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复习-质量和密度问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
1.小明观察了市场上的测重仪后,设计了如下面选项所示的四个电路(R是定值电阻,R1是滑动变阻器),其中可以测量人体重的电路是
A.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压力增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分压作用可知,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选项符合题意;
B.电流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将滑动变阻器短路,并且电流表示数不随人体重的改变而改变,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因为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而电源电压不变,所以无论压力增大还是减小,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不管变阻器阻值变大还是变小,电压表都相当于测电源电压,示数不变,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2.手中有一叠薄纸,要称出一张纸的质量,下列方法最可取的是()
A.先称一块铁的质量,再称出铁块和一张纸的质量,然后用总质量减铁的质量
B.取出10张纸,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10就得出一张纸的质量
C.取出100张纸,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100就得出一张纸的质量
D.以上方法都可以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不可能用天平直接称出小于天平“感量”的微小物体的质量;一张纸的质量小于天平的感量,要测量它的质量,需要用累积法,即用天平测量若干相同微小物体的质量总和,用所
得结果除以物体的数量,就可以求出一个微小物体的质量。

【详解】
A .由于一张纸的质量太小,所以测一块铁与一张纸的总质量与测一块铁的质量差别不大,则此办法不可采用,故A 错误;
BD .一张纸质量太小,10张纸的质量仍小于天平的分度值,则此办法不可采用,故BD 错误;
C .称量100张相同纸的质量,用所得结果除以100,即得一张纸的质量,则此办法可采用,故C 正确。

故选C 。

3.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 A .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B .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C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 D .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选择项中能测金属块密度的,必须能测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
A 、刻度尺能测金属块的体积,但不能测出它的质量或重力,不能测出金属块密度.
B 、天平能测金属块质量,量筒水细线能测体积,故能测金属块密度.
C 、弹簧测力计能测金属块重力,从而得到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
D 、天平砝码能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
4.如图所示,体积之比为1∶2的甲、乙两个实心物块,分别挂在杠杆两端,此时杠杆恰好水平平衡,则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为( )
A .1∶1
B .1∶2
C .4∶3
D .2∶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知道,甲物体挂在左边第3格处,乙物体挂在右边第2格处,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此时12G l G l 甲乙即
32 m g m g
⨯=⨯甲乙
所以
2
3
m
m


=,又因为V

/V

=1/2,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是
2
4
1
33
2
m
V
m
V
ρ
ρ
===

甲甲



故C正确。

故选C。

5.同学们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
1.29kg/m3)
A.2.5kg B.25kg C.250kg D.2500kg
【答案】C
【解析】
【详解】
教室的长、宽、高大约分别为a=10m,b=6m,h=3.5m所以教室的容积为V=abh=10m×6m×3. 5m=210m3,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m=ρV=1.29kg/m3 ×210m3 =270.9kg,故选C.
6.为了测量醋的密度,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m0;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m总。

对小明的实验设计,下列评价中最合理的是()
A.实验步骤科学且合理B.对醋的体积测量错误
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小D.量筒不够稳定易摔碎
【答案】D
【解析】
【分析】
液体体积要用量程测量,量程的形状细而长,放在天平上在调节的过程中很容易倾斜而摔碎。

【详解】
步骤中把量筒放在天平上测液体的质量是不合适的,因为量筒的形状细高,重心高,重心越低越稳定,越高越不变稳定。

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容易掉下来摔碎,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液体的测量,测量液体的密度常用的步骤是: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液体,记下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
m2;④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m1-m2;⑤计算液体的密度。

7.有一体积为320cm 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
B .此固体的密度为38g/cm
C .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会变小
D .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33410kg/m ⨯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用天平测量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应放在右盘,故A 错误;
B .此固体的密度
33160g =8g/cm 20cm
m V ρ=
= 故B 正确;
C .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会不变,故C 错误;
D .物质的密度与物体质量的多少无关,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不变,故D 错误。

故选B 。

8.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 A .刻度尺、细线、量筒
B .水、细沙、刻度尺、天平(无砝码)和量筒
C .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D .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答案】A 【解析】 【分析】
要测出长方体金属块的密度,需测出其质量和体积;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可用刻度尺测出边长,然后计算体积,或用量筒和水测量体积。

【详解】
A .由刻度尺可以得知金属块的体积,但无法测出金属块的质量,故A 错误,符合题意;
B .用刻度尺可以测量出金属块的边长,计算出体积,根据天平的特点,将量筒放左盘,向右盘加细沙,使天平平衡,然后再将金属块放入右盘中,再向量筒中加水直至天平再次平衡,此时量筒中水的质量等于金属块的质量,读出水的体积数,结合水的密度计算出水的质量,可得金属块的质量,最终可得金属块的密度,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用刻度尺测出金属块的边长,计算出体积,用天平和砝码测出石块的质量,便可求出金属块的密度,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可用量筒和水测出金属块的体积,用天平和砝码测出金属块的质量,从而可以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9.瓶身标有“500mL ”字样的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 A .0.05千克 B .0.5千克
C .5千克
D .50千克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已知V=500mL=500cm 3;ρ=1g/cm 3;m=ρV=1g/cm 3×500cm 3=500g=0.5kg .故答案选B .
10.质量相等的水、硫酸、酒精(知ρ硫酸>ρ水>ρ酒精),分别装在规格相同的A 、B 、C 三个试管中,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
A .A 中装的是酒精
B .A 中装的是硫酸
C .B 中装的是酒精
D .C 中装的是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公式V=
,酒精、硫酸、水的质量相等;ρ酒精<ρ水<ρ硫酸,所以V 酒精>V 水>V 硫酸;
C 装的是硫酸,B 装的是水,A 装的是酒精.故选A .
11.已知铝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分别用铝和铜做一个实心球,下面情况不可能的是 A .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的小 B .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的大
C .铝球的体积大于铜球的体积,但铝球比铜球轻
D .铝球的体积小于铜球的体积,
但铝球比铜球重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当铝球的体积小于铜球的体积时,根据=m V ρ和G mg =可知,铝球的质量小于铜球的质量,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当铝球的体积远大于铜球的体积时,根据=m V ρ和=G mg 可知,实心铝球的质量可能
大于铜球的质量,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铝球的体积大于铜球的体积时,因铝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根据=m V ρ可知,铝球可能比铜球轻,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铝球的体积小于铜球的体积时,根据=m V ρ可知,铜球的质量大于铝球的质量,故D 不正确,符合题意。

12.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ρ甲>ρ乙
B .ρ甲=ρ乙
C .若V 甲=V 乙,则m 甲<m 乙
D .若m 甲=m 乙,则V 甲<V 乙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由图象可知,两物质体积V 相同时,m 甲<m 乙,由密度公式ρ=m
V
可知:ρ甲<ρ乙,故AB 错误;
C .由图象可知,V 甲=V 乙时,m 甲<m 乙,故C 正确;
D .由图象可知,m 甲=m 乙时,V 甲>V 乙,故D 错误;
13.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高度、质量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p 甲>p 乙
B .p 甲<p 乙
C .p 甲=p 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根据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利用密度公式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然后根据p gh ρ=分
析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

【详解】
因为液体的质量相同,并且V 甲>V 乙,则由m
V
ρ=可知,ρ甲<ρ乙;又因为高度相同,则根据公式p gh ρ=可知,p 甲<p 乙。

故选B 。

14.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 、B ,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 .8∶1
B .4∶3
C .1∶2
D .4∶1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像求出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两正方体A 、B 的质量相同,根据得出A 、
B 的体积之比,从而得出边长之比;知道A 、B 的密度关系、边长的大小关系,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据此求压强大小关系。

【详解】
由图可知,当甲的体积为1cm 3时,质量为8g ,所以甲的密度为8g/cm 3;当乙的体积为4cm 3时,质量为4g ,所以乙的密度为1g/cm 3,则有
根据
可得,质量相等的甲、乙的体积比
则甲、乙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
根据柱体压强公式可知,两正方体A.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

故选D 。

15.一个由甲、乙两种金属做成的零件,其体积为61 .3cm 3。

若用与零件质量相同的纯金属甲和纯金属乙做此零件,其体积分别为96.5cm 2和52.5cm 3。

则原零件中金属甲的质量和金属乙的质量之比为( ) A .l:2 B .1:3 C .1:4 D .1:5 【答案】C 【解析】 【详解】
设零件的质量为m ,由题可知,纯甲金属和纯乙金属的质量相等,则两纯金属的质量也为m ,已知纯甲金属和纯乙金属的体积分别为96.5cm 3和52.5cm 3,所以甲的密度:
3
96.5cm m
ρ=

乙的密度:
3
52.5cm m
ρ=

已知零件的体积为V =61.3cm 3,设零件中含甲金属的体积为V 甲,则零件中乙金属的体积:
361.3cm V V V V =-=-乙甲甲①
零件的质量:
m V V ρρ=+甲甲乙乙
即:
3396.5cm 52.5cm
m V m m
V =
+甲乙
② ②式两端同时除以m ,并把①式代入可得:
333
61.3cm 196.5cm 52.5cm
V V -=+甲甲()
解得:3
19.3cm V =甲,则:
33361.3cm 19.3cm 42cm V V V =-=-=乙甲
零件中甲金属的质量:
33
19.3cm 96.5cm
V m
m ρ==
⨯甲甲甲 零件中乙金属的质量:
33
42cm 52.5cm
m
m V ρ==
⨯乙乙乙 所以零件中甲乙两金属的质量之比:
3 3
3
3
19.3cm1
96.5cm
4
42cm
52.5cm
m
m
m
m

==



故选C。

16.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将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a和b中,木块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容器盛的是乙液体,b容器盛的是甲液体
B.木块在a容器内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C.a、b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D.a、b两容器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象可知,体积V相同时,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则根据
m
V
ρ=可知
ρρ
甲乙
>
相同木块在a、b中都处于漂浮,则所受浮力
a b
F F G
==
浮浮木
根据F gV
ρ
=
浮液排
可得
a b
a b
gV gV
ρρ
=
排排
由图可知
a b
V V
<
排排
所以
a b
ρρ
>
所以,由此可知,a容器盛的是甲液体,b容器盛的是乙液体
故A不正确;
B.因为
a b
F F
=
浮浮
所以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a b G G =排排

a b m m =排排
故B 不正确;
C .由于两容器中液面相平,且
a b ρρ>
根据p gh ρ=液,a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故C 不正确;
D .木块在a 、b 两容器中都处于漂浮,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a a F F =下浮 a
b F F =下浮

a b =F F 下下
由于两个木块相同,则底面积相同,根据F
p S
=
可知 a b p p =下下
故D 正确。

故选D 。

17.以下是一则新闻消息:“今天零时,发改委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25元和12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降低0.09元和0.10元…”据此估测90号汽油的密度为(不考虑90号汽油生产过程中密度的变化)( ) A .0.80×103kg/m 3 B .0.75×103kg/m 3 C .0.72×103kg/m 3 D .0.70×103kg/m 3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汽油的密度为ρ,故1吨汽油的体积为V =
1000kg
ρ
,根据题意,1L 汽油降低0.09元,故
1000kg
ρ
×1000L/m 3×0.09元/L=125元
解之得ρ=0.72×103kg/m 3。

故选C 。

18.甲物质的密度为4g/cm 3,乙物质密度为7g/cm 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5g/cm 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
A .8∶7
B .7∶8
C .4∶7
D .7∶4
【答案】A 【解析】 【详解】
假设甲、乙物质的体积V 甲、V 乙,则甲、乙的质量分别为:
34g/cm 4m V V V ρ==⨯=甲甲甲甲甲, 37g/cm 7m V V V ρ==⨯=乙乙乙乙乙,
甲、乙混合后的质量为:
4+7m m m V V =+=甲乙甲乙总,
混合后的体积为:
V V V =+甲乙总,
因为m
V
ρ=
,混合后密度为5g/cm 3,所以混合后的密度为: 3+4+7==5g/cm ++m m m V V V V V V V ρ=
=甲乙甲乙
总总甲乙甲乙
总, 则有
()4+7=5+V V V V 甲乙甲乙。

=2V V 甲乙,
所以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4:78:7=8:7m m V V V V ==甲乙甲乙乙乙;
故BCD 项不符合题意,A 项符合题意。

19.一容器装满水后,容器和水的总质量为m 1,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 的小金属块A 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 2;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 的小金属块A 和一质量也为m 的小金属块B 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 3,则金属块A 和金属块B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块A 的密度为
12水
m m m m ρ++
B .金属块A 的密度为
21水
m m m m
ρ-+
C .金属块A 和金属块B 的密度之比为(m 3-m 2+m ):(m 2-m 1+m )
D .金属块A 和金属块B 的密度之比(m 2+m -m 3):(m 1+m -m 2)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假设A 密度ρA ,体积V A ;B 的密度ρB ,体积V B ,容器体积V 容,容器的质量为m

,则有
ρA V A =m ,ρB V B =m
装满水后容器和水总质量为m 1,则
m 容+ρ水V 容=m 1
对于放进A 的情况
m 容+m +ρ水(V 容-V A )=m 2 m 容+m +ρ水V 容-ρ水V A =m 2 ρ水V A =m +m 1-m 2① V A =
12
m m m ρ+-水
金属块A 的密度为
ρA =12A 12==
m m m
m m m V m m m ρρ+-+-水水
故AB 错误;
CD .对于放进AB 的情况
ρ水(V A +V B )=2m +m 1-m 3②
由①②可得
A 12
B 23
=V m m m V m m m +-+- 23
A A
B B A 12B
===m
m m m V V m V m m m V ρρ+-+- 故D 正确,C 错误。

故选D 。

20.一个铜块温度从20℃升高到20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不发生变化 B .体积不发生变化 C .体积变小了 D .密度不发生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温度、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所以铜块的温度升高,它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A 正确;
B .根据热胀冷缩的规律,铜块温度升高,它的体积会变大,B 错误;
C .由上述可知,它的体积会变大,C 错误;
D .根据密度公式m
V
ρ=
,质量不变,它的体积变大,那么它的密度变小,D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