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偏和晃度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晃动与瓢偏测量
旋转零件对轴心线的径向跳动,即径向晃动,一般称晃动,而晃动程度的大小称为晃动度。
旋转零件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即轴向晃动,称为瓢偏,而瓢偏程度的大小称为瓢偏度。
晃动和瓢偏不能超过允许值,否则转体在高速运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将使设备的振动力加剧或转体与静止部分相摩擦,造成大的事故。
因此,在检修中,对转子上的固定件如叶轮、齿轮、皮带轮、联轴器等都要进行晃动和瓢偏的测量。
测量瓢偏与晃动,可以在机体内也可以在机体外进行。
一般应尽量在机体内进行这样得出的数据较准确。
一、晃动测量
将所测转体的圆周分成八等份,并编上序号。
固定百分表架,将表的测量杆安在被测转体的上部,并过轴心。
9) <b)
测量晃动的方法
被测处的圆周表面必须是经过精加工的,否则测量就失去意义。
把百分表的测杆对准图的位置"1",先试转一圈。
若无问题,即可按序号转动转体依次对准备点进行测量,并记录下读数。
根据测量记录,计算出最大晃动值。
最大晃动位置为1-5方向,最大晃动值为
0.58-0.50=0.08mm。
在测量工作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在转子上编序号时,按习惯以转体的逆转方向顺序编号。
(2)晃动的最大值不一定正好在序号上,所以应记下晃动的最大值及其具体位置, 并在转体上打上明显记号,以便检修时查对。
二、瓢偏
测量瓢偏必须安装两只百分表,因为测件在转动时可能与轴一起沿轴向移动, 用两只百分表,可以把这移动的数值(窜动量)在计算时消除。
装表时,将两表分别装在同一直径相对的两方向上。
将表的测量杆对准图的位置1和5点两表与边缘的距离应相等。
表计经调整并证实无误后,即可转动转体,按序号依次测量,并把两只百分表的各点测量读数记录在各表记录图上。
测量瓢偏的方法
计算时,先算出两表同一位置的平均数,然后求出同一直径上两数之差,即为该直径上的瓢偏度。
其中最大值为最大瓢偏度,从图中可看出最大瓢偏位置为5-1方向,最大瓢偏度是0.08mm该转体的瓢偏状态如图所示。
求瓢偏度除用图记录外,也可用
瓢偏测量记录
(a)记录;(b)两表的平均值;(c)相对点差值;(d)瓢偏状态
表格来记录和计算。
从图和表中可看出测点转完一圈之后,两只百分表在14点位置上的读数未回到原来的读数,由"50"变成60。
这表示在转动过程中转子窜动了0.10mm但由于用了两只百分表,在计算时该窜动值被减掉。
测量瓢偏,应进行两次。
第二次测量时,应将测量杆向转体中心挪动5~l0mn,两次测量结果应很接近,如相差较大,则必须查明原因(可能是测量上的差错,也可能是转动端面不规则),再重新测量。
测量瓢偏的注意事项与测量晃动的注意事项相同。
瓢偏测量记录及计算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