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期诗坛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 衣
三、艺术特点:
(1)以议论和散文手法为诗。学韩
诗风流畅详尽,又议论精警,富有情韵。 《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2)风格流丽宛转。学白 语言清新流畅,章法委婉平易,形成了流丽宛转的风格。
《六一诗话》,诗话体的起源。
青 衣
所谓宋调 “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
诗人辈出,创作繁荣,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以鲜明的个性和卓 越的青成就,领袖一代,是宋诗的鼎盛时代。
衣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继承和发展唐代古文运动的一次诗歌与散文的改革运 动,起于宋仁宗天圣年间,完成于苏轼。这次运动以欧阳修 为领袖,苏、梅为辅佐,王安石、三苏、曾巩为中坚,革新 对象是宋初风靡一时的西昆体和时文(华丽空洞的骈文), 提倡反映现实、自然质朴的诗风和内容充实的韩柳散文,是 为适应北宋中期政治改革而兴起的一次文学改革运动。
诗。”——严沧浪语
青 衣
两宋诗史之
北宋中期诗坛
西南大学 黄大宏 青 衣
北宋中期包括仁、英、神、哲数朝,是欧阳修、苏轼先后主盟文 坛的时期,是宋代文学呈现自我风格的重要时期。
以革新晚唐五代文风为时代思潮。
欧阳修倡导“诗文革新运动”。诗歌内容须贴近现实,干预社会; 艺术上力求显明精警,故议论成分加重,古诗创作重兴,散文化特点 突出,始具宋音面貌。
青 衣
2、抒发深沉的人生感受。
表现仕途人生的坎坷遭遇,可见坦荡胸怀和旷达精神。
《戏答元珍》 在夷陵(宜昌)作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2)诗歌应发挥讽喻劝诫的作用。
青 衣
二、内容特点:
1、强烈的现实感,反映疾苦,揭露黑暗,议论时事,抨击政治。
《再和明妃曲》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於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青 衣
一、欧阳修
1、欧阳修革新诗风的理论观念: (1)“诗穷而后工” 。创作主体的生活与创作潜能之关系
《梅圣俞诗集序》称“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 辞也”,又 “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穷者,盖困厄,追根究源之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故愈穷者愈富。 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与诗歌创作特点的关系:诗人因穷而“自放”,故能探求 自然和社会中的“奇怪”。郁积的情感有助于“兴于怨刺”,抒写人情。
三、艺术特点:
(1)以议论和散文手法为诗。学韩
诗风流畅详尽,又议论精警,富有情韵。 《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2)风格流丽宛转。学白 语言清新流畅,章法委婉平易,形成了流丽宛转的风格。
《六一诗话》,诗话体的起源。
青 衣
所谓宋调 “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
诗人辈出,创作繁荣,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以鲜明的个性和卓 越的青成就,领袖一代,是宋诗的鼎盛时代。
衣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继承和发展唐代古文运动的一次诗歌与散文的改革运 动,起于宋仁宗天圣年间,完成于苏轼。这次运动以欧阳修 为领袖,苏、梅为辅佐,王安石、三苏、曾巩为中坚,革新 对象是宋初风靡一时的西昆体和时文(华丽空洞的骈文), 提倡反映现实、自然质朴的诗风和内容充实的韩柳散文,是 为适应北宋中期政治改革而兴起的一次文学改革运动。
诗。”——严沧浪语
青 衣
两宋诗史之
北宋中期诗坛
西南大学 黄大宏 青 衣
北宋中期包括仁、英、神、哲数朝,是欧阳修、苏轼先后主盟文 坛的时期,是宋代文学呈现自我风格的重要时期。
以革新晚唐五代文风为时代思潮。
欧阳修倡导“诗文革新运动”。诗歌内容须贴近现实,干预社会; 艺术上力求显明精警,故议论成分加重,古诗创作重兴,散文化特点 突出,始具宋音面貌。
青 衣
2、抒发深沉的人生感受。
表现仕途人生的坎坷遭遇,可见坦荡胸怀和旷达精神。
《戏答元珍》 在夷陵(宜昌)作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2)诗歌应发挥讽喻劝诫的作用。
青 衣
二、内容特点:
1、强烈的现实感,反映疾苦,揭露黑暗,议论时事,抨击政治。
《再和明妃曲》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於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青 衣
一、欧阳修
1、欧阳修革新诗风的理论观念: (1)“诗穷而后工” 。创作主体的生活与创作潜能之关系
《梅圣俞诗集序》称“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 辞也”,又 “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穷者,盖困厄,追根究源之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故愈穷者愈富。 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与诗歌创作特点的关系:诗人因穷而“自放”,故能探求 自然和社会中的“奇怪”。郁积的情感有助于“兴于怨刺”,抒写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