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摘要:科学是幼儿发展的五大领域之一,为提升幼儿在科学领域的发展,必要的幼儿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教师应当要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幼儿兴趣,积极支持幼儿探究的完整体验,支持幼儿的探究行为。

关键词:科学;幼儿发展;探究能力
一、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科学探究指的是,人们利用相应的方法或手段实现对客观事物的研究。

“科学探究”在
现代教育科学中一般是指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探究技能。

探究的核心要素即为幼儿对问题的
自主探索,重点强调自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主要是对具体问题的探究过程中,
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差异寻找的过程。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幼儿们天性好奇,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保持高度的好奇。

为此,只
有激起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才能够高效的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有兴趣才有探究的动力,当幼儿充满对科学现象的兴趣时,他们将会萌发科学探究的想法,激活他们的行为。

二、积极支持幼儿获得探究的完整体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4-5岁幼儿在探索能力方面能够:(1)能够挖掘
事物或现象的异同点;(2)基于得到的结论,引出问题并作出答案猜测;(3)可进行基础
性的信息收集或调查;(4)通过图画或符号记录。

所以要提供幼儿一个完整的探索过程,
从中才能收获知识。

(一)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大胆推测。

面对生活中感兴趣的现象,鼓励幼儿多
提出问题,遇事多为一个为什么,同时,一定要对幼儿的问题有所回应,当他的问题得到回
答和肯动时,他会有成就感,会更喜欢提问题。

在科学实验中会有各种奇异现象,鼓励幼儿
观察并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共同探讨。

(二)在科学探究中,幼儿的实验过程是具体行动的重要部分。

当幼儿产生对某一现象
的兴趣时,并且发出了疑问,就可以展开实验,在实验中根据实验得到的结论来证实假设的
正确性,让幼儿以一个科学家的姿态来对世界进行探索,能够有效的推动幼儿探究能力的提
升。

每个幼儿都会有梦想,当你让他离梦想近了一步后,他会有你想不到的开心和喜悦,好
像得到了一屋子的玩具一样。

(三)鼓励幼儿记录结果,并与同伴交流分享。

幼儿观察之后,鼓励幼儿用简单的符号
记录观察结果,并看看自己与同伴记录的结果是不是一样。

记录会让幼儿更投入到观察中去,带着目的去观察。

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

与伙伴进行结果
的讨论探究,一方面能够在分享的过程中,让所有处于交流的主体都能从中得到启发进步;
另一方面,有助于幼儿思绪的调整,有的发现自己的结果跟别人不一样,通过交流,验证自
己记录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使得探究行为更加深入。

四、支持幼儿的科学探究行为
科学探究指的是,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幼儿进行一系列的具体行动来确定问题,展开
资料数据的收集,进行解释,得到最终结果并且与周围的人进行讨论、验证的过程。

动作是
幼儿思维的开端,只听不做幼儿将难以记住,只有动手实践才能够真正的掌握。

如果跟幼儿
说自由落体的定义,幼儿终究不明白,最多只能记住教师的话,如果用实验进行演示和对比,幼儿能一下子感受到物体的下落。

(一)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与幼儿现实
生活的结合,在确立科学探索的目标时,可以考虑幼儿周围的事物或现象。

”幼儿园在组织
相关活动或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幼儿的现实生活,从幼儿的身边和感兴趣的内容切入,只有真正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感受,他才能积极地学习和探索,寻找和感觉神奇的世界,只要通过体验和感知,科学就在眼前,就可以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提供适宜的探究材料和工具
除了从熟悉的生活中衍生出来的内容外,探索材料和探索工具也应该是幼儿们熟悉和常
见的。

教师应该注意和学习教材。

只有结构合理的材料,才能支持儿童的自主探索和发现。

例如:让幼儿探究和发现大蒜的变化,通过幼儿们的兴趣点提供适宜的工具,如幼儿们知道
植物需要喝水,就要提供一些水壶;如他们发现叶子的长度差异,可以提供幼儿使用的尺子
和记录本;如幼儿们发现了大蒜叶子的再生长,可以提供剪刀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和发现叶子
的奥秘。

(三)选择合适的探究操作方式
幼儿科学教育更注重幼儿的认知特征和科学本质特征,它强调儿童的探究和发现过程以
及相关经验的获得。

因此,教师应当要从幼儿的年龄结构考虑,为儿童提供想象、思考的空间,然而,只有真正的通过实践,幼儿才能够清晰的认识到科学的内核,引发幼儿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动手实践,并尝试应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幼儿在实际的动手过程中,能够
从中得到问题处理的办法,体会到科学的乐趣,丰富生活经验。

就好比幼儿对大蒜的浓厚兴趣,由此衍生出种植大蒜、观察大蒜、测量大蒜、剥大蒜和制作糖蒜等等一系列活动,来满
足幼儿们的探究欲望。

(四)注重幼儿情感的培养
在探究过程中,科学态度形成的条件是基于幼儿面对问题时的情感指向和体验,我们在
关注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同时,还需要引导幼儿对自然生命的爱护,培养幼儿的科学情感,
让他们具备高质量的情感价值,让幼儿愿意主动的接受自然科学,产生对自然动植物的兴趣,在探索过程中寻找乐趣。

同时,科学探究的过程肯定是会受到阻碍的。

当遇到困难时,不可
避免的会有消极情绪,为此,我们应当要加强对应对这些消极情绪措施的探究,并且要创设
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幼儿学习。

由此可见,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提供适宜的引导,教师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要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从而衍生出相关探究活动,让兴趣点更深入,让幼儿知道感兴趣
事物的大大学问,从而在一次次实践中,学会深入探究感兴趣的事或物,提升他们科学探究
的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