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实验教案:制作水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科学实验教案:制作水晶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化学反应,了解晶体的形成过程。
2. 加强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们的耐心和责任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
本次实验的内容是制作水晶。
三、教学步骤
1. 讲解理论知识
化学反应是指一种或多种物质通过变化形成新物质的过程,水晶是一种由分子、原子或离子间各种相互作用形成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固体结晶体。
在此实验中,我们会通过化学反应来合成晶体。
2. 实验前的准备
2.1 准备材料
甘油、明矾(铵铝硫酸盐)、蓝石(硫酸铜)、水杯、手套、木棒、吸管、针线等。
2.2 做实验前的准备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实验用品,将蓝石、明矾以及甘油各放入三个不同的杯子里。
然后,往蓝石杯子里加入温水,混合均匀,直到溶解。
接着往明矾杯子里加入温水,混合均匀,直到溶解。
最后把甘油倒进第三个杯子里备用。
3. 实验操作
3.1 制作晶体的溶液
首先让孩子们用木棒或吸管轻轻地搅拌蓝石溶液,直到它变得更加透明。
然后慢慢地向明矾溶液中添入刚刚搅了的蓝石溶液,并且不停地搅拌它们。
3.2 发现晶体
随着反应的进行,孩子们会发现溶液逐渐变得浑浊,之后慢慢地会分成两层:上层是清澈的甘油,下层是蓝色的晶体。
孩子们可以用针线或者手套来将晶体挑出来,观察晶体的形状和颜色。
4. 实验结束
让孩子们观察制作出来的晶体,解释晶体形成的原理以及需要怎样存储和保护好晶体。
最后,孩子们可以将自己制作的晶体带回家分享给家长。
四、教学评估
在实验中,教师可以观察每位幼儿的操作情况,考察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以及是否能够理解晶体的形成过程。
教师可以给予实验报告或小组讨论等方式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
做实验需要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孩子们在这次实验中成功地制作出了晶体,增强了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将更加勇敢地去探索发现新的知识。
该实验在现实
生活中是实用的,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兴趣爱好,也培养了其实际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