)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急性职业中毒事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3.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4.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5.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导则》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企业内部发生的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导致中毒;2. 企业生产设备、设施发生故障,导致有毒有害物质泄漏;3. 企业储存有毒有害物质场所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
四、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快速反应,协同处置;3. 保护生命,减少损失;4. 依法依规,科学处置。
五、应急组织体系1. 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调度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工作。
2. 应急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环境监测等工作。
3. 应急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保障、通讯联络、信息发布等工作。
4. 应急宣传组:负责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
六、应急处置程序1. 事件报告:发现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救援: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并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3. 环境监测:对中毒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中毒危害程度。
4. 伤员救治:根据中毒程度,将伤员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5. 应急处置:根据事故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消除中毒隐患。
6. 信息发布: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公众发布事件信息,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7. 事件调查: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追究相关责任。
七、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组织专业救援队伍,提高救援能力。
2.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需求。
3. 资金保障:确保应急资金及时到位,支持应急工作。
4. 通讯保障:确保应急通讯畅通,信息传递及时。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处置方案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b3162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3.png)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处置方案一、事件概述职业中毒是指长期从事某项职业而导致的疾病。
那么,当突发急性职业中毒事件时,我们该如何处理呢?以下是处理方案。
二、紧急处置步骤1. 环境处理首先,要尽快将中毒患者从中毒现场撤离出来,并将现场与外界隔离。
在处理中毒现场时,一定要戴好防护装备,以免污染自己。
另外,要关闭供气、供水和排放的电源设备,以减少中毒物质的进一步蔓延。
2. 救助伤员确定中毒患者人数后,应将其迅速送往医疗机构。
在送往医疗机构之前,应先进行简单的紧急救治,如停止中毒源、给予个体急救等。
在送往医疗机构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意外,应立即进行急救措施。
3. 污染清理对于现场环境和中毒物质的处理需要非常小心,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不能随意进行。
污染的物品和设备应严格隔离和采取安全处理措施,以防范中毒物质继续散播和残留,造成二次污染。
4. 信息公开当中毒事件发生后,需要及时向社会公开事件的基本信息和处置措施,以便于大众了解事件的性质和对策,给人们提供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同时,还要通知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应急处理和协调工作,加强监测和控制,尽可能地减少中毒人数和环境污染。
三、应急处置措施1. 立即报警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发生后,要第一时间报警。
报警的同时,还要进行现场管理,防止中毒物质进一步扩散,切断污染源。
通知相关救援、应急机构、专业人员等进行救助和处置。
2. 及时救护对于中毒患者,要及时进行紧急救护,先停止中毒源,再给予急救措施。
根据中毒程度和病情,可使用各种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输液和血透等。
尽可能减轻患者痛苦,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3. 保障群众安全在处置过程中,要以民生安全为重。
如果有可能的话,应尽可能地向群众提供安全的住所和食品。
防止群众接触中毒物质,增加负担。
四、结语急性职业中毒事件是一种很危险的事件。
对于这样的事件,我们必须要第一时间采取快速而有效的措施。
依照上述紧急处置步骤和应急处置措施,做好事故处置和后续的控制和预防工作,是防治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重要保障。
职业中毒事件处理应急预案
![职业中毒事件处理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dba96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1.png)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职业中毒事件及其危害,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3.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4.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5.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因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职业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指挥调度。
(2)救援组:负责对中毒人员进行现场急救、转运和后续治疗。
(3)调查评估组:负责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预防措施。
(4)宣传报道组:负责事故信息的发布和舆论引导。
2. 人力资源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员工参加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基本的应急处置能力。
3. 安全生产部门安全生产部门负责企业职业中毒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实施,监督企业落实各项防护措施。
五、应急处置程序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组、调查评估组等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现场应急处置(1)救援组应立即对中毒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包括心肺复苏、吸氧等。
(2)根据中毒人员情况,及时将中毒人员转运至附近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3. 事故调查与处理(1)调查评估组应立即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2)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追责。
4. 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宣传报道组应密切关注事故进展,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引导舆论。
六、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确保应急救援队伍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2. 资金保障:保障应急处置工作所需资金,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三篇)
![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8cee6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f.png)
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一、前言中毒事件是在生产工作中常常发生的一种意外事件,特别是与特定职业相关的中毒事件.为了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降低职业中毒发生的风险,本预案旨在指导和规范职业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置职业中毒事件,保护员工和企业的利益。
二、职业中毒事件定义及分类职业中毒事件是指在工作场所中,因接触或吸入有毒有害物质而导致员工中毒的事件。
根据中毒原因和性质的不同,职业中毒事件可分为:化学性中毒、物理性中毒、生物性中毒和放射性中毒。
三、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流程1. 接到报警- 当接到职工中毒报警时,应立即做好记录,并确定报警人所在位置。
- 快速调度应急小组,确保能够快速响应。
- 当场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程序通知和协调所需的各相关部门。
2. 组织救援与隔离- 确认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有毒物质,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救援过程中不会造成更多的工作人员中毒。
- 确保救援人员佩戴好相应的防护装备和装备,并遵守有关的应急操作规程和标准。
3. 伤员救治- 将中毒员工迅速转移到安全区域,并进行初步的伤员救治措施,如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急救操作。
- 若伤员情况较为严重,应及时向医疗机构求助,并告知中毒原因和类型,以便医疗机构提供准确有效的救治。
4. 中毒源处理与处置- 快速确认中毒源,并依据事先的应急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和处置。
- 防止中毒源扩散和影响更多的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隔离和封堵措施。
- 根据中毒源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和部门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清除。
5. 事后善后处理- 进一步调查和分析中毒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及时启动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
- 针对事故原因和漏洞,加强职业中毒风险的管控措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 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并对中毒员工进行健康监测和相关的工伤鉴定。
四、职业中毒事件应急预防与管理1. 制定相关安全制度与操作规程,明确员工的职责和义务,保证员工对危险物质的掌握与应对能力。
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3b5eb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1.png)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职业中毒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职业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避免或减轻重大、特大职业中毒事件造成的损害,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订本预案。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发生的各类职业中毒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职业中毒等。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职业中毒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职业中毒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和应急管理工作。
2. 应急指挥部职责(1)制定职业中毒事件应急预案;(2)组织应急演练;(3)指导、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处理工作;(4)发布应急信息;(5)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
3. 各部门职责(1)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建立职业健康档案;(2)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中毒预防措施,确保生产设备安全运行;(3)安全环保部:负责职业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和调查处理;(4)医疗部门:负责中毒员工的救治和康复;(5)财务部门:负责应急处理费用的管理。
三、应急响应1. 事件报告(1)发生职业中毒事件后,事发单位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及时上报上级相关部门。
2. 应急处置(1)现场隔离: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中毒事件扩大;(2)人员疏散:组织事故现场附近员工疏散,确保人员安全;(3)中毒员工救治:立即组织中毒员工救治,同时联系医疗机构;(4)事故调查:开展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
3. 应急响应终止(1)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中毒员工得到妥善救治;(2)事故原因查明,责任明确;(3)应急指挥部决定终止应急响应。
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援预案
![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8ac28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1.png)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工作场所和作业环节。
三、事故分类1. 一般事故: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人以下的;2. 重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的,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下的;3. 特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的。
四、应急救援组织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救援、事故调查、人员疏散等工作。
3. 医疗救护组:负责中毒人员的急救、救治和转运工作。
4. 安全保障组:负责现场安全防护、警戒和交通管制工作。
5. 信息报道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工作。
五、应急救援程序1. 发现中毒事故后,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指挥部迅速组织应急救援小组赶赴现场,开展现场救援工作。
3. 医疗救护组对中毒人员进行急救,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4. 安全保障组对现场进行安全防护,设置警戒线,确保事故现场安全。
5. 信息报道组及时收集、整理事故信息,向相关部门报告。
6. 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提出整改措施。
7. 事故处理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评估应急救援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六、预防措施1. 加强职业中毒危害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
3. 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应急物资,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 建立健全职业中毒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七、预案实施与修订1. 本预案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八、附则1. 本预案的解释权归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所有。
2. 本预案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2024年项目部中毒、传染病事故应急预案
![2024年项目部中毒、传染病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999b9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8.png)
2024年项目部中毒、传染病事故应急预案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项目部中毒、传染病事故,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一、事故应急响应组织结构1.指挥部:项目部的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部主任,由主要领导亲自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响应组:包括应急救援组、医疗救治组、安全监测组、宣传组等,各组成员具体职责由部门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协调联络组:负责与相关部门、单位协调沟通,协助项目部与外部资源协同作战。
4.技术支持组: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二、事故应急响应流程1.紧急报警:一旦发生中毒、传染病事故,立即拨打事故应急电话,同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2.现场隔离:首先确保人员安全,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避免事故蔓延。
3.救援救治:安排救援人员进行救援救治工作,对受伤人员及时进行救治和医疗处理。
4.污染清除:对事故现场进行污染清除工作,防止事故对环境造成进一步影响。
5.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及时总结经验,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6.宣传告知:积极开展事故宣传告知工作,及时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消除恐慌情绪。
三、物资准备项目部需储备充足的急救药品、消毒器材、防护用品等物资,以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培训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项目部全体员工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发生事故时处置迅速、有效。
五、协作配合与相关部门、单位建立紧密联系,建立应急协同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应对可能发生的中毒、传染病事故。
六、监督评估建立事故应急预案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修订,不断提升项目部应急处置水平。
以上即为2024年项目部中毒、传染病事故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在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确保项目部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急性职业中毒医疗卫生应急处置预案
![急性职业中毒医疗卫生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7856d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d.png)
急性职业中毒医疗卫生应急处置预案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结合我国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特点和应急处理需求,对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医疗卫生应急处置进行规范。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各类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医疗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1.4 预案宗旨本预案的宗旨是提高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医疗卫生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轻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对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
二、组织结构与职责2.1 应急组织结构建立急性职业中毒医疗卫生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协调和指挥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医疗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2.2 应急指挥部职责(1)组织制定和修订急性职业中毒医疗卫生应急预案;(2)指导、协调和监督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医疗卫生应急处置工作;(3)组织应急资源的调配和应急队伍的培训;(4)及时向上级报告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医疗卫生应急处置情况;(5)组织对急性职业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和评估。
2.3 应急队伍职责(1)接到应急指令后,迅速赶到现场,开展伤员的救治工作;(2)根据伤员病情,制定救治方案,并组织实施;(3)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救治进展情况;(4)参与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调查和评估。
三、应急处置流程3.1 接报与评估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发生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并对事件进行初步评估,确定应急响应级别。
3.2 启动应急预案根据评估结果,应急指挥部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队伍进行应急处置。
3.3 现场处置应急队伍到达现场后,立即开展伤员救治工作,包括紧急救治、病情评估、分类分流等。
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
![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c2e91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a.png)
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背景介绍工作环境中存在许多职业中毒的风险,如化学毒物、粉尘和气体等。
当工作者长期暴露于这些有害物质中时,容易导致急性或慢性职业中毒。
由于职业中毒具有潜伏期,直到出现症状才能发现问题,因此需要预先准备好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预防措施•使用防护设备:为了避免职业中毒的发生,在进行危险作业前,工作者必须正确佩戴相应的防护设备,例如口罩、防护服和手套等。
•了解有害物质:每种职业中毒可能都有不同的症状,因此工作者要尽可能了解使用的有害物质的情况,包括名称、毒性、储存处理方式等。
应急措施在工作场所突然出现职业中毒事件时,需要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立即撤离:如果工作者出现了中毒症状,应该立即采取安全撤离措施,确保受害者安全撤离工作区域。
2.确认中毒类型:对于不同的职业中毒事件,对应的应急处理方式也不同。
因此,应对受害者的症状进行初步诊断,以便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
3.呼叫急救人员:如果中毒症状严重,需要紧急呼叫当地急救中心,让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4.给予急救:如果工作场所没有专业急救人员,则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可以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例如转移受害者、提供紧急的氧气、清除污染物等,以减轻中毒症状。
职业中毒应急预案示例以下是一份针对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示例:应急预案主体公司全体员工应急预案内容1.职业中毒事件应急预案针对该企业内部,包括所有员工,在职期间出现突发性的中毒症状时执行。
2.在发现中毒事件时,首先必须立即撤离受害人员,确保其安全,每个工作区域责任体必须带领工作区域的员工紧急撤离并及时上报企业安全部门。
3.如果中毒程度较轻,可以采用简单的紧急治疗措施,例如给予氧气等,以减轻中毒症状。
4.如果中毒程度比较严重,应该立即呼叫当地急救中心,让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应急预案执行流程1.一旦发现职业中毒事件,员工应果断采取应急行动,带领受害人员紧急撤离工作区域。
国家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
![国家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22464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9.png)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急性职业中毒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发生的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包括因生产、经营、使用、储存等环节引起的职业中毒事故。
二、组织体系1. 应急指挥部成立国家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全国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2. 地方应急指挥部各省级人民政府成立相应的地方应急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3. 专业救援队伍建立专业救援队伍,包括医疗卫生、消防、环保、公安、交通等部门,负责救援行动的组织实施。
三、预防与预警1. 预防措施(1)加强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宣传,提高企业和从业人员职业病防治意识;(2)开展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制定防控措施;(3)加强职业中毒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防止事故发生。
2. 预警机制建立健全预警信息系统,实时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可能发生的急性职业中毒事件进行预警。
四、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
2. 应急响应等级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
3. 应急响应措施(1)启动应急响应,成立现场指挥部,组织开展救援工作;(2)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开展现场救援;(3)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4)对事故现场进行环境监测,防止污染扩散;(5)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追究责任。
五、善后处理1. 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追究相关责任人。
2. 职业病防治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灾害赔偿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事故受害者进行赔偿。
急性作业中毒、食物中毒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急性作业中毒、食物中毒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98fea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4.png)
急性作业中毒、食物中毒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目的
为了做好人员中毒事故的应急响应,预防和减少与之相关的人身伤害,特制定本方案。
范围
本方案适应与项目部急性中毒的安全应急管理。
职责
项目部是本方案的主责部门。
工作程序
1)应急准备
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五四制度”
四不:不买、不收、不用、不售腐烂变质食品。
四隔离:生食与熟食、半成品与成品、食品与天然冰、消毒洗涤用品与烹饪作料应隔离存放。
四过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
四定: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
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换工作服。
认真执行“食堂卫生八项要求”
环境整洁,消灭蚊子、苍蝇、嶂螂和老鼠。
各种炊具必须保持清洁卫生,食品用具洗净消毒。
食堂必须具备“三证”即: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健康证和培训证。
食堂内外保持清洁卫生,搞好消灭“四害”的日常工作。
针对聚氨脂防水、油漆等具体危险性,易引起中毒的作业,作业前应确保空气流通,作业人员防止用具、防毒用具如口罩等均应齐全,作业过程中应有专人监护,作业人员如感到不适应及时撤离作业区域。
2)应急响应
发现人员中毒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将患者撤离危险区,并及时上报项目部。
项目经部人员应根据患者情况,中毒症状叫轻者,可在项目书记或保卫等人员陪同下,到附近医院进行检查,对症状者较严重者,应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作好救援准备工作。
事故发生后,现场联系送往医院的同时(或者在此过程中),事故现场工作主管人员应立即上报公司有关部门。
项目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
![项目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55bb18e518964bce847c08.png)
东方雨虹唐山工厂三期保温车间、沥青涂料车间配套罐区及垃圾中转站工程项目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中润滨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8月22日目录一、目的------------------------------------------------------------------1二、适用范围-----------------------------------------------------------1三、防治方针-------------------------------------------------------------1四、职业病危害种类----------------------------------------------------1五、防护措施-------------------------------------------------------------3六、安全检查-------------------------------------------------------------5七、预防制度及应急措施----------------------------------------------5八、预防措施7项目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一、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实现公司所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特制定本措施。
职业病: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二、适用范围:项目部所属各单位和个人在从事接触粉尘、电气焊、建筑防水、防腐保温、油漆作业等有毒有害作业时均应执行本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雨虹唐山工厂三期保温车间、沥青涂料车间配套罐区及垃圾中转站工程项目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中润滨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8月22日目录一、目的------------------------------------------------------------------1二、适用范围-----------------------------------------------------------1三、防治方针-------------------------------------------------------------1四、职业病危害种类----------------------------------------------------1五、防护措施-------------------------------------------------------------3六、安全检查-------------------------------------------------------------5七、预防制度及应急措施----------------------------------------------5八、预防措施7项目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一、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实现公司所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特制定本措施。
职业病: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二、适用范围:项目部所属各单位和个人在从事接触粉尘、电气焊、建筑防水、防腐保温、油漆作业等有毒有害作业时均应执行本办法。
三、防治方针: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各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四、职业病危害种类:根据企业经营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单位的职业危害为六大类:1、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在建筑行业施工中,材料的搬运使用、石材的加工。
建筑物的拆除,均可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长期吸入这样的粉尘可发生矽肺病。
2、缺氧和一氧化碳的危害:在建筑物地下室施工时由于作业空间相对密闭。
狭窄。
通风不畅、特别是在这种作业环境内使用内燃机和燃烧器,耗氧量极大,又因缺氧导致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从而造成施工人员缺氧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
3、有机溶剂的危害:建筑施工过程中常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如防水施工中常常接触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喷漆作业常常接触到苯、苯系物外还可接触到醋酸乙酯、氨类、甲苯二氰酸等,这些有机溶剂的沸点低、极易挥发,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可以达到很高,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
4、焊接作业产生的金属烟雾危害;在焊接作业时可产生多种有害烟雾物质,如电气焊时使用锰焊条,除可以产生锰尘外,还可以产生锰烟、氟化物,臭氧及一氧化碳,长期吸入可导致电气工人尘肺及慢性中毒。
5、生产性躁声和局部震动危害:建筑行业施工中使用的机械工具如钻孔机、电锯、震捣器及一些动力机械都可以产生较强的躁声和局部的震动,长期接触躁声可损害职工的听力,严重时可造成躁声性耳聋,长期接触震动能损害手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局部震动病。
6、高温作业危害;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
五、防护措施:1职业急性中毒应急处理小组险救援工作。
(1) 事故现场组长的职能和职责:①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②现场事故评估;③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④控制紧急情况;⑤现场应急反应行动的指挥,与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的副组长协调;⑥必要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造成二次伤害;⑦作好应急救援处理现场指挥权转移后的移交和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⑧做好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联系及工作,迅速向有关应急机构、政府及上级部门发出事故通知。
(2) 报警、联络组的职能和职责:①根据指挥小组命令,及时布置现场抢救;②以最快的速度按预先规定的通报程序进行报警,并保持联络状态;③负责将事故伤害情况及时报告公司质安部门。
④保持与当地主管部门、安全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等单位的沟通。
(3) 现场抢救组的职能和职责:①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②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
③抢运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④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带。
⑤启动场区内的消防灭火装置和器材进行初期的消防灭火自救工作;⑥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
⑦防止事故造成二次伤害。
(4) 保卫疏导组的职能和职责:①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②疏散场区外的居民撤出危险地带。
③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
(5) 后勤供应组的职能和职责:①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②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配备;③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④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⑤及时输送后勤供给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6) 现场临时医疗组的职能和职责:①对受伤人员作简易的抢救和包扎工作;②及时转移重伤人员到医疗机构就医。
(7) 项目经理部三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的构成①事故现场组长由项目经理部经理;②报警、联络组由现场安全人员组成;③现场抢救组由现场管理人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④保卫疏导组由保安人员、后勤人员和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⑤后勤供给组由后勤人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⑥现场临时医疗组由现场医护人员和后勤人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人员组成。
(或与临近医疗机构协作)2应急资源2.1 根据本工程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现场成立各应急救援小组;2.2 现场配备应急救援所需的工具设备,如口罩、灭火器、水桶、砂子等;2.3 现场配备医疗设备和药品,如急救担架、急救医药箱、氧气袋、绷带等;2.4 通讯、照明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手电筒2.5 交通工具:项目常备工具车2.6 定期检查、维护与更新应急资源,保证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2.7教育、训练与演练,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进度,安排项目的演练学习,并形成记录。
3急性中毒、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抢险程序3.1中毒事故的抢险程序施工现场一旦发生中毒事故,应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抢救,视情况立即向急救中心120呼救,简要说明中毒后的反应及地点,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并马上通知有关负责人。
1 由呼吸道中毒、缺氧窒息时,应迅速撤离现场,将患者移到有新鲜空气通风的地方、视情况对窒息者输氧。
2 经口服中毒者,①用人工刺激法,用手指或钝物刺激中毒者的咽喉及咽后壁,用来催吐,如此反复直到吐出物为清亮液体为止。
②对可疑的食物禁止再食用,收集呕吐物、排泄物及血尿送到医院做毒物分析。
③对于催吐无效或神态不清者可让其喝牛奶或蛋清等润滑剂来洗胃,结合毒物面防止毒物的吸收并保护胃粘膜。
④如果患者昏迷则需侧躺送医院救治,以免自然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气管里面。
⑤误食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类)或昏迷者,或抽筋者或孕妇中毒不可进行催吐。
⑥不可作口对口人工呼吸,以免将毒物吸入施救者体内造成中毒。
3 经皮肤吸中毒者,必须用大量清洁自来水洗涤。
4 眼、耳、鼻、咽喉粘损害,引起各种刺激症状者,须分别轻重,先用清水冲洗,然后由专科医生处理。
3.2职业病事故的抢险程序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有可能发展为更大范围或更严重的破坏及人员伤害事故。
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1 最早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部门及人员,应立即向生产部门报警,并采取一切措施切断职业病危害事故源。
2 生产部门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快速查明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地点、范围,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指挥部成员及医疗救护队伍和各专业队伍迅速赶往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3 指挥部成员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性质和规模,通知专业对口科室迅速向上级公安、劳动、保险、环保、卫生等部门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情况。
4 指挥部成员到达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后,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
如职业病危害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支援。
4急性中毒、职业病灾害及预防措施4.1急性中毒事故1 施工现场可能发生中毒的环节,在工程施工中,一般常见的中毒事故主要有锰、苯中毒、地下建筑内、人工挖孔桩井底窒息等;现场焚烧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食堂采购的食物中含有毒物质或工人食用腐烂、变质食品;工人冬季取暖时发生煤气中毒。
2 预防措施(1) 防止锰中毒的预防措施:集中焊接场所,可以采取机械抽风系统,即在每个焊接作业点上方设置吸烟尘罩,将锰、烟尘吸入支管道,再汇入总管道,经过过滤净化后再进行排放。
现场焊接作业场狭小,流动频繁,每次焊接作业时间短,难以设置移动排毒设备,装置焊接时应选择上风方向进行作业操作,以减少锰烟尘的危害。
(2) 防苯毒的技术措施有:①通风不良的车间、地下室、污水池内涂刷各种防腐涂料或环氧树脂玻璃钢等作业,必须根据场地大小,采取多台抽风机把苯等有害气体抽出室外,以防止急性苯中毒。
②施工现场油漆配料房,应改善自然通风条件,减少连续配料时间,防止苯中毒和铅中毒。
③涂刷冷沥青,凡在通风不良的场所或容器内涂刷冷沥青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