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2(学生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建成通车,京沪两大城市之间实现4个小时直达。

对于高铁这种交通方式,有人说,虽然它的价格高,但速度快,用时少;也有人说,虽然它的速度快,但价格高。

不同消费者对高铁关注的共同点表明( )
A.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时,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2.2011年国庆长假期间,某市家电市场借“以旧换新”发起让利活动,五星电器推出购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厨卫单件“满1000元送500元”“满2000元送900元”的优惠活动;长虹推出护眼欧宝丽平板电视以旧换新4999元特价;国美还对准高温商机推出空调节,活动现场购买流行品牌空调可享受多重优惠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回收的旧家电仍是商品,因为国家财政补贴回购
②回收的旧家电仍是商品,因为它们还在进行商品交换
③以旧换新活动有利于鼓励人们遵循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
④以旧换新活动有利于拉动消费需求,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③④
3.2011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持续走高,1月4日为6.6215,2月18日为6.5781,走高434个基点,并连续创汇改以来新高。

下列观点与这一变化不符合的是( ) A.进一步提高了外商在我国投资的吸引力
B.中国居民赴美国旅游可以购买更多的服务
C.对中国商品出口到美国带来更大的压力
D.用同样数量的人民币能进口更多的美国商品
4.张某有5万美元,他决定将其中的2万美元换成人民币,3万美元换成欧元,根据下表四家银行提供的当天外汇报价,张某应选择的银行分别是 ( )
A.甲和丁
C.丙和丁D.甲和乙
5.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

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
A.1452万元B.1320万元
C.1210万元D.1100万元
6.下图反映的是价格变动对A、B两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①A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②B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③A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使A商品销售者的总收益(P×Q)增加
④B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使B商品销售者总收益(P×Q)增加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
7.2010年某商品的价格为300元。

2011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了一半,与此同时( )
①纸币的发行量增加了一倍,若其他条件不变,则2011年该商品的价格为150元
②某公司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若其他条件不变,则2011年该商品的价格为150元
③整个行业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若其他条件不变,则2011年该商品的价值总量减少10%
④流通领域货币流通次数增加20%,若其他条件不变,则2011年该商品的价格为180元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8.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商品使用频率不高,没必要买。

如新郎、新娘在婚庆上穿的礼服,一件质量上乘的礼服售价在千元甚至在万元之上。

这种“金缕玉衣”如果穿一次后就束之高阁,则十分可惜。

对这类商品,适合的消费类型是( )
A.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B.劳务消费和贷款消费
C.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D.租赁消费和有形商品消费
9.根据下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浙江省城乡家庭生活质量存在一定差距,城镇家庭享受型消费特征明显
B.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城镇居民的食品支出比农村居民的食品支出明显少
C.浙江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呈现下降趋势,城乡家庭消费结构总体优化升级
D.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居民的消费水平,并与消费水平呈正相关10.南京市某家庭2010年收入与消费支出情况(单位:元)
A.27% B.25%
C.36% D.75%
11.从2011年2月9日起,开展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城市,贷款利率按照五年期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浮10%执行。

这意味着( )
①政府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规范市场秩序
②合理的财政政策有利于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③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
④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二、非选择题
12.2011年7月,花生价格一路暴涨,成为了农产品新的“涨门人”。

根据最新价格统计显示,被誉为“中国花生之乡”的青岛平度地区3级报价14200元/吨左右,4级成交13800元/吨,达到历史新高。

而去年同期的花生价格仅分别为8100元/吨、7100元/吨。

同比上涨了近一倍。

对近期部分农产品价格暴涨的问题,农业部介绍,供求问题是主要原因。

当然,部分农产品价格暴涨与市场的炒作有关。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回答:
(1)分析部分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说明,如何控制部分农产品价格暴涨?
13.阅读图表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趋势图。

注:消费者信心指数(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 CCI)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

消费者信心指数由消费者满意指数和消费者预期指数构成。

消费者信心指数数据系列取值范围为0—200,100为临界值,100以上为信心较足,100以下为信心不足。

材料二初步测算,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2010年四季度同比增长9.8%。

2010年10、11、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分别上涨4.4%、5.1%、4.6%,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超出年初3%的预定目标。

2011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4.9%。

据有关机构预测:在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国内经济步入结构调整的背景下,2011年上半年我国物价将面临较大压力,通胀风险不容忽视。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简析当前应该如何防止消费者信心指数继续下降。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中国与世界部分经济指标对比(以各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计算)
材料二1978年至2010年,我国GDP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年均增长9.87%。

“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

温家宝总理对此曾指出,“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根据上述材料解释为什么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徘徊在4.0%~4.3%之间。

在经济意义上,失业人口的存在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运用劳动二重性的知识予以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