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侨谊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物理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
1.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淮剧在央视《非遗里的中国》节目里播出。
小明收看节目时将音量调大,是改变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2.如图是某实验探究的情形。
把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
一端伸出桌面,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伸出桌面越
长,发出声音的( )
A.音调越高 B.响度越大C.音色越好D.音调越低
3.小芳家临近铁路,为了降低火车过往时对居民的干扰,小区内
的窗户均使用双层隔音玻璃,如图所示。
下列实例中,减弱噪声
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A.摩托车上的消音器B.路口的噪声监测仪
C.高架路上的隔音板D.工厂里的降噪耳塞
4.滑冰比赛中,为了消除冰刀滑行造成的划痕,常在比赛间隙向冰面上浇水,同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补冰”。
“补冰”时干冰和水发生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
A.升华,凝固B.汽化,凝固C.升华,凝华D.熔化,凝华5.冬天,人说话时,可以看到口里呼出“白气”;夏天,打开冰箱时,也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白气”。
下列对这两次“白气”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汽化产生的
B.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
C.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
D.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汽化产生的
6.下列图中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 B.斑马倒影 C.树枝错位 D.日全食
7.如图所示,小区电梯门内侧的不锈钢墙面可以成像。
当居民乘坐电梯时,电梯门关闭,电梯到达后,安全门向两侧打开,关于居民在左右两侧安全门中成像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在两侧安全门成的像会比站在电梯里的人略小一点
B.在两侧安全门中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在两侧安全门中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的位置重合
D.随安全门打开,两个像会向左右两边移动
8.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室外通过窗户玻璃进入室内的光路图是( )A. B. C. D.
9.如图所示,是一副眼镜放到太阳光下,眼镜到地面的距离在
一倍焦距以内,在地面上观察到的情境,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 )
A.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D.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10.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
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B.该摄像头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的相同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11.在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的田径赛场上,为铁饼运动员运输
铁饼的足式机器人引人注目,这也是全球赛事上第一次使用
足式机器人。
如图所示为机器人背着铁饼在赛场上奔跑的情
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机器人的背为参照物,铁饼是运动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机器人是静止的
C.以机器人的背为参照物,铁饼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铁饼是静止的
12.a、b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
沿直线向南运动,图甲是a车运动的s﹣
t图象,图乙是b车运动的v﹣t图象。
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4s内,a车静止
B .2﹣4s 内,b 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0﹣6s 内,a 车的平均速度是10m/s
D .0﹣2s 内,以a 车为参照物,b 车向南运动
二、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36分)
13.《诗经》有云:“伯氏吹埙(x ūn ),仲氏吹篪(chí)”。
其
中的“埙”是我国最古老的闭口吹奏乐器,多用陶土烧制而成,
形状如鸡蛋,如图所示。
演奏者吹埙的声音主要是由埙内空气柱 产生的,通过 传播进入到人耳,手指按不同的埙孔能改变
埙所发出声音的 。
14.如图是一款新能源智能汽车,车顶覆盖薄膜式太阳
能电池板,车窗采用“智能玻璃”。
(1)汽车雷达启动后发出 声波信号经周边的物体
的反射后,可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
(2)夏天“智能玻璃”的单向透光可以有效减小 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
(3)冬天行车时,汽车挡风玻璃的 侧容易出现一层白雾。
15.《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著作,
记录了我国古代的传统手工技术。
(1)图甲中,“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
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来的湿纸张
贴在烤火的墙上。
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
变干的主要原因是提高湿纸的 ,
从而加快了水的 ;
(2)书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杓从嘴受注”(如图乙)这样的记载。
其中“铁化如水”描述的物态变化是 。
16.如图,小明想通过三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该将烛焰、三个小孔和人眼调到 上,此时看见的烛焰 (选填“是”或“不是”)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
17.小童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 方向入射,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如图所示),他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 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及法线 (选填“仍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18.为模拟探究近视眼的缺陷,小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她把凸透镜看作眼球的晶状体,将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像,移去近视眼镜,光屏上像变模糊了。
(1)只将蜡烛缓缓向凸透镜靠近,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说明近视眼的缺陷表现为看不清 处的物体;
(2)只将光屏缓缓向凸透镜靠近,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由此可知,该处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方,近视眼镜对光具有
甲
第16题图第17题图第18题图
19.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些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该过程是热的。
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显著,可以在金属盘内放入 。
20.甲、乙两同学分别用如图a,b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
(1)实验中应选用 (选填“冰块”或“碎冰”);
(2)常温下,甲同学采用a装置完成实验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3)该实验除了需要记录加热时间和温度外,还应该记录物质的 ;(4)根据熔化图象可判断冰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
第19题图第20题图
21.物理学上常用“频闪照
相”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如
图甲,a、b是小亮两次跑步
时,照相机记录的频闪照片
,已知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一
定,由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记录的时间内
,
图表示小亮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反映他跑步的平均速度大;(2)如图乙是跑步者用随身携带的手机APP软件记录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在t1、t2和t3三个时刻中,运动得最快的时刻是 。
22.(1)小明用塑料卷尺测一张桌子的长度,他测了五次。
五次测量记录分别是:75.1cm、75.2cm、75.1cm、77.2cm、75.3cm,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图甲图乙
(2)小明还想测量无锡地铁的运行速度。
他测出地铁从堰桥站出发到达锡北运
河站时间为2min ,在手机中用百度地图
截取了一段地图(如图甲所示),用刻
度尺测得地图上两站间的距离为 cm ,若地图上1cm 等于实际1km ,则地铁在两站之间的平均速度为 km/h ;
(3)如图乙是测量时间的工具叫停表,它的示数是 s 。
23.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 处后加适量水,从A 处恰好看到铜钱的 像在E 处,用激光笔从A 点向 处(用图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亮铜钱。
24.在探究小孔成像实验中,小明在易拉罐底部中央开一个小圆孔,并将其顶部剪去,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将点燃的蜡烛按图甲所示的位置放置在小孔的前方。
(1)实验中,小明利用此装置可以看到烛焰在半透明薄膜上成的是 立的实像;
(2)勤于思考的小明又将图甲中小圆孔改成了小方孔,再观察烛焰的像,则半透明膜上所成的烛焰的像的形状 (选填“会”或“不会”)改变;
(3)如图所示,小明在室外太阳下进一步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他设计了三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从图示
位置水平向左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其中合乎要求的是 ;
(4)若用LED 光源替代蜡烛来研究小孔成像的性质,下列最合适的是 。
A.C 形
B.T 形
C.X 形
D.P 形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0分。
其中第26小题应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
25.(6分)按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在路灯的照射下,地面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为BD ,A 点表
图甲
甲甲甲
示路灯的位置,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出竖立在地面上的竹竿BC 。
(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乙所示,物体MN 放在平面镜前,请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物体MN 在平面镜中的像M'N'。
(保留作图痕迹)
(3)如图丙所示,F 为凸透镜的焦点,试画出与已知光线对应的两条折射光线。
26.(6分)如表是D412次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
时间上海苏州常州南京
到站时间09:5110:3011:45
发车时间09:1509:5310:33
里程/km 084180
300(1)列车由上海驶往常州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时?
(2)若该列车长200m ,以72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隧道,用时100s ,求此隧道的长。
27.(7分)同学们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夹A 高度适当的标准是保证能够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固定夹B 高度“适当”的标准是保证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且 ;
(2)实验中判断水沸腾的依据是烧杯中出现图乙中的 (选填“a ”或“b ”)所示现象,气泡中的物质是 ;
图甲 图乙 图丙
甲 乙
丙
甲 乙
(3)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温度计的示数为 ℃;(4)小丽实验中记录数据如表格,
时间/min 012345678
9
温度/℃
92949697989898989898撤去酒精灯后,水 (选填“会”或“不会”)继续沸腾一小会儿,此时水温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98℃;
(5)A 、B 两个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丁所示,两个图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序号)。
A .酒精灯的火焰相同,A 组水的质量大;
B .水的质量相同,B 组酒精灯的火焰小。
28.(7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蜡烛应该选择 和C ,选 作为平面镜(填图甲器材下方的字母),目的是便于确定 ;
(2)找像时,调整到玻璃板后A 的像与B 完全重合。
如果把蜡烛A 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 去与蜡烛A 的像比较,发现蜡烛A 的像大小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蜡烛B 位置放一个光屏,直接看光屏,我们将发现光屏上 (选填“有”或“没有”)像;
(4)如图丙所示,小明在实验中采用的是厚玻璃板,他观察到蜡烛A 通过玻璃板成了两个清晰的像k 1和k 2,则像k 1的像距为 (v 1/v 2)。
若在图丙中k 1和k 2两个像中间放置一块不透明薄挡板,则小明在蜡烛A 这一侧通过玻璃板能看到 (选填“k 1”、“k 2”或“k 1和k 2”)。
29.(7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1)如图甲所示,用蜡烛和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光屏上出现一个等大的像
乙,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 = cm ;
(2)为了使像能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该调节使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
(3)小明将此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常用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接着,小明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仅将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发现
光屏上仍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
这是因为在光的折射现象
中,光路是 的;
(4)在了解了该透镜的成像规律后,小红用长方形不透明
纸盒、平面镜、该透镜设计制作了一个投影仪,其剖面图如
图丙所示,平面镜与底面夹角为45°,平面镜的中心位于
透镜的主光轴上,盒上方开一方形孔,将“F ”光源按照图
示方式朝下平放在方形孔上,中心与平面镜中心在一条竖直
线上。
若盒子高度h 为10cm ,为保证在正对透镜前方的屏幕上能看到一个放大的投影,则盒子长度l 的范围为 cm ,屏幕上所成的图像形状是 。
(选填“F ”、“”或“”)
30.(7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
(1)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实验方案时,提
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测量气泡从O 点运动到10cm 、20cm
、30cm 和40cm 处所用的时间;
方案二:测量气泡从计时开始1s 、2s 、3s 和
4s 所通过的距离;
为便于操作,应选方案 ;
(2)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
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快”或“慢”);
(3)下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他所测得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s ﹣t 的图象。
分析数据可知: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 比;从
O 点开始的距离s/cm 010203040
丙甲 丙
(
4
)小明进一步研究“直线运动的规律”,他让可调速电动玩具车沿某一平直跑道运动,如图丙所示,该车在0到第2s 末内通过的路程为20cm ,在第2s 末到第5s 末通过的路程为30cm ,在第5s 末到第9s 末通过的路程为40cm 。
则关于该车在0~9s 内的运动过程图象描述一定错误的是 。
A B C D
从O 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24 2.51 3.75 5.02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23456789101112
B D
C A B B C A C C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36分)
13、振动空气音调 14、超紫内
15、温度蒸发熔化 16、同一直线不是
17、不能仍在 18、远前发散
19、液化放冰块 20、碎冰可行状态保持不变
21、a b t2 22、75.2 2.00 60 337.5
23、虚 E 24、倒不会 A D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0分。
其中第26小题应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
25、略(每小题2分)
26、(1)t=10:30-9:15=1h15min=5
4
h (1分)
v=s
t =
180km
5
4
h
=144km/h (2分)
(2)s’=v’t’=20m/s×100s=2000m (2分)
s道=s’-s车=2000m-200m=1800m (1分)
27、(1)不接触杯底(2)a 水蒸气(3)96 (4)会等于(5)B
28、(1)B G 像的位置(2)不变(3)没有(4)v2 K1和K2
29、(1)10 (2)主光轴(3)缩小照相机可逆
(4)10<l<20
30、(1)一(2)慢(3)图略(2分)正(4)B(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