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2框依法行使权利提升训练10
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2框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2框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2框“依法行使权利”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并学会正确行使权利。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权利的内涵,掌握依法行使权利的方法,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常识,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权利的理解较为片面,容易忽视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联。
此外,学生在行使权利时,往往缺乏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容易侵犯他人的权利。
因此,本节课需要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权利的内涵,掌握依法行使权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权利的内涵,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联。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依法行使权利,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联。
2.依法行使权利的方法和途径。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权利的内涵和依法行使权利的方法。
2.讨论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法治思维。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道具和场地。
3.制作课件,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巩固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权利?权利与义务之间有什么关系?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权利的内涵。
如: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如何尊重他人的权利?引导学生学会依法行使权利,提高法治素养。
4.巩固(10分钟)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亲身参与,如模拟法庭、角色扮演等,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 道德与法治 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 公民的权利 第二课时 依法行使权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的权利第二课时依法行使权利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公民行使权利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行使权力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协商、调节、仲裁和诉讼。
过程与方法:自觉依法行使权利,遵守法定程序,提高行使权力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正确行使权利,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公民依法行使权利有界限难点: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的方式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自习课上大家都在认真写作业,叶欣却在大声说话,班干提醒她,她说:说话是我的有权利!这是真正的自由和权利吗?我们可以为所欲为的行使权利吗?(二)、讲授新课:一、行使权利有界限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我国宪法对于公民行使权利作出了限制性规定,对于公民公民来说,法无禁止即可为。
2、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二、维护权利守程序1、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P42探究与分享2、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协商: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
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2框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2框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是学生掌握基本法律知识,认识权利与义务关系的重要单元。
本单元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同时强调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三课“公民权利”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主要介绍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教育文化权利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些权利的含义、内容以及行使权利的要求,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在行使权利时,往往因为对权利的理解不深入、不全面,导致权利被侵犯或者滥用权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权利的含义、内容以及行使权利的要求,提高学生依法行使权利的意识和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保护的公民基本权利,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
2.引导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明白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3.培养学生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保护的公民基本权利,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权利的含义、内容以及行使权利的要求,提高学生依法行使权利的意识和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权利的含义和内容。
2.讨论探究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权利的理解和行使权利的经验。
3.情景模拟法: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依法行使权利。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权利相关的任务和活动。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1.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2.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
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
3.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
2.知道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
能力目标能够尊重他人合法权利,学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受享有公民权利在个人成长及参与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2.体味公民权利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
重点1.公民基本权利。
2.监督权和受教育权。
难点对政治权利和自由、劳动权、物质帮助权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情境相关的幻灯片。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理解新名词。
方式一:情境导入,场景激趣教师播放幻灯片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4页“运用你的经验”,完成填空。
教师展示幻灯片,展示下列填空:小云上学,体现了她享有受教育权;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被选举权;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劳动权;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物质帮助权。
教师导入:除此之外,公民还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呢?这就是我们本次课要学习和了解的内容。
方式二:漫画导入思考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图喻义的理解。
教师点拨:我国宪法是对公民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
教师导入: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下面让我们学习本课的知识吧。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第二框 依法行使权利知能演练提升 新

依法行使权利知能演练提升1.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下面属于正确维权的是( )①沈某在购物时因结算价格与商家争执,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②李某在购买新房时因合同问题产生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③王某购买的新手机频繁死机,经检验属质量问题,他与经销商协商获得赔偿④张某因购买的小汽车出现质量事故得不到解决,将车拖到工商局门口当众砸毁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看漫画《算计》,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算计A.商家太可恶了,找人揍他B.消费者应与生产者协商解决C.消费者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D.要有消费者权利意识3.小薇和父母去饭店吃饭,被饭店餐桌上方的灯架砸伤,她将饭店告上法庭,胜诉后获得赔偿。
小薇的经历告诉我们( )①要遵循必要的法定程序,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②为了一点小事打官司,得不偿失③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忍气吞声④要采取一切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A.①②③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④4.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而没有门槛的发言权很容易放大自我,忽视别人的存在。
“任性”的发言,可能会埋下不友善的种子。
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交往中,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②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和权利时,不得超越法律允许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互联网是虚拟世界,对一些放大自我、“任性”跟帖,不要太在意④网络跟帖发表意见时,应具有严格的法治观念和向善的道德意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观察漫画《假酒堂皇进市场》。
假如你是A品牌的经营者,可以采用的正确做法是( )假酒堂皇进市场①到市场强行没收假冒产品②请求工商部门解决③把假冒品牌经营者关起来④到人民法院起诉A.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③6.王某在镇上开了一家小餐馆,生意红火,由于人手较少,忙不过来,便让正在读八年级的女儿小红辍学回家帮忙。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2框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2框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的第2框“依法行使权利”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在我国宪法和法律体系中,公民享有的权利及其行使方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知道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常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行使权利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滥用权利、忽视义务的现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平衡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和法律体系中公民享有的权利及其行使方式。
2.培养学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3.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法律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公民权利的行使方式,知道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平衡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公民权利的行使方式。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案例材料:关于公民权利行使的典型案例。
3.教学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公民权利行使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国宪法和法律体系中,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主人公在行使权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兼顾义务的履行?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案例中主人公在行使权利时的正确做法。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2框依法行使权利教案人教版

教
学
目
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增进热爱宪法的情感,自觉遵守宪法、会依法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
3.知识: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依法行使权利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
教学
重点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浏览教师提供的材料
思考活动的主题
分组讨论
学生代表发言
知识拓展: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
提示:(1)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2)协商。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
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
难点
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教学
方法
自主感悟 合作探究 点拨释疑
板
书
设
计
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过程与内容
教法学法与补记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上海市静安区公布对巨鹿路888号优秀历史建筑(如图)被业主违法拆除事件的调查结果,决定对违法行为人王某罚款人民币3050万元,责令其在10个月内恢复建筑原状。同时,对相关政府责任部门及10名责任人员严肃问责。的确,老洋房是业主花8000万元买下来的,公民的“财产权”应该得到保护。但是,公民行使财产权也是受到法律约束的,不能够“无法无天”。
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这一情景。
1.思考:(1)对徐州大妈的言行,你是怎么看的?(2)如果你是现场的交警,会对她讲哪些道理?
提示:(1)这是法治观念淡薄的表现,不懂法律,不依法行使权利。(2)闯红灯是违法行为,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等。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2框依法行使权利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特色创新:
1.实例教学: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权利的概念和行使原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实践活动: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权利的基本概念。权利是公民依据法律规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享有的权益。它是公民权益保障的核心。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权利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正确行使权利和尊重他人权利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权利行使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权利行使的基本原则。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权利行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教学难点:
(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生难以理解权利与义务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权利的行使必须伴随着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权利行使的原则:学生对权利行使过程中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和不损害他人权益的原则难以理解。
(3)实际生活中权利行使的运用:学生难以将所学权利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遇到权利问题时不能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二框依法行使权利课件新人教版

观点一:我们不能容忍无耻之人行不雅之事。 “凤爪女”的行为危害了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 也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应该借助网友的“人 肉”行为予以惩戒。 观点二:“凤爪女”的行为并无过错。网友的 “人肉”行为已经侵害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应 该承担法律责任。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两种观点 任选其一加以辨析。 (2)班会结束前,主持人要求每个同学针 对类似现象提出自己的行动宣言。请结合所 学知识,写下你的行动宣言。
4)诉讼
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权
• 诉讼
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
行政诉讼
第二轮:深入探究
2016年,某机场二十余名乘客因航 班延误,航空公司没有给予及时的 合理的解释和赔偿而情绪失控,冲 入跑道逼停飞机,上演了“拦机维权” 一幕。
• 【拦机乘客】拦机是为了维护我们的合法权利。 • 【其他乘客】“拦机维权”不可思议,稍有不慎就 可能导致机毁人亡。 • 【机场公安】拦机乘客违反了航空安全保卫条例, 处以治安处罚。 • 【民航局】航空公司对该事件处置不当,暂停该 航线的经营。
向人大代表反映
向新闻媒体反映
信访举报
监督听证会,民主 评议会等新方式
②非诉 讼途径
2、向 人大代 表反映
不允许 的方式
3、向 新闻媒 体反映
(4)应树立什么意识:
树立按照法 定程序办事 的意识
3.维护 权利的 方式:
协商 仲裁
调解 诉讼
•(1)协商
• ①特点:协商是 • ②常见:权益争 议——消费、劳动 一种快速、简便 争议和交通事故纠 的争议解决方式; 纷。
(2)思考:拦机乘客该如何正 确维权?
• (1)公民既要享受权利,又要履行义务; 我们要树立法制意识,依法维权;公民在 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 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 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 使权利等。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公民权利第2框依法行使权利教案

1依法行使权利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承接上一课时本课时内容承接上一课时,,在学生了解了公民基本权利包括什么之后在学生了解了公民基本权利包括什么之后,,还要了解行使权利的正确方法。
本课时通过行使权利有界限本课时通过行使权利有界限,,以及维护权利守程序两部分内容以及维护权利守程序两部分内容,,帮助学生明白行使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行使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权利需要依法行使的道理权利需要依法行使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公民基本权利所包含的内容之后学生在学习了公民基本权利所包含的内容之后,,已初步树立起权利意识。
但是但是,,对于权利应如何行使应如何行使,,以及当权利受到侵犯时应该如何维护自身权利仍旧不甚了解。
本节课将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
在学习行使权利有界限时生了解如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
在学习行使权利有界限时,,学生可能会觉得这一内容与上节课所学的政治自由、人身自由相冲突人身自由相冲突,,教师需循循善诱教师需循循善诱,,帮助学生理解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教学分析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体系目标知识体系目标::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权利需要依法行使的道理权利需要依法行使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
程序的原因和方式。
素质能力目标素质能力目标::结合正确解决纠纷的案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正确解决纠纷的案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
权利。
价值取向目标价值取向目标::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增进热爱宪法的情感热爱宪法的情感,,自觉遵守宪法自觉遵守宪法,,自觉维护宪法尊严。
自觉维护宪法尊严。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课时课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读漫画读漫画,,明事理。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2框依法行使权利课件2

讲授新课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讲授新课
知识链接
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我国形成了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长 期存在和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处于领 导地位;其他党派是参政党, 处于被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 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 民的选择。
讲授新课
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讲授新课
傣族 孔雀舞
讲授新课
蒙古族 马头琴
讲授新课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 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 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 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 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 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 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 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 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 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五课 我国基本制度
第3课时 基本政治制度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形成,中国共产 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认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意 义。 2.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重要 内容,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 重要性。 3.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增强民主意识,积极建言献 策。
使
权
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 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法行使权利》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共84分)
1.看下边漫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漫画中的人是在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
B.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时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
C.公民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D.微信造谣、传摇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2.讨要工钱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在讨要工钱时故意损毁财物、阻碍民警依法执行公务的方式则不妥。
2017年1月24日,4名采用激进方式讨薪的农民工,受到湖北警方行政拘留5到10日不等的处罚。
对于上述讨薪事件分析正确的是()
A.只要动机正确就不算违法
B.公民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C.法律应该对农民工这样的弱势群体网开一面
D.企业欠薪在先,农民工的行为不算违法
3.下面的漫画启示我们()
A.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B.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维护国家利益
C.跳广场舞是公民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应妨碍
D.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4.未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太原市两位市民便通过网络转发在晋源区抵制安装“煤改气”设备的言论,对推进工作造成很大影响。
2017年8月31日,太原公安晋源分局通过官方微博
“平安晋源”发布信息,市民王某宏与张某美已被警方行政拘留。
这一案例说明,公民在行使权利时()
①应在法律规定和允许的范围内行使
②可以随心所欲,不受约束
③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④要以合法的方式进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晓红的同学发现,某照相馆将晓红的艺术照在橱窗里展出了。
晓红得知后,非常气愤,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为快速、简便地解决纠纷,晓红可以通过______解决()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6.有人认为,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只要动机是好的,其他并不重要。
这一观点忽视了我们在行使权利时()
A.结果可预期
B.程序要合法
C.动机要端正
D.过程受监督
7.不知从何时起,广场舞席卷中国。
一些人深受广场舞扰民之苦。
一位网友这样抱怨:“小区里的广场舞声音开得跟鞭炮一样,每天晚上吵得要死,下班回家已经累得够呛了,想洗个澡舒舒服服看个电视,就只听得到外面跳舞的音乐声音,还不停地循环播放一堆老歌,都快产生幻觉了。
”深受噪音困扰的居民正确的选择是()
A.安装高音喇叭,抵制“广场舞”
B.请求人民法院立法,禁止“广场舞”
C.在网络上发帖,号召网友反对“广场舞”
D.向社区反映,要求调解“广场舞”问题
8.2017年5月,李某应聘长沙某公司人力资源专员职位并通过考试后,公司当场表示录用李某。
随后,李某入职体检时查出携带乙肝病毒,被公司拒绝录用。
李某认为公司的做法是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就业歧视,并给自己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李某一纸诉状将该公司告到法院,双方达成庭外和解,用人单位赔偿李某各项损失5000元。
李某的做法表明()
A.人和人之间的平等,就是物质上的相等或平均
B.诉讼是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唯一正确途径
C.凡事都要学会退让,不必过分认真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应积极依法维护自身权利
9.杨某因个人生活需要向颜某借款。
颜某将自己名下的两张信用卡用快递寄给杨某。
杨某持卡期间,共发生借款75194.6元,后颜某通过微信转账又借给杨某共计3250元。
杨某还款6300元,剩余欠款一直未还。
无奈之下,颜某起诉至法院,法院判决杨某返还颜某借款本金72144.6元以及利息。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①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②要增强法律意识,懂得依法维权
③我们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④诉讼是公民维权的有效手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人民政府拟对井坪三村进行棚户区改造,同时下发了拆迁公告并附有补偿方案。
由于该补偿方案给出的补偿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格,村内八户村民拒绝在拆迁协议书上签字,九原区人民政府就以这八户村民的房屋属于违建给予强行拆除。
八户村民不服,向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
这种维权方式属于()
A.非诉讼方式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刑事诉讼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6分)
1.2017年8月28日,新京报记者从青岛交警市南大队获悉,八大峡广场一带晚间机动车限行措施已取消,警方增设人行道隔离措施,实现“人车分离”。
此前,这一路段曾因给“暴走团”让路而在晚间部分时段封闭。
青岛某暴走团因警方解除禁行路段而不满的视频曝光,视频中多位参加暴走的成员对解除禁行一事十分不满。
对暴走成员的不满,你怎么看?
2.2017年5月12日上午,杨女士在一面包店花7元钱购买了一包原味吐司,带回家食用。
不料仅吃了几片,就发现该吐司表面有蓝色的小斑点。
由于家里距离该店较远,杨女士通过微信与该店店长沟通,把霉变的面包拍照发给了店方。
杨女士说,面包包装袋上标识的生产日期为5月12日早上7时,保质期为3天。
对此,店方的解释是包装时可能是把剩下的面包混装了。
第二天上午,杨女士和家人赶到该店交涉,但店方负责人态度恶劣,将剩下的霉变面包夺走,双方发生争执,5月15日,杨女士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消协受理投诉后,查看了杨女士提供的霉变原味吐司的照片并立即进行了调查,同时电话通知该店老板陶某到消协协商处理。
经过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调解,陶某当场向杨女士表示歉意,并赔付1000元。
(1)杨女士是如何维权的?
(2)她的维权经历给我们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