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D 6.CD.先 预习自测
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345678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2345678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
,B
,C
。
(2)图中小河D的流向总体趋势是
,请用箭头在
图中标出。
(3)甲、乙两山峰之间的水平距离是
米(图上距离为2.5厘
一、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与相对高度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乙两 点的海拔分别是1 500米和500米。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乙 两点的相对高度是1 000米。
2.等高线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3.等高线地形图 (1)概念: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 (2)判读坡的陡缓:从等高线的疏密情况,可以看出坡的陡缓。等 高线密集的地方,坡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较缓。 (3)识别地形部位。 ①山峰和陡崖。 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陡崖:等高线重叠。 ②山脊和山谷。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 高处凸出。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2345678
B.甲、丙的相对高度为150米 D.甲、乙的相对高度为50米
D
关闭
答案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2.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平原的是( )
12345678
关闭
B
答案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2345678
3.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的山体部位是( )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1.概念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 着上不同的颜色(海洋则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 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2.判读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各种颜色表示的高度(深度)范围,需要查看图 上所附的高度表。在图上可以判读出各种各样的地形及地势的起 伏。
关闭
D
答案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海洋的颜色一般是(
12345678
)
关闭
C
答案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第5~7题。 5.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12345678
)
6.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
7.从A到B的地势起伏状况是( ) B.先升高再降低
一二
3.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特征的区分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海 拔
500 米以上
500 米以上
500
米以下
没有确定 的标准
一般在 200 米 以下
地 势
外围较陡, 起伏大,坡度
内部起伏和 大(山高谷 起伏较大
缓
深)
四周高,中间 宽广
低
平坦
一二
4.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类型 (1)等高线呈闭合状态,若数值中心高,四周低,为山峰;若数值中心 低,四周高,为盆地或洼地。 (2)等高线稀疏,若大部分地区海拔不超过200米,为平原;若大部分 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则为高原。 (3)等高线密集,若海拔多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为山地;若海 拔较低,相对高度小,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为丘陵。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3.陆地五种基本地形 (1)高原和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的是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 缓的是高原。 (2)丘陵和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的为平原;海拔在 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的是丘陵。 (3)盆地:四周高、中间低的是盆地。 三、地形剖面图 1.概念 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2.作用 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的陡缓。
一二
【即学即练1】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中能形成河流且流向正确的是( )
(2)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宜攀岩的是( )
关闭
第A(.1①)题地,河流形成B.于②山地谷处,且C由.③高地处D流.④向地低处。第(2)题,适宜攀岩运
动的地形部位是陡崖。
关闭
(1)A (2)A
(1)图中处于山谷的地点是( )
(2)在图乙中画出图甲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1)C (2)
解析 答案
谢谢大家!
一二
2.几种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
一二
山峰
山脊
山谷
陡崖
等高线闭合,数 等高线的弯曲部 等高线的弯曲部 等高线重叠 值中高周低(点) 分凸向低处(线) 分凸向高处(线) 的地方(线)
一二
妙招
巧记 利用握紧的拳头记忆地形部位 A—山峰,B—山脊, C—山谷,D—鞍部,E—陡崖。 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一般规律是:高凸谷,低凸 脊;缓坡稀,陡坡密,陡崖坡最陡,密成线一条。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巧学
妙记 巧记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海拔出,山峰之处有标注;陡坡密,缓坡疏,两山之间是鞍部; 低凸脊,高凸谷,悬崖就在重叠处。 4.等深线 (1)概念: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2)判读:从等深线上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 的疏密情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 图的判读课件新版新人
教版
目标导引
1.知道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并会计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知道等高线、等深线的含义和特点,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 法,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区分常见的地形部位和地形类型。 3.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含义、优点及判读方法。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米)。 关闭
((45())1山甲)陡峰、崖甲乙在 两山山 山脊峰 峰山乙 的谷的 相对高度是方向。 米。
(2)由西北向东南 标注略。
(3)3 750
(4)东北
(5)58
答案
一二
一、在地形图上识别主要的地形类型 1.制作地形模型,理解等高线地形图 (1)利用橡皮泥捏成山体状,尽可能地捏出山峰、山脊、山谷、鞍 部、陡崖等部位。 (2)按照垂直高度用细线将山体水平切开。 (3)将切下的山体边缘用铁丝固定,重新摆成山体的形状。 (4)把铁丝从山体边缘取下,摆在一个平面上,形成等高线地形图。
解析 答案
一二
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1.含义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是沿等高线 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2.优点 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 的陡缓。
一二
3.绘制步骤
一二
(1)根据需要确定剖面线,如上图中的直线AB。 (2)确定比例尺。先确定水平基线(一般与剖面线长度一致)与水 平比例尺(一般采用原图比例尺);再确定垂直方向的高度差(一般与 原图的等高距相等)与垂直方向的比例尺(一般大于水平比例尺)。 (3)标出剖面线与不同等高线的相交点间的相对位置,并读出其海 拔。 (4)在剖面图上画出相应的点,各点的水平位置及海拔必须与上一 步所确定的点相对应。 (5)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
一二
【即学即练2】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闭
第(1)题,a 点处于两座山峰之间,为鞍部;b 点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c 点处等高线向高值凸出,为山谷;d 点处等高线向低值凸出,为山脊。关闭 第(2)题,画地形剖面图时注意 A 点海拔为 400~500 米,B 点海拔为 300 米,再按地形剖面图图 甲的画法完成即可。 图乙
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345678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2345678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
,B
,C
。
(2)图中小河D的流向总体趋势是
,请用箭头在
图中标出。
(3)甲、乙两山峰之间的水平距离是
米(图上距离为2.5厘
一、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与相对高度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乙两 点的海拔分别是1 500米和500米。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乙 两点的相对高度是1 000米。
2.等高线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3.等高线地形图 (1)概念: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 (2)判读坡的陡缓:从等高线的疏密情况,可以看出坡的陡缓。等 高线密集的地方,坡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较缓。 (3)识别地形部位。 ①山峰和陡崖。 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陡崖:等高线重叠。 ②山脊和山谷。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 高处凸出。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2345678
B.甲、丙的相对高度为150米 D.甲、乙的相对高度为50米
D
关闭
答案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2.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平原的是( )
12345678
关闭
B
答案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2345678
3.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的山体部位是( )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1.概念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 着上不同的颜色(海洋则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 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2.判读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各种颜色表示的高度(深度)范围,需要查看图 上所附的高度表。在图上可以判读出各种各样的地形及地势的起 伏。
关闭
D
答案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海洋的颜色一般是(
12345678
)
关闭
C
答案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第5~7题。 5.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12345678
)
6.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
7.从A到B的地势起伏状况是( ) B.先升高再降低
一二
3.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特征的区分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海 拔
500 米以上
500 米以上
500
米以下
没有确定 的标准
一般在 200 米 以下
地 势
外围较陡, 起伏大,坡度
内部起伏和 大(山高谷 起伏较大
缓
深)
四周高,中间 宽广
低
平坦
一二
4.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类型 (1)等高线呈闭合状态,若数值中心高,四周低,为山峰;若数值中心 低,四周高,为盆地或洼地。 (2)等高线稀疏,若大部分地区海拔不超过200米,为平原;若大部分 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则为高原。 (3)等高线密集,若海拔多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为山地;若海 拔较低,相对高度小,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为丘陵。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3.陆地五种基本地形 (1)高原和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的是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 缓的是高原。 (2)丘陵和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的为平原;海拔在 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的是丘陵。 (3)盆地:四周高、中间低的是盆地。 三、地形剖面图 1.概念 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2.作用 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的陡缓。
一二
【即学即练1】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中能形成河流且流向正确的是( )
(2)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宜攀岩的是( )
关闭
第A(.1①)题地,河流形成B.于②山地谷处,且C由.③高地处D流.④向地低处。第(2)题,适宜攀岩运
动的地形部位是陡崖。
关闭
(1)A (2)A
(1)图中处于山谷的地点是( )
(2)在图乙中画出图甲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1)C (2)
解析 答案
谢谢大家!
一二
2.几种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
一二
山峰
山脊
山谷
陡崖
等高线闭合,数 等高线的弯曲部 等高线的弯曲部 等高线重叠 值中高周低(点) 分凸向低处(线) 分凸向高处(线) 的地方(线)
一二
妙招
巧记 利用握紧的拳头记忆地形部位 A—山峰,B—山脊, C—山谷,D—鞍部,E—陡崖。 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一般规律是:高凸谷,低凸 脊;缓坡稀,陡坡密,陡崖坡最陡,密成线一条。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巧学
妙记 巧记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海拔出,山峰之处有标注;陡坡密,缓坡疏,两山之间是鞍部; 低凸脊,高凸谷,悬崖就在重叠处。 4.等深线 (1)概念: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2)判读:从等深线上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 的疏密情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 图的判读课件新版新人
教版
目标导引
1.知道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并会计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知道等高线、等深线的含义和特点,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 法,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区分常见的地形部位和地形类型。 3.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含义、优点及判读方法。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米)。 关闭
((45())1山甲)陡峰、崖甲乙在 两山山 山脊峰 峰山乙 的谷的 相对高度是方向。 米。
(2)由西北向东南 标注略。
(3)3 750
(4)东北
(5)58
答案
一二
一、在地形图上识别主要的地形类型 1.制作地形模型,理解等高线地形图 (1)利用橡皮泥捏成山体状,尽可能地捏出山峰、山脊、山谷、鞍 部、陡崖等部位。 (2)按照垂直高度用细线将山体水平切开。 (3)将切下的山体边缘用铁丝固定,重新摆成山体的形状。 (4)把铁丝从山体边缘取下,摆在一个平面上,形成等高线地形图。
解析 答案
一二
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1.含义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是沿等高线 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2.优点 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 的陡缓。
一二
3.绘制步骤
一二
(1)根据需要确定剖面线,如上图中的直线AB。 (2)确定比例尺。先确定水平基线(一般与剖面线长度一致)与水 平比例尺(一般采用原图比例尺);再确定垂直方向的高度差(一般与 原图的等高距相等)与垂直方向的比例尺(一般大于水平比例尺)。 (3)标出剖面线与不同等高线的相交点间的相对位置,并读出其海 拔。 (4)在剖面图上画出相应的点,各点的水平位置及海拔必须与上一 步所确定的点相对应。 (5)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
一二
【即学即练2】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闭
第(1)题,a 点处于两座山峰之间,为鞍部;b 点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c 点处等高线向高值凸出,为山谷;d 点处等高线向低值凸出,为山脊。关闭 第(2)题,画地形剖面图时注意 A 点海拔为 400~500 米,B 点海拔为 300 米,再按地形剖面图图 甲的画法完成即可。 图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