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指导】2021语文一轮(课标通用)组合强化练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合强化练(五)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原杰,字子英,阳城人。

正统十年进士。

巡按
..江西,捕诛剧盗,奸宄敛迹。

复按顺天诸府。

大水,牧官马者乏刍,马多毙,有司
责偿。

杰请免之,开中盐引
..入米振饥。

疏入为部所格景帝卒从杰议超擢江西按察使发宁王奠培淫乱事革其护卫治行闻赐诰
旌异。

成化二年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

岁凶振救,民无流移。

召为户部左侍郎。

时黄河迁决不常,彼陷则此淤。

军民就
淤垦种,奸徒指为园场屯地,献王府邀赏,王府辄据有之。

杰请献者谪戍,并罪受献者。

从之。

江西盗起,以杰尝再莅其地,得民,
诏往治。

捕戮六百余人,余悉解散。

荆、襄流民
..数十万,朝廷以为忧。

祭酒周洪谟尝著《流民图说》,谓当增置府县,听附籍为
编氓,可实襄、邓户口,俾数百年无患。

都御史李宾以闻,帝善之。

十二年,遂命杰出抚。

遍历山溪,宣朝廷德意,诸流民欣然愿
附籍。

其初至,无产及平常顽梗者,驱还其乡,而附籍者用轻则定田赋。

民大悦。

因相地势,以襄阳所辖郧县,居竹、房、上津、商、洛诸县中,道路四达,去襄阳五百余里,山林阻深,将吏鲜至,猝有盗贼,府难遥制,乃拓其城,置郧阳府,以县附之。

且置湖广
行都司,增兵设戍,而析竹山置竹溪,析郧置郧西,析汉中之洵阳置白河,与竹山、上津、房咸隶新府。

又于西安增山阳,南阳增
南召、桐柏,汝州增伊阳,各隶其旧府。

制既定,荐知邓州吴远为郧阳知府,诸县皆择邻境良吏为之。

流人得所,四境乂安。

将还,以地界湖广、河南、陕西,事无统纪,因荐御史吴道宏自代。

诏即擢道宏大理少卿,抚治郧阳、襄阳、荆州、南阳、西安、
汉中六府。

郧阳之有抚治,自此始也。

杰以功进右都御史。

杰数扬历于外,既居内台,不欲出。

荆、襄之命,非其意也。

事竣,
急请还朝。

会南京兵部缺尚书,以杰任之。

杰疏辞。

不许。

遂卒于南阳,年六十一。

郧、襄民为立祠,诏赠.太子太保。

(选自《明史·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疏入为/部所格/景帝卒从杰议超/擢江西按察使发宁王/奠培淫乱事/革其护卫治/行闻/赐诰旌异/
B.疏入/为部所格景帝/卒/从杰议超擢/江西按察使发宁王奠培/淫乱事革/其护卫治行/闻赐诰旌异/
C.疏入为部/所格景帝卒/从杰议/超擢江西按察/使发宁王奠培/淫乱事革其护卫/治行闻赐/诰旌异/
D.疏入/为部所格/景帝卒从杰议/超擢江西按察使/发宁王奠培淫乱事/革其护卫/治行闻/赐诰旌异/
答案:D
解析:先结合前后文把握大意,然后依据人名、官职名确定主谓短语,然后由大到小切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监察御史赴各地的巡察者,负责考核吏治、审理大案等。

B.盐引,指古代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发给商人用以支领和运销食盐的凭证。

C.流民,是封建社会农村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当时村落未定,有人处处流浪、无所事事。

D.赠,既指把东西无偿地送给别人,也指古代皇帝对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的加封。

答案:C
解析:C项,流民指因自然灾难或战乱而流亡在外,生活没有着落的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杰执法严格,治理盗贼从不手软,原杰在江西有两次严格治理盗贼的经受,第一次,原杰捕获诛杀了强悍的大盗,使违法作
乱的人收敛了行迹;其次次,原杰逮捕并诛杀六百多盗贼。

B.原杰关爱百姓,敢于治理高官。

当时黄河经常决堤改道,于是军民就开垦淤地,但一些奸邪的人抢夺开垦的土地献给王府,最
终原杰就把献土地的人贬去戍边,给接受土地的人定罪。

C.原杰为官深得民心,被百姓牢记。

江西有强盗消灭,因原杰在这儿为官深得民心,于是他受朝廷委派第三次到江西;他在荆、
襄的做法得到百姓的认可,郧、襄的百姓在他死后立祠祭祀。

D.原杰做事留意实地考察,以此获得第一手材料。

原杰在察看地形走势时发觉郧县位于居竹、房等五县之中,与襄阳山林阻隔,官吏很少到达,一旦有盗贼,官府就很难把握,于是设置了郧阳府。

答案:B
解析:B项,“最终原杰就把献土地的人贬去戍边,给接受土地的人定罪”错误,文中有“杰请献者谪戍,并罪受献者”,说明这些只是原杰上疏的内容,文中没有原杰对献土地和收土地的人的惩罚记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水,牧官马者乏刍,马多毙,有司责偿。

(2)其初至,无产及平常顽梗者,驱还其乡,而附籍者用轻则定田赋。

参考答案:(1)顺天府发大水,放牧官家马匹的人缺乏草料,很多马匹死去,官吏责令他们赔偿。

(2)那些刚到此地的流民,平常愚妄不服从的就驱除返回他的家乡,附入本地户籍的按轻的制度来确定田赋。

解析:这两句话翻译的重点是:“水”,发水;“刍”,草料;“毙”,死亡;“责”,要求;“其……者”,那些……的人;“轻则”,轻的制度。

留意语句通顺。

参考译文:原杰,字子英,阳城人。

正统十年考中进士。

巡按江西时,捕获诛杀强悍的大盗,违法作乱的人收敛了自己的行为。

他又巡按顺天府。

顺天府发大水,放牧官家马匹的人缺乏草料,很多马匹死去,官吏责令他们赔偿。

原杰上书恳求免于赔偿,建议用输送粮食换取食盐运销权的方式,发给盐引凭证输入米来赈济饥荒。

他的奏疏呈入后,被户部阻挡,但景帝最终还是听从了原杰的建议。

破格提升他为江西按察使。

原杰揭发宁王朱奠培淫乱的事情,革去他的护卫。

原杰的政绩上报到朝廷,赐诰命奖赏。

成化二年,他就任右副都御史,巡抚该地。

遇到荒年,他设法赈济救灾,使百姓没有流离迁徙。

他被召回任户部左侍郎。

当时黄河崩决改道没有规律,不是那里沉没就是这里淤塞。

军民在淤塞的地区开垦种植,奸徒却说那些地方是园场屯地,献给王府以邀赏赐,王府便总是据为己有。

原杰奏请将献出田地的人贬去戍边,并给接受土地的人加罪。

皇帝接受他的建议。

江西盗贼起事,因原杰曾两次到那里做官,很得民心,皇上下诏派他去治理。

原杰逮捕并杀了六百余人,其他的全部解散。

荆、襄地区有流民几十万,朝廷很忧虑。

祭酒周洪谟曾著有《流民图说》,说应当增设府县,听任流民附入本地户籍的外地人为本地平民,这样可以核实襄阳、邓州户口,使几百年没有祸害。

都御史李宾将该书上奏朝廷,皇上认为好。

十二年,就命原杰出朝廷巡察。

原杰走遍山川溪谷,宣扬朝廷仁德的意旨,流民们都欣然情愿附入当地的户籍。

那些刚到此地的流民,平常愚妄不服从的就驱除返回他的家乡,附入本地户籍的按轻的制度来确定田赋。

百姓格外兴奋。

原杰又察看地形走势,因襄阳府所辖的郧县,在竹山、房、上津、商、洛五县之中,道路四达,离襄阳有五百余里,山林阻隔,官吏很少抵达,一旦有盗贼出没,官府难以在远处把握,于是拓展该城,设置郧阳府,使这些县附属于它。

他还设置湖广行都司,增加军队设置保卫,从竹山县分出设置竹溪,从郧县分出设郧西,从汉中的洵阳分出设白河,将它们与竹山、上津、房县都归属于新府。

又在西安增设山阳,在南阳增设南召、桐柏,在汝州增设伊阳,分别隶属他们原来所属的府。

制度定下后,他推举邓州知州吴远为郧阳知府,各县知县都选择邻境的良吏来担当。

流民各得其所,四境平安。

他将要回来时,因该地处湖广、河南、陕西交界,事情没有头绪,便推举御史吴道宏来代替自己。

诏令马上提升吴道宏为大理寺少卿,巡抚治理郧阳、襄阳、荆州、南阳、西安、汉中六府。

郧阳有巡抚,即从这时开头。

原杰以此功劳升为右都御史。

原杰多次任职在外,入居都察院后,便不想再出朝廷。

他受命赴荆、襄,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

事情办完后,马上恳求回朝。

正好南京兵部缺尚书,便委任原杰。

原杰上疏推辞。

皇上不许。

他最终死于南阳,终年六十一岁。

郧阳、襄阳百姓给他立祠,诏令加封他为太子太保。

二、古代诗歌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5~6题。

虞美人
寄公度
[宋]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①只合尊②前老,雪满长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①浮生:指人生。

②尊:通“樽”,酒杯。

5.请简析上片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独”,即孤独,独自,形象地描绘了词人独自一人、倚阑远眺的情态,透露出伴侣远离、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

解析:对字的表达效果的分析要留意步骤完整,首先要看这个字有没有用到修辞手法,再解释这个字的意思,这个字所在句子的意思,最终点明其表达效果。

6.词的最终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这两句运用了对面着笔(或虚写、想象)的手法。

想象伴侣公度远在江南也每天登高望远,思念自己;即使道远雪阻,他也肯定会给自己寄赠一枝江南报春的早梅。

词人通过这幅想象的画面,来表现自己对远方伴侣的无限思念之情。

解析:借对方惦念自己表达对对方的思念之情是古代诗歌常用的手法,分析这种手法肯定要先交代清楚手法,之后复述这句话的意思,最终分析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一般状况都是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7~8题。

浣溪沙
洞庭
[宋]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

楚天阔处数峰青。

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①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

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①红蓼:指生长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7.请简要说明上片中“尽”字的作用。

参考答案:“尽”字由江到湖,交代词人行踪;正是“潇湘”已尽,自然引出下面描绘的洞庭美景。

解析:“尽”字写的是潇湘的行程已尽,自然引出“到洞庭”,而诗歌的题目就是“洞庭”,可见是交代了词人的行踪,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8.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词的下片。

参考答案:动静结合,静中见动,呈现了美丽的境界,表现出作者的愉悦之情。

头两句,水湾倒映红蓼是“静”,波纹荡漾则为“纹缬乱”,跃出水面之鱼才会“双尾玉刀明”,自然有“动”。

最终一句,疏星淡月倒影湖中,水中船影浸盖着星空倒影,静美无比,表达出词人宠爱流连自然界的心态。

(如能联系作者生平,答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凄凉之情也可)
解析:题目明确要求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首先要分清哪些是静景、哪些是动静,然后看看两者是怎样结合的,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要留意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

〚导学号69010180〛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9~10题。

初冬夜饮①
[唐]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闻梨花发赠刘师命
[唐]韩愈
桃溪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

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

注:①本诗写于842年,时作者受排挤被外放。

淮阳:指东汉汲黯,他因刚直敢言,屡次切谏,多次被流放,最终死于淮阳。

“偶求欢”的“欢”,指代酒。

9.杜诗接受了哪些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用典。

诗人引用汲黯的典故,示意自己因直言被排挤外放,表达仕途不遇的愤慨之情。

②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诗人客居他乡,在清冷的冬夜里秉烛自饮,孤寒苦闷之心和思乡之情涌上心头;此时,凭栏而立,门外的纷纷暮雪,又加重了诗人流转不定的困苦和壮志难酬的隐痛。

解析:从对首句“淮阳多病偶求欢”中“淮阳”的注释看,是用典;从“砌下梨花一堆雪”看,是写景抒情。

可结合这两句分析。

10.两首诗都分别写到“雪”与“梨花”,但二者在诗中的关系却不相同,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人这样处理的意图所在。

参考答案:杜诗中的雪是本体,梨花是喻体,诗人将积雪比作梨花,形象地写出冬夜积雪之厚之白,其目的是从侧面烘托出环境的清冷。

韩诗中梨花是本体,雪是喻体,诗人将梨花比作积雪,写出梨花盛开时的洁白、繁盛之貌,其目的是形象地表现春天千树梨花怒放的秀丽景象。

解析:杜诗“砌下梨花一堆雪”是用梨花比方雪,写雪积累之厚;韩诗“闻道郭西千树雪”是用雪比方梨花的,写梨花之繁。

三、名句名篇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中,孔子以松柏作比,叙述君子的坚毅品德的句子是:,。

(2)杜甫在《望岳》中写到凝视着那云雾缭绕的泰山,自己的心胸都变得无限开阔的句子
是:,。

(3)《琵琶行》中,描写作者听着琵琶女其次次弹琴时,自己的内心涌起难以抑制的哀痛凄切之情,因而不禁泣下沾襟的句子是:,。

答案:(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3)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