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卢沄香;李明杰;刘小东;姚先荣
【摘要】目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已成为我国继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后的第四大水稻病害。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病速度快,危害较大,一般病田减产15%~25%,严重的可达40%~60%,
【期刊名称】《四川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1(000)010
【总页数】1页(P37-37)
【关键词】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病害;发生与防治;白叶枯病;发病速度;稻瘟病;纹枯病;减产
【作者】卢沄香;李明杰;刘小东;姚先荣
【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615200;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615200;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615200;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615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5.111.4
目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已成为我国继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后的第四大水稻病害。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病速度快,危害较大,一般病田减产15%~25%,严重的可达40%~60%,且有逐年加重的态势,给我县的广大农户带来了不可挽回
的经济损失。

一、症状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危害稻叶,病斑初显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斑点,迅速在叶脉间扩展,后变黄褐色的细线状或短虚线状条斑,条斑宽约1mm,长10mm以上。

病斑表面常分泌出许多露珠状的蜜黄色菌脓,干结后成黄色树胶状小粒,形同虚线,不易脱落。

发病严重时,条斑融合成不规则的黄褐色至枯白色大斑块,外形与白叶枯病有些相似,但对光观察可见许多透明的细条。

病情严重时叶片卷曲,田间呈现一片黄白色,同时能引起稻株早期死亡或者病株不能抽穗;即使抽穗结实,其秕谷增多,千粒重降低。

二、病原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原为条斑病菌,属假单胞细菌目,黄单胞杆菌属,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

细菌在培养基上菌落圆形,边缘整齐,稍凸起,表面光滑发亮,蜜黄色并带粘性,好气性,在28℃下生长良好。

菌体较白叶枯病菌体为小,生理生
化反应与白叶枯细菌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条斑菌能使明胶液化,使牛乳胨化,使阿拉伯糖发酵变酸,对青霉素和葡萄糖反应钝感。

三、发病规律
①水稻细条病的初次侵染源是病稻谷、稻草、稻桩。

②病菌侵入植株后,在稻株内不断繁殖,并在叶面上分泌出菌脓,然后进行传播,形成再侵染。

病菌的侵入方式主要以气孔侵入为主,也可以从伤口侵入,所以在叶片上任何部位均可发病。

③该病在秧田期和本田期均可发病。

④一般温度在26~30℃,降雨日在15天以上发
病重;温度在30℃,雨日在10天以下病害则受到抑制,也就是说高温、高湿多
雨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

⑤人为传播。

在有病田块,当早晨露水未干或下雨后下田作业,如喷药作业都会加重病菌的传播。

⑥低洼地发病重,地势高的地块则轻,这与细菌通过流水传播有关。

⑦不同水稻品种,对条斑病菌的抗病性存在着明显差
异。

一般糯稻抗性强于粳稻,粳稻强于籼稻,常规稻强于杂交稻,窄叶品种比阔叶品种抗病。

同一品种一般从苗期至分蘖期较抗病,到分蘖末期抗病力下降,孕穗期最易感病。

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轻重与灌水关系较大,凡长期深灌或稻株受淹,发病就重。

⑨施用氮肥过多、过迟的田块,特别是偏施氮肥、不施农家肥或磷、钾肥的田块,植株易徒长,造成行间郁蔽,通风透光不良,叶片浓绿柔嫩,植株抗病力减弱。

四、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工作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国内检疫对象。

在无病区应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以控制病害的传播和蔓延。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资经营放开,种子经营流动性大,这项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2.选用抗病良种目前我县水稻种植以粳稻品种为主,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粳稻品种,能减少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或减轻危害。

3.培育无病壮秧选用无病种子,培育无病壮秧。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排灌
方便、远离屋边场地和牛栏、上年未发病的田块育秧。

先将种子用清水预浸12小时,再用85%强氯精300~500倍液浸种12小时,捞起洗净后催芽播种。

老病
区秧苗三叶期和移栽前3~5天各喷1次强氯精。

整平秧田,湿润育秧,严防深水淹苗。

4.严格处理病草要注意烧掉病草,若无法烧掉的,应在草堆周围开沟并撒施石灰,以防病菌随水传入稻田。

病草不要撒入秧田或还田,不能用病草催芽、盖秧、扎秧根。

5.大田防治发现病株后要立即采取措施,对发病田及其周围的田块进行统防统治。

用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100~125g/亩,或90%稻双净125g/亩、1000万单
位农用链霉素10g/亩,或高锰酸钾5g/亩加适量食盐对水50kg/亩喷雾;也可用50%代森铵500~600倍液喷雾防治。

严重的田块要防治2~3次,每隔7天防治
1次。

6.加强肥水管理做到排灌分开,浅水勤灌,适时晒田,严防深灌、串灌、漫灌。

要施足基肥,重施有机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早施追肥,避免氮肥施用过迟、过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