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案《萃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教案《萃取》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萃取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简单的萃取方法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萃取的基本原理。
2. 常用的萃取方法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
1. 萃取技术的精度和实用性。
2.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课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知识的背景介绍,关注实际应用与研究。
2. 实验课采用实验演示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五、教学内容:
1. 萃取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萃取是指借助不相溶的两种相将混合物中所需分离的组分分离出来的过程。
在萃取中,物质分布在两个不同相中,一般是分布在水相(亲水性)和有机相(疏水性)中。
2. 萃取方法及其应用。
(1) 单次萃取法:将混合物与萃取剂一起充分摇匀,然后分离
出两相,可使其中一个固定的组分被摄取到萃取剂中。
例如:羰基化合物与碘化钠的萃取。
(2) 多次萃取法:重复进行单次萃取,以提高萃取效率。
例如:将苯环求合物从若干的合成产物中分离出来。
(3) 离子对萃取法:萃取剂与其需要捕捉的离子形成离子对。
例如:聚苯乙烯支架负载的三乙基铷配合物用于萃取铯离子。
(4) 固相萃取法:用于提取或分离残留在食品、药物、污染物
等中的化合物。
例如:萃取污染物中的多环芳烃(PAHs)。
六、教学流程:
1. 引入:通过实例引出本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
2. 教学内容:依次讲解萃取的概念、原理及常见的萃取方法和应用,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说明;
3. 实验演示:对所学知识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4. 讨论: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能动性;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6. 作业: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估:
1. 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测验;
2. 对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意识、规范、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
八、教学资源:
1. 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资料;
2. 实验室设备和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