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关爱他人》赛课教学设计_0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主要解决的是关爱他人的问题,仅靠教师的讲解,远远不够,效果也不好。只有重视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才能积极主动去践行,达到知情行的统一。所以,在情景的配合下,通过情境体验式、价值辨析式和活动践行式教学,并以学生的合作探索为主,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实现教育目标。基于此点,设计本课时,从导入到展开再到升华,各个环节都强调“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展示材料:南京理工大学的"暖心饭卡”项目。
思考:“暖心饭卡”项目“暖”在哪里?
教师点评、总结: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1、学生阅读材料,感悟南京理工大学“暖心卡”项目;
2、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通过讲述南京理工大学的"暖心饭卡”项目时注意方式方法,以避免学生尴尬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时我们切忌盲目,应充分考虑他人的感受,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给予他人帮助。
学生阅读教材
P75-76第一段正文,了解关爱的含义。
学生回忆父母等给自己的关爱,讨论交流所得到关爱的一些表现。
通过本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到在生活中我们获得许多他人的关爱,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回馈他人,引发情感共鸣。
(二)关爱他人的原因
活动二:关爱传递美好情感
多美展示材料和图片:“足球妈妈”—王侠。
设问:在人际关系中,关爱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阅读材料和图片;
2、学生思考问题;
3、学生发言。
通过讲述南瓜大王把优质种子分享给领居的故事,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对他人、社会、自己的意义,使学生认同关爱他人也是善待自己。
二、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活动五:情境探究——如此关爱
多媒体展示漫画。
思考:
1、上述两幅漫画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七课第一框《关爱他人》
教学对象:(填写年级)
八年级
一、教学内容分析
“关爱他人”是依据课程标准“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和“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见的场景使学生感悟关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让学生体味关爱是一种美好情感。从对他人、对社会、对个人三个方面分析关爱的意义,使学生在思想上认同“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在行动上主动关爱他人。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关爱他人应该持有的态度、尺度和策略。
活动七:故事明理——关爱讲策略之二
展示材料:小明的爱心行动
思考:你认为接下来老师会对小明说什么?
教师点评、总结: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1、学生阅读材料,感悟小明的爱心行动;
2、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第六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确了责任的重要性,懂得了在不同的社会角色转换中要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且乐于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但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个人认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认知偏差。这是本课教学重要的学情基础。
八年级学生由于认知和理解能力有限,对事物的认识与理解主要是形象直观,教师需要逐步引导,多采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方式。
问题导读,新知探讨
一、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一)关爱他人的含义及表现
活动一:你说我说:我得到的关爱
1、思考:什么是关爱。
2、你得到过哪些关爱?
教师点评、总结:关爱,就是关心爱护。我们之所以能健康成长,离不开长辈、同伴对我们的关爱,生活中,我们也在不断回赠关爱。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长辈的呵护下,我们健康成长;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增强学习信心;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我们更懂得友谊的珍贵等,都是关爱的表现。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作用。
本课重点在于培育学生的关爱情怀,并将这一正确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而首先必须要在学生的思想情感上产生关爱他人必要性的共鸣,所以把关爱他人的作用列为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关爱他人的艺术。
在关爱他人的行动中,学生往往会陷入误区,只要帮助了他人就是在关爱他人,结果造成好心办坏事现象发生。所以指导学生如何关爱他人成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歌曲激趣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设问:这首优美的歌曲给我们带来什么感悟?
教师讲述:关爱他人能给人带来温暖,社会需要关爱。这节课我们学习为什么关爱他人和怎样关爱他人。展示课题《关爱他人》。
欣赏歌曲,感悟歌曲的内涵,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使学生意识到我们要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3、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教师点评、总结:关爱他人也要讲究艺术。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1、学生阅读漫画。
2、学生思考问题并分组讨论;
3、谈谈自己的理解。
通过漫画展示,使学生认识到现实情境的复杂性,引导学生思考在复杂情境中我们应该掌握怎样的关爱艺术。
活动六:故事明理——关爱讲策略之一
思考: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如果让你对这位环卫工说几句话,你会说什么?
教师点评、总结: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1、阅读材料和图片;
2、学生思考问题并分组讨论;
3、学生代表发言,对人物进行评价。
设计理念:板书着重强调关爱他人的必要性和具体行动两方面,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逻辑清晰,更好地掌握、理解和巩固本课知识。
本活动呈现烟台老环卫工拾金不昧的故事,旨在引导学生对情境中环卫工的行为作出合理评价,引导学生分析关爱对社会的意义,感悟关爱他人传递社会正能量。
活动四:关爱获幸福
多媒体展示P76-77“探究与分享”。
思考:小李的做法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教师点评、总结: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通过讲述小明的爱心行动,使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时我们切忌盲目,应充分考虑自身安全,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展示板书设计,引导学生总结新课内容。
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学生共同和老师总结新课。
通过师生共同总结新课,巩固学生对关爱他人知识的掌握。
七、板书设计
关爱他人
教师点评、总结: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1、阅读材料和图片;
2、学生思考问题;
3、学生感悟分享。
本活动围绕“足球妈妈”王侠帮助留守儿童和孤儿的故事,旨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关爱他人对人际关系的意义,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活动三:关爱促和谐
多媒体展示材料和图片:烟台环卫工拾金不昧。
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更好地参加社会实践,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在关爱他人时做到心怀善意、尽己所能、把握策略。
能力目标:能够心怀善意、尽己所能关爱他人,注意讲究策略。
知识目标:知道关爱传递美好情感,了解关爱对他人、对社会和个人的意义;懂得关爱他人要讲究艺术,尽已所能,掌握关爱他人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本课主要解决的是关爱他人的问题,仅靠教师的讲解,远远不够,效果也不好。只有重视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才能积极主动去践行,达到知情行的统一。所以,在情景的配合下,通过情境体验式、价值辨析式和活动践行式教学,并以学生的合作探索为主,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实现教育目标。基于此点,设计本课时,从导入到展开再到升华,各个环节都强调“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展示材料:南京理工大学的"暖心饭卡”项目。
思考:“暖心饭卡”项目“暖”在哪里?
教师点评、总结: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1、学生阅读材料,感悟南京理工大学“暖心卡”项目;
2、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通过讲述南京理工大学的"暖心饭卡”项目时注意方式方法,以避免学生尴尬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时我们切忌盲目,应充分考虑他人的感受,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给予他人帮助。
学生阅读教材
P75-76第一段正文,了解关爱的含义。
学生回忆父母等给自己的关爱,讨论交流所得到关爱的一些表现。
通过本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到在生活中我们获得许多他人的关爱,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回馈他人,引发情感共鸣。
(二)关爱他人的原因
活动二:关爱传递美好情感
多美展示材料和图片:“足球妈妈”—王侠。
设问:在人际关系中,关爱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阅读材料和图片;
2、学生思考问题;
3、学生发言。
通过讲述南瓜大王把优质种子分享给领居的故事,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对他人、社会、自己的意义,使学生认同关爱他人也是善待自己。
二、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活动五:情境探究——如此关爱
多媒体展示漫画。
思考:
1、上述两幅漫画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七课第一框《关爱他人》
教学对象:(填写年级)
八年级
一、教学内容分析
“关爱他人”是依据课程标准“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和“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见的场景使学生感悟关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让学生体味关爱是一种美好情感。从对他人、对社会、对个人三个方面分析关爱的意义,使学生在思想上认同“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在行动上主动关爱他人。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关爱他人应该持有的态度、尺度和策略。
活动七:故事明理——关爱讲策略之二
展示材料:小明的爱心行动
思考:你认为接下来老师会对小明说什么?
教师点评、总结: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1、学生阅读材料,感悟小明的爱心行动;
2、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第六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确了责任的重要性,懂得了在不同的社会角色转换中要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且乐于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但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个人认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认知偏差。这是本课教学重要的学情基础。
八年级学生由于认知和理解能力有限,对事物的认识与理解主要是形象直观,教师需要逐步引导,多采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方式。
问题导读,新知探讨
一、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一)关爱他人的含义及表现
活动一:你说我说:我得到的关爱
1、思考:什么是关爱。
2、你得到过哪些关爱?
教师点评、总结:关爱,就是关心爱护。我们之所以能健康成长,离不开长辈、同伴对我们的关爱,生活中,我们也在不断回赠关爱。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长辈的呵护下,我们健康成长;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增强学习信心;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我们更懂得友谊的珍贵等,都是关爱的表现。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作用。
本课重点在于培育学生的关爱情怀,并将这一正确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而首先必须要在学生的思想情感上产生关爱他人必要性的共鸣,所以把关爱他人的作用列为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关爱他人的艺术。
在关爱他人的行动中,学生往往会陷入误区,只要帮助了他人就是在关爱他人,结果造成好心办坏事现象发生。所以指导学生如何关爱他人成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歌曲激趣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设问:这首优美的歌曲给我们带来什么感悟?
教师讲述:关爱他人能给人带来温暖,社会需要关爱。这节课我们学习为什么关爱他人和怎样关爱他人。展示课题《关爱他人》。
欣赏歌曲,感悟歌曲的内涵,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使学生意识到我们要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3、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教师点评、总结:关爱他人也要讲究艺术。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1、学生阅读漫画。
2、学生思考问题并分组讨论;
3、谈谈自己的理解。
通过漫画展示,使学生认识到现实情境的复杂性,引导学生思考在复杂情境中我们应该掌握怎样的关爱艺术。
活动六:故事明理——关爱讲策略之一
思考: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如果让你对这位环卫工说几句话,你会说什么?
教师点评、总结: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1、阅读材料和图片;
2、学生思考问题并分组讨论;
3、学生代表发言,对人物进行评价。
设计理念:板书着重强调关爱他人的必要性和具体行动两方面,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逻辑清晰,更好地掌握、理解和巩固本课知识。
本活动呈现烟台老环卫工拾金不昧的故事,旨在引导学生对情境中环卫工的行为作出合理评价,引导学生分析关爱对社会的意义,感悟关爱他人传递社会正能量。
活动四:关爱获幸福
多媒体展示P76-77“探究与分享”。
思考:小李的做法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教师点评、总结: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通过讲述小明的爱心行动,使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时我们切忌盲目,应充分考虑自身安全,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展示板书设计,引导学生总结新课内容。
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学生共同和老师总结新课。
通过师生共同总结新课,巩固学生对关爱他人知识的掌握。
七、板书设计
关爱他人
教师点评、总结: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1、阅读材料和图片;
2、学生思考问题;
3、学生感悟分享。
本活动围绕“足球妈妈”王侠帮助留守儿童和孤儿的故事,旨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关爱他人对人际关系的意义,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活动三:关爱促和谐
多媒体展示材料和图片:烟台环卫工拾金不昧。
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更好地参加社会实践,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在关爱他人时做到心怀善意、尽己所能、把握策略。
能力目标:能够心怀善意、尽己所能关爱他人,注意讲究策略。
知识目标:知道关爱传递美好情感,了解关爱对他人、对社会和个人的意义;懂得关爱他人要讲究艺术,尽已所能,掌握关爱他人的策略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