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岩记游(孙福榕原创散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岩记游(孙福榕原创散文)
题记:纪念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诞辰1000周年
一个天高云淡的好日子,我们参观了读书岩。
沿着索桥向南走,下了索桥,拐个弯,不过三百米,读书岩掩映在松竹翠幔的半山坡上。
走进门,迎面的石壁上,唐宋八大家鎏金浮雕,逼真、传神,人物各具神态,惟妙惟肖。
抬头望,不远处,高高的石台上,矗立着一座四角凉亭。
凉亭的匾额上,著名书法家舒同题写的“读书岩”三字熠熠发光。
登上台阶,有一天然石洞,洞内深一丈不足,高约八尺。
相传,当年,曾巩在此洞穴内,面壁苦读,潜心修学。
39岁那年,与其弟曾布、曾牟同登金榜,得中进士,一时传为佳话。
后人为了缅怀曾巩的功绩,在岩洞前建了一个亭子。
亭子的四根方形石柱上均书写了对联。
“亭前树影江边月,岩下书声石上泉”,读后耐人寻味。
曾巩彪炳文坛,古往今来,吸引多少文人墨客来此瞻仰、凭吊。
岩亭下,一口四尺见方的水池,池水清清。
石壁上,宋朝著名理学家朱熹题写的“墨池”二字古朴苍劲。
池边,翠竹依依,郁郁葱葱。
我们越墨池,捨石级,往上攀登,瞻仰“曾文定公祠”。
祠堂坐落在后山坳,整体建筑古朴典雅。
祠前,树叶葱茏,飒飒作响,那是岁月的细语,祠堂内,展示曾氏家族历代后人蜚声文坛的感人故事,观后令人心潮澎湃。
穿过祠堂走出后门,半山腰,仰头望见“思贤堂”。
历经朝代更迭,沉淀厚重的文化内涵。
伫立其间,穿越时空,与大师曾老夫子来一次心灵的对话。
登临后山顶“仰风亭”,秀丽景色尽收眼底。
远眺正前东方,江西第一索桥凌空飞越,桥下盱水波光粼粼。
宝岩塔矗立江边,倒映江心。
南台山寺钟悠悠,余音袅袅。
回眸西方,赣东第一高峰-----军峰山高耸入云,云雾飘渺。
河对岸,城内居民区楼房林立,鳞次栉比。
好一派旖旎风光。
告别了读书岩,我的心一直激荡着。
我感受到了一种震撼,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震撼。
曾巩留给我们的是怎样一种精神!我感受到了一种精神的富有!
2018年6月30日撰写于悟真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