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深化改革 近年来取得四大成绩-推荐下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尚福林:中国银行业深化改革近年来取得四大成绩
中国网11月11日讯中国银监会主席、党委书记尚福林今日晚间在十八大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银行业深化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展。

尚福林介绍称,一是通过深化改革,银行业稳健发展。

通过股份制改造,经营机制的改革,风险管理再造,我国银行业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

二是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近年来,银行业的资产规模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为实体经济融资的能力也大幅度提高。

在重点支持一些行业和重点项目的同时,投向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贷款明显增加,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和中西部地区的贷款,这几年增长的幅度都比较快。

贷款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

三是金融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现在银行的营业网点有20多万个,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全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全覆盖包括机构覆盖和服务覆盖。

已经覆盖了企业生产经营和城乡居民生活的多个方面。

四是银行业的监管工作也有了长足的进展。

在吸取国际银行监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符合中国银行业实际的监管框架。

积极参与了国际监管合作和规则的制定,妥善应对了金融危机。

【详细】尚福林:中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不存在法律障碍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闻育旻)中共十八大代表、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11日晚间在十八大新闻中心接受集体采访时表示,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不存在法律障碍。

他说,银监会今年5月份下发了一个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

这个意见下发以后,各方面反映很好,目前正在逐步落实的过程当中。

尚福林还强调,银监会对各类资本进入银行业,在标准、门槛和条件上都是统一的,没有歧视性规定。

从现实情况看,民间资本以参与商业银行的IPO、增资扩股,或者是农村信用社的股改,村镇银行的发起等多种形式进入银行业的情况也是良好的。

【详细】
尚福林:银行业风险可控不良贷款率维持低水平
中国网11月11日讯中国银监会主席、党委书记尚福林今日晚间在十八大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今年以来,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有所上升,但不良贷款率仍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银行业风险整体上看是可控的。

尚福林介绍说,今年以来,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有所上升,主要的原因是有一部分行业经营状况发生了变化,但是银行资产质量整体上是稳定的,风险是可控的。

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和年初没有什么变化,是0.97%,远低于全球1000家大型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水平。

【详细】
中国央行对“热钱”保持高度警惕有管理手段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闻育旻)中共十八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1日晚间在十八大新闻中心接受集体采访时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对“热钱”保持高度警惕,如短期资本流动异常,将有一些管理手段。

周小川说,在当今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情况下,资本流动确实十分活跃。

但在用到“热钱”这个词的时候,还是比较谨慎的。

因为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他称,从人民银行来讲,通常认为短期的、投机性的资本流动可以说是“热钱”。

周小川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对“热钱”是保持高度警惕的。

他认为,造成“热钱”流动的原因,一个是国际上流动性非常充裕,再一个就是国际上如果有比较明显的不平衡,或者有些突发事件,也容易造成资本的短期异常流动。

【详细】
尚福林: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打击不法行为
在回答记者关于“影子银行”的提问时,中国银监会主席、党委书记尚福林表示,跟西方国家“影子银行”不一样的是,我国所谓的“影子银行”实际上主要还是涉及到一些传统的金融业务,绝大多数从法规层面上讲是有监管的。

银监会下一步也会立足于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对“影子银行”的内涵、功能、规模、结构、风险等方面加强研究,加强对“影子银行”的杠杆率、并表风险等的监管,完善行业规则,打击不法行为。

同时,还要促进银行改革创新,提供更好的和更安全的金融服务。

【详细】
周小川:利率市场化改革速度要适当
中国网11月11日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党委书记周小川今日晚间在十八大新闻中心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利率
市场化改革是一个过程,如果说是选择快一点好还是慢一点好,当然是选择适当最合适。

周小川还表示,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来看,最近这个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实际上是在加快的。

【详细】
周小川尚福林郭树清项俊波共话金融改革
2012-11-12 02:30:04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北京) 有22人参与
00 11月8日,在十八大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讨论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中国证
监会主席郭树清、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结合十八大报告,分别就主管领域总结了金融业过去10年所取得的成就及面
临的挑战,并结合十八大报告,畅谈了金融改革的未来方向。

周小川:
下一步将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的系统化改革
过去5年,正是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生的5年。

在讨论会上第一个发言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成功
地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也从危机中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为下一步改革开放金融业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奠定了基础。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再到中国实施的一揽子经济扶持计划,金融工作在这5年中面临很多险情。

周小川坦言,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非常不易。

虽然在全球经济危机中,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但在周小川看来,危机不会很快结束,还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

“我们曾一度觉得这个危机可能缓和了,大家都在谈各国经济会以怎样的方式复苏,认为中国在复苏方面是最成功的,但紧接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又使金融危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具有了新的特性”。

国际金融危机走势还非常不确定,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始终在下调明年全球的经济景气指数。


国经济虽然是大国经济,但对外依存度相当高,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带来的影响还很不确定。

周小川表示,在这样复
杂的全球形势下,再加上国内宏观经济自身也存在问题,未来的宏观经济政策除了要保持足够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外,
还要在不断研究观察的基础上留有调整的余地。

周小川指出,我们需要改善金融的宏观调控政策,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扩大金融开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特
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尽早地发现我国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

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改革已经在进行,周小川说,下一步还要推进这方面的系统化改革,同时,要逐步实现人民币
资本项目可兑换。

与此同时,在加快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中,如何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也
要做大量的工作。

在团组讨论发言中,周小川提到十八大报告中关于“金融改革”的内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维护宏观经济
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
币四个项目的规划,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

“虽然字数不多,但是点出了我们下一步金融改革最为重要的领域。

”周小川表示,未来将在这个基础上把它细
化为行动的纲领。

尚福林:
未来银行业存在三大挑战
在讨论会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总结了银行业10年所取得的成果及面临的挑战。

据尚福林介绍,去年末,我国境内银行业金融网点是20.1万个;2010年,实现全国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现有法
人机构3800多家,其中新设村镇银行等这类机构有800多家,种类有20多种;初步形成功能相对健全的银行业服务体
系。

截至2012年9月末,银行资本净额超过9万亿。

近年来,银行资本金额的2/3靠自身利润,资本充足率现已达到12.7%,
10年间,中国保险业繁荣发展。

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讨论会上总结称,过去10年,我国保险业的行业规模、市场结构、监管水平、服务质量均实现了大发展、大繁荣、大进步、大提升,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

10年来,全国保费收入从2002年的3053亿元,增长到2011年年底的14300亿元,年均增长18.7%。

2002年,我国保险业世界排名第15位,2011年底更跃居世界第6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大国。

中国保险业在国内外金
融保险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

目前,保险公司法人机构162家,比2002年增加123家;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6.9万亿元,是2002年的10倍。

其中有6家保险公司在境内外上市,4家保险公司进入《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

过去10年,保监会初步构建了偿付能力、公司治理和市场行为监管三支柱的现代保险监管框架,还有力地推动实施了交强险制度,探索推广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制度,积极参与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项俊波表示,未来要始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行业发展和监管的根本指导思想,重点推动保险业在关系全局的“五大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该“五大体系”为:一是要在完善现代金融体系中发挥作用。

国际上保险和养老金资产占金融总资产的平均比例一般是20%,但我国的比例仅为5%左右,发挥空间仍然巨大。

第二,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障体系。

第四,在防灾、减灾体系中发挥作用。

第五,在完善社会管理体系中建功立业。

周小川:
下一步将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的系统化改革
过去5年,正是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生的5年。

在讨论会上第一个发言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表示,中国成功地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也从危机中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为下一步改革开放金融业
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奠定了基础。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再到中国实施的一揽子经济扶持计划,金融工作在这5
年中面临很多险情。

周小川坦言,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非常不易。

虽然在全球经济危机中,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但在周小川看来,危机不会很快结束,还会不断产
生新的问题。

“我们曾一度觉得这个危机可能缓和了,大家都在谈各国经济会以怎样的方式复苏,认为中国在复苏方面是最成功的,但紧接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又使金融危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具有
了新的特性”。

国际金融危机走势还非常不确定,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始终在下调明年全球的经
济景气指数。

中国经济虽然是大国经济,但对外依存度相当高,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带来的影响还很
不确定。

周小川表示,在这样复杂的全球形势下,再加上国内宏观经济自身也存在问题,未来的宏观
经济政策除了要保持足够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外,还要在不断研究观察的基础上留有调整的余地。

显低于世界上1000家大银行平均3%左右的水平。

风险拨备比较充足,拨备额是1.88万亿元,拨备率是285.6%。

银行的效益也在增加。

一方面源于银行规模的增长,另一方面源于银行金融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和经营机制改变。

银行利润增长除上缴税收和分红外,大部分是普通资本金,为抵御风险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储蓄存款变化情况看,我国居民财富增加了。

”尚福林介绍说,2002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8.7万亿,2011年末上升到34.4万亿,10年间居民储蓄翻了两番,人均储蓄从不到8000元上升到2.6万多元,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银行业面临机遇,但也存在困难和挑战。

尚福林分析说,第一,银行业的环境更复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改进金融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第二,风险防范压力和管理难度在增加,银行不但要深入改革,更要提高内部风险控制管理水平;第三,转变发展模式的要求更加紧迫,银行业竞争激烈,只靠存贷款利率差来竞争市场份额,银行业需要转变发展方式。

尚福林表示,贯彻十八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银行业要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开拓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严格防范金融风险,始终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强化全面的风险管理,加强对风险监测、识别、预警和预防,守住防范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加快改革步伐,促进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差异化竞争,同时,银监会也要加强监管,放松管制,继续推进银行业稳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