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溶液变红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⑤
2、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A.秸秆露天焚烧B.废气达标排放
C.工地洒水除尘D.禁放烟花爆竹
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4、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种类B.原子种类C.元素种类D.物质总质量
5、取用粉末状固体化学药品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A.滴管B.研钵C.药匙D.镊子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用作冷冻剂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氧气用于气焊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7、下列关于Mg、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核电荷数相同 B.质量几乎相等
C.Mg2+比Mg稳定 D.电子层数相同
8、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B.制气
C.收集 D.验满
9、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
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
C.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
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本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10、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
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
11、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12、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3、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
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烧瓶
A.②③B.②③④C.⑤⑥D.②⑤⑥
1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个氮原子-N
2 B.钙离子-Ca+2 C.氯化铁-FeCl
2
D.氦气-He
15、某微粒M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M的原子易失电子 B.x只能为7
C.M为金属元素 D.x为8时,M为阴离子
16、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
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
17、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18、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
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
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
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
1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20、在2A+3B=C+2D反应中,36gA与5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和一定量的D,若C的化学式量为14,则C和D的化学式量之比为()
A.7:1 B.7:8 C.7:16 D.7:32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生活中许多物质中均含有碳元素。
(1)透明的金刚石、深灰色的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_______ (填“单质”或“化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
_______,但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如都具有可燃性,试写出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形似足球的石墨烯(C 60)可以用于超导、催化领域,它是由_______(填
“原子”或“分子”)构成的。
(3)木炭、活性炭都具有_______的结构,因此都具有吸附能力,请写出活性炭的一种用途_____。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化学。
(1)煤、石油和___________常被称为化石燃料。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
(3)木炭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
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可能是__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
A .甲醇(4CH O )
B .甲酸(22CH O )
C .乙醇(26C H O )
D .乙酸
(242C H O )
(5)下列措施中,不利于...
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_____________。
A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 .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 .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3、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____________的吸附除去异味和有色物质;
(2)日常生活中,硬水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一种即可);
(3)检验某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硬水软化;
(5)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和小强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
小华:采用图 1 装置进行实验(燃烧匙中药品为红磷)
小强:(如图 2)选用实际容积为 40mL 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
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 60mL 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
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 ,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后的现象__________ 。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 1/5,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 ,_________ 。
(3)如果将燃烧匙中红磷换成硫粉,实验能否成功?为什么?_____ (填“是”或“否”),原因: _____________ 。
(4)如图所示,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 20mL 刻度处推至15mL 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 20mL 刻度处,则说明
__________;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若不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
(5)若按小强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_
2、结合氧气性质的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盛有碳的燃烧匙应 _____ ,(填序号)①迅速伸入②缓慢伸入,检验产物可使用的药品是 _____ 。
(2)B和C中瓶底少量水的作用分别是 _____ 、 _____ ;
(3)C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 ,为使铁丝在氧气中持续燃烧,把光亮的铁丝绕成螺旋状,目的是 _________ 。
(4)以上四个反应能发生,体现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__ 。
(5)小明用D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D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 ;
②他先在集气瓶里装进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40℃即可燃烧),按图示装置连接仪器,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燃烧,产生 _________ ;(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接近瓶底)
③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从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
___________ ;
④已知c=500mL,a=100mL,若实验非常成功,则b= _____ mL。
⑤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与理论值不相符的是_____________ 。
A 装置气密性不好
B 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水
C 用木炭代替白磷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现将1.0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2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立即塞紧带导管的橡胶塞,反应结束,称量锥形瓶中的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9.4g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1)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的质量为______g。
(2)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_____g。
(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
2、现有25g石灰石样品(所含杂质既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将其放在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量为116.2g。
请回答问题: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
(3)列出根据已知条件求解石灰石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X)的比例式
_________。
(4)样品中碳酸钙与杂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最简整数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A
2、A
3、A
4、A
5、C
6、C
7、D
8、B
9、A
10、C
11、D
12、A
13、A
14、D
15、D
16、B
17、D
18、B
19、B
20、B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单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C+O
2 点燃
2CO 分子疏松多孔
防毒面具、冰箱除味剂、除装修甲醛(合理即可)
2、天然气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使煤燃烧更充分)
22C O +2CO A 、D A
3、活性炭 Ca 2+ 肥皂水 煮沸 蒸馏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产生大量的白烟 水倒流,约占集气瓶原空气体积的1/5 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 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否 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不能形成明显的压强差 装置气密性良好 活塞向左移,最终停留在12ml 的位置 活塞向左移,最终停留在8ml 的位置 红磷燃烧时,活塞喷出伤人
2、② 澄清石灰水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防止熔化物溅落炸
裂瓶底
2
343Fe+2O Fe O 点燃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利于铁与氧气充分接触 助燃性
2254P+5O 2P O 点燃 白烟,放出热量 先下降,后上升
180mL ABC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1.0(2)1.6(3)3.4g
2、(1)3222CaCO 2HCl CaCl H O CO +=++↑;(2)8.8g ;(3)100X =448.8g ;
(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