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中小企业成长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中小企业成长研究
题目
——以红日药业为例
系(院)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讲师
二〇一五年六月二十日
独创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20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滨州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20 年月日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中小企业成长研究
——以红日药业为例
摘要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中小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加明显,毫无疑问他们必将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力量。

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而且能够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更好地发展地方经济。

一个国家想要经济繁荣发展,不可以只发展大型集团经济,更应该注重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数量多而且在各行各业均有涉及并且分布广泛。

本文从中小企业的研究背景出发,通过对国内外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研究内容和方法。

通过了解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以红日药业为案例对生命阶段进行划分,并对其各个生命阶段进行分析。

最后,提出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持续成长对策。

关键词:企业生命周期;企业成长;持续发展
Research on the Growth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Life Cycle Theory
Abstract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will become a flash poi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Revival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econom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not only to provide a large number of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lleviate employment pressure and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local resources, develop local economy better. A country wants to revive the economy, not only to develop a large group of economies, but shoul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in large number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ndustry and regional wide.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method.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the life cycle of medium-sized and small enterprises, with red medicine as a case of life stages are divided and of the various life stages were analyzed.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life cycle.
Keywords:Enterprise Life Cycle; Enterprise Grow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内研究现状 (2)
1.3研究内容和方法 (3)
1.3.1研究内容 (3)
1.3.2研究方法 (3)
第二章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理论基础 (4)
2.1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相关概念 (4)
2.2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过程 (6)
2.3中小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的类型与及划分依据 (7)
2.3.1划分类型 (7)
2.3.2划分依据 (8)
第三章以红日药业为案例进行分析 (9)
3.1红日药业生命阶段的划分 (9)
3.2红日药业公司的成长分析 (10)
3.2.1红日药业公司的孕育期(1996-2000) (10)
3.2.2红日药业公司的婴儿期(2000-2003) (11)
3.2.3红日药业公司的学步期(2003-2006) (11)
3.2.4红日药业公司的青春期(2006-2010) (12)
3.2.5红日药业公司的盛年期(2010-至今) (12)
第四章中小企业在生命周期中的持续成长对策 (14)
4.1婴儿期中小企业的成长策略 (14)
4.2学步期中小企业的成长策略 (14)
4.3青春期中小企业的成长策略 (14)
4.4维持盛年期的中小企业成长策略 (15)
4.5中小企业的蜕变:贵族期、官僚期 (15)
结语 (17)
参考文献 (18)
谢辞 (19)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各个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数量占据了绝大部分。

虽然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大部分企业仍不能摆脱企业不景气的现状。

由调查所知,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生命长度约为3.5年,欧洲及日本的中小型企业是其两倍。

我国大型集团的一般生命大约是12.5年,国际集团的一般寿命大约是45年。

而美国超过60%的企业不超过5年,仅有极少数企业能达到半个世纪。

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我国中小企业也面临着挑战与机遇。

首先,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小企业的竞争对手除了国内的国有企业,还包括实力雄厚的外资企业或跨国公司。

不过,中小企业也会迎来机遇,就是能够更多的接触国际市场。

其次,中小企业之间的差距也会突出,他们之间的竞争将是综合性地竞争。

虽然中小企业数量较多,占据量的优势,但是他们同时也缺少优秀的人才,而且资金不足,产品单一,更缺乏先进技术。

另外,亟待提高的“组织”能力。

另外,中小企业规模小,投资也小,在制造、销售和管理等中无法进行一体化投资。

这样也难以使其组织能力相应提高,这就是其无法摆脱的劣势。

另外,在一定程度上,重视大中型企业轻视中小企业、重视国有企业轻视民营企业、重视城镇企业轻视乡村企业的旧观念、旧政策,还没有得到全部改正。

在社会上,对中小企业发展造成阻碍的隐形障碍仍没有消除,社会化体系需进一步改善。

1.1.2研究意义
每个企业都是一个生命,既然都是有生命那必然会经历生死,这就和人一样。

当然,所有的企业也不可能拥有一样的生命长度。

综上研究,我们知道企业的生长过程不是从生到死,我们需要分析出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更应该要知道企业怎样才能更可能地保持在成熟期,从而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

(1)理论意义
本文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在生命周期理论的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对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提出了研究,但其研究方向很不集中,而且不够系统。

因此,为了更好的分析与研究我国中小企业的成长,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小企业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不同时期,拥有的不同特征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2)实践意义
第一,对红日药业生命周期进行划分及各个周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企业在各个生命周期的发展策略,其无论是对于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促进就业以及经济的繁荣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本文研究所构建的红日药业生命周期划分的依据不仅可以得出红日药业各个阶段公司所采取的措施,而且有助于其他中小企业借鉴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完善,更多的劳动力走向城市,中小企业更加显示出其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作用。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末,安蒂思·潘罗斯提出企业成长理论是企业内部成长理论[1]。

把每一个企业都看做是一个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构建“企业资源一企业能力一企业成长的研究框架”。

安蒂思·潘罗斯指出是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决定着企业经济效益和发展方向。

公司的资源是决定着企业的成长,其能力决定了企业成发展的速度、方式等等。

《企业成长理论》的成功发行,成为了当代经济管理方面的影响了巨大的著作之一。

安蒂思·潘罗斯指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认为只有创新才能真正促进公司企业成长。

1.2.2国内研究现状
虽然我国对于中小企业研究较落后于国外研究,但我国学者的研究更符合我们中小企业现状,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成长更具有针对性,指导性。

蒋一苇学者在研究企业成长理论方面有很大的成就。

在其代表作《企业本位论》中更是著名论点,他认为,企业是由生命的,能够自我成长的,而不像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无生命的“砖头”[2]。

1996年,杨杜学者从另外的角度即经营资源方面阐述了企业成长理论。

其代表作《企业成长论》中提出了相关论点。

他认为,要从质与量两个方面剖析企业成长,当量变达到一定值时,就会发生质变,企业也就会发生阶段性变化[3]。

1.3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研究内容
论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绪论。

简单介绍了中小型企业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二章,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主要说明了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与研究方法。

第三章,以红日药业为实例进行分析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第四章,针对企业各个生命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1.3.2研究方法
第一章重点运用的是文献综述法、理论指导法;第二章具体采用了描述性研究法;第三、四章在分析和战略部分采用了案例分析法、逻辑分析法。

第二章中小型企业生命周期的理论基础
2.1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相关概念
(1).中小企业在欧盟的定义是指企业的员工人数在250人以下[4]。

在中国大陆的中小型企业是按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划分的。

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依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例如下表2.1给出的部分国家及地区中小企业定性界量标准一览表。

表2.1 部分国家中小企业定性界量标准一览表
另外,在各行各业中大、中、小型的企业划分指标也是不同的,如下表。

表2.2 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
(2).企业生命周期是指把企业看做有生命的机体,企业也会成长,从出生到衰老[5]。

在其生长的各个阶段,企业都要完成资源的输入与输出,资金的流入和流出。

再此过程中,企业会不断地发生变化,有的变强有的变弱。

企业组织和生命体是有着渊源的,他们的相同之处是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

虽然他们之间的有相似之处,但却不能否定他们之间的差异性。

全面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把握企业生命周期的作用。

曾有学者专门研究了企业组织与生物界之间的界限。

第一界限是人类能够了解生物体的一般的寿命,但是却不能掌握企业的生命周期。

第二界限是一个生物体只能越来越衰老,而企业却能够从衰老阶段返回到昌盛阶段。

由此可知,社会组织能够持续成长,这对企业文化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最早提出生命周期概念的是耶鲁大学的学者,他们认为,一个企业组织总会经历产生、成长与衰老,之后只有两个结果,复苏或消亡[6]。

这个概念的提出为以后生命周期企业理论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2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过程
在企业成长过程的阶段性与其规律而言,在很早之前就有了认识。

Downs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企业大致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三大阶段[7]。

首先,企业拥有合法经营权,这是企业在社会团体中能够生存的首要条件。

其次,企业的发展与创新是保证企业能够壮大与达到成熟期的必要条件。

最后,建立与健全企业文化。

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营,才能使企业在遇到逆境时而不会自乱阵脚,企业各个部门才能精诚合作。

同时Lippit也提出了企业三阶段,在诞生期构建企业运营部分,尽一切可能地保证其生存[8]。

在青春期企业要有条不紊地发展,并且获得一定的认可度。

在成熟期企业要注重发展自己的特色,并在其领域上不断做大,不断创新。

其后,斯坦梅茨通过对众多公司的研究与观察发现了S型生长轨迹[9]。

他将公司的发展划分为直接控制、指挥管理、间接控制及部门化组织等四个阶段。

即随着公司的发展,董事会将对企业管理进行调整。

如聘请职业总经理来管理公司,这就是间接控制。

两年之后,Scotty提出了他倡导的三阶段[10]。

首先,企业先经历非正式的组织团体,此时的公司所经营的产品比较单一,是有老板自己控制的。

其次,随着公司的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其专业化得到发展,员工的奖励制度也接近完善。

最后,到了这个阶段,将进行多元化生产,公司无论是员工还是规模都是巨大的。

其制度也是非常完善的。

Greiner(1972)发表《Evolution and revolution as organizations grow》一文,标志这生命周期理论走上一个更加成熟的台阶[11]。

在此理论中,企业成长的阶段得到明确的划分,其中在每一个阶段企业都会经历一段稳定的时间,之后,公司将会遇到由内部因素或外部因素引起的企业危机。

如果能够化解了危机,那么公司将进一步发展。

首先,公司通过生产一款产品,在市场需求的条件下而拥有自己的市场,随着企业的发展,公司规模变大,与此同时,企业也会遇到危机,老板不可能完全掌控公司的所有事物,因此部门经理也就出现了。

其次,解决完上次危机,公司逐步正规化,既有管理阶层,又有初步建立的制度。

公司顺利运行一段时间后,随着公司的发展以及市场的多样化的出现,中央集权成为使公司再一次地出现了危机。

这次危机严重地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积极性降低,工作动力不足,有些员工甚至辞职。

再次,公司董事从上一次危机中明白了权力集中的危害性,将
会采取一些措施,如给予各个部门一定的权限,即权利分割。

不久,管理经理的权限要求越来越多。

此时企业出现控制混乱的情况。

企业的失控会令这些老板们害怕,同时出现不信任。

另外,公司的危机一次又一次地被化解,其内部的磨合程度也越来越高,健全的规章制度使得公司透明度越来越高,部门之间的信任度越来越高,工作效率显著加强。

但是,公司太过于制度化也会带来一些弊端,即制度异常化。

此时危机出现,企业过分地制度化将严重打压员工的创新,企业将难以发展。

最后,为了摆脱这种官僚文化与复杂的制度,企业必须去杂化简,进行改革。

此时应该注意发展团队的作用,鼓励个人的技能。

消减复杂的制度,利用新的合作来提高工作效率。

2.3中小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的类型与及划分依据
2.3.1划分类型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其基本原理是按照生物进化理论将企业划分成几个阶段,按照对不同阶段的分析,找出失败的原因,并加以改正,从而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并尽可能地使企业保持在成熟期。

生命周期理论的划分有很多种,较为广泛是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将企业划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另外,斯坦梅茨发现企业S型生长轨迹。

他将公司的发展划分为直接控制、指挥管理、间接控制及部门化组织等四个阶段。

美国学者伊查克根据生物进化原理将其划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后贵族期、官僚期、以及死亡期十个阶段[12]。

此十阶段的划分比以前的理论更加详细,因此,采用这十个阶段划分来进行论述。

其理论也可用表2.3来表示。

图2.3 企业划分阶段
2.3.2划分依据
如何确定公司现状处在哪个阶段是研究问题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运用生命周期的必要条件,只有了解自身的状态,才能发挥理论的作用,从而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从定量与定性方面分析足以包含现存所有的理论。

定量分析法是运用各种工具分析参数值,来确定其生命阶段[12]。

一种方法就是建立线性方程,通过建模来进行参数值,从而判断出企业现在所处的阶段;另一种方法就是对指数函数ABI
K
=进行改正,通过判断A、B的值来判断公司是处于
Y+
3,确定公司的转哪个阶段;第三种方法就是构建一元三次回归方程d
+
=3
+
ct
bt
at
Y+
折点,以此来作为依据[13]。

这些方法虽然可以作为所需的依据,但也存在不足,即不能包含公司的整个寿命,另外分析也太过复杂。

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定量分析来处理。

定性分析也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在企业中确定几个分析因子,通过判断他们的高低强弱,进而得出企业所处的状态。

定性因子一般包括创新性、企业规模、投资金额等。

第三章以红日药业为案例进行分析
红日药业从开始成立到现在,短短二十年已然发展成了一家横跨现代中药、化学合成药、生物技术药、医疗器械等诸多领域,融研发、生产、市场和资本于一体的中国著名的药企公司。

其中的成功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与借鉴,为此本文以红日药业为实例进行分析。

3.1红日药业生命阶段的划分
孕育期是企业在还没有正式注册前的全部筹备时期,包括企业合伙人的组合以及创业团队组成。

创始人都拥有一张美好的蓝图,并愿意承担创业的风险。

婴儿期是生命周期的第二个阶段,在此企业已完成注册。

为了企业的生存,创业者对企业关怀备至,并且不断地供应养分。

这个阶段,企业容易夭折。

学步期是一个企业成长十分快的阶段,此时,创始人特别地自信,干劲十足。

他们相信自己的判断,敢于抓住每一个机会,但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

青春期是企业采取新格局的时期。

创始人开始聘请职业高管,但是创始人内心里却不愿意把公司交出去让别人打理,这种冲突阻碍着公司正常运转。

盛年期是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时期,公司发展是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公司内部呈现出平衡状态,而且公司注重发展创新并用规章制度来管理公司。

另外,各阶段具体划分依据以及关键成长因素如下表。

表3.1 生命阶段划分依据及关键成长因素
根据红日药业历年销售收入的数据以及员工人数变化的情况,结合以上对生命阶段划分的依据以及表3.1的描述,本文将红日药业的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阶段:孕育期(1996-2000),婴儿期(2000-20003)、学步期(2003-2006)、青春期(2006-2010)、盛年期(2010-至今)。

3.2红日药业公司的成长分析
3.2.1红日药业公司的孕育期(1996-2000)
红日药业能够在短短二十年已发展为一家横跨跨越诸多医药领域,融研发、生产、市场和资本于一体的企业集团,那它是如何开始的呢?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红日药业在此阶段所需的时间约长达5年,在2000年,公司一次性全面通过GMP认证,敷料产品通过ISO9000认证,公司通过GMP认证跟踪检查。

在创始人姚小青的领导下,集团以改善、变革、创新、发展的经营理念,以敬业、高效、协作、学习的行为规范来发展与经营集团。

3.2.2红日药业公司的婴儿期(2000-2003)
红日药业起初是天津大通红日制药有限公司,在2000年进行股份制改造。

并且几年之内,产品生产单一,只是做中药,并维持销售收入以较高的速度增长。

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生存。

为了生存与效益,红日药业公司也开始进行其他业务方面的扩展。

红日药业公司凭借其优秀的业务以及先进的设备与多家大型集团进行合作,从而使得资本得到积累。

另外企业加强了人力资源部门的建设,并且提高对财务掌控程度。

公司还高薪聘请一些有丰富经验的员工来担任重要职务,并建立与完善选拔机制和考核机制[14]。

随着先进理念的引进以及员工对于先进理念接受度的提高,这就使得红日药业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度过婴儿期。

据有关数据表明,红日药业有着较快的演变步伐甚至是跨越式的节奏直接进入下一个阶段。

红日药业为了快速地度过婴儿期,加强了人力资源部门的建设,并且提高对财务掌控程度。

另外,公司应该高薪聘请一些有丰富经验的员工来担任重要职务,并建立与完善选拔机制和考核机制。

3.2.3红日药业公司的学步期(2003-2006)
2004年公司取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注册证》,而且多种新药得到审批。

2005年,红日药业开始涉猎化学合成药以及生物技术药领域,随着在上个阶段的资金积累,公司开始开拓业务范围,以此来刺激公司的发展。

根据表3.1中的划分依据,开始着手建立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是该阶段的尾声。

此时,红日药业开始着手设置新的目标,并且多种新药成功上市。

此时公司还进行了多元投资,开发生物工程药品、基因工程药品、植化药品的研究。

在此阶段红日药业有了部分资金和市场,也选择多个产业来发展多元经济[15]。

虽然此时企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整体而言还是比较脆弱的。

例如,企业的财政控制不足,社会竞争力还没有形成。

此时公司再进行多元投资,其风险还是很大的,甚至导致公司资金运转不周。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

首先,改进与完善管理制度,上个阶段公司主要在努力生存,基本没时间来建设规章制度,进入这个阶段就是要进行内部管理,用制度来约束一切。

然后,进行企业文化宣传。

让员工了解规章制度的重要作用,学会用制度进行自我约束,用制度来约束团队。

3.2.4红日药业公司的青春期(2006-2010)
根据表3.1中的划分依据,逐步完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以及中长战略的规划以及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出现是该阶段结束的标志。

公司股份上市,股票发售,这也意味着公司开始行驶行政职能。

同时也影响了企业创新。

在辽源特大火灾,红日药业捐赠价值四百万人民币的注射液;红日药业向云南省红十字会捐赠价值五十万元人民币的血必净注射液,用于弱势群体艾滋病、中毒等领域的治疗;“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红日药业第一时间向灾区捐赠价值八十万元人民币的药品及二十万元现金,且全体员工纷纷献出爱心,捐款四万余元。

这就是企业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也反应了企业文化的发展。

当红日药业发展到这个阶段时,其实已经生存下来了,并获得了市场的肯定。

在这个阶段红日药业的的管理层也认识到其企业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使自身挤进优秀行列,满足更大的市场需求,同时也要获得更多的利润来谋求更大的发展,否则企业就会倒退,甚至是夭折。

另外,红日药业也要尽可能地挖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建立了一套鼓励机制[16]。

3.2.5红日药业公司的盛年期(2010-至今)
据表3.1中的划分依据,逐步完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以及中长战略的规划以及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出现是该阶段开始的标志。

直到后期红日药业公司的销售增长率止步不前,企业也缺少了市场的创新,这些都阻碍了红日药业的发展。

面对这个问题红日药业提出了更为先进的目标,利润、顾客、专业领域、成长、员工、组织、社会公民等七个方面,这是红日药业进入盛年期的标志。

对处在盛年期的红日药业调研可知,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战略组织,也拥有十分清晰的战略目标。

首先红日药业采取创新战略,想要持续健康地发展,就要以创新为动力,以顾客满意为标准,保持优良的产业结构[17]。

另外采取警惕战略,盛年期的企业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官僚作风的盛行,高层之间勾心斗角,这使得企业工作效率严重低下;公司极力要求利润最大化,而忽略了商场是在相互合作,共谋利益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公司不能及时获得产业的最新消息,这就失去了一次机会,错失先机;员工无故离职;企业文化缺失。

以上五个方面盛年期企业必须警惕。

为此公司引入外资,加大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