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10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长袖的促性腺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记录并比较分析两组患
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其中观察组显效3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0%。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子宫肌瘤;疗效
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大多数是良性肿瘤,又称
为纤维肌瘤或子宫纤维瘤[1]。

子宫肌瘤的致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的细胞
异常增生,其中有少量的一些纤维结缔组织,是作为一种支持物质而存在的。


次研究选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临床
疗效对比分析,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经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
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年龄30~58岁,平均45岁;对照组年龄29~57岁,平均45岁。

其中,壁间肌瘤27例,子
宫浆膜下肌瘤22例,黏膜下肌瘤21例,多发性子宫肌瘤30例。

在治疗前的3
个月之内,所有的患者都没有使用性激素等类药物的历史,且经病理检查,显示
所有患者中没有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病例,且没有相关的米非司酮禁忌证,如心、肺、肾等疾病。

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理状况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临
床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观察组
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在患者的月经来潮的前3d内开始用药,每晚睡觉
前口服米非司酮12.5mg,每天1次,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

在用药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的治疗状态,检查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

第1个疗
程结束后检查患者子宫肌瘤的变化情况,若肌瘤消失则可停药,若未见消失则应
进行下1个疗程的治疗。

待患者停药后,继续随访6~12个月。

1.2.2对照组
采用长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长效促性腺激素释
放激素进行治疗,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后,于其月经来潮的第5天,注射给予
150μg氨瑞林,每天注射1次,用药时限为3~6个月,用药期间观察患者的体征表现,记录常规检查,以防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若出现异常状况,应立即停药,并给予对症而及时地治疗,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及各项生理指标和生命体征保
持在正常稳定状态,做好随访记录。

1.3疗效标准[2]
显效:子宫肌瘤基本消失,临床表现症状消失,子宫体积恢复为正常大小;
有效:子宫肌瘤的数量缩减1/3以上,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无效:子宫肌瘤
的大小及数量均无任何变化。

另外,在诊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月经改变情
况、排尿情况以及子宫肌瘤大小、数量等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将所记录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观察,根据统计学原理进行卡方检验,并应用
数据处理软件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完成对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若P<0.05,说
明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病情均有所好转。

其中,观察组显效31例,
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6例,无效
9例,总有效率为82.0%。

且出现并发症等不良反应的例数中,对照组明显高于
观察组。

对两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经过卡方检验显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统计数据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的病况倾向于多发,对于处于育龄期的大多女性,肌瘤可能会逐渐
增大增多,从而使肌瘤发生恶变。

体积较大的肌瘤、肌瘤位置异常等都会引起患
者身体产生不适感。

子宫肌瘤的产生和发展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是,有关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仍尚未明确,其病因可能与发生突变的正常的肌层
细胞、性激素以及局部的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生长因子相关。

在临床上,该病
主要提倡早期治疗,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但手术有
多种不同的形式,治疗肌瘤难免会切除子宫,这将会对女性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带
来较严重的负面影响。

通常的药物治疗也有难根治、易复发的缺点,但是不可否
认的是,药物对于缩小肌瘤体积、改善患者月经状况效果显著。

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主要包括雄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其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较为明显,而有些中药的治疗效果也不甚理想。

米非司酮
作为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是一种合成固醇类药物,具有非竞争性抗雌激素
的作用,促使子宫肌瘤体积萎缩并诱导发生闭经。

它能够使机体减少对肌瘤的供血,进而使肌瘤体积缩小,甚至消失[3]。

可参见有临床研究表明,米非司酮能够
有效减少子宫动脉血流,使肌瘤体积缩小,其治疗周期大约为3个月。

临床上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显著,观察组的显效数为31例,
显效率为62.0%,总有效率达到96.0%,尽管对照组采用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
素治疗子宫肌瘤也存在82.0%的总有效率,但观察组有效率(96.0%)统计学处理
后明显高于对照组(82.0%),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有显著性差异,这
表明,对于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
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曾燕.不同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6):184-186.
[2]胡雁兰.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02例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1):129.
[3]张文,刘小芸,刘瑶瑶,等.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
国医药指南,2012,10(28):199-2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