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评价地理课题研究选择背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素质评价地理课题研究选择背景
一、研究的目的
依据国家“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校内考试理论和操作体系研究》的方案精神,我们从实际出发,确立了《初中地理素质测评的实践与研究》子课题,该课题旨在探索初中地理素质及其可测评的项目、评估标准、考试或考查的方法,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校内学科考试改革的研究,提供参考的经验和材料。

二、研究的内容
1、根据小学地理教学大纲、苏教版年级地理新教材和《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部分学科教学内容调整方案》(小学地理部分)的要求,分析年级地理包含的素质因素,确定可测评的素质及项目。

2、借鉴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认知学习水平分类说,分册按单元编制知识要点、双向细目表及相应的书面检测样卷。

3、研究汉语拼音、识字、写字、说话、写话、朗读、背诵习惯等单项考查项目的测评标准及评估方法。

4、总结试用单项考查项目测评标准的做法和经验。

三、研究的方法
研究时间:19xx年8月——20xx年8月。

研究的方法:总体采用了行动研究法,由区教研室和区教科所合作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组织7所小学有28位教师和领导参加的研究小组,然后分解任务,用两年时间开展研究和实践活动:一年编制苏教版小学地理1-4册按单元划分的双向细目表和相应的单元测试题;一年研究单项考查的评价标准及方法,并进行实验和总结。

具体方法有:
文献法:查阅有关考试方面的理论和已有经验资料,研究年级地理素质测评标准及评估方法。

实验法:检验在单项考查中使用测评标准的效果。

经验筛选法;在试用测评标准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素质测评标准,总结可行的检测方法。

四、研究的成果及分析
1、确定年级地理素质可测评的项目。

根据地理学科的性质和苏教版小学地理新教材的教学特点,我们认为小学地理教学不仅要重视它的“思想性”和“工具性”,更要重视它的“基础性”,即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确定初中地理素质,应把汉语拼音认读、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说话、写话和地理学习的习惯作为主要的测评项目,至于思想素质和观察、思维、想象能力只作为教学中培养和训练的要求,不列入专门测评内容。

把上述可测评的地理素质,列为考试或考查的项目,有助于
教师把握年级地理教学的要求,突出训练重点,从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打好基础。

2、编制出测评认知能力的双向细目表及相关试题。

为向学校提供进行校内考试改革的参照,课题组一线教师,结合教学实践,编制出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地理1-4册各单元的知识要点、双向细目表及其配套试题,朗读与背诵,说话与写话的评分标准。

编制双向细目表,我们针对初中的实际,将布卢姆划分认知学习水平的六个层次,减至为五个层次,即保留除“评价”之外的前五个层次。

具体表述如下:
“识记”指辨认或记忆所学的地理知识、规则和概念的能力。

如:认读汉语拼音、读拼音写汉字、听写生字词、背诵课文段落、按课文填空等。

“理解”指掌握所学材料意义的能力,要求被试能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或解释某些抽象的原理法则和事实。

如:解释字词、词语归类、理解句子的意思等。

“应用”指将学习过的内容用到新的和具体的情景中去的能力。

如:造句,形近字组词,写近反义词,变换句式,选词填空等。

“分析”指将材料分解成部分以了解它的组织结构,找出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间关系的能力。

如:分析段落层次、判断段意正误、阅读回答问题等。

“综合”指组合各个部分形成一个新的整体的能力。

如:排列句序组成一段通顺的话,写话、作文等。

上述五个层次的试题在整份试卷中所占的成绩比例,初中可定为:识记35%、理解20%、应用20%、分析10%、综合10%,卷面分占5%。

3、总结出单项考查的评价标准及其操作办法。

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校内考试体系,只重视认知能力的书面考试是无法实现的。

就小学地理学科而言,要形成考试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除了要研究期中期末的书面综合考试之外,还应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单项考查,尤其是非书面形式的单项考查。

为此,课题组教师依据确定的年级地理素质项目,重点研究了认读汉语拼音、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说话和学习习惯的测评标准、考查方法,其中大部分项目还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并撰写出研究报告或经验文章(附后)。

这些研究报告和经验总结对学校进行单项考查,以致构建学科校内考试考查体系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4、提高了教师对考试改革的研究能力。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大都是青年教师,他们热情高,责任心强。

两年来,他们学习了有关考试改革方面的理论,认真读了《小学地理测验原理及实施方法》一书,经历了“选题——计划——实施——总结”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从中增强了科研意识,学到了科研方法,提高了研究能力。

这为
他们参与校内考试改革、从事考试命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