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医院建设实施细则第二章
等级医院评审章节解读

第四章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二十三节
核 心 条 款(重点)
为保持医院的医疗质量与患者安 全,对那些最基本、最常用、最易 做到、必须做好的标准条款,且若 未达到合格以上要求,势必影响医 疗安全与患者权益的标准,列为“ 核心(重点)标准”!
医疗技术分类 手术分级管理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18号
第四章 质量安全管理--核心条款
4.18.5.1有血液贮存质量监测规范与信息反馈的制度(★ ) 4.18.5.2对血库领出血液进行检查核对。(★) 4.18.5.5有输血不良反应及其处理预案,记录及时、规范(★
) 4.19.3.2有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的监测。对下呼
吸道、手术部位、导尿管相关尿路、血管导管相关血流、皮 肤软组等主要部位感染有具体预防控制措施并实施。(★) 4.23.5.1采用卫生部发布的疾病分类ICD-10与手术操作分类 ICD-9-CM-3,对出院病案进行分类编码。(★)
在制定新增的委员会(如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 会);制度( 4.5.6.5 对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进 行管理与评价★;PDCA材料准备)等等注意201205-31 这个时间节点。
2012版标准特点
指导医院加强日常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注重内涵管理和过程管理 评审重点:以医疗品质和医疗服务作为评审的重点围
数据库的建立:最好是Acess数据库,便于录入 、查询。Excel数据库应付检查。
主要针对医院申请的各项科研项目,体现在使用医 疗技术中的伦理介入,能提供知情同意书的样张。
提供个人申请材料(要有支撑材料如开展的例数, 效果等)
建立Access或Excel数据库。
参照中国医院协会,逐步建立单病种管理信息系统。
等级医院评审(标准解读):二甲评审细则(县医院1-2章)

4.平均住院日≤10天。
的申请。
5.保持适宜的床位使用率≤93%。
3、同 C
6.开放床位明显大于执业登记床位时,有增加床位的申请记录。
【A】符合“B”,并
1、查临床科主任一
1.临床科室主任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50%。
览表(含职称)。
2.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30%。
2、同 C
1.1.2 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兼顾预防、保健、康
室设置情况。 3、查前一年手术
定的标准。
1)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肾内 和 住 院 的 前 十 位
科、内分泌科等专业科室(专业组)中至少3个。
病种。
(详见附件 1)
2)外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等专 业科室(专业组)中至少3个。
3)妇产科: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等专业科室(专业组)。
性,把维护人民群众
料。
度和规范。
健康权益放在第一 (1)各类扶贫、防病、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项目。 (2)完成边远地区医疗服务援助项目。
3、现场查卫生行 政部门指定的社
位。
(3)开展或举办多种形式社会公益性活动(如义诊、健康咨询、会 公 益 项 目 完 成
募捐等)。
资料。
(4)其他项目。
【B】符合“C”,并
6.各专业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部门规定二级医院 【B】符合“C”,并
设置标准。
1.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医院岗位总量的80%。
1、查医院统计报
2.临床科室主任均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应从事相关专业工作表、看平均住院日、
6年以上。
床位使用率。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改1(2012.2纳1)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版相关内容纳入绩效考核标准(2012版)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我部印发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 年版)》(卫医管发〔2011〕33号),加强行业监管与评审工作提供依据。
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二、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科学规范1.开展临床路径试点专业和病种数、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患者入组率、入组后完成率符合要求;心肌梗死、心衰、脑梗死、肺炎、髋、膝关节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实行单病种规范管理,有完整的管理资料;有信息化支持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管理。
2.门诊等候时间缩短,无排长队现象;医技普通检查当天完成,检验当天出具报告,特殊检查缩短预约时间。
3.对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对象使用国家基本药物(门诊、住院)的比例符合省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
三、承担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等政府指令性任务1.主管部门对传染病管理定期监督检查、总结分析,持续改进传染病管理,无传染病漏报,无管理原因导致传染病播散。
2.主管职能部门对急诊绿色通道实施情况定期督导检查、持续改进急诊抢救工作。
3.医院达到无烟医院标准。
四、应急管理1.有应急演练或应急实践总结分析,对应急指挥系统的效能进行评价,持续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2.供电部门24 小时值班制,有完整的交接班记录;有停电及应急处理的完整记录,记录时间精确到分,有处理人员的签名;有主管职能部门的督导检查和持续改进资料。
五、临床医学教育1.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县医院骨干医师培养情况的追踪随访、总结评价,持续改进培训工作。
2.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完成率≥95%;每年承担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5 个。
六、科研及其成果推广1.医院年度科研经费与医院总体收入增长同步。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

安全保卫设备设施完好,重点环境、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设施,监控室符合相关标准。
【C】
1.各种安全保卫设备设施配置完好,满足管理要求。
2.有完整的全院安全网络信息库和设备设施清单。
3.有视频监控系统应用解决方案,在重点环境、重点部位(如财务、仓库、档案室、计算机中心、新生儿室等)安装视频监控设施,有完善的防盗监控系统。
【A】符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并
医疗用房达到国家综合医院建设标准。
八、就诊环境管理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2.8.4 有保护患者的隐私设施和管理措施。
2.8.4.1
有保护患者的隐私设施和管理措施。
【C】
1.有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环境。
2.在患者进行暴露躯体检查时提供保护隐私的措施。
【B】符合“C”,并
1.多人病室各病床之间有间隔设施.
后勤保障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后勤保障服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满足医疗服务流程需要.
【C】
1.后勤保障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岗位职责明确,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满足医疗服务流程需要。
2.后勤人员知晓岗位职责和相关制度,有定期教育培训活动。
【B】符合“C",并
后勤保障部门有为患者、员工服务的具体措施并得到落实。
2.全院职工熟悉消防安全常识,掌握基本消防安全技能,知晓报警、初起火灾的扑救方法,会使用灭火器材,能自救、互救和逃生,按照预案疏散病人。
3.科室消防安全职责管理落实到人,每班人员有火灾时的应急分工.
【A】符合“B”,并
医院所有部门和建筑均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6.8.7.2
加强特种设备管理。
医院建设工程监理实施细则资料

医院建设工程监理实施细则资料目录一、前言 (2)1.1 编制依据 (2)1.2 适用范围 (3)二、监理组织与职责 (4)2.1 监理组织结构 (4)2.2 监理人员职责 (6)三、监理目标与工作内容 (7)3.1 工程建设目标 (8)3.2 监理工作内容 (9)四、监理规划与实施细则 (10)4.1 监理规划 (12)4.2 监理实施细则 (13)五、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 (15)5.1 监理工作方法 (15)5.2 监理工作措施 (16)六、监理工作流程与表式 (18)6.1 监理工作流程 (18)6.2 监理工作表格 (19)七、监理设施与设备配置 (21)7.1 监理机构设施 (22)7.2 监理设备配置 (23)八、监理工作制度与台账管理 (24)8.1 监理工作制度 (25)8.2 监理工作台账 (27)九、监理资料管理 (28)9.1 监理资料分类与编码 (30)9.2 监理资料收集与整理 (31)9.3 监理资料归档与移交 (32)十、监理工作评估与改进 (33)10.1 监理工作评估 (34)10.2 监理工作改进 (35)一、前言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院建设工程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确保医院建设工程的优质、高效与安全,工程监理作为关键环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制定一份详尽的医院建设工程监理实施细则资料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施细则旨在为参与医院建设工程的各方提供一个明确、具体、可操作的监理工作指导,确保工程从设计、施工到验收等各环节均符合行业标准和相关规定,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投资效益,最终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1.1 编制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为监理工作提供法律层面的指导和约束。
行业标准与规范:参考卫生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医院建设相关行业标准与规范,如《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医院建设标准》等,确保工程建设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

医院评审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对医院的监督管理,逐步建立由卫生行政部门、行业学(协)会、医疗保险机构、社会评估机构、群众代表和专家参与的医院质量监管和评审评价制度,促进医院加强内涵建设,保证医疗安全,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统筹利用全社会医疗卫生资源,充分发挥医疗体系整体功能,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院评审是指医院按照本办法要求,根据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医院评审标准,开展自我评价, 持续改进医院工作,并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对其规划级别的功能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以确定医院等级的过程。
评审组织是指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具体负责医院评审的技术性工作的专门机构。
评审组织可以由卫生行政部门组建或是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适宜第三方机构。
第三条各级各类医院均应当遵照本办法参加评审。
第四条医院评审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社会参与、公平公正的原则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方针,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体现以病人为中心。
第五条各级各类医院评审标准由卫生部统一制订。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本辖区医疗卫生工作重点、医院管理实际,结合本地特点,遵循“内容只增不减,标准只升不降”的原则,适当调整标准并报卫生部备案。
第六条医院评审包括周期性评审和不定期重点检查。
周期性评审是指卫生行政部门在评审期满时对医院进行的综合评审。
不定期重点检查是指卫生行政部门在评审周期内适时对医院进行的检查和抽查。
第七条通过医院评审,促进构建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对医院实行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分级管理。
第二章评审权限与组织机构第八条卫生部和卫生部医院评审委员会负责全国医院评审的领导、组织、抽验、质量控制及监督管理。
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第九条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医院评审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的医院评审工作。
二级中医院评审实施细则及专家手册(队伍建设部分)

实施细则:第二章队伍建设(95 分)专家手册如下:第二章队伍建设(95分)2.1 队伍建设检查记录表1.对该部分进行检查时,除查看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外,还应现场抽查部分值班人员的执业医师资格证,以验证其材料的真实性。
2.低于标准*个百分点,扣*分,举例说明如下:如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要求≥60%,评分细则为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0.5分,某医院实际检查结果为58.4%,低于标准(60%)1.6个百分点,则扣1分。
(下同)3.指标2.1.3.中药人员也包括毕业于中药专业,但职称为西药的人员。
4.指标2.1.4.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是指毕业于中医药院校或中医护理专业;或毕业于西医药院校,进院三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
计算方法为:分子为毕业于中医药院校或中医护理专业的人数+毕业于西医药院校,进院三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的人数,分母为护理人员总数。
5.指标2.1.6.医院领导班子是指上级主管部门任命的党政领导。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指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经过学习培训取得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专业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6.指标2.1.7.检查时,不进行访谈,查阅相关证明材料即可,对于科主任的中医药政策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院内组织的培训也可。
7.指标1.10.经过西学中培训是指临床类别执业医师经过2年以上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有学习证明。
专家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专家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别执业医师考核记录表》中。
临床类别医师考核试题一、中医药基本知识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2.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3.五行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4.五行与五脏的关系: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5.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
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实施细则(2018版)

实用文档
14
构建合理高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机制
• 医院感染管理涉及多领域、多学科、多专业、多主体、多环节、 多时段和多重目标
• 创新管理机制——基于标准化、结构化、规范化的数据采集、分 析、反馈;基于管理资源整合、功能整合和数据信息共享基础上 的管理规则;基于上下联通监测管理模式。
实用文档
15
医院感染管理——本质上是风险管理
实用文档
13
理顺承担不同医院感染管理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
• 医院感染专业管理主体切实履行好“专业”管理职责
• 做好监测最核心的本职工作,对各相关主体在从事执业活动的过程 中,反映医院感染管理要求执行情况和效果的信息进行采集与跟踪 评价,并反馈给对应的专业管理职能部门
• 配合、辅助专业管理职能部门依据自身管理职责,在其负责管理的 专业领域内实施改进,最终,实现整体、宏观管理中院感防控工作 整体能力、水平和效果提升
• 第七章 文化建设(30分)
• 第八章 “治未病”服务(30分)
实用文档
3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分布
• 第二部分 综合服务功能(400分)
• 第一章 基本要求和医院服务(40分) • 第二章 患者安全(30分)
• 2.6有医院感染风险防范机制,保障患者安全(5分)
• 第三章 医疗质量(200分)
实用文档
10
2017年发生的重大医疗安全事件院感警示
• 2017年1月19日,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报告,该院血液 透析室9名患者感染乙肝病毒,经调查认定为一起因违反操作规 程导致的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
• 2017年2月浙江省中医院一位技术人员在治疗过程中违反“一人 一管一抛弃”的操作规程,在操作时重复使用吸管造成交叉污染, 导致部分治疗者感染艾滋病病毒,造成重大医疗事故,经疾控中 心检测,确诊5例。
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为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我国医院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在总结我国第一周期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基础上,卫生部印发了《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 年版)》(卫医管发…2012‟ 2 号)。
为增强评审标准的操作性,指导医院加强日常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行业监管与评审工作提供依据,制定本细则。
一、本细则适用范围《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 年版)实施细则》适用于公立二级综合医院,其余各级各类二级医院可参照使用。
本细则共设臵 7 章 69 节 357 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六章共 63 节 321 条 583 款标准,用于医院自我评价与改进,并作为对二级综合医院实地评审。
第七章共 6 节 36 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二级综合医院的日常运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评审后的追踪评价。
说明:1.二级医院是向含有多个社区的地区(人口一般在数十万左右)提供医疗为主,兼顾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并承担一定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综合或专科的地区性医疗机构;本细则中,“县医院”为政府举办的县域内医疗卫生中心,应结合当地疾病谱特点,重点加强严重危及当地人民群众健康的疑难病救治及危急重症患者抢救能力,并能快速甄别出本地区医疗技术能力不能诊治的疾病迅速转往有条件三级医院。
同时,承担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
2.本细则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 ICD-10 编码采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疾病分类与代码(修订版)》的通知(卫办综发…2011‟166 号)。
3.本细则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 ICD-9-CM-3 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人民军医出版社,第九版临床修订本 2008 版(刘爱民主编译)。
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年版).doc

附件3
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年版)
总体说明:
一、本细则适用于三级公立中医医院,民营中医医院参照执行。
二、本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以★标示),具备否决作用。
三、本细则各指标评分只在指标分数范围内扣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
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00分)
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30分)
第二章队伍建设(85分)
5
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165分)
第四章重点专科建设(110分)
第五章中药药事管理(80分)
第六章中医护理(60分)
第七章文化建设(30分)
第八章“治未病”服务(40分)
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400分)
第一章基本要求和医院服务(40分)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5分)
感谢你的观看
二、医院服务(15分)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三、应急管理(8分)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四、临床医学教育(6分)
感谢你的观看
五、科研管理(6分)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第二章患者安全(30分)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9版)

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9 版)江苏省卫生健康委2019 年8 月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9 版)第一章至第六章各章节的条款分布及结果表达 (6)第一章至第六章评审结果 (7)第一章医院功能与任务 (8)1-1 加强医院党的建设(公立医院必选) (8)1-2 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科学制定并执行医院章程 (9)1-3 依据医院的功能任务,确定医院的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规划 (10)1-4 医院符合三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 (11)1-5 坚持医院公益性,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履行相应社会职责义务 (14)1-6 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援与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 (20)1-7 临床教育、科研及成果推广 (22)1-8 看病就医流向分析 (23)第二章医院服务 (25)1 /2-1 门诊服务管理 (25)2-2 预约诊疗服务 (28)2-3 入院、出院、转科、转院服务流程管理 (30)2-4 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管理 (32)2-5 医患合法权益 (33)2-6 投诉与医疗纠纷管理 (35)2-7 就诊环境管理 (37)2-8 医务社工和志愿者服务 (39)第三章医疗技术应用及管理 (41)3-1 依法依规开展医疗技术 (41)3-2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 (42)3-3 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44)3-4 人体器官捐献 (60)2 /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63)4-1 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 (63)4-2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65)4-3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69)4-4 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71)4-5 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78)4-6 麻醉管理与持续改进 (87)4-7 急诊管理与持续改进 (95)4-8 重症医学科管理与持续改进 (103)4-9 感染性疾病管理与持续改进 (105)4-10 中医管理与持续改进 (109)4-11 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110)4-12 疼痛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113)3 /4-13 精神类疾病的管理与持续改进(可选) (115)4-14 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 (117)4-15 临床检验管理与持续改进 (130)4-16 病理管理与持续改进 (141)4-17 医学影像管理与持续改进 (151)4-18 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 (156)4-19 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 (165)4-20 介入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174)4-21 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进 (179)4-22 临床营养管理与持续改进 (185)4-23 医用氧舱管理与持续改进(可选) (187)4-24 放射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可选) (192)4-25 其他特殊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196)4-26 病历(案)管理与持续改进 (200)4 /4-27 肿瘤科管理与持续改进 (206)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218)5-1 护理垂直管理体系 (218)5-2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219)5-3 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 (222)5-4 护理安全管理 (225)5-5 特殊护理单元管理 (227)第六章医院管理 (233)6-1 依法依规执业 (233)6-2 明确管理职责与决策执行机制,实行管理问责制 (236)6-3 人力资源管理 (239)6-4 临床医学教育管理(可选) (243)6-5 科研管理 (244)6-6 信息与图书管理 (246)5 /6-7 财务与价格管理 (251)6-8 医德医风管理 (256)6-9 后勤保障管理 (258)6-10 医学装备管理 (267)6-11 院务公开管理 (273)6-12 医院社会评价 (274)6-13 应急管理 (275)第七章医院管理统计指标 (278)第一部分医院基本信息 (279)第二部分运行指标 (282)第三部分质量管理指标 (287)第四部分疾病病种管理 (298)一、十七类代表性疾病 (299)6 /二、十八类代表性手术 (300)三、特定病种(11 个) (303)四、限制类医疗技术 (312)(一)国家卫健委公布的《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2015 版)》 (312)(二)江苏省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目录(2017 版) (313)五、江苏省日间手术病例统计范围 (316)7 /第一章至第六章各章节的条款分布8 /第一章至第六章评审结果评价采用A、B、C、D、E 五档表述方式A-优秀 B-良好 C-合格 D-不合格E-不适用C 档中任一条款未达标,即视为C 档不达标;B 档满分为5 分,达4 分即视为B 档达标;A 档满分为5 分,达4 分即视为A 档达标。
等级评审细则第二章医院服务

2.作制度和规范,有操作流 程,逐步提高患者预约就诊比例。
1.有职能部门负责统一预约管理和协调工作。
2.有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流程。
3.有方便患者获取的门诊和预约服务公开的医疗 信息。
4.有出诊医师管理措施,变动出诊时间提前公告。
5.医务人员熟知预约诊疗制度与流程。
【B】符合“C”,并
三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
2.3.3根据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制定大规模抢救工作流程,保障绿色通道畅通。
2.3.3.1
根据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 制定大规模抢救工作流程,保障绿色通 道畅通。
【C】
1.医院有重大突发事件(精神药物中毒、严重暴 力攻击和自杀自伤等)应急医疗救援预案。
2.负责急诊工作的科室有根据预案制定的大规模 抢救工作流程。 3.相关职能部门、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熟悉本部 门、本人在应急医疗救援中的角色和岗位职责。 4.大规模抢救工作由院级领导负责指挥协调,由 职能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和协调。 5.有转送至其他具备大规模抢救能力医院的制度 和流程,并落实。 【B】符合“C”,并
三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
2.3.1急诊科设置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人力资 源、设备、设施配备满足急诊绿色通道要求,实行7×24小时服务。
2.3.1.1
【C】
合理配置急诊人力资源,配备经过 专业培训、胜任精神科急诊工作的 医务人员。
1.承担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配置满足急诊工 作需要。
作制度和标准,改进服务流程,方便患 的服务流程。
者。
2.有部门间协调机制,并有专人负责。
3.能为患者入院、出院、转诊提供指导和各种便 民措施。
4.有科室没有空床或医疗设施有限时的处理制度 与流程,并告知患者原因和处理方案。
等级医院评审实施细则

周期性评审
•
医 院 评 审 周 期 为 四 年
书面评价 医疗信息统计评价 现场评价 社会评价
医院在提交评审申请材料前, 应当开展不少于6个月的自评工作。
13
标准设计总思路
11-1
1.突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内容 2.突出依法执业、规范诊疗 3.体现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精神 4.体现PDCA循环、持续改进、 螺旋上升的管理要求、体现岗位职责与职能协调协作 5.突出质量管理、患者安全 6.体现以人为本、尊重患者权益的理念 7.体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原则 8.引导医院合理控制规模、重内涵建设、避免拼硬件、突击重复建设等情 况 9.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加强集体领导,集体决策,体现民主管理 10.体现三个转变 11.实现三个提高
C级 100% 100% B级 ≥70% ≥60% A级 ≥20% ≥l0%
甲等
≥90% ≥80%
乙等
9
评审标准
2-1
各级各类医院评审标准由卫生部统一制订。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本辖区医疗卫生 工作重点、医院管理实际,结合本地特点, 遵循“内容只增不减,标准只升不降”的 原则,适当调整标准并报卫生部备案。
32
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共5大项)
33
一、有护理人员管理规定、实现岗 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设置、岗位 职责、岗位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 准,同工同酬
34
内容择要
有护理人员管理规定,对各项护理工作有统一 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有考评和监督。 【C】1.有适合医院实际情况的护理人员管理规 定、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2.相关人员知晓本 部门、本岗位的人员资质与履职要求。 【B】符合“C”,并1.各护理岗位人员符合相关 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的要求。2.主管部门定期 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包括工作数 量、工作质量等内容。 【A】符合“B”,并对护理人员管理工作有追踪 和评价,持续改进有成效。
【等级医院评审】48项核心条款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核心条款摘录(共48条)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4项)第二章医院服务(5项)第三章患者安全(4项)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27项)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2项)第六章医院管理(6项)管。
【A】符合“B”,并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装备完好率 100%。
若能觅得一方喜欢的山水,在空旷的风里,种上淡暖如许,清欢如许。
我愿用无尘的诗句,沾染些许晨露,轻叩那些老去的时光,让曾经的你我,重走一遍依旧开满鲜花的小径。
时光里的我们,不说话。
只是凝望着彼此旧时的模样,任凭花落清溪,任凭日暮烟霞。
陌上的时光,匆匆如流。
指尖,一直贪恋着世间所有的暖香。
而那些没有着落过往,早已随风而散。
往事已旧,一切,终会在念与不念,忘与不忘之间,莞尔一笑,变得风轻云淡。
岁月的风,就这样翩跹而过。
还好,总有一些不离不弃的相伴,安暖着岁月的荣辱沧桑。
然后,在玲珑的小字里尘埃落定。
珍惜着,不早也不晚的缘分。
愿你永远在我文字的四季,可以与那些草木葳蕤的深情一样,青青又青青。
纵使某天,错过了所有,只剩下一个人忧伤,也不要怪罪时光。
时光里那些牵过的手,给错的爱,都是情不由衷。
开始与结束,一样美丽。
我们应该,原谅时光,记住爱!那些过往里的施与舍,恩与惠,何必计较太多。
我们在山水间喂养清风,在草木间描摹明月,云淡风轻一天又一天。
任凭年华一去不返,依旧无怨无悔,不负岁月,不负时光。
那些风花雪月的重逢与离别,终将陨落在时光深处,被过往的烟尘一一覆盖。
当时光里,那些被岁月漂白的光阴,再回首时,风住尘香,缘已渺渺,我们也不必遗憾。
苍茫处,风景依旧,繁华笙歌,人事无恙。
那些散落在流年深处的芬芳,也是依旧静美如初,相宜静好。
不如,安静着,于寂寂红尘中,为自己开一扇般若门,将一切浮云过往都放逐在红尘之外,只留一颗琉璃心,只守一池为我而开的莲荷,一粥一饭,一笔一墨,闲渡流年。
未来的路,那么远。
从未想过会遇见谁,也从未想过会错过谁。
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实施细则院感

首诊负责制,及时 预检分诊处、 不得分;报告疫情不完整,扣 0.3分
0.5
报告疫情
急诊分诊处。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评价细则
分值
3.4.3.3.1 为医务人 实地考查, 消毒与防护用品不符合标准,
员提供符合国家标 并抽查2名医 不得分;人员防护措施不适
准的消毒与防护用 务人员。 品,根据标准预防
宜,每日扣0.5分;人员未掌 握标准预防概念及措施,每
防范机制, 感染管理活动,有院 访谈内科、外科 室住院患者院感率不知晓,每日扣
1分
保障患者 感病例登记和讨论记 各2名医护人员。 0.5分
安全( 5分)录。
2.6.3及时发现处置医 院感染暴发或聚集性 事件,建立鼓励报告 医院感染不良事件的 制度和运行机制。
查阅评审周期内 相关资料。
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或聚集性事件未按 要求及时上报,不得分;无鼓励医院 感染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扣 1分;未 提供落实制度的案例记录,扣 1分; 记录不完善,扣 0.5分。
查阅评审周期内 相关资料,并实 地考查
无医院感染综合性监测制度,或年度 院感发病率> 8%,或无数据分析报告, 不得分;无改进措施,扣 1分;措施 2分 未落实,或缺少有效证据的原始资料, 扣0.5分。
2.6有医院 2.6.2 临床科室院感 查阅评审周期内 科室无活动记录,或院感病例讨论记
感染风险 活动小组应开展医院 相关资料,现场 录,每科扣 0.5分;医务人员对本科
传染病管理
? 预检分诊:分诊人员的培训?防护? ? 传染病知识的培训? ? 传染病相关诊疗规范? ? 传染病防治救治专家组? ? 重点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 ? 协助疾控中心的疫情调查、采样、处理的文字资料? ? 疫情报告谁报告?院内报告流程 ? 纸质传染病报告卡谁填写?如何收集?谁审核?报告时限? ? 日常管理:工作落实?抽查覆盖率?汇总分析?迟报、漏报?传染病处置演
2024年三级医院等级评审实施方案(二篇)

2024年三级医院等级评审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为了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医院管理,加强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加强对三级医院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推动医院向现代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2. 原则:(1)公平公正:评审过程公开、公正,遵循科学合理的评审标准,确保评审结果公正。
(2)高标准要求:严格控制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提高评审门槛,推动医院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3)分类评审:根据不同医疗机构的特点和服务对象的需求,分别制定评审标准,分类评审。
三、评审标准和程序1.评审标准(1)医疗设施: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设施,能够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
(2)医疗技术:具备一定数量和水平的医疗专业人员,能够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服务。
(3)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保障医疗安全和质量。
(4)患者满意度: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服务质量。
(5)医院管理: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保障医院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
2.评审程序(1)评审申请:医院根据评审工作计划,向相关评审机构提交申请材料。
(2)资料核查:评审机构对医院申请资料进行核查和初步审查。
(3)现场评审:评审机构组织专家对医院进行实地评审,对各项目标准进行评判。
(4)评审报告:评审机构根据评审结果,编制评审报告,并向医院反馈评审结果。
(5)结果公示:评审机构将评审结果在官方网站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6)异议处理:医院如对评审结果有异议,可以提出复议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
四、支持措施1.财政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医疗设备的购置,并提供资金支持,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2.人才支持:加强医疗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供优厚的待遇和发展机会,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医疗行业。
3.信息化建设: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三级医院评审细则各科室任务详细分解版

三级医院评审细则各科室任务详细分解版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卫生部2011年版)各科室任务分解目录1. 院办篇 (1)2. 纪检监察篇 (4)3. 党办篇 (4)4. 人事科篇 (5)5. 医务科篇 (6)6. 护理部篇 (12)7. 质控科篇 (16)8. 院感科篇 (17)9. 发展科篇 (19)10. 医保科篇 (19)11. 信息科篇 (20)12. 总务科篇 (28)13. 保卫科篇 (29)14. 财务科篇 (30)15. 核算室篇 (33)16. 药械科篇 (33)17. 检验科篇 (35)18. 病理科篇 (37)19. 放射科篇 (38)20. 介入中心篇 (39)21. 急诊科篇 (39)22. 感染科篇 (40)23. 供应室篇 (41)24. 血透室篇 (41)25. 儿科篇 (42)26. 手术室篇 (42)27. 麻醉科篇 (43)28. 高压氧室篇 (44)29. 电子胃肠镜室篇 (45)30. 各临床科室篇 (45)31. 各临床医技科室篇……………………………………………………48 2(院办篇)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一、医院设臵、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臵规划的定位和要求(六)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
(责任部门:院办)三、承担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等政府指令性任务(一)将对口支援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下简称受援医院)和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责任部门:院办;执行部门:医务科教科、发展科)。
(五)开展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性社会活动(责任部门:院办)。
四、应急管理(二)加强领导,成立医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建立并不断完善医院应急管理机制(责任部门:院办、医务科、急诊科)。
(三)明确医院需要应对的主要突发事件策略,建立医院应急指挥系统,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牵头部门:院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遵义市第五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实施细则支撑资料目录(本目录适用于创建三级医院、三级乙等医院)第二章医院服务一、预约诊疗服务标准、评审要点及必备资料2.1.1 实施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与分时段服务,对门诊和出院复诊患者实行中长期预约。
负责部门责任人/内审员1.有电话预约诊疗服务方案、流程。
2.有网络预约诊疗服务方案、流程。
3.有现场预约诊疗服务方案、流程。
4.有门诊分时段预约诊疗服务方案、流程。
5.有出院患者长期预约诊疗服务方案、流程。
6.有特殊人群(如残疾人、70岁以上老年人、军警、团队)预约诊疗服务方案、流程。
【释义参考】出院复诊预约:指当日办理出院的病人对出院后需定期复查进行预约挂号。
[原卫生部《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卫医管发[2010]14号]。
中长期预约:各单位对中长期预约的理解不完全统一,一般认为一周之内为近期预约、一周以上到一个月为中期预约、1-3个月为长期预约。
2.1.2 有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有操作流程,逐步提高患者预约就诊比例。
负责部门责任人/内审员1.有预约诊疗服务管理组织,协调机制。
2.有预约诊疗服务工作制度、服务规范。
3.向患者公开门诊诊疗和预约服务的医疗信息。
4.出诊医师管理制度。
5.医护人员预约诊疗服务流程、制度、规范化培训计划,培训效果,培训小结。
【释义参考】公开的医疗信息:是指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以及其他与医疗卫生服务有关的信息[《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信息公开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75号]。
信息化预约管理平台:省级或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组织辖区医院共享平台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有条件的三基医院应当结合病人管理和随访建立预约平台,通过电话、短信、网络、门诊窗口、自助挂号机、医护工作站、基层转诊等多种形式提供预约;不论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还是医院自行开展预约,都要尽量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流程,不同平台间或不同预约方式间争取做到互通互联和信息共享,减少中间环节,方便群众预约[《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荐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通知》,卫办医管发([2011]111号]。
各地各医院积极推动区域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建设,方便患者预约就诊;医院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预约诊疗管理制度,着力加强预约号源的科学管理、第三方协助提供预约诊疗服务的规范管理及预约投诉管理等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管理责任,提高医院预约诊疗服务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信息系统标识,实现预约号源科学管理与动态调配,测算医师应诊耗时,科学管理预约时间;三级医院提供现场预约、诊间预约服务,鼓励开展医学检查集中平台预约。
三级医院月平均实际预约率≥40%、月平均复诊预约率≥60;口腔、产前检查月平均复诊预约率不≥80%。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2013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内“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通知》,卫计生发[2013]20号]。
2.1.3 建立与挂钩合作的基层医疗机构的预约转诊服务负责部门责任人/内审员1.有与基层医疗机构签署的预约转诊服务合约。
2.有基层医疗机构预约转诊服务规范、流程。
3.预约转诊诊疗对象所需诊疗资料目录知情公告。
【释义参考】预约(双向)转诊:由于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在设备和技术条件方面的限制,对一些无法确诊及危重的病人转移到上一级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上级医院诊治后患者将下转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后期康复治疗,疗机构进行后期康复治疗,转诊前需进行沟通和预约[《关于印发脑卒中等8个常甲病种(手术)康复医疗双向转诊标准(试行),卫办医政函[2013] 259号]。
协同传输:医院与合作的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与基层医疗机构的联网和资料互通。
二、门诊流程管理2.2.1 优化门诊布局结构,完善门诊管理制度,落实便民措施,减少就医等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有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的制度与程序。
负责部门责任人/内审员1.门诊诊疗科室布局图、流程图,挂号、就诊、检验、辅助检查、缴费、取药位置、方向示意图(满足方便、快捷、连贯性要求)。
2.向患者公开的便民服务措施、减少等候时间措施(公示)。
3.预检分诊导医制度、岗位、人员(名单)。
4.危急重症患者优先就诊制度和程序。
【释义参考】门诊布局科学、合理,流程有序、连贯、便捷:门诊布局是指门诊科室的整体分布安排。
门诊流程是指患者到医院门诊就诊的全过程;优化的门诊流程是指在不增加医院资源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患者就诊过程,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等候时间,提高门诊整体服务水平。
门诊管理制度:根据卫生部2010年颁布的医院基本工作制度及职责,主要的门诊管理制度包括且不限于:门诊工作制度、首诊负责制、危重患者抢救及报告制度等。
各种便民措施:优化门急诊环境和流程,便民、利民措施,简化流程,先诊疗后结算,节假日门诊、延长门诊。
缩短患者等候时间的措施:一、坚持推进预约诊疗服务;二、优化门诊流程,增加便民措施;三、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四、改善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五、改善医疗收费服务管理与医保结算服务管理。
急危重症患者:通常表示患者所得疾病为某种紧急、濒危的病症,应当尽早进行医学处理,否则可能对患者身体产生重度伤害或导致死亡。
信息支持系统:是医院管理系统的查询系统、挂号及预约系统;通过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等可自助查询: (1)医院每天的科室人员安排、号源限制人数、预约人数、已挂号人数、就诊人数、剩余号源等;(2)有医院各科室的分布、大约位置等功能;(3)实行一卡通服务、自助检查一卡通余额、费用明细、检查费用明细及明细药品的规格、剂量、产地和价格。
[《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卫生部[2010]12号)、《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若干意见》(卫生部[2010]14号)、《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2013年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通知(卫计生发[2013]20号)《贵州省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2013年工作方案》《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根据2011版修订)]。
2.2.2 公开出诊信息,保障医务人员按时出诊,遇有医务人员出诊时间变更应当提前告知患者。
提供咨询服务,帮助患者有效就诊。
负责部门责任人/内审员1.出诊医师公示制度、出诊服务规范、绩效考核(奖惩)制度。
2.出诊医师公示牌(LED或广告栏)。
3.设有咨询服务台(服务室或导医台)。
【释义参考】以多种方式向患者提供出诊信息:门诊公告栏、电子屏幕、触摸查询系统、医院信息宣传单等各种公开信息的方式向患者提供出诊信息及更新情况[《"2011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卫医政发[2011]28号)]。
帮助患者有效就诊:加强门诊信息公开和咨询服务,帮助患者预约诊疗和准确挂号,提高患者有效就诊率[《卫生部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卫医管发[2010]14号)]。
2.2.3 根据门诊就诊患者流量调配医疗资源,做好门诊和辅助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
负责部门责任人/内审员1.门诊服务流量监测措施。
2.门诊服务医疗资源调配方案(应急预案)。
3.建立医疗科室与辅助检查科室协调机制。
4.门诊突发事件预警方案。
5.门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培训计划、效果评价、小结等。
【释义参考】门诊流量实时监测:可按时间监测医院各科室的已挂号人数、已就诊人数、未就诊人数。
医院门诊部可很据门诊流量实时监测,适度调配门诊医生、各科室的号源等。
信息系统支持、人工巡视等方式实现门诊流量监测。
医疗资源调配方案:包括根据病人的数量设置门诊科室数量,挂号、收费、抽血、取药窗口数量与门诊工作量相适应,动态调整上岗人员数量满足病人的要求。
门诊与辅助科室之间的协调机制:探索医务调度管理制度改革,妥善安排医疗资源,根据就诊病人数量和峰谷及时调配。
做好门诊和辅助科室之间的流程控制和衔接,加强门诊各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
[《卫生部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卫医管发[2010]14号] 门诊突发事件:包括停电、水、火情、医疗设备故障、计算机故障、病人摔倒、突发病情抢救、地震、恐怖事件等。
预警系统:包括预警识别的标识、流程、知晓度等;根据其危害影响范围,医院设定每个级别的预警及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预警级别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四级:I级(特别严重)、II级(严重)、III级(较重)和IV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预警信息包括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警报器、组织人员通知等方式进行。
应急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应急事件分析:主要进行事件原因分析、存在的问题、措施的完善,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或使应急事件的处理更得当,规避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2.4 有制度与流程支持开展多学科综合门诊。
负责部门责任人/内审员1.有科室诊疗规范、职责、制度、流程。
2.有开展多学科门诊保障措施。
【释义参考】多学科综合门诊: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会诊中心的模式,为患者提供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诊疗服务,减少患者挂号、排队、候诊次数和时间,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卫生部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机构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医管发[2010]12号)。
2.2.5 有改善门诊服务、方便患者就医的绩效考评和分配政策,支持医务人员从事晚间门诊和节假日门诊。
负责部门责任人/内审员1.制定改善门诊服务、方便患者就医的绩效考核和分配政策,支持医护人员晚间服务和节假日门诊,绩效考核与门诊量挂钩。
2.有使门诊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的相关措施。
3.有门诊服务监管评价资料。
【释义参考】门诊资源利用率最大化:1、加强门诊导诊工作,进行门诊流量实时监控,做好门诊重点区域和高峰时段处理;2、对门诊实施人力资源调配,就诊量多,有高峰时段,科室应重点做好该时段的人力配置工作;3、门诊服务窗口出现排长队现象时,及时开启备用窗口,缩短患者排队等候时间;4、做好预约诊疗服务,安排患者定时就诊,合理分配医疗资源;避免高峰时段的拥挤和提高就诊闲置时段的资源利用率;5、做好门诊和辅助科室工作协调,提高就诊效率,缩短辅助检查等候及报告出具时间,对辅助科室工作进行不断改进和提高;6、开展多学科综合门诊,实行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制,提高就诊效率,减少患者反复挂亏的弊端,通过多学科联合会诊使患者就诊效率得到提高;7、开放节假日门诊,实行双休日门诊,使门诊工作时间延长,方便患者随时就诊,并对日常门诊患者进行节假日分流,缓解日常门诊就诊高峰时段的紧张趋势,当正常工作时间不能满足临床需求时,应安排工作人员提前上班或延长下班时间《卫生部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医管发[2010] 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