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公务卡结算方式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公务卡结算方式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我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规范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减少公务活动中的现金使用,增强公务支出透明度,简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结算与报销流程,便于在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公务卡结算方式,特制定本方案。

一、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总体思路
坚持公共财政改革方向,以公务卡及电子转账系统为媒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现代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逐步实现使用公务卡办理公务支出,最大程度地减少单位现金支付结算总量,强化财政国库动态监控,健全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二)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是有利于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要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中有关账户管理的要求,通过单位零余额账户向公务卡直接划款,保证财政资金在最终支付之前保留在国库账户中。

二是有利于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

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必须满足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需要,财政部门和单位财务部门要能随时掌握所有通过公务卡支付报销的详细消费信息,有效解决传统现金结算方式存在的支付信息不透明问题。

三是有利于方便预算单位用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不仅减少预算单位财务部门增加过多的工作量,还通过银行卡这一现代支付结算工具,减少传统现金管理方式下存在的繁琐环节,进一步提高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推动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二、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公务卡的申领
公务卡由各单位财务部门为职工统一办理,公务卡卡种为个人贷记卡。

预算单位在财政确定的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代理银行范围内选择一家代理银行(原则上代理银行与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开户行一致),与其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为确保公务卡支付的安全性、独立性和有效性,我县公务卡原则上应使用银联标准信用卡。

(二)公务卡使用范围
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公用支出和零星购买支出,包括差旅费、招待费、培训费、手续费、设备购置费、办公费、会议费、咨询费、租赁费、邮电费、水费、电费、维修费等支出,凡具备刷卡条件的,一律使用公务卡结算。

(三)公务卡报销流程
实行公务卡结算方式不改变行政事业单位现行财务管理制度与报销基本流程。

使用公务卡进行公务支出后,报销人应当同时提供报销凭证(发票)和银行卡付款单据(银行卡签购单),按照原财务报销程序进行审批。

单位财务部门对持卡人申请报销的公务支出,必须
通过公务卡支持系统对刷卡消费的信息进行查询、审核,核对无误后,对批准报销的公务卡支出签发支付指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单位零余额账户)直接将报销款项划入公务卡账户。

(四)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
通过公务卡支持系统将公务卡所有公务消费信息纳入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管理,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

三、公务卡结算的基本程序
(一)行政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因公务活动的需要,使用公务卡刷卡消费,取得相应报销凭证和经持卡人消费签名的消费交易凭条。

(二)在公务卡透支免息期内,凭报销凭证和消费交易凭条,按照现行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申请报销。

(三)单位财务部门按规定对报销凭证进行审核,对符合公务卡结算范围和财务制度规定的支出予以报销。

报销资金已经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位财务部门登录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录入消费交易凭条的相关信息,与集中支付系统的公务卡消费信息核实后确定可报销金额,生成《财政授权支付凭证》或《财政直接支付用款申请》,通过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清算系统向公务卡账户转账结算,完成报销程序;报销资金没有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则登陆开卡银行提供的公务卡信息系统,录入消费交易凭条的相关信息核实相应公务消费信息,确定可报销金额,通过相关账户向公务卡账户转账结算,完成报销程序。

四、公务卡的标准
(一)为保障金融信息安全,加强对公务卡监控和管理,公务卡统一使用“62”字开头的银联标准卡。

各发卡银行要按照统一的公务卡字段编码,报县财政局和人民银行XX县中心支行备案。

(二)公务卡实行免费开卡、免收年费、免担保、免开存款账户、到期免费换卡。

(三)具有一定的透支额度。

原则上,公务卡透支额度上限不得突破5万元人民币。

具体透支额度由各单位结合单位实际在可控范围内与发卡银行协商确定。

(四)具有20XX6天的透支免息期。

具体透支免息期按照各发卡银行贷记卡相关规定办理。

(五)失卡零风险。

(六)具有多种还款方式。

(七)具有一般银行贷记卡的其他功能。

(八)享受发卡银行与银联的各项优惠活动。

五、公务卡代理银行的选择
(一)公务卡结算方式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一种延伸。

凡信用卡产品符合公务卡标准且从事国库集中支付代理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均可成为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代理银行。

(二)财政部门根据上述条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择和确定本地区的公务卡代理银行,并与代理银行签订委托代理协议。

(三)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部门确定的公务卡代理银行范围内,自行选择本单位公务卡结算的代理银行。

行政事业单位应与银行签订代理服务协议,报财政部门备案。

六、公务卡的开立与使用
(一)公务卡的开立
公务卡的开立,按照“职工申请并签订领用合约、单位部门确认、银行办理”的流程办理。

公务卡实行“一人一卡”实名制管理,由开卡的单位职工自行妥善保管。

(二)公务卡的使用
公务卡主要用于公务活动中原使用现金结算方式的零星商品服务支出,也可以用于个人消费。

对公务卡用于公务消费的,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事前报批制度。

公务卡持卡人要建立良好的信用意识,在免息期内按时还款。

对于公务卡未按时还款而产生的罚息,由职工本人或相关责任人承担。

七、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公务卡结算方式的财务管理
(一)实行公务卡结算方式不改变行政事业单位现行财务管理制度与报销基本流程。

(二)个人信用卡刷卡消费行为,在单位财务部门审核报销前属于个人消费行为。

在报销环节,单位财务部门按照现行财务管理制度对个人持卡公务消费行为进行财务合规性审核,对符合报销条件的予以报销;对不符合报销条件的,有权全部或部分不予报销;对不予报销的部分,由持卡人自行偿还。

(三)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公务卡结算方式后,工资、津补贴、奖金等工资性支出通过个人工资卡结算,商品服务支出通过公务卡结算,现金结算的适用范围必须按照《黔东南州行政事业单位现金管理暂行办法》(黔东南府办函〔20XX〕113号)予以执行。

(四)在公务消费中一律不得使用公务卡提取现金。

对公务卡提现行为,视同个人消费行为,单位财务部门不予报销。

八、实行公务卡结算方式后的会计核算
(一)实行公务卡结算方式不改变财政部门与行政事业单位现行会计核算办法。

(二)经持卡人签名的消费交易凭条,行政事业单位应作为会计原始凭证进行管理。

九、加强各部门在推行公务卡结算方式工作中的协调与配合
推行公务卡结算方式是一项综合性改革,财政部门、人民银行、行政事业单位、商业银行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加强协作,以形成工作合力。

(一)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结算的管理与监督,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做好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与政策解释工作。

(二)人民银行要加强对商业银行业务指导和管理监督。

(三)行政事业单位要积极推行公务卡结算方式,优先在具有刷卡条件的商户进行公务消费,要加大对本单位职工的宣传培训力度。

(四)商业银行要加大对公务卡的宣传、培训力度,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维护持卡人的合法权益。

十、全县推行公务卡结算方式的实施步骤
全县推行公务卡结算方式,按照先一级单位、后二级及基层单位,先试点、后扩大,条件成熟后全面推开的步骤开展工作。

20XX年度,我县财政大平台建设已对公务卡结算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我省实施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促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我县可以全面启动实行公务卡结算方式工作。

十一、实行公务卡结算方式的配套管理制度
(一)各预算单位应当根据本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结算的具体实施细则。

(二)各预算单位应当根据本实施方案和本部门公务卡结算实施细则的要求,制定本单位内部公务卡结算的财务管理办法。

十二、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
(一)加强协调配合,做好宣传培训
财政部门、人民银行、预算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做好组织动员、布置落实工作,把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工作作为重头戏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同时,这项新制度的实施,涉及到用卡观念的转变、个人日常消费和财务报销的操作习惯等问题,因此务必高度重视宣传培训工作,要使持卡人充分理解公务卡管理的各项要求,使单位财务人员准确理解新政策、掌握新业务,确保新制度的顺利实施。

(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财务管理
研究制定《XX县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规范财政部门、中国人民银行XX县支行、预算单位在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中的职责,为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各预算单位要积极研究制定本单位公务卡使用、报销和转账程序,加强单位职工个人公务卡的管理,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

(三)加快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公务卡管理工作中,应当充分利用信息系统,提高公务卡支付信息的透明度和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及时性。

要结合“财政大平台”建设,紧扣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的要求,并对公务卡实行实时的监管,从而实现公务卡监控、透明、高效的管理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