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七月的天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月的天山
天 山 简介
天山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 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 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 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 炎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 则是另一番天地了。
白雪皑皑
路上
翠绿的原始森林
你喜欢七月的天山吗?让我们一起来 朗读一遍课文吧,去感受天山的美景。
学习课文
• 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
•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 2.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
方法写的?
读一读
白缎 山涧 绵延 离鞍 飞泻 白皑皑 饮马 五彩斑斓 五彩缤纷 重重叠叠
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课 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天山的?找出相关 的语句。
请同学们读课文2、3、4自然段,思考:文中 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阅读链接
趵突泉(பைடு நூலகம்舍)
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就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岸边的垂 柳倒映在水面,上下都是绿的,幽静极了。这水就是从趵突泉流出来的。假如没有趵突 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 沿着小溪往南走,就来到趵突泉公园。一个开阔的泉池,差不多是见方的,占了大 半个公园。池里的水清极了,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 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三个水 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 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会 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有的不断地冒泡,均匀的小气泡连成一串,像一串珍珠 随着水流摇曳。 有的要隔一会儿才冒出十来个气泡,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 有的半天冒出一个气泡,那些气泡比较大,大多扁扁的,一边往上升一边摇晃,碰着水 面就碎了。在阳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水泡五光十色,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
游览的顺序
走进天山 ------ 再往里走 ------ 走进天山深处
雪峰
雪水
原始森林
溪流
野花
进入天山
雪峰 雪水 溪流
• 描写雪峰的句子: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 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这是一个比喻句,本体:雪峰,喻体:白缎 本体:云影,喻体:花
■ 描写雪水、溪流的句子:
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 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 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 开的白莲。
这是一个比喻句,本体:雪水,喻体:银链。 本体:浪花,喻体:白莲。
■ 描写溪流的句子: ……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 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这是一个比喻句,本体:浪花 喻体:白莲。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用横线画出大泉和小泉各有什么特点。
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 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 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 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安排 明确的线索,采用合理的顺序和 即景抒情。
再往里走
沿着白皑 皑群峰的 雪线以下, 是蜿蜒无 尽的翠绿 的原始森 林,密密 的塔松像 撑开的巨 伞,重重 叠叠的枝 丫,漏下 斑斑点点 细碎的日 影。
天山深处
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
作者是怎么把七月的天山写得 如此之美的。
1、丰富的想象,形象、优美的比喻。
2、巧妙的用词。 3、按照游览的顺序描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