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专业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护理专业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21-11-15T02:43:57.152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7月总第378期作者:芦青华
[导读] 实践成绩仅占总成绩的10%到30%,从而导致学生形成重理论轻实践的心理。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职业中专251800
摘要:中职学校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激励下,如何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局限,创新理念,改进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是中职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技能型护理人才的需求,中职学校护理专业应强化护理技能操作,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中职教育必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人才,才能有效地推进中职护理教学的发展。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中职护理教学实践教学现状对策
一、中职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实践教学不重视。

首先,由于中职院校扩大招生,护理专业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从而出现教学资源与学生需求不匹配的现象,不利于学生临床操作能力的提高。

其次,由于理论课学习时间较长,加之实习期多集中安排在最后一年,学生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内化,提高自身的能力。

调查显示,在大部分中职学校学期末的学业成绩考核中,实践成绩仅占总成绩的10%到30%,从而导致学生形成重理论轻实践的心理。

2.课程设置不合理。

首先,中职护理课程的设置多沿用高职院校医学课程设置模式,课程结构基本上按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护理专业课分类,公共基础课和医学基础课较难并且课程门类较多,学生学业压力较大。

其次,课程设置没有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护理岗位比较注重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关系的建立,所以护理专业课程应增加对学生护理心理的教育。

大多数中职院校实践课开设次数不足,构成课程体系的互相独立,并且由于各门课的教学进度不一样,容易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衔接不顺的现象。

3.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科学。

首先,从事中职护理教育岗位的一线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有着高学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是缺乏实践和临床经验,导致对学生经验传授不够,从而影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护理专业教师大多为非师范专业毕业,教学方式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应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大多数教师还是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

其次,护理课的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对教学环境要求较高,还应有一定的情景模拟,让学生在角色模拟训练中更好地掌握护理技能,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对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

二、中职护理教学对策
1.重视临床实践。

坚持理论和临床紧密结合。

为了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将课堂教学、实验室操作和临床见习形成紧密相连的3个环节,让学生熟悉医院的环境,接触临床和患者,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实习质量。

临床实习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它将直接关系到把一名护生培养成什么样的护士的问题,对护生未来的人生观、世界观、技能水平、服务态度以及护理道德观的形成,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临床实习中,在实习前应该进行规范化的岗前教育,安排好护生的重点科室实习,学习临床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自身,随时检查学生实习情况。

各实习医院护理部及时向学校实习管理教师反馈实习期间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纪律等问题。

做好预防、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必须建立较完善的“日、周、月”临床管理体系,才能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生实习质量。

有利于护生未来的人生观、世界观、技能水平、服务态度以及护理道德观的形成,并能尽快进入护士角色。

2.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首先,要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学业考核中也应提高实践成绩所占比重,确保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次,课程设置应结合护理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计划,增加能够突出护理特色的课程,提高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适应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应融入情境教学,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提高学生核心职业素养;还应加强对人文课程的重视,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使之更好地适应就业。

3.改变教学理念。

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代表着医疗知识的不断发展,这也就要求专业的教师必须要实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都要具备,这样才能让学生跟上时代的发展。

因此,专业老师首先要与时俱进,突破传统观念,认清医学发展形势及人们的健康需求,在护理临床专业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护生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上课前向学生强调护理技能操作的重要性,护理操作技术是日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熟练掌握护理基本技能是一名合格护士必备的条件,可避免护理差错,提高护理质量,并与就业密切相关,让学生在思想上充分重视护理技能的训练,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

利用多媒体演示护理技术的操作步骤和要点。

总之,中职学校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激励下,面对这样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政策扶持,应该转变办学理念,突破原有的教学局限,改善教学效果,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力图更有效地推进中职护理教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赖文思郑桓陈妙茹等基于护理工作岗位的护用药理课程改革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2,3,(5),125-127。

[2]党小丽护生素质培养与护理学基础教学[J].齐鲁护理杂志,2006,03期。

[3]杨秀兰中职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19),1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