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万里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城万里行》教学设计
第1篇:《长城万里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理解文本中“梦”的含义
二、课型与课时
说读课,一节
三、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如有关长城的图片、历史、传说、诗歌等。

从而认识长城,积累知识。

四、教学设计
(一)感悟文本,分享“梦”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流沙河的诗歌《理想》,懂得了人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才不会迷失方向;学习了《袁隆平的“寻梦园”》,理解了他为实现自己伟大梦想而奋斗终身的精神,学习了《航天女英雄》,感受了她勇于为梦想而献身的优秀品质。

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作家刘雨田的梦想。

请大家看着屏幕动情地朗读课文。

(课件:不同季节长城风景图片,徒步长城沿途风景,如大漠、戈壁、悬崖、大河、丝绸之路等,全文字幕以朗读语速出现)师:作者刘雨田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
生:读书当作家,走遍祖国山河。

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师:好!刘雨田是怎样去实现他的梦想的呢?
生:读了很多中外名著。

生:小时候走遍了家乡;读中学时远征*、武汉;工作后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再后来用两年时间步行走完了万里长城。

师:是的,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了,但为什么又在结尾说:“我的梦也还在继续着”?请同学们用“他……所以他的梦还要继续”的句式说一句话。

(课件显示这个句式)
生:他只是一个探险家,还没有完成作家的梦想,所以他的梦还要继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2篇:《长城万里行》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的
理解文本中梦的含义
二、课型与课时
说读课,一节
三、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如有关长城的图片、历史、传说、诗歌等。

从而认识长城,积累知识。

四、教学设计
(一)感悟文本,分享梦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流沙河的诗歌《理想》,懂得了人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才不会迷失方向;学习了《袁隆平的寻梦园》,理解了他为实现自己伟大梦想而奋斗终身的精神,学习了《航天女英雄》,感受了她勇于为梦想而献身的优秀品质。

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作家刘雨田的梦想。

请大家看着屏幕动情地朗读课文。

(课件:不同季节长城风景图片,徒步长城沿途风景,如大漠、戈壁、悬崖、大河、丝绸之路等,全文字幕以朗读语速出现)师:作者刘雨田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
生:读书当作家,走遍祖国山河。

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师:好!刘雨田是怎样去实现他的梦想的呢?
生:读了很多中外名著。

生:小时候走遍了家乡;读中学时远征*、武汉;工作后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再后来用两年时间步行走完了万里长城。

师:是的,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了,但为什么又在结尾说:我的
梦也还在继续着?请同学们用他所以他的梦还要继续的句式说一句话。

(课件显示这个句式)
生:他只是一个探险家,还没有完成作家的梦想,所以他的梦还要继续。

生:他只是几乎走遍了祖国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3篇:《万里长城》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34个词语。

2、给文章分段,了解课文大意。

3、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
教学难点:用摘录法归纳段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谁见过万里长城?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长城?
二、学习首尾两段。

1、出示第一段。

说说哪些词语读重音?为什么?
2、出示最末一段。

(1)指名读。

(2)说说你有什么问题?
三、自学课文。

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文。

1、开火车读词语。

正音:鸭绿*、了不起、为了、成为、得用
字形:魄、嘉峪关、御、巍
2、指名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按课后第2题分段。

首段与尾段有什么作用?
2、第二段写长城的特点,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你能不能从书上找出来?你运用了什么方法?
3、引读。

4、用摘录法归纳大意。

五、巩固练习
1、抄写词语。

2、作业1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能用赞叹、巍然屹立造句。

3、熟读课文,读出感情。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理解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听写词语。

二、学习第一段。

1、比较句子。

(1)长城是我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万里长城》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说明:
《万里长城》是介绍我国万里长城的说明文,内容比较浅显,条理清晰。

全文围绕长城伟大,按总分总的结构,介绍了长城的三个特点:长城的气魄雄伟;长城的建筑年代久远;长城的工程浩大,施工
艰难来表现,并由联想到人,写出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教学构思:
本教案是《万里长城》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是:
学习课文第二、四、五小节,感受万里长城的雄伟气魄和古代劳动*的伟大。

激发民族自豪感。

下面是这堂课的整体构思:
(一)、课的基调:挖掘课的情感信息,创设情境,感受长城的雄伟英姿和古代*的伟大,激发民族自豪感。

这虽然是一篇说明文,但文中多处穿*抒情歌颂长城,赞扬中华民族的不朽精神。

而且,在所有华夏儿女的心中,长城是一座永不倒的丰碑。

因此,我并没有简单地按一般的说明文的教学方法,,而是挖掘其情感素材,把学生与长城的距离拉得更近,激起学生对长城的无限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课的模式:以读悟形,以读悟情,以读悟理。

学生对课文的领悟是否深入,要看学生对课文的钻研是否深入。

读是最传统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本课中,我有层次到运用了多种读的方式,读中理解语句的深刻内涵,读中启迪智慧,懂得道理,读中产生丰富的联想。

(三)、主题的开掘,体现三层递进:长城伟大——修筑长城的人的伟大——爱我长城,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五年级《万里长城》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34个词语。

2、给文章分段,了解课文大意。

3、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
教学难点:用摘录法归纳段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谁见过万里长城?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长城?
二、学习首尾两段。

1、出示第一段。

说说哪些词语读重音?为什么?
2、出示最末一段。

(1)指名读。

(2)说说你有什么问题?
三、自学课文。

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文。

1、开火车读词语。

正音:鸭绿*、了不起、为了、成为、得用
字形:魄、嘉峪关、御、巍
2、指名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按课后第2题分段。

首段与尾段有什么作用?
2、第二段写长城的特点,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你能不能从书上找出来?你运用了什么方法?
3、引读。

4、用摘录法归纳大意。

五、巩固练习
1、抄写词语。

2、作业1—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能用“赞叹”、“巍然屹立”造句。

3、熟读课文,读出感情。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理解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听写词语。

二、学习第一段。

1、比较句子。

(1)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大班语言《万里长城》的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想象儿歌展现的长城。

2、引导幼儿自豪的朗诵儿歌,读准“弯、担、关、年”。

3、增强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长城的图片、录像及有关儿歌的图片。

2、家长带领幼儿查阅有关长城资料,丰富其知识。

3、有关长城的历史故事。

活动过程:
1、通过图片,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长城图片,提问:“这是什么?你去过长城吗?它是什么样的?你还在哪里见过长城?”
幼儿回答,相互丰富有关知识信息。

2、组织幼儿观看录像“*长城”,让幼儿感知长城的雄伟风采。

幼儿观看录像,教师通过提问进一步增长幼儿有关长城知识。

⑴“你觉得长城像什么?”幼儿展开想象。

⑵“你知道为什么建造长城吗?”
教师适当的讲述有关长城的历史故事,让幼儿了解长城的由来及作用。

3、教师有韵律的示范朗诵,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4、通过具体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⑴教师:“诗歌中说长城像什么?”“扁担的两头挑着哪两个地方?”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在长城的图片上指出山海关及嘉峪关的位置。

⑵引导幼儿欣赏图片,感知大山公公的情感。

“大山公公挑着又长又重的长城,它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5、启发幼儿自豪的朗诵儿歌。

⑴提问:你喜欢长城吗?为什么?雄伟的长城永远屹立在那里,我们在朗诵儿歌时,要把自己也当成雄伟的长城。

⑵教师和幼儿一起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设计:万里长城
活动过程:
1、通过图片,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长城图片,提问:“这是什么?你去过长城吗?它是什么样的?你还在哪里见过长城?”
幼儿回答,相互丰富有关知识信息。

2、组织幼儿观看录像“*长城”,让幼儿感知长城的雄伟风采。

幼儿观看录像,教师通过提问进一步增长幼儿有关长城知识。

⑴“你觉得长城像什么?”幼儿展开想象。

⑵“你知道为什么建造长城吗?”
教师适当的讲述有关长城的历史故事,让幼儿了解长城的由来及作用。

3、教师有韵律的示范朗诵,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4、通过具体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⑴教师:“诗歌中说长城像什么?”“扁担的两头挑着哪两个地方?”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在长城的图片上指出山海关及嘉峪关的位置。

⑵引导幼儿欣赏图片,感知大山公公的情感。

“大山公公挑着又长又重的长城,它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5、启发幼儿自豪的朗诵儿歌。

⑴提问:你喜欢长城吗?为什么?雄伟的长城永远屹立在那里,我们在朗诵儿歌时,要把自己也当成雄伟的长城。

⑵教师和幼儿一起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教师重点注意“弯、担、关、年”的正确读音
活动延伸:
1、教师可设计“去旅游”等专栏,收集展示我国著名景点、著名建筑的图片。

2、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扮演古代壮士,表演守长城等情节。

3、在户外沙池,引导幼儿玩筑长城的游戏。

活动目标:1、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万里长城》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二段,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万里长城》。

我们知道,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东西横亘着一道气势雄伟、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今天,我们就将浏览网络课件,参观这一伟大的中华建筑。

二、制作参观券
要想免费参观长城,你必须自己设计完成一张长城参观券,怎么样?能行吗?好,先请你回忆一下,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打开长城券,从长城文中直接复制,用摘录法概括三大段段落大意,分别列在小圆点后面。

很简单,赶快行动吧。

三、浏览自学:
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我们很快走进了长城,这里有风光馆、历史馆、建筑馆,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参观,同时完成有关练习。

学生选择一个特点,认真朗读有关课文,查阅文字图片资料,互
相交流讨论。

四、交流汇报
现在我们交流刚才学习的收获,请同学们踊跃汇报。

1、有道是,不到长城非好汉风光馆的同学,你们已经一睹为快了,现在就请你做小导游,带领大家游览长城,欣赏图片参观关隘观看录象讲解课文。

课文的第二段就形象地展示长城的磅礴气势和宏伟规模。

让我们通过自己深情的朗读来抒发对长城由衷的赞美。

(齐读课文第二段。


2、登上长城,我们在赞叹之余,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9篇:《长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新词,对照*图,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陡峭”,“凝结”等字。

教学难点,重点
1.指导看图。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录音机。

2.长城远景和近景的**幻灯片。

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学为辅。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了解图意。

1、介绍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

秦始皇统一*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

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

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事建筑。

2、观察*图。

(打出幻灯片)
(1)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麽不同?(上面一幅是远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2)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崇山峻岭之间)
(3)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麽特点?(长和高大)
(4)作者为什麽要选择远,近两个观察点?(不从远处观察,就看不出他的“长”这个雄伟的全貌;不从近处观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坚固的构造特点。

只有从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10篇:长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预习情况
1.检查学生预习生字新词的情况。

2.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

二、浏览全文,梳理顺序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

2.读后交流,梳理文章脉络,
三、重点感悟,加深体验
(一)感悟长城的雄伟气魄。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在读中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

2.通过品读“蜿蜒盘旋”等重点词语,激发学生的想象,想象出长城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绵
延万里的壮美景象。

3.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二)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结构特点。

1.默读第二自然段,图文对照,了解长城的结构特点。

2.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历史作用。

(三)体会劳动*的“智慧和力量”。

1.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在诵读中静心感悟。

2.品读重点
未完,继续阅读 >
投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