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政治暑假作业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年级政治暑假作业答案解析
【导语】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升能力,填补知识、技能的空白。
小编高三频道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三年级政治暑假作业答案解析》助你金榜题名!
【篇一】
1.选D这种火车票网络服务没有改变货币本身固有的职能,只是使得商品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①③表述错误,排除。
2.选A人民币升值,人民币购买力提高、国际商品价格升高、外汇储备缩水,故B、
C、D错误。
3.选C2013年该国劳动生产率提高20%,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时需要的货币量为
3+3×20%=3.6(万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下降20%后所需货币量为3.6/1-20%=4.5(万亿元)。
4.选C这种菜价波动的“规律”反映了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体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③正确。
②错误,④不符合题意。
5.选C2013年:甲商品单位价值为36/1+20%=30元;价值总量为30×(1+60%);该企业2013年创造的价值总量比2012年增加了[30×(1+60%)-36]/36=1/3。
6.选C④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中的作法是属于求实心理主导的
消费,选①②③。
7.选C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居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会减少而不是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②与题意要求不符,排除含②的选项。
①③④符合题意。
8.选A材料中网购狂人认可“大家都在买,可信度就大大提高”,表明其消费心理是从
众型的。
故选A,其他均不符合题意。
9.选A题目考查有效遏制“舌尖上的浪费”的措施,③与此无关。
④错误,企业应以营
利为目的。
10.选C电子式储蓄国债兼具便捷与稳健的特点,是中央政府融资的重要方式。
收入
高不是其特点,①排除。
②表述明显错误,排除。
11.选C这一理财公式的合理之处在于兼顾了投资的风险和收益,A、D与题意不符,B错误。
12.选B在股票、金融债券和储蓄存款三种投资方式中,风险由小到大排序依次是储
蓄存款、金融债券、股票。
收益由小到大排序依次是储蓄存款、金融债券、股票。
因此B 与题意相符。
13.解析:本题两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1)问可从价值决
定价格和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的角度分析;第(2)问可从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的三个方
面分析。
答案:(1)①价值决定价格。
石油的生产成本在增加,从而导致石油本身价值量增大,价格升高。
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经济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石油供不应求,推动了油价不断升高。
(每个要点5分)
(2)①调节生产规模。
油价上涨,其互补品汽车的使用成本增加,销量减少,生产者
会压缩生产规模。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油价上涨,汽车行业的竞争会更加激烈,生产者只有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油价上涨,会使部分汽车企业加紧调整生产结构,开发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每个要点5分)
1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
第(1)问主要通过分析这些影响因素,
得出第二季度的消费状况;第(2)问主要是从这些影响因素入手解决如何引导和扩大居民消费。
答案:(1)居民消费主要受到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的影响。
(4分)经济发展状况和就业
状况是影响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
(4分)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储蓄的增加会影响消费的支出。
(3分)调查结果显示出,居民对二季度经济发展、就业状况和收入增加预期较为乐观,但由于担心物价上涨,储蓄意愿较强,消费信心总体不足。
(4分)
(2)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6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居民收入;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引导消费。
(6分)
【篇二】
1.选B题干说明了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水平以及消费对生产的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③与题意不符。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归宿,②错误。
2.选A“草根经济”的存在与发展与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以及企业提高经济效
益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②④。
3.选C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不是为了提高农业占GDP的比重,也不一定提高农业占GDP的比重,④排除;①②③都是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的意义。
4.选B由材料中抓关键的人、关键的环节、关键的岗位、关键的项目可知,“马特莱
法则”强调的是加强科学管理,以管理促效益,故B正确。
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5.选D建立信用监督与失信惩戒制度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①不选。
材料强调的是针对失信行为,④与题意不符,舍去。
6.选B高新技术产业不利于促进我国就业增长率提高,④不选。
①②③均符合题意。
7.选C强调公平分配,是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以内,而不是消除收入差距,
④错误。
①②③都符合题意。
8.选A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和劳动者有影响,与政府在再分配中的重要作用无关,因而A错误,符合题意。
9.选B属于按劳分配的是承包20亩地的收入及叔叔在国有企业的工资、奖金,共计
14万元。
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是父亲在民营企业打工的收入和储蓄存款的利息收入,
共计2.3万元。
10.选D金价大跌迎来抢购热潮体现的是价格变动影响供求关系,价格下降,需求量
增加,故①错误。
②③④对应都正确。
11.选C材料体现了财政促进社会公平及我国致力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①④
符合题意,商业保险和初次分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③不选。
12.选D对出售住房所得征收20%个人所得税,不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充实国库,
①错误,不选。
利用税收调节属于经济手段而非行政手段,②错误。
13.解析:本题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为背景,考查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旨在考
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企业经营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相关知识解答即可。
答案:①遵循价值规律,准确定位发展战略,减少投资和经营的盲目性;②在增加出
口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③既要依法诚信经营,还要树立规
则意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④通过兼并重组,整合优化产业资源;⑤积
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国际化经营。
(每个要点2分)
14.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读表及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仔细阅读图表材
料的基础上,概括出所反映的经济信息,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第(2)问
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考查中国共产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的原因,可从党的地位、宗旨、执政理念、执政方式等角度组织答案;第(3)问考查材料三体现的哲学道理,注意设问所限
定的知识范围。
可从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等两个大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1)2012年我国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有较
大幅度增长;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低,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每个要
点2分)
建议:①进一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
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
(每个要点2分)
(2)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有
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的作用。
②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是由党的宗旨决定的。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体现了我们党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客观要求。
④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的要求,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坚持为民执政,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每个要点4分)
(3)①党在各个时期注重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处理,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要用一分
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②党基于不同时期、不同的经济社会状况,对效率与公平关系提出不同的方针政策,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党在不同时期对效率与公平的阐述和要求各有侧重,体现了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每个要
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