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化学实验室 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一课时认识你的实验室
切记实验室安全规则
设计目的初步了解化学实验规则和程序,学会几种常见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巩固型作业
1、化学实验使用后剩余的药品应()
A.及时放回原瓶B.倒入指定容器C.扔进垃圾箱D.带回家
2、有下列仪器:①试管②量筒③蒸发皿④烧杯⑤集气瓶,都能用来加热液体药品的一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
3、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A.试管B.集气瓶C.量筒D.烧杯
4、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
A.手握试管,上下晃动B.手指拿住试管,用腕摆动
C.手握试管,用臂摆动D.拇指堵住管口,上下晃动
5、实验后,废液等废弃物应(),剩余的药品应()
A.放回原瓶B.带出实验室并丢弃C.放入指定的容器中D.放入废液缸中
6、烧瓶加热时用石棉网的目的是( )
A.加快反应B.在铁圈上易托平仪器C.减慢反应D.使烧瓶受热均匀
7、下列仪器能加热,但不需要垫上石棉网的是()
A.烧杯B.锥形瓶C.蒸发皿D.试管
拓展型作业
1、指出右图中仪器的名称,并说明用途。

A ______,用途________________ ;
B ______,用途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用途_______________ ;
D ______,用途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用途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前,须理解,明确和.检查
,取用药品时要看仔细,用量要,若没有说明用量时,取用的固体液体。

实验中,同学应分工合作,要认真地____________,实事求是地___________。

实验后,认真,处理,分析,写出。

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要,也不要,更不能带出,要放入。

做实验时发生着火,移开,用或覆盖火源,或使用.
3、取用药品的三不原则是什么?浓酸浓碱沾到
皮肤上如何处理?
4、如右图所示,用仪器的的序号回答问题。

①洗涤玻璃仪器的用具是________.②作热源的
仪器是________。

③可盛放反应物作反应容器的
是_______.④盛放贮存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____。

5、进行化学实验探究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实验技能有、、
、。

6、任何化学药品都有和,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
、、
7、指出“向试管里倾倒液体”操作过程中错误
8、某地曾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医生在给病人输液时,
由于没有按照医疗规程核对药瓶的标签,误将酒精当作葡萄
糖输入病人体内,造成严重的酒精中毒事件。

以此为鉴,请
结合《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谈谈我们在做化学实验时,应
注意什么?否则可能造成什么后果?
9、常见的反应容器中,通常用作固体反应的有、、,可以作液体反应容器的有、、,其中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有、。

实践型作业
1、同学相互交流,举出生活中因违反实验规则而导致的危害有哪些?
2、以”我的实验室”为题写一篇说明文,介绍你的实验室.
3、总结取用液体药品和固体药品的正确操作和注意事项。

4、利用家中的杯子、饮料瓶、筷子、调羹、碗、塑料吸瓶、脸盆、食盐、白糖和水果可练习哪些实验操作?
第二课时练习实验基本功(药品的取用)
设计目的掌握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学会取用固体和液体药品的方法
巩固型作业
1、以下存放和取用药品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锌粒存放于广口瓶中B.盐酸存放于细口瓶中
C.用滴管取用大量液体D.用药匙取用碳酸钠粉末
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将块状固体放入直立的试管内
B.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
C.用药匙取固体药品后,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
D.用胶头滴管吸取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3、向试管内装入某种药品,操作方法如下:先把试管横放,药品放在试管口后,再让试管慢慢立起,由此可知向试管内装入的药品可能是()A.固体粉末B.液体C.块状固体D.液体或固体粉末
4、下列做法在化学实验中应该禁止的是()
①用嘴尝药品的味道②在实验室中追逐打闹③将用剩的药品倒在地上④用手拿
试管加热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⑤
5、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_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________,块状药品用________夹取。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________里.
6、向试管内装入碳酸钠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_____,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____________,然后使试管__________________。

7、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应先使试管________,把盛药品的________(或________)小心地送入________,然后使试管________,让药品_________________.
取用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时,要先将试,用将固体放在,再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块状固体滑落到试管底部。

8、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先拿出瓶塞_____放在桌上,倾倒时试剂瓶标签应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瓶口要___________试管口。

倾倒完毕后,立即,把瓶子,标签。

9.下列试剂中,应该用药匙取用的是_______,应该用镊子取用的是_______,应该用滴管取用的是__________。

①氧化铜粉末②石灰石块③锌粒④试剂瓶中的盐酸
10、右图所示的两个实验操作是错误的,简要指出它们的错误,
说明可能造成的后果.
(1)图①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
造成后果_____________
(2)图②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 ,
造成后果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物质的加热
设计目的了解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给固体、液体加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明白道理并能正确纠错。

巩固型作业
1、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
A.1/2 B.1/4 C.1/3 D.2/3
2.下列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A.试管B.烧杯C.量筒D.蒸发皿
3、某同学加热2~3mL食盐水,操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①点燃酒精灯②加热③用试管夹夹好试管④往试管中加入2~3mL食盐水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
A.①④③②⑤B.①③④②⑤C.④⑤③①②D.④③⑤①②
4、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切忌试管底部接触灯芯的原因是()
A.易使试管底部熔化B.将使酒精燃烧不充分
C.会使酒精灯熄灭D.灯芯处温度低,易使热的试管骤冷而破裂
5、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外壁不能有水的原因是()
A.有利于试管升温B.防止试管在受热时炸裂
C.有利于观察反应现象D.防止试管加热温度过高
6、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试管管口高于试管底部;⑤试管中固体堆积在试管底部;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

其中与之相关的是()A.①②③⑥B.②④⑤⑥C.②③④⑥D.①③④⑤
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其中________温度最高。

8、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三禁止”、、。

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不可_______________。

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需用________,灯内酒精的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万一从酒精灯里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使火焰熄灭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容积为15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通常最多可盛液体_______mL,加热过程中,试管夹应夹在____________。

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加热时,试管夹应由试管________部往______套,注意手指不能按在试管夹的________柄上。

10、给液体加热的仪器有、、、。

给固体加热可以用、等。

11、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固定试管时应注意
这是为了防止。

12、指出右图所示的“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实验操作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图是加热碱式碳酸铜的装置图,(1)仪器的名称:①②________③
④⑤;(2)实验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这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加热时观察到绿色固体逐渐转变为黑色(生成的氧化铜的颜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产生的一种气体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写出这个反应的
文字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结束
后,应该先_____,然后_________,这是
为了.
拓展型作业
1、你认为正确使用酒精灯应注意哪些问题?
2、小强在实验室进行给试管里的固体物质加热的实验过程中,试管炸裂,请你分析导致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3、你认为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四课时物质的称量
设计目的:熟练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天平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能准确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并能分析错误原因。

巩固型作业
1、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A.15g B、15。

1g C.15。

12g D.15。

125g
2、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应该()
A.减少药品B.向右盘中加砝码C.移动游码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3、称量前,当天平的指针不在零点而偏右时,用以称量物质,天平达到平衡时,称得的物质质量与实际质量相比() A.相等B、偏小C.偏大D、无法判断
4、某学生欲称取4。

3g氯化钠,他在左边托盘上放了4g砝码,又把游码移到0.3g处,然后在右托盘上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

这时托盘上氯化钠的实际质量是() A.4.3 g B.3.7g C.4.0g D.4。

6g
5、正确量取7。

5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①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20mL量筒④胶头滴管
A.③④B.①②④C.②④D.只有③
6、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者倒置的原因是()
A.防止试剂腐蚀胶头B.防止试剂腐蚀皮肤C.防止试剂挥发D.防止液体流出
7、下述滴管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取液后的滴管,倒放在试管架上,以免液体流出
B.把滴管放在洁净的实验台上
C.滴瓶上的滴管用过以后未经蒸馏水冲洗便继续使用
D.吸取了石灰水的滴管没经蒸馏水冲洗再吸取纯碱溶液
8、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________克.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前,先把游码放在________的________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如果平衡,指针静止时指在________的________。

如果天平未达到平衡,调节________使天平平衡。

9、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应把称量物放在________盘,砝码放在________盘。

砝码要用________取。

先加________的砝码,再加________的砝码,最后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为止,记录所加砝码和________的质量。

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________中,把游码________。

10、称量干燥的固体化学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_____________,然后把药品放在________称量。

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里称量。

11、某同学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2g,他只在天平的左盘上放一张纸,忘记在右盘上放上相同质量的纸,这样称得的固体药品质量________2 g(填“大于”或“小于”)。

12、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和药品,天平平衡时游码的位置如图所

①若托盘天平的右盘上有40 g砝码,则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的质
量是________________;
②由于操作错误,误将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放在了右盘,天平左盘上的砝码还是40g,则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

拓展型作业
1、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5.4g物质(1g以下用游码),称量后发现砝码和称量的位置放反了,此时他能得到该物质的实际质量吗?如果能是多少?如何补救?
2、简述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说明读数时若仰视或俯视会造成什么后果?
3、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用托盘天平称取5。

5g食盐,放入烧杯中,再用量筒量取了30mL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实验后,他发现自己刚才的操作中出现了一个错误:把5g砝码放在了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

(1)请问他实际上称了多少克盐?如何补救?
(2)若他在量取30mL水读数时,仰视液面,则量取的水是多了还是少了?
第五课时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设计目的:让学生掌握组装仪器的顺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洗涤仪器的方法和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并会熟练操作。

巩固型作业
1、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A.未经老师允许,擅自把实验室的药品带回家
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平放在桌面上
C.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蔗糖
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并整理好实验桌。

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A.容器内壁看不到污物,呈无色透明状
B.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
C.仪器内壁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滴
D.上述中的任意一种标志均表示仪器已经洗净
3、做实验的时候,如果发生意外,下列处理方法不恰当的是:()
A.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处,再涂上烧伤膏;
B.酸碱灼伤,应该先用大量水冲洗伤处,若溅入眼中,不能用手揉;
C.着火,要移开可燃物,用湿布或沙子覆盖火源,或使用灭器;
D.取用药品时,若取错了药品,应该再加入正确的药品即可。

4、在容器(如试管、烧瓶等)口塞橡皮塞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手拿容器,________手拿橡皮塞,________,塞进容器口。

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用力塞上橡皮塞,因为这样做容易________________。

5、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已洗干净。

6、洗涤仪器的方法是:先倒掉废液,再注入_________水,振荡,连洗几次。

如果内壁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_________刷洗。

如果内壁附有油脂,可以用__________或__________洗去,如果内壁附有难溶氧化物或盐,可以用__________溶解,洗后都要用水冲洗干净.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

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根据图1回答:①写出a的名称________②在连接c和d时,使d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采用图2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3采用的收集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这种方法能说明该气体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

检查图3左侧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图3左侧装置中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换成图4中的A,请说出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组装仪器时,掌握的原则是:自而,从到。

9、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的一端插入水中,用双手,气密性良好的标志是,冷却后.
拓展型作业
1、小明同学在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但松手后,一会儿水进
入导管形成一段水柱,小华同学认为该装置漏气,而小明同学认为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你同意哪个观点?说明理由。

2、家用热水瓶通常使用软木塞,当装入或取用开水,需将软木塞放置桌面时,运用你所学知识分析:软木塞应大头朝上还是小头朝上或横放?简要说明其理由.茶杯上的杯盖在饮茶时应如何放置?
第六课时过滤和蒸发(混合物的分离)
设计目的了解过滤与蒸发的基本原理,巩固过滤与蒸发的实验操作技能,明了有关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认识常用的两种混合物分离方法—-过滤与蒸发.
巩固型作业
1、过滤是将_______________ _ 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这一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这一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滤操作过程要注意的问题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发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有:(1)加热过程中,要用_________不断搅拌,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
时,即停止加热.(3)热的蒸发皿要用____________夹持放在__________________上.
拓展型作业
1、某同学实验时,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液体从盛滤液的烧杯中溅出来,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二次后,滤液仍然浑浊,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如捞饺子的笊篱、筛沙子的铁筛子、口罩、纱网等,它们的作用是将大小不同的物质分开,我们可以称之为“筛子”.想一想,化学实验操作中,___________与“筛子”原理相似,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有含泥沙等不溶于水的杂质的粗盐,要除去其中的不溶性杂质而得到较为纯净的食盐固体,请写出实验步骤与每步所需要的仪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自然界中的水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
第一课时一、水的三态变化
二、水的天然循环
设计目的巩固分子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分子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运动的结果,了解水的天然循环的方式及意义。

巩固型作业
1、七月的公园,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3、下列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有序排列的是()
A.液态的水B.固态的水C.气态的水D.无法确定
4、一滴水含有约1021个水分子,它们汇集成一滴水,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水不易挥发,而酒精却易挥发。

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酒精的费点是78.5℃.这说明.
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1)夏天教室地面洒点水后为什么会感觉凉爽?
(2)发烧时用酒精擦身有什么作用?为什么?
(3)用手指蘸水在桌面上写字,能看到字迹逐渐消失,却看不见水分子是如何跑掉的?
(4)湿衣服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比晾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干的快。

(5)空气和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哪种物质更易被压缩?为什么?
(6)酒精和汽油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拓展型作业
1、为什么温度计中的水银柱的高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东北地区的冬季为什么一般用水银温度计而南极科考队要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温度?能否用水代替酒精或水银?
2、乒乓球不小心被压瘪了,你能使它重新鼓起来吗?你应用的原理是什么?
3、根据课本中的天然循环图,请你用拟人手法把自己想象的水分子在水的天然循环中的表现描述出来
4、设计实验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

5、用分子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太阳下晒着的衣服比在阴凉处晾着的衣服干得快。

6、试用分子的有关知识解释为什么水烧开了后,揭开锅盖,会有许多水滴滴下。

7、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须的自然资源。

由于自然界里淡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以及水环境的污染,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人类生活与社会的发展。

现实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经常发生。

如果一个为关闭的水龙头以每秒种2滴的速度漏水(平均每20滴为1mL,水的密度为1g/mL).试计算:一昼夜漏水多少千克?由此计算数据,你有何感想?
8、某同学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mL水,向水中加入一大块冰糖,在容器外壁沿液面划一条水平线,一会儿发现糖块溶解,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通过中这一现象你推测分子具有哪些特征?选择其中一点性质,重新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探究,请写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9、(1)向容积为250mL的细颈玻璃仪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
再滴入几滴红墨水。

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

(2)继续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塞紧玻璃塞, 将A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两次.静置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A细颈部分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拟人的手法,以“我是一个小小的水分子"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谈谈水分子在大自然中的旅程及重要作用.
第二课时三、水的人工净化
设计目的巩固过滤操作技能,掌握黄泥水的净化步骤,理解纯净物与混合物以及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原理及使用范围,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设计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

了解纯水、矿泉水与自来水以及硬水与软水及其区分。

巩固型作业
1、洪涝地区的灾民用下列步骤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的过程顺序合理的是()
①过滤②消毒杀菌③沉降④加热煮沸
A.③②①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啤酒B.空气C.蒸馏水D.自来水
3、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
B.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应当爱惜它
C.水资源的不足,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
D.我国水资源十分丰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各国之首
4、能除去河水中的可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A.沉淀B.蒸馏C.吸附D.过滤
5、下列净化水的操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过程的是()
A.沉淀B.消毒C.过滤D.蒸馏
6、下列净化的单一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静置B.吸附C.过滤D.蒸馏
7、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的是()
A. 沉淀
B. 过滤
C. 吸附D。

蒸馏
8、下列方法能区别硬水与软水的是()
A。

观察颜色B。

加入明矾 C. 溶解食盐 D. 加入肥皂水
9、如果有下列几种水源供你在生活中直接选用,从卫生、健康的角度考虑,最适宜长期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是( ) A.自来水B.矿泉水C.蒸馏水D.纯净
10、地球上可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地球总水量的1%,所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海中B.使用节水龙头
C.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D.不用自来水洗车
11、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飞船圆满完成任务返回,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出舱活动的国家,你可知道宇航员的饮用水也是经过净化处理后循环使用的吗?净化水的方法有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

12、水的净化方式有和两种。

黄泥水经过、和
几步可以转化为饮用水。

其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步骤是。

13、分离混合物常用的的方法有:①过滤;②蒸发;③蒸馏。

请选择合理的方法分离下列混合物(填序号)。

A.食盐和沙子B.酒精和水C.从海水中获取食盐
14、粗盐提纯实验步骤为、、,用到的仪器有
15、结合常见物质并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
拓展型作业
1、请你设计简单实验区分蒸馏水和自来水。

2、在我国江南水乡有的地方门前就是一条条小河,人们饮用的常是河水,由于河水中有大量的悬浮物、泥沙和细菌等杂质,人们选用次氯酸灭菌,将漂白粉溶于水可生成次氯酸.下列是某居民对河水的处理过程:未处理的河水 A B C D 饮用水 (1)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2)杀菌消毒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
(3)除去悬浮物的步骤为____________;
(4)该居民所得饮用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

(5)B 步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导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采用下图装置进行过滤.
(1)图中还缺少一种仪器,该仪器的名称是 ,
其作用是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 。

(2)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可能的原因有
.
(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

可能的原因有 。

(4)改进后再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
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你有无不同看法?理由是 ,
若要制取纯水,还应采取的净化方法是 。

4、汶川地震时,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但地震中许多水源被破坏,我国规定,饮用水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饮用。

(1)首先,不得含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此,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沉降、然后通过_________(填操作名称)而实现。

(2)病理指标需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

可以向水中加____________等消毒剂,也可以通过___________操作,既杀灭细菌,又能得到几乎纯净的水。

5、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净化黄泥水的步骤,各步中分别除去了什么杂质。

(2)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二低、三靠分别指什么?
(3)简述过滤、蒸发、蒸馏的适用范围。

(4)简述自来水的生产流程.
(5)谈谈你对纯水、矿泉水、硬水、软水的理解,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区分硬水和软水? 在生活中可以采用哪些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6、小明不小心将食盐洒到地上,沾上了泥沙,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他净化食盐。

7、简要说明为什么自来水不能直接饮用
8、取一瓶河水,用你的方法让它成为饮用水
9、实地调查饮用水的质量和水净化的方法.
实践性作业
1、调查生活中净化水的方法。

2、请在生活中寻找空塑料饮料瓶、带导管的单孔胶塞、蓬松棉、活性炭(做吸附剂)、小卵石、石英砂等材料自制一个简易净水器,同时说明不同部位的原材料所发挥的作用.
3、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硬水、软水、矿泉水的有关知识,使用硬水明矾 ——→ 沉降 ——→ 过 滤 ——→ 加漂白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