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环电工测量设备操作规程
测量仪器使用操作规程

测量仪器使用操作规程为了加强各个测量人员对仪器的保护意识,为了更高效、快速的、准确的开展工作,特制定以下仪器操作规程:1、仪器备有塑料包装箱,仪器从箱中取出须小心,应轻拿轻放。
一只手握扶照准部,一只手握扶望远镜;2、仪器在三脚架上安装时,要一只手握扶照准部,一只手旋动三脚架的中心螺旋,防止仪器滑落,卸下时也应如此,同时脚架的螺栓应拧紧后方可安放仪器,脚架安放时应安放严实,防止仪器因脚架不稳摔坏仪器;3、观测时,旋转仪器应用手扶照准部,不要用望远镜转仪器;4、观测时,应避免阳光直晒仪器上,以免影响仪器精度;5、在严寒冬季观测时,室内外温差较大,仪器在搬到室外或搬入室内时,应隔一段时间后才能开箱;6、外露的光学零件表面如有灰尘时,可用软毛刷轻轻的刷去,如有水汽或油污,可用脱脂棉或镜头纸轻轻地擦净,切不可用手帕、衣服擦拭光学零件表面;7、仪器在不使用时应保存在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的储存室内,室内的湿度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温度应控制在-20?~+45?之间;8、仪器的内包装箱内应经常更换干燥剂,应使用干燥剂的湿度小于20,;9、仪器使用完毕后,要用绒布或毛刷清除仪器表面的灰尘,然后再把仪器装入箱内;10、长途运输仪器时,最好进行外包装,并一定要使仪器捆得结实,切勿相互移动碰击;11、在外业施测时搬离测站时,如果距离较近,仪器可连同三脚架一起搬动,但须小心,最好把三脚架挟在肋下,仪器放在前面,以手保护。
应避免扛在肩膀上行走。
如果距离较远,要取下仪器放进仪器箱内搬走;12、仪器应做定期的检验与维修,并认真地填好仪器档案;13、仪器在使用前应先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后方可使用该仪器;14、仪器在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非专业人士不能任意拆卸修理,否则一切后果自负;15、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应多观察周边环境,应避免放在或安放在有可能危及仪器安全的地方;16、仪器在使用过程时,应由熟知仪器原理及操作方法的人员操作,严禁由非专业人员操作。
检测设备操作规程

检测设备操作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检测设备操作流程,确保检测过程的准确性、安全性和一致性。
检测设备操作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检测设备的准备在进行检测设备操作之前,必须进行设备的准备工作。
以下是检测设备准备的基本步骤:1.设备检查: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确认设备的电源充足,并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损坏。
2.设备清洁:将待测物样品移除,清洁检测设备。
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洁,确保不会对后续的检测过程产生任何污染或干扰。
3.标准校准:检查设备的标准校准状态。
确保设备的标准校准证书有效,并在必要时进行标准校准操作。
3. 检测设备操作步骤在进行实际检测设备操作之前,应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启动设备:打开检测设备的电源,并根据设备的启动操作步骤启动设备。
2.样品准备:根据待测样品的具体要求,进行样品的准备工作。
例如,在进行生物标本检测时,需要正确采集样品、装载样品等。
3.设备设置:根据待测样品的特性和检测要求,设置检测设备的相关参数,例如温度、压力、采样量等。
4.设备校准:在开始正式检测之前,根据设备的校准要求,进行设备校准操作。
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样品加载:将准备好的样品按照设备的要求加载到检测设备中。
确保样品加载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6.开始检测:根据设备操作界面或指示灯的指示,启动检测程序开始实际检测。
在检测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检测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7.记录结果:在检测过程结束后,记录检测结果。
确保准确记录样品的检测数值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8.设备关闭:在完成检测之后,根据设备的关闭操作步骤,关闭设备。
确保设备关机前的清理和维护工作。
4. 设备维护和保养为了保证检测设备的长期稳定工作,必须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以下是设备维护和保养的基本要求:1.清洁: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主要测量设备操作规程

主要测量设备操作规程
1.操作前先观察:在启动任何设备前,操作人员应当全面观察设备的
外观和内部状况,以判断设备的状况是否良好。
2.操作前检查:操作前应仔细检查设备是否正常,仔细检查各种部件
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
3.启动前准备:操作前应准备好相关的工作物料,同时确保设备周围
环境清洁安全。
4.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谨慎,遇到设备性能异常
立即停止操作,仔细检查设备及其各组件,找出原因并及时发出警报。
5.运行过程中要观察: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定期观测设备
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马上及时处理并及时发出报警。
6.维护要认真:操作完成后应仔细检查设备,保持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定期更换消耗品和保养部件,以确保设备性能正常运行。
7.记录数据:操作完成后应统计出操作数据,定期记录维护记录,备
份记录,以便以后分析查询。
8.安全使用: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得有任
何违反规定的行为,不得擅自调整设备参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安全操作规定
1.禁止穿着宽松的衣服进行操作,以免操作时被机器卷入,造成损伤。
测量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测量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第一节设备准备1.1 检查设备状态在进行测量之前,操作人员应该仔细检查测量设备的状态,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 观察设备外观是否有明显损坏;- 检查设备接线是否正常;- 确保设备的电源和电源线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检查设备的保护装置是否完好。
1.2 制定测量计划在进行测量之前,操作人员应事先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包括测量的目的、方法和步骤等。
计划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并包括以下要点:- 确定测量的具体目标;- 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制定测量步骤和操作流程;- 确定测量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节安全操作2.1 仪器操作- 在使用测量仪器之前,操作人员应阅读并理解使用说明书,熟悉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操作人员应正确连接仪器,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校准和调试;- 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注意仪器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异常情况;- 使用结束后,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关机和存储。
2.2 安全措施- 在测量过程中,操作人员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确保工作环境干燥、通风良好,并防止仪器接触水或潮湿物品;- 禁止吃东西、喝水等操作,以免造成仪器受损或不安全;- 避免使用损坏的电源线或插座,并定期检查电气接地情况。
第三节应急措施3.1 紧急情况处理- 在测量过程中,如发生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停止测量操作,并切断仪器的电源;- 立即向上级报告,并按照指导进行处理;- 如遇人身伤害或生命危险,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帮助。
3.2 设备维护- 测量设备的维护是保证设备长期稳定工作的重要环节。
操作人员应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清洁仪器表面和连接线路;- 定期更换易损件,如电池等;- 注意仪器的存放环境,防止灰尘、湿气等对设备的损坏。
结语本文介绍了测量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设备准备、安全操作和应急措施等方面,希望能够提供给操作人员一个全面的指南,以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主要测量设备操作规程

主要测量设备操作规程一、引言在实验室或工业环境中,测量设备是非常重要的工具,用于准确测量各种物理量。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保护设备的安全与有效性,我们制定了以下操作规程。
二、设备准备1.确保设备周围环境整洁,无杂物或堆积物干扰测量操作。
2.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报修。
3.确保所需的测量设备、样品和标准物质齐全,并按照要求校准和标定设备。
三、个人准备1.经过培训和授权的人员才能操作测量设备,未经培训和授权的人员不得操作设备。
2.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眼镜等。
3.操作人员应遵循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严禁饮食和吸烟。
四、操作步骤1.根据测量目的选择合适的设备,并将其放置在稳定的平台或支架上。
2.接通电源并进行预热,根据设备说明书确认预热时间。
3.调整设备参数,如温度、压力等,在设备说明书和测量要求的指导下。
确保参数设定正确并达到稳定状态。
4.准备样品并将其放置在测量设备中。
确保样品与设备接触完全,并等待一定时间以达到平衡状态。
5.开始测量,注意记录所得数据,并按照所需精度进行测量次数的确定。
6.测量结束后,关闭设备并断开电源。
清理设备表面和内部,确保设备干净整洁。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如有异常数据或测量结果不符合预期,应及时检查设备和操作步骤,并尝试修正错误。
3.对测量结果进行比对和验证,如有必要可以进行重复测量和确认。
六、设备维护与保养1.定期清洁设备表面和内部,并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
2.定期校准设备,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定期维护设备,如更换零部件、润滑机械部件等,以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4.如有设备故障或异常,应及时报修,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和调整。
七、安全注意事项1.在操作设备时,应注意安全,并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和要求。
2.避免触摸设备或样品,以防烫伤或受到化学物质的伤害。
电工专用测量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定

电工专用测量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定1. 引言作为电工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测量仪器和设备在使用时需要遵守一定的安全操作规定,以确保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本规定旨在规范电工在使用测量仪器和设备时必须遵守的安全操作规范。
2. 安全操作规范2.1 基本安全操作1.操作前必须检查仪器或设备的运行情况、电源电压、保险丝及连接线路等,确保无异常情况出现。
2.操作时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帽等。
3.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和标准操作流程,不能随意更改操作流程以及操作方法。
4.操作时必须注意观察仪器或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操作完毕后,必须关闭电源及时清理工作现场,归还测量仪器和设备。
2.2 测量仪器安全操作1.使用独具性能的测量仪器时,必须使用正确的连接线缆和连接头插件,并满足工作环境的最大限度。
2.不允许在高电压下使用普通型号的万用表,必须使用专业测量高电压的万用表和接线帽,并在使用前必须检查仪器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3.在测量电路时,应该先用万用表的欧姆档位检查电路是否有短路或开路异常,并检查仪器的电源电压是否能够满足测量需求。
4.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电路,如变压器的电流或电压等参数,必须使用高精度的仪器,并按照规定步骤进行测量。
如功率表需要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并联才能正常测量功率值。
5.在测量电路时,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尽量避免手触电路或测量仪器接线头,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2.3 电气设备安全操作1.在使用电气设备或仪器时,应该检查设备或仪器接线情况,确保符合使用要求及安全要求。
2.在接入电源前必须检查设备的保险丝、保护开关及漏电开关是否工作正常,严禁接入漏电的电源。
3.在操作过程中应将电气设备的互锁开关设定为互锁状态,切勿忽略该设置。
4.在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开关、接线等工作,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的工程师或技师,并在操作前进行充分的通气和停电处理,并取下电源插头和遮蔽插头以防止误操作引发的危险。
电工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使用电气测量仪器

电工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使用电气测量仪器一、前言电气测量仪器在电工作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不正确的使用和操作可能会导致事故和伤害。
因此,建立安全使用电气测量仪器的规程对电工来说至关重要。
二、仪器准备1. 选择合适的电气测量仪器,确保其在规定的工作范围内。
2. 强调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3. 仪器应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水源和可燃物。
三、安全操作规程1. 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绝缘手套、绝缘鞋和防护眼镜等。
2. 在操作之前,确保仪器的电源已经关闭,并拔掉所有的插头。
3. 使用正确的测量仪器,并确保了解其使用方法和限制。
4. 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检查仪器是否存在损坏或故障,如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给主管。
5. 使用正确的测量电压范围,以避免过high电压造成触电危险。
6. 不要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仪器,以免发生漏电事故。
7. 在测量电流之前,确认仪器已经与电路正确连接。
8. 确保所测量的电路已经切断电源,并在使用仪器之前进行绝缘测试。
9. 严禁过量负荷,确保仪器的承受能力。
10. 在使用有毒气体的环境中操作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四、事故应急处理1. 若仪器发生故障或异常,请立即停止使用,并与相关人员取得联系。
2. 对于任何意外事故或伤害,应立即寻求医疗救助,并向主管报告。
五、仪器维护1. 保持仪器清洁并妥善存放,防止灰尘和水分对其造成损害。
2. 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更换电池、升级软件等。
3. 仪器维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切勿私自拆卸或修理。
六、结语安全使用电气测量仪器对电工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遵守操作规程,并正确使用和维护仪器,才能确保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不断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合格的电工人员,我们可以降低事故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测量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测量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为了确保测量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制定本操作规程。
2. 责任和义务2.1 设备管理员设备管理员负责测量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维护、校准和记录。
设备管理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参加相关培训。
2.2 使用人员使用人员是指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使用测量仪器设备的人员。
使用人员应在经过设备管理员培训和指导后,按照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并负责设备的保护和维护。
3.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3.1 设备启动和关闭•启动设备前,使用人员应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电源接线和周围环境,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关闭设备时,使用人员应先将设备的电源关闭,然后进行其他操作,确保设备完全停止工作。
3.2 设备操作流程•使用人员在操作设备前,先仔细阅读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使用人员应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设备的参数和设置。
•在操作设备过程中,使用人员应保持注意力集中,不得分散注意力,以防发生意外。
3.3 设备维护和保养•使用人员应按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要求进行操作,定期清洁设备的外壳和内部部件,并保持设备的干燥和清洁。
•在维护设备时,使用人员应先切断设备的电源,采取安全措施,以免发生触电或其他安全事故。
•使用人员应及时更换设备上损坏的零件和附件,并记录更换的日期和内容。
3.4 设备校准和检测•使用人员应按照设备的校准和检测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测,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进行设备校准和检测时,使用人员应使用标准校准器和检测仪器,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3.5 紧急情况处理•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若发生突发情况或设备故障,使用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向设备管理员报告。
•在处理紧急情况时,使用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 设备使用记录使用人员应按照设备管理员的要求,及时填写设备使用记录表,并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维护情况和校准结果等信息。
监测电工技术操作规程范本

监测电工技术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前言1.1 目的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电工技术操作的安全可靠性,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减少电气事故的发生,并提高工作效率。
在进行电工技术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来操作。
1.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电工技术操作工作的人员,包括电工、电力设备维修人员、电力工程施工人员等。
1.3 术语和定义1.3.1 术语在本规程中,下列术语的定义适用于本规程:(1)电工技术操作:指对电力设备进行安装、维修、检修、测试等工作的过程。
(2)设备:指所有与电工技术操作有关的设备,包括电力配电箱、电力线路、电源设备等。
第二章操作准备2.1 安全评估2.1.1 在进行电工技术操作之前,必须对操作环境进行安全评估,并确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2.1.2 根据操作任务的复杂程度和风险程度,确定相应的操作人员和负责人。
2.1.3 在进行电工技术操作之前,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关安全培训,包括工作流程、操作规程、应急措施等方面的培训。
2.2 工具和设备准备2.2.1 在进行电工技术操作之前,必须检查所需的所有工具和设备是否齐全,并确保其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校准。
2.2.2 所有电工工具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并且必须由专人保管。
2.2.3 在进行电工技术操作之前,必须对所需的所有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且符合安全要求。
第三章操作流程3.1 操作前检查3.1.1 在进行电工技术操作之前,必须进行设备和线路的安全检查,包括电源是否关闭、设备是否漏电等。
3.1.2 必须检查所需的电工工具是否安全可用,并预先准备必要的辅助工具。
3.1.3 在进行电工技术操作之前,必须对操作区域进行合理的标识和划分,确保没有其他人员无关参与。
3.2 操作过程3.2.1 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工作服、绝缘手套等。
3.2.2 在进行电工技术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随意修改或省略任何步骤。
测量仪器操作规程

设备管理制度●爱护测量设备,精心保养,合理选配使用。
●严格按照公司体系文件所规定要求以及公司制定的设备管理规定进行管理测量设备。
●对测量设备按规定定期送检、自检、保养,并作好设备出入库的记录。
●建好设备台账,收集好设备合格证、产品合格证及操作手册。
●对不符合精度要求的测量设备要标识好,与可用设备区别存放,杜绝使用超出精度标准的测量设备。
●精密测量设备应由专人操作使用,未经分公司领导同意不得随意使用,违者追究责任。
●设备的使用要按操作规程与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在使用过程中,操作者不能擅自离开仪器,始终保护仪器直至测量完毕。
若因疏忽大意给仪器造成损失的,由操作者承担责任。
●新设备到货后,有设备管理员与技术人员以及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入库建档。
●新设备使用前要认真阅读说明书,对操作者进行培训,否则不允许操作。
●任何人不得私自将测量设备借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测量设备使用完后,要清洁干净,交付给设备管理员。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者操作设备有误造成精度达不到要求,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员调换同等精度的设备。
●设备报废有设备管理员负责填写各种资料上报,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方可报废。
全站仪操作规程1.在使用全站仪于野外作业之前,必须仔细检查仪器及棱镜是否完好,查明或测试仪器电池是否有电,以免临场作业时因无电或电量不足而耽误工作。
2.全站仪安置操作步骤及方法:a、打开仪器三脚架,把三脚架架在选定的测量控制点上,用脚把脚架踩实;b、打开仪器箱取出仪器:右手握住仪器机身中部向上提取,左手随后托住基座;c、把仪器安置在三脚架上:左手扶住仪器机身,右手拧紧连接螺旋;d、仪器整平:先用仪器三脚架的升降整平圆水准气泡,使气泡居中,然后再整平管水准气泡。
先把管水准气泡转到平行于基座两个脚螺旋的位置,用两手的大拇指、食指捏住左右脚螺旋,按相反的方向转动螺旋,使气泡移动到中部位置;然后顺时针把管水准气泡旋转到90°的位置,用右手旋转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电气设备检测操作规程

电气设备检测操作规程一、引言电气设备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制订一套适用的电气设备检测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电气设备检测的详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检测前准备1. 确定检测区域和设备范围:根据实际需求,明确需要检测的电气设备的具体区域和范围。
2. 检查检测工具和设备:检查所需的检测工具和设备是否齐全,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3. 检测人员培训:检测人员应进行专业培训,熟悉电气设备的检测标准和操作规程,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三、检测操作流程1. 安全措施:检测人员在进行电气设备检测前,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绝缘手套等。
2. 设备外观检查:仔细检查电气设备的外观,包括设备是否有明显损坏、变形等情况。
3. 连接检查:检查电气设备的连接是否紧固可靠,避免出现松动或断开导致的安全隐患。
4. 绝缘性能检测:使用绝缘电阻检测仪检测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确保设备的绝缘性能符合要求。
5. 电气参数测试:根据设备的具体要求和标准,使用适当的仪器测试设备的电气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等。
6. 功能测试:针对具有特定功能的电气设备,进行相应的功能测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7. 检测记录和报告:检测人员应详细记录检测过程中的重要数据和发现的问题,并撰写检测报告。
四、注意事项1. 检测操作需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进行,不得擅自进行维修和改动。
2. 在检测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随意忽略或省略任何步骤。
3. 检测人员应注意自身安全,避免触碰带电部件或进行高风险操作。
4. 若在检测过程中发现设备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并通知相关责任人。
5.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及时记录和更新,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五、总结电气设备的检测操作规程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
通过引入本规程,能够为电气设备检测工作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同时有效地预防和排除安全隐患,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测量工器具操作规程

测量工器具操作规程测量仪器都十分精密和昂贵,使用时要加强对仪器的爱护,如果仪器在使用中出现问题,将耽误工程作业的进展,因此在使用中必须增强责任心,掌握仪器的正确操作方法,才能使仪器经常处于完好状态,确保测设工作顺利实施。
为正确操作仪器,特制定如下规程:1、在搬运仪器箱前,首先检查箱锁是否锁好。
仪器用完装箱后随手将箱锁锁好,如发现箱锁松动或损坏时,要及时修理或更换。
2、架设仪器时,首先将脚架立好,伸缩螺栓拧紧,将脚架踩实。
取仪器时双手握着仪器的基座和照准架将仪器放置到脚架顶部,立即将中心螺栓拧紧。
3、仪器在现场架设好后,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司仪者不得离开仪器,要确保仪器在测设中的安全。
4、做较高精度控制测量时,应掌握好测量时限(日出、日落和正中午时折光差大应停止观测),阳光照射强烈时应给仪器打伞遮光,雨雪天尽量停止作业,否则应打伞防湿。
使用全站仪、光电测距仪,在无滤光片的情况下禁止将望远镜直接对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和损害测距部分发光二级管。
5、在坡度较大的地方架设仪器时,脚架应一腿在上,两腿在下,以防仪器倾倒。
6、仪器的可校部分应经常检查校正,确保其精度(水准仪每次使用前必须检查校正)。
不可校部分不得随意拆动,操作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停止作业,查明原因,必要时报告分管领导。
7、仪器的视线高应在地面最高点0.3米以上,否则不得测设。
8、远距离搬站时,先松动仪器手柄,基座螺旋旋到同等高度使望远镜物镜向下,卸下仪器装箱。
不得连同脚架一块搬站,严禁连同脚架横向搬动,仪器箱搬运时避免碰撞。
9、做较高精度测量时,前后视距差应尽量小,光学对点时,应在不同的方向检查其准确性,发现误差超限时应及时校正。
10、使用各部位制动手柄时,要轻扳达到制动即可。
各部位微动和基座安平螺旋应避免转动到极限位置,更不可强行转动,以免损坏。
11、钢尺使用时,应避免打结、扭曲,防止行人踩踏和车辆碾压,以免钢尺折断。
携尺前进时,应将尺身离地提起,不得在地面上拖曳,以防钢尺尺面刻划磨损。
测量仪器操作规程

测量仪器操作规程1.仪器的安置1)在平地上安置仪器时,将控制三角架升降的螺旋全部松开,提升到一定高度后再全部拧紧,并打开三角架腿。
在斜坡上安置仪器时注意需将脚架的两条腿架在斜坡的下方,另一条腿适当缩短。
2)取仪器前,应注意将仪器箱平放在地面上,不能将仪器箱抱在手里取仪器。
打开仪器箱后注意观察仪器安放的位置。
提取仪器之前,先松开制动螺旋,一手握住仪器支架,一首旋转中心连接螺旋,使仪器与脚架连接牢固。
仪器取出后,随即关好仪器箱,防止灰尘和落叶进入箱内。
严禁坐在仪器箱上。
3)不能将仪器架设在道路的中间,尽量避免安置在人流、车流量较大的地方;仪器安置好后观测员不能离开仪器,以防止过往行人使用和车辆碰撞仪器。
阳光强烈时,应撑伞保护仪器,避免阳光直晒在仪器上。
遇雨时可将防雨袋罩上,保护仪器避免淋雨。
4)安置仪器时,应根据测点的位置,调整仪器的三个架腿方向,尽量避免观测员的两腿跨在架腿上。
2.仪器的使用1)在操作仪器的过程中不能将双手压在仪器或三角架上。
2)旋转仪器的照准部或望远镜时,应先松开制动螺旋,不可拧得过紧。
3)脚螺旋的移动有一定的范围,若脚螺旋旋至顶端或底端仪器还不能整平,则将各脚螺旋旋回至中间位置后,检查三角架架头是否水平,再重新整平仪器。
4)微动螺旋和微倾螺旋的转动都有一定活动范围,当向前或向后旋不动时,不能再继续旋转,应将螺旋旋至中间位置后,松开制动螺旋,瞄准目标,根据需要再使用微动螺旋。
同理,水准仪的的微倾螺旋向前或向后旋不动时,也应停止旋转,并将微倾螺旋向前或向后旋至中间位置,用脚螺旋初平后,再用微倾螺旋精平。
5)若物镜或目镜上有灰尘,可用软毛刷轻轻刷去。
如有水气或油污,可用脱脂棉或镜头纸轻轻擦去。
切不可用衣服或手帕等物擦拭镜头,以免损坏镜头上的镀膜。
6)仪器的各螺旋及转动部分如发生阻滞不灵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并及时报告知道教师。
在原因未弄清楚前,切勿用力扭扳,以防损伤仪器结构和机件。
7)电子经纬仪、全站仪、GPS接收机等电子测量仪器,在野外更换电池时,应先关闭仪器的电源;装箱之前,也必须先关闭电源,然后装箱。
操作规程环境监测仪器操作

操作规程环境监测仪器操作环境监测仪器是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为了保证环境监测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操作规程进行仪器的操作。
本文将介绍环境监测仪器操作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 环境监测仪器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任何可能对仪器造成损害的物质或环境因素。
2. 在使用环境监测仪器之前,务必查看仪器的电源和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如有不足应及时更换或充电。
3. 清理仪器表面的灰尘和污渍,确保仪器外部干净整洁。
二、操作步骤1. 打开环境监测仪器的电源,等待仪器自检完成。
在等待期间,不要操作其他按钮或者移动仪器。
2. 根据监测需求选择适当的监测项目和参数设置。
不同的环境监测仪器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参数,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将仪器传感器与监测样品充分接触,确保获取准确和可靠的监测数据。
面对监测样品,应按照仪器的说明书或指导进行正确操作。
4. 操作仪器时,应注意避免与其他电磁设备或干扰源的干扰。
尽量选择无干扰的环境进行监测。
5. 如果需要在不同位置进行监测,应先关闭仪器,然后按照步骤1重新启动仪器,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6. 监测结束后,及时关闭电源,并按照仪器的存放要求将仪器归位。
三、注意事项1. 操作环境监测仪器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应由经过培训并熟悉仪器操作的人员进行。
2. 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随意调整参数或操作仪器的其他按钮。
3. 避免将环境监测仪器暴露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例如高温、低温、高湿度等,以免损坏仪器或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4. 定期对环境监测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仪器出现异常或故障,应及时停止使用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和处理。
结论环境监测仪器的操作规程对于获取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至关重要。
在操作环境监测仪器时,应遵循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电力设备检测操作规程

电力设备检测操作规程1. 介绍电力设备检测是为了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旨在制定电力设备检测操作规程,以指导检测人员进行科学、规范的检测工作,确保电力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检测前准备2.1 检测人员应熟悉所要检测的电力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标准。
2.2 检测人员应检查所需的检测仪器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维护。
2.3 检测人员应核实是否已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检测工作不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3. 检测操作3.1 检测人员应按照所制定的检测计划进行工作,确保所有的设备都得到检测。
3.2 检测人员应按照检测标准和要求,使用合适的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检测,记录检测的过程和结果。
3.3 对于有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设备,检测人员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并遵守相关的工作规程和操作规定。
3.4 检测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异常或存在潜在问题,检测人员应及时进行记录,并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4. 检测结果处理4.1 检测结果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整理和归档,并进行必要的分类和分级。
4.2 对于检测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处理,并及时上报到检测人员。
4.3 检测结果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反馈,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5. 检测记录和报告5.1 检测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对检测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设备编号等信息。
5.2 检测人员应编写检测报告,包括检测结果、问题分析、处理建议等内容,并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报告的归档和保存。
6. 检测后工作6.1 检测人员应及时清理、校准和维护检测仪器设备,确保下次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6.2 检测人员应对本次检测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反馈。
7. 总结电力设备检测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设备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监测电工技术操作规程范本

监测电工技术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电工技术操作行为,确保安全生产,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电工技术操作的人员。
第三条电工技术操作包括但不限于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检修、运行等工作。
第四条所有从事电工技术操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资质证书,并定期参加培训,保持技能更新。
第五条电工技术操作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第六条电工技术操作应严格按照作业票、操作流程等文件进行操作。
第七条电工技术操作过程中应配戴个人防护用品,确保人身安全。
第二章电气设备安装第八条电气设备安装前,必须制定详细的安装方案,包括所需材料、工具、安装位置等。
第九条电气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持良好接地,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第十条电气设备安装应按照有关文件的要求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章电气设备调试第十一条电气设备调试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故障。
第十二条电气设备调试必须由有相关资质的人员进行,操作前应将设备置于断电状态。
第十三条电气设备调试中,任何操作都必须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禁止乱拉电线插拔开关。
第四章电气设备维护与检修第十四条电气设备维护与检修应定期进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电气设备维护与检修前,必须切断电源,并使用标志牌提示他人。
第十六条电气设备维护与检修必须由有相关资质的人员进行,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操作。
第十七条在电气设备维护与检修过程中,必须依照操作规程使用工具,确保作业安全。
第五章电气设备运行第十八条电气设备运行前,必须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排除故障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九条电气设备运行中,必须保持设备的清洁与良好的通风,避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第二十条电气设备运行中,任何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机检修,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六章事故处理第二十一条电气事故发生时,必须立即切断电源,并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第二十二条电气事故处理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指挥,其他人员必须服从指挥。
测量设备操作规程

测量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管理标准目的:确保测量设备的能力满足使用要求;设备管理标准适用范围:适用于物业管理处对测量设备从配置、样准、使用至管理各个环节的控制。
一、设备管理标准目的确保测量设备的能力满足使用要求。
二、设备管理标准适用范围适用于物业管理处对测量设备从配置、样准、使用至管理各个环节的控制。
三、设备管理标准职责1、总经理负责批准测量设备的采购计划。
2、管理处经理负责审核测量设备的采购计划。
经理助理负责采购计划的实施。
3、管理处机电维修部负责提出测量设备的采购计划或申请;负责测量设备的使用、校准和管理。
四、设备管理标准程序要点1、测量设备的范围(1)按用途可分为向顾客计费用的;维护和检修设备用的;对设备运行参数进行监视用的。
(2)按装置可分为安装于固定管道、设备上的;移动使用的。
(3)按来源可分为公司原来已有的、新采购的、借用的。
(4)按形式可分为仪器、仪表、磅秤、天平、量具、测试软件。
2、测量设备配置的要求(1)数量满足使用需要。
(2)最大量程、最小分度值和精度等级满足被测对象精密度、准确度的要求。
3、测量设备的采购(1)机电维修部主管应根据测量设备的现状和需要,提出采购计划或申请,经管理处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按规定进行采购。
(2)采购计划或申请应详列所需采购测量设备的下列资料:a、名称、型式或型号、规格、最大量程、最小分度值、精度等级;b、数量、该产品的标准代号(尽可能做到)、用途、参考生产厂家或供应商名称。
(3)采购人员应严格按采购资料进行采购,如有变动,应事先征询机电维修部主管的意见。
(4)测量设备采购进公司后,应按公司相关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机电维修部主管应核对实物是否与所申报采购资料相符,并核查验证包装、外观及所带证明、证件。
4、设备管理标准测量设备的管理(1)机电维修部主管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测量设备,其职责为:a、建立测量设备台账,其内容包括:出厂编号、公司编号、名称、型式或型号、量程参数、精度等级、生产厂家、数量、使用部门或使用人、开始使用日期等唯一性标识追溯性资料,并随测量设备的变化而保持台账的可用性和可追溯性;b、对测量设备逐一进行编号标识,其要求为:本表未作规定的,由专职管理人员依据上述原则予以规定;——标识方法应按方便、适用、可行、易于观察的原则进行,一般采用带色彩(如红、黄色)的不干胶纸编号后粘贴于测量设备适宜部位的方法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锡市申环电工有限公司文件编号SHDG-JC-2012测量设备操作规程版次/修B/0改号目录页次1/11.JCP-25型冲片机操作规程 (2)2.QJ-57型直流电桥操作规程 (3)3.游标卡尺操作规程 (4)4.千分尺操作规程 (5)5.JLX-A橡胶硬度计 (6)6.JSC-10手提式测厚计 (7)7.401-B老化箱操作规程 (8)8.XRL-400C熔体流动速率仪操作规程 (9)9.HN101-2A电热鼓风干燥箱操作规程 (10)10.QLB-25D/Q平板硫化仪操作规程 (11)11.X(S)-K(160)炼胶(塑)机操作规程 (12)金属线材扭转试验机操作规程 (13)电子地上衡操作规程································· (14)电子汽车衡操作规程 (15)氧分析仪操作规程 (16)3460直读光谱仪操作规程 (17)闪点仪操作规程 (18)18.试验用挤出机操作规程 (19)19.手持折射仪操作规程 (20)型电子计价秤操作规程 (21)JCP-25型冲片机操作规程一.试验准备1.先将试样准备好。
2.检查设备的手轮是否灵活,有无脱落现象。
3.选择所需的取样刀具(哑铃刀或距形刀)。
二.试验步骤1.平台上放一簿纸板,转动手轮,调节限位螺钉,使刀的行程略低于板面;2.将已经准备好的试样放置于簿纸平面上旋动手轮即可冲切试片。
三.注意事项1.在冲切片过程中注意头部与手轮的距离,避免撞伤。
2.定时检查取样用的刀具,是否有磨损,及时打磨,保证所取试片光滑。
QJ-57型直流电桥操作规程一.试验准备1.将倍率盘旋到GV或BV位置,检查工作电源,如指针偏转不到绿线,表示电压过低,应更换电池。
2.将电源选择开关和指零仪选择开关扳到相应位置。
3.放在任一倍率下调整零位。
4.检查R1、R2是否符合被测电阻要求。
二.试验步骤1.将被测电阻按四端连接法接在电桥相应的夹具上;2.估计被测电阻的大小,选择适当的倍率位置;3.先按“G”按钮,再按“B”按钮,调节测量读数盘,使指针至零位,如发现检流计灵敏度不够,应增加灵敏度;4.指针指向零位后,将“G”、“B”按钮放开,读出盘度示数,做好记录;5.不使用时将倍率位置旋至“断”处。
三.注意事项1.内附电池长期不用时应取出。
2.仪器发生故障,不得擅自拆卸。
游标卡尺操作规程一、使用方法1. 在使用游标卡尺时应注意先将测量面檫净,并检查零点位置是否正确;2. 检查各部件的相互作用;如尺框和微动装置移动是否灵活,紧固螺钉能否起作用。
3. 校对零位。
使卡尺两量爪紧密结合,应无明显的光隙,主尺零线与游标卡尺零线应对齐。
如果零位对不齐,或量爪有磨损应送计量室检修。
4.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前,卡尺应放在被除数测工件附近,以使卡尺和被测工件具有相同温度。
5. 使用卡尺测量外径时,应先使卡尺两量爪间距略大于被测工件的尺寸,在使量爪接触被测工件表面,并找出最小尺寸。
6. 测量内径时,应先使卡尺两量爪间略距略小于被测工件的尺寸,在使量爪接触被测孔表面,并找出最大尺寸。
7. 用圆弧内量爪测量内径时,应在读数上再加上两量爪的宽度b值,才量所测的尺寸。
8. 读数时,卡尺应朝亮光的方向,目光应垂直尺面。
9. 不能用卡尺测量运动着的工件,不准以卡尺代替卡钳在工件上拖拉。
10. 卡尺不要放在强磁场附近(如磨床的磁性工作台上)。
卡尺要远离热源。
二、读数方法1. 先读整数部分,游标零刻线是读数基准。
先看游标零刻线的左边,主尺上最靠近的一条刻线的数值。
2. 读小数部分,判断游标零刻线右边是哪一根游标刻线与主尺刻线重合,将刻线的序号乘游标分度值之后,所得的积即为读数的小数部分。
3. 求和,将读数的整数部分与读数的小数部分相加即为所求的读数。
4. 用公式概括:所求尺寸=主尺整数+(游标刻线序号×游标分度值)千分尺操作规程一、使用方法1、在使用千分尺时应注意先将测量面(测钻)揩净,并检查零点位置是否正确;2、检查零位的办法是转动测力装置,使两测量面轻轻地接触,当听到齿轮磨擦声时,应是零位相符;3、若此时微分筒与固定套筒的刻线读数值不是零位,而差值在±0.02mm或±0.01mm内,应用锁紧装置将测微螺杆锁紧,用扳手转动固定套筒,使零位对准;4、若当微分筒与固定套筒的刻线读数数值不是零位,而差值在±0.02mm或±0.01mm以上,亦用锁紧装置锁紧测微螺杆,用扳手松开测力装置的螺钉,松开微开筒后再对好零位,然后紧固测力装置的螺钉;5、转动微分筒到所需要的读数时,应紧锁锁紧装置。
二、注意事项1、用完千分尺后应用干布将千分尺檫净,测量面(测钻)不应接触;2、把千分尺装在盒内,存放在干燥地方,小心轻放;3、发现千分尺有故障,应报计量人员,不能擅自拆卸。
JLX-A橡胶硬度计操作规程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使用了合适的压头和砧座; (2)更换压头和砧座时保证罗文螺纹旋紧; (3 )小心安装压头;(4)测量较小试样时应接长杆,接长杆也应旋紧。
试验程序1)检查力指示表的指针位置在红色“0”位,如果不在红点,应旋转表盘圈使其指在红点位置。
2)将试样放在仪器开口内,使其试验面与压头轴线垂直,旋转手轮使压头抵到试样表面。
3)慢慢转动手轮,使表针指向10kg。
4)转动鼓轮,使鼓轮上的针规靠在有机玻璃放大镜的上边缘,使鼓轮上的洛氏硬度标尺的满刻度线与放大镜的读数线对齐。
5)转动手轮,使表针的总试验力100kg位置。
保持4s±2s。
6)反向旋转手轮,使指针回到初试验压力10kg,透过放大镜沿垂直方向读取鼓轮上的刻度值。
7)试验完毕,取下放大镜,将仪器放入仪器箱。
3.注意事项1)除正常测试外,不允许压头与砧座、接长杆及试样发生触碰,试样支撑面及砧座工作面不得有压痕。
2)测试时保证试验力方向与试样的试验面垂直,保证试样与硬度计之间不发生移动。
3)施加初试验力和主试验力时,指针不得超过规定。
4)施加试验力时应严格防止过载。
5)仪器不得跌落、溅水,溅水后应立即擦拭。
6)定期在丝杠与手轮的接触面注入少量机油。
7)定期用标准硬块检查硬度计精度,决不允许在支撑面试验。
JSC-10手提式测厚计操作规程塑料薄膜薄片测厚仪操作规程1、使用条件环境要求:干燥,温度23±2摄氏度。
试样要求:23±2摄氏度下放置至少1小时。
测量范围:0-1mm.2、操作规程测样前先将指针调至0位,并拨动捏手几次都能回到0位后,方可测样。
使用大拇指压捏手,使上测头升起,将被测物放置于工作台上下测头之间,然后轻放捏手,使之与被测物接触,此时表指针的读数即为被测物的厚度。
为了测量准确,在同一被测物的不同位置测量数次,取其平均值。
试样:沿样品的纵向,距离端部大约1m的位置,横向截取试样。
样条宽度为100mm,且无折痕或其他缺陷。
按照等分式样长度的方法去定测量厚度的位置点1) 试样长度≤300mm,测10点;2) 试样长度在300 mm至1500 mm之间,测20点;3) 试样长度≥1500 mm,至少测30点。
对未裁边的样品,应在距边50 mm开始测量。
3、注意事项试样状态、厚度符合测量要求。
使用之前调0并拨动捏手几次都能回到0位。
拨动捏手时用力要适当,以免超出量程。
4、维护保养仪器要保持干净,不用时上下测头间要垫上薄纸以免受潮后上下测头间生锈。
使用完毕应装入仪器盒内,放置干燥处,防止受潮。
401-B老化箱操作规程一.试验准备1.烘箱使用前需将简易电子调节仪器调到产品测试的温度。
2.将试样准备好。
二.试验步骤1.合上电源开关按下按钮,待温度升上需温度恒温30分钟,方可放入试样;2.试片垂直悬挂应处于老化箱的有效工作处,距箱壁130mm的范围内,每个试片间距离不少于20mm,成分组成实质上不同的试片不能放在同一老化箱中;3.进气孔及出气孔、换气量,测试已固定下来,一般进气孔,孔开一格,出气孔开一圈,因而严禁变动旋钮位置;4.试片应放在老化箱内按有关产品标准规定的温度,保持规定的时间。
三.注意事项1.烘箱内的孔间格不能随意变动,鼓风机要求不开动,可控制调节,不要任意调整。
2.保持箱内外清洁,使用后关闭电源。
XRL-400C熔体流动速率仪操作规程一.试验准备1.开始试验时,将试样先做烘干处理,把随机所带擦拭干净的工具准备好,用水准仪检查仪器是否平衡。
2.用干净棉纱布缠在清杆头部,将料筒内部擦拭干净,将清理干净的口模轻轻放入料筒内,将擦拭干净的活塞装上导向套后,一起放入料筒中。
3.按照要求称取试样,选取砝码及按照要求确定工作条件。
二.试验步骤1.按通电源,开启加热按钮,把温度设定到试样所需温度,按下加热键后仪器开始升温;2.仪器升温至所需温度后,恒温不少于15min(一般取20-30min),在恒温期间在活塞上端面加上所选定的砝码后,用手转动切刀,检查切刀与口模下端面接触状态。
合适的位置应是切刀能顺利的与口模下端面平行相切通过炉体底口。
检查完毕后取下所选定砝码,并将切刀旋转到原始位置;3.恒温时间达到要求后,取出预热的活塞,设置好试验的切料时间间隔,把称好的试样用料斗加入料筒内,并用活塞将料压实以防做出的样条含有气泡;4.试样经过4min预热后,料筒应恢复到规定温度,用手压,使活塞的下环形标记能在5min30s时与导向套上端面相平,并在此时加上选定的试验负荷。
当活塞杆的上环形标线与导向套上端面平齐时,停止切割。
从装料到切断最后一个样条的时间不超过25min.5.样条切完后,挤去余料。
取出活塞并用棉纱布擦拭干净;拉出炉体托板,用清料杆轻轻将口模压下来,并立即用口模钻清理内孔,并用棉纱布将外表面擦拭干净;将棉纱布缠到清料杆头部。
插入料筒内进行擦拭,直到内孔干净为止。
在试验和擦拭过程中应带厚布手套,以防烫伤;6.丢弃用眼睛可见气泡的切段,冷却后,将保留下的切段一般取(3-5段),在天平上逐一称量,准确到1mg,计算各段的平均质量,单个称量值中的最大和最小值之差不能超过平均值的15%,否则应重新试验;三.注意事项每次试验完毕,必须按照要求及时清理磨口,避免堵塞。
HN101-2A电热鼓风干燥箱操作规程一.试验准备1.使用前,先检查电气绝缘性能,金属外壳是否可靠接零保护。
2.合上电源开关,无异常后方可加热开关。
二.试验步骤1.开启加热开关后,各仪表有指示数,加热指示灯亮;2.根据试验要求,调整仪表的设定值;3.开启鼓风开关便可鼓风;4.温度到达设定值后,可将加热2组开关,切换到1组,由1组加热进行恒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