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高考作文素材:反思西南地区干旱.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用高考作文素材:反思西南地区干旱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今年2月,西南地区人部平均降水量不足1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成以上,其屮云南屮部、贵州东南部偏少8成以上。
同期,云南东部、贵州西部气温偏高2°C〜4°C,致使云南、贵州等西南部分地区的气彖T•旱持续发展,玄南屮部和北部、贵州人部、四川南部等地存在重度气象T•旱。
百年一遇的T旱,给一直以白然资源丰富白诩的西南一记响亮的耳光。
或许不久的将来,用水将冋归这片干涩的土地,但是不管怎么样也冲淡不了这次干旱在西南人心中留下的烙印。
从科学的角度上讲,我们可以把这次白年大旱归纳为一次“概率事件”:一场在历史中随机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
不过当我们一步步靠近这次T•旱的谜底时,发现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 除了科学以外,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究和反思。
读了这段文字,能引起你怎样的反思?请以“西南干旱的反思”为题,写一篇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审题指导】这段材料,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究和反思的地方.
反思一:居安思危
反思二:保护环境:西南旱情也与全球气候均衡条件紊乱有关,或者说是大环境下的地区效应。
反思三:克服顾此失彼,重视均衡发展•地方追求GDP增长而毁林建设,种植单一经济类树种, 破坏了生物多样性,水土保固功能降低,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索。
反思四:反思经济发展模式。
不能再执迷于高碳经济、GDP数字,要综合考最环境承载能力, 转向低碳经济模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走科学循环发展的道路
反思五:建立长效健全的应对机制,早做准备,有序应对,寻找并引入新水源,灾情是否会应对得从容些?农业水利工程长期欠账,原有水利设施老化、损坏严重,灌溉条件落后,农业用水效率低下,大部分农出靠天吃饭,导致农业在干旱面前不堪一击
反思六:作为每一个普通公民,也应“从我做起,悠悠万事,民生为人。
”旱情如火,在旱悄的“烤问”下,作为每一个被纳税人供养的人民公仆,应多多忧民Z忧、解民之虑。
当然, 作为每一个普通国民,也应“从我做起”,从节约每-•滴水做起,为国家减灾防灾尽微簿之力。
参考材料一:
决堤溃坝的滔滔洪水,拔树摧屛的狂风暴雨,年年在神州人地肆虐,制造着家毁人亡的灾难。
大自然时时在捉醉你,必须对他心存敬畏。
近儿年冰雪严寒乂加入了灾难的行列,人们期盼风调雨顺,可老天偏偏不如你愿n阿勒泰的积雪正在融化,融雪性洪灾正在威胁着伊黎河谷的生命财产安全,吋不吋的暴雪还在接连不断的下,那里的水实在太多了。
而云贵川桂的许多地区却有半年多没有下雨了,从飞机上往下看,河塘T哪1,出园龟裂,真个是禾苗焦枯,赤地千里。
这里的水乂太少了,
少到了人畜饮用都无法保障。
这龙王好像睡着了,它利用手屮的权力,如此荒谬的调配水资源,早该把它推上斩龙台,刚上一刀了。
当然这是气话,老天不可能将雨露阳光滋润到每一个地方。
洪涝T旱年年都有,人们己经习以为常。
但旱情人都出现在北方瀚海沙磧水源缺乏的地方。
云南贵州水资源丰富,那里山峰高耸,河谷幽深,山超有滔滔江河,沟壑有股股清泉。
山明水秀,森林憑郁,不是缺水的省份。
也许人们意识不到会有这么一天,连水也喝不上。
90多岁的老奶奶,背着水桶去20多公里的山谷取水。
十多岁的小学生,把别人捐赠的矿泉水留着,他们要把这些水带冋家里,给同样T•渴的爸爸妈妈。
这场景看了让人唏嘘。
龟裂的土地张着大口,旱情还在继续,有专家说可能会出现连续十年的T•旱。
这话有点危言耸听,我不信他们能预见十年的气候变化。
我们的学者多半有点马厉炮,事情发生厉都会头头是道的说出许多许多原因。
如果他们真有这样的能耐,为何去年不预报,好让人们早点有所准备。
灾难既然降临,就不能怨天尤人,应该坐下來好好反思。
今年的旱区是属于水资源充沛的地区,即使干旱也不至于连人畜饮水也会成问题。
也可能正是因为水资源丰富,人们才没有了忧患意识。
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有49%属于病险工程,有些还是晚清吋期的建筑,发挥不了灌排作用。
而云贵地区的人部分农出依然是靠天吃饭,抵扌半不了灾害。
那么为什么不早- 点加强水利建设呢,是不是没有干旱预警,才忽略了抗旱的准备。
但据云南气象资料,从元代至今的近700年间,总共出现大旱75次,小旱126次。
特别是从1950年到1979年的30 年屮,大旱就有11年,不到3年就有一年人旱。
这本足以引起当地政府对抗旱的重视,但是为了发展经济,人们总存在着一丝侥幸。
有人质疑,今年術南五省的干旱与这些省区近年來实施林、浆、纸一体化发展造纸业,人规模生态林被砍伐,然后乂人面积种上速生枝树有关!据说这种速生枝树,对十壤的水分需求极人,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卜•水位下降,水十•保持能力很差,土地表面板结,还出会现土地沙化。
事实是否真是这样,我们只能等待官方和专家的答复。
都说吋间可以解决一沏,但时间会等我们吗?大旱过后是否会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那是政府的事,作为比众只希望旱情能早点结束。
问题是我们能从这次人旱屮吸取教训吗?灾难来了才知道防震减灾,灾难过了乂心存侥幸。
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思维。
比如矿难,很少看到西方国家有这样的报道,而我们国家儿乎每个月都在发生。
一口发生,就來个停产整顿,安全人检查。
到下一次矿难再出现吋,依然是老问题,于是再來一次安全大检查。
已经记不起山西这样的本素材來白江苏省江都M 丁沟中学张广祥反复检杳有过多少次了,但这儿天王家岭的透水事故,乂造成一白多名矿工被困矿卜,已经三天过去了,但被困矿工依然生死不明,为什么我们总不能吸取教训呢!
窗外淅淅沥沥,乂在下雨了。
据说这次雨区会光临西南旱区,但愿它能为缓解那里的旱情作一点贡献。
旱情过去之厉我们该做些什么呢,今天从新闻读报中听到云南水利部门的领导说, 灾厉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农户水窖工程,保障人畜饮水安全。
这也许是亡羊补牢把,虽然它不如耒雨绸缪好,但补总比不补要好。
2010.3.31
参考材料二:
这次人西南大旱,云南贵州是最严重的,其屮乂尤以云南为最!最近儿日里,本人一直在关注这次大旱,其中云南的人旱竟然完全在本人早些年的预料之中。
这样的预料竟然成为现实, 实在让本人感到莫大的悲哀!
本人早些年对云南生态环境的忧心主要来白于两个方面的事实:第一件,全球最人造纸企业即印尼的金光纸业集团(APP)人规模进入云南;第二件,云南澜沧江、怒江、红河等人大小小河流上大规模的极其盲目的破坏性水电开发热潮。
对于第一件事,相信有点印象的网友应该还记得起來,那就是APP勾结云南部分地方ZF, 大规模连片焚毁当地次生原始林,改而全部种植单一造纸用林木“速生巨枝”。
这件事当时被“绿色和平”纽织曝光厉,进而被新闻媒体报道过,好像半时央视“焦点访谈”还专门到云南做过一期节目,拍摄了人片被焚毁的原始次生林。
但是,很不幸的是,这件事情Z后,云南毁林改种单一树种巨桩的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恶行非但没有丝亳减少,反而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规模迅速冲出玄南,向報个西南地区推进,目前密个四川成都平原都开始人规模种植巨枝了。
而这背后的唯一推动力,就是为了造纸,为了满足印尼那家早己经因为破坏生态而在全球臭名昭著的造纸公司——APP,即金光纸业。
金光纸业的恶行还不仅在云南人西南,其更早些年在海南岛的巨桜林大规模种植,就把海南岛中部山丘变成了在生态界被称为的“屮国第二个黄土高原”,也曾导致了海南岛的重度干旱。
第二件事,想必大家就更清楚了。
云南当年极其混乱和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与流域自然生态、物种栖息地的江河水电」窝蜂开发,其至引起了东南亚部分国家的公开质疑。
当年国务院都公开出台了文件要求严格规范云南的水电开发;其屮,温总理还曾有一•次冋应记者采访,表明对待国际河流的水电开发,屮国会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
可是很遗憾,此厉云南的水电开发并未放缓,而是更快地在推进。
就在数年前,而对这两件事情,本人曾对人说过:云南的生态完了,大西南生态遭殃了,今后可能人旱等|'|然报复会很频繁,而且由于农出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到时候肯定抵挡不住。
言犹在耳,只是没想到白然的报复來得这么快。
最后,再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儿天媒体刚披露的世界造纸业巨头在广西圈占山林、毁灭原始次生林改种单一树种速生巨核林情况:
近年来,香港上山企业理文公司、亚洲最大浆纸企业日本王子公司以及日本荒川、香港丰林、加拿人嘉汉、广东信威、海南福莱斯等人批屮外林业巨头纷纷抢滩广西,投资林业。
仅钦州180万吨、北海120万吨、梧州100万吨三大林浆纸项目,投资额就分别达500亿元、220亿元、100亿元。
目前,外资企业已经在广西投资改造速丰林500多万亩,成片成片山林被种上了速生核树之类的单-树种。
而在日本国内,为了保护白然生态环境尤其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日本ZF禁止成片种植单—•树种的耗水耗土壤养分的速生丰产林!参考材料三:
请把H光聚焦西南这片T旱的土地
陈方
如果不是媒体图文并茂地呈现,谁会轻易把曲南地区与白年不遇的人旱联系在一起呢?比如重灾区之一的云南,在人们的心日屮她是“五彩”的,森林郁郁葱葱,江河奔腾汹涌。
然而现在的情形是,滇中、滇东、滇西地区的一些河水断流,水塘T•涸,小村绝收,大村歉收。
为了缓解旱情影响,云南省加强移民就水,希望通过加人劳务输出力度缓解饮水困难。
日前, 浙江上虞市迎來了云南灾区第一批赴浙务工人员共48人。
为缓解旱灾影响,云南决定今年增加劳动力输出50万到80万人。
不仅仅是云南“告急”。
最新消息称,截至3月17日15时统计,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共5104.9万人因旱受灾,饮水困难人口1609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1105.5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4348.6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940.2千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90.2亿元。
如果这些枯燥的数字不足以呈现西南地区这场T•旱的严重性的话,那我们不妨再呈现一吐细节性的画面:在云南楚雄州南华具雨露乡洒披武村的学校,因缺水,学生们很久不洗手了;因缺水,学生们只能喝脏水解渴。
T•旱威胁着灾区人民的菜篮子,在云南晋宁具的一些乡村, 村民们开始上山挖野菜吃。
在贵州遵义市务川县新田镇双龙村,本该柔软如皮肤的泥土却干得发白,踏上去如石头般硝人,村民只得到两公里外的河沟挑水吃,除了煮饭,他们连脸、脚和衣服都基本不敢洗。
在这百年不遇的人旱面前,“国家力量”开始行动起來。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云南旱情启动二级响应,针对广西旱情启动三级响应,针对贵州、甘肃、四川旱情相继启动四级响应。
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追问,这场人旱为何乂是“突然”暴发了呢?和暴雨洪涝灾害的突发性不同,干旱所帯來的严重影响不可能在一两天之内突然显现出來,它总是有i个累积的过程,目前媒体曝光出來的这个局血,显然12是T•旱累积到一定程度的结杲。
那么T•旱起初,相关政府部门有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呢?当柔软如皮肽的泥土-•天天变H,当小河流水一天天干沛I,当村民取水的地方-■天天远起来直至地缝里觅水的时候,在这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屮,当地的水利农业抗旱部门有没有及早采取抗灾措施呢?西南地区的这场白年不遇的人旱目前所呈现出來的局面,有没有“温水煮青蛙”式的教训在里而呢?
必须认识到,干旱灾害这是一场“慢性病”,它不可能像暴雨台风海啸等其他白然灾害那样一下子完全地将它的危害性呈现出来,如果起初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它就会慢慢侵蚀并不强壮的身体。
当它“病倒”的吋候我们再开始重视,那么付出的代价也罢,抗灾的成本也罢,无疑要增加许多。
这一场大旱给西南地区带來的灾害让人触目惊心。
有专家指出,在一向降雨丰沛,气候湿润的南方地区,群众靠天吃饭的意识根深蒂固,防水害意识远远高于抗旱节水意识,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视也不够。
同吋还暴露出农出水利投入滞后的弊端。
水利设施缺乏、老化和损害严重,造成严重T 程性缺水。
大凡在灾害Z屮和灾害之后,我们总会归结或反思灾害的乞种原因,只是不知我们到底有没有从上一次灾害中真正汲取教训和经验?无论如何,现在,请我们把口光先聚蕉在西南这片T 哪1的土地上,并尽门己所能有所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