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卷三(教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孟母三迁”体现了( )对人的影响。 A、学校教育 B、遗传 C、家庭教育 D、社会环境
【答案】D 【解析】“孟母三迁”的典故反映的是社会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17、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学校结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决策者的观念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政治制度 D、社会需求
师:谁能用我们背过的古诗来形容一下刚才的天气?生:山雨欲来风满楼。
生:碧山还被暮云遮。 生: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师:好,这一句极为贴切。
生:老师,我认为应该是“白雨跳珠乱入窗”才对。 生:改为“乱敲窗’’更好,“乱敲窗’’说明了雨点大,而且像个调皮的小娃娃,好像也要挤进来和我们读书一样。
22、简述教学评价的功能。
【答案】
【解析】(1)导向功能;(2)诊断功能;(3)激励功能;(4)调节功能;(5)教学功能;(6)发展功能;(7)管理功能。
23、简述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基本要求。
【答案】
【解析】(1)从低年级抓起,越早越好;(2)循序渐进,逐步发展;(3)严格要求,多方密切配合;(4)树立榜样,启发自觉;(5)整
入。
5、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 ) A、知识的动态性 B、知识的权威性 C、知识的客观性 D、知识的确定性
【答案】A
【解析】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6、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是( ) A、图像编码 B、听觉编码 C、语义编码 D、情境编码
试卷链接:/t/BhwKlHN.html
自然之道 我和七个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在这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龟在筑巢孵化小龟。 我们的目的,就是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太平洋绿龟长大后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体重不到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份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 海。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幼龟便可能成为食肉鸟的美食。 那天我们上岛时,已近黄昏,很快就发现一个大龟巢。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
(2)该教师很注重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作用的结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但是无论多么优秀
的教师,都无法代替学生学习,成功的教学有赖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和学生的对话中,该教师只是提了一个问题,给 了学生一句评价。虽然话不多,但是很关键,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了学生们很大的想象空间,引发他们主动思
【答案】B
【解析】略。
18、按照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的观点,学生将猫、狗、鼠等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属于( ) A、信号学习 B、言语联结学习 C、辨别学习 D、概念学习
【答案】D
【解析】概念学习是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做出反应。
19、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习惯上称为( ) A、教育目的 B、教学目标 C、课时目标 D、培养目标
(2)归因表述。归因表述是老师对学生成绩原因的一个评述,它将影响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当一个学习者刚刚取得某种进
步时,把进步归因于努力是必需的,这能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信心。材料中的老师把学生的进步归因于努力,对学生的自我效能 感有很大影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3)老师对小杨的反馈,极大地激发了小杨的学习动机。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影响。无论教师 的反馈是正面的(赞许或鼓励),还是负面的(批评或训斥),都会成为学生对自己学习成败归因的依据。通过反馈,使学生及时
14、提出成败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耶克斯和多德森 B、马斯洛 C、韦纳 D、阿特金森
【答案】C
【解析】略。
15、各类研究方法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是( ) A、观察研究法 B、实验研究法 C、调查研究法 D、行动研究法
【答案】B
【解析】实验硼究的目的是发现事物问的因果关系,是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
二、简答题
21、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答案】
【解析】(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2)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3)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创设问 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6)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 (7)兴趣在第一课堂及第二课堂中共同培养。
改完诗,教师又要求同学们把刚才的雨景和争论都写下来,不长时间,一篇篇情真意切的习作便应运而生了。
针对此材料,你如何评价这位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
【答案】
【解析】(1)材料中的教师充分展现了他应对教学突发事件的能力,让“恶劣”的天气变成了促进教学的客观工具,在满足学生好
奇心的同时,也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这是该教师利用教育机智的良好体现。
当小杨开始解释他对问题的理解时,老师不断地问相关的问题让他回到合适的思路上来。当他终于解决了问题后,老师笑着
说:“太棒了,我知道你很努力,你现在再重新看看我们是怎么一步步地解决这个问题的,过几分钟,我会再来看看你最终的 解答,好吗?”
最后,小杨自己解答了这道题。
请分析老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答案】 【解析】在材料中,老师首先鼓励小杨试图自己解决问题,然后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小杨自己努力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老师 通过具体事例让小杨明白:在自己的努力下,他同样可以取得不小的进步,并最终把问题解决。由此可以看出,老师对学生的 学习动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具体表现在:
体发展,互相促进。
三、材料分析题
24、小杨在数学课上的表现一直不佳。当老师在课土布置练习的时候发现小杨对应用题的理解毫无进展。 “加油,小杨。我知道你能做出这道题的。”老师在小杨耳边低语,“好好花上几分钟仔细阅读题目,然后把题目分解成几部 分,等一下我会过来看看你做得怎么样。” 几分钟后,老师回来问道:“怎么样?” 小杨还是不太清楚,但是显然他已经开始摸到了问题的关键,并开始动手解答,他说:“他们想知道这单价降低的百分比。 ”“很好,你还知道了些什么?”老师笑着说。
4、我国小学阶段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是在( )前后。 A、三年级上学期 B、三年级下学期 C、四年级上学期 D、四年级下学期
【答案】B
【解析】小学阶段的品德过渡性特点,是品德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的具体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期,即儿童品德
发展的“关键年龄”。研究结果认为这个关键期大致在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前后,但是由于教育工作上的差异,前后有一定的出
【答案】C 【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3、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对象是( ) A、正常小学生 B、严重精神病人 C、人格障碍者 D、残疾患者
【答案】A
【解析】学校心理辅导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辅导以正常学生为主要对象,以发展辅导为主要内容。
只嘲鸫眼见到手的关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然而,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
可及的蠢事。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 “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
(1)表扬和批评。适当的表扬和批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其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一般来说,
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后者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 自信心。材料中的老师鼓励、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
了解其学习的结果,包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效、作业的正误、考试成绩的优劣等,这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
25、一天,老师正在讲课,突然天色大变,狂风呼啸,乌云滚滚,电闪雷鸣,哗哗哗……大雨倾盆而下,学生们坐不住了,纷
纷窃窃私语。见到这一情景,这位教师干脆放弃原有的教学计划,顺应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趴在窗前尽情地观察起雨景来, 十分钟后才回到位子上。
【答案】D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培养目标的概念。
20、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 A、顺向负迁移 B、逆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顺向正迁移
【答案】D
试卷链接:/t/BhwKlHN.html
3/6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解析】“温故而知新”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促进作用,属于顺向正迁移。
【答案】B 【解析】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
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试卷链接:/t/BhwKlHN.html
4/6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考,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四、教学设计题26、依据新课程知识给《自然之道》(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写一篇教学设计。 要求:(1)结合学生特点;(2)教学过程要具体;(3)体现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1/6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答案】B
【解析】图像编码是瞬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听觉编码是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语义编码是长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
7、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根治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 ) A、注意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 B、住院治疗 C、服用口服痢疾活疫苗 D、切断传染源
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 “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 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
13、其教学法被称作“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昆体良 D、夸美纽斯
试卷链接:/t/BhwKlHN.html
2/6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答案】B 【解析】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法又称为“产婆术”。
9、下列不属于元认知的成分的是( ) A、元认知知识 B、元认知体验 C、元认知监控 D、元认知策略
【答案】D
【解析】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调节,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10、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卷三
(教师版)
试卷题量:26题 试卷总分:150分 试卷限时:120分钟 测评/引用码:BhwKlHN
一、单选题
1、小学教育的对象一般为( )岁的儿童。 A、5~11 B、6~12 C、5~12 D、7~12
【答案】B
【解析】题干描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1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 ) A、进行个别教育 B、组建班集体 C、建立班级秩序 D、指导学生学习
【答案】B
【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12、教师成熟的标志是自觉关注( ) A、教师 B、生存 C、学生 D、教材
【答案】C
【解析】教师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其中,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 标志之一。
【答案】D
【解析】学校对急性传染病主要是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8、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是( ) A、关于袋鼠的含义 B、刘翔的个人档案 C、弗洛伊德的自传 D、产品的使用说明
【答案】D
【解析】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 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