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稀释对家兔肾功能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稀释对家兔肾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动态监测深度血液稀释后家兔近曲小管功能的影响。
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家兔32只,随机分4组(n=8):对照组(N组)不进行血液稀释,其余按血液稀释目标Hct分为24%(A)、18%(C)、12%(C)三组。
麻醉下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以备采取血样;左股、动静脉分离以行等容性血液稀释(ANH);右股动脉穿刺置管以备抽取血液样本及监测动脉压。
由动脉放血,同时B组、C组经股静脉等速、等量输入琥珀酰明胶注射液。
于稀释前(T0)、稀释后2h(T1)、4h(T2)、和8h(T3)时点,记录MAP、HR、CVP;同时测定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浓度。
结果尿NAG/Cr水平在C组的T1、T2、T3时点均较T0时点明显升高(P<0.05),而T3时点的
NAG/Cr明显高于B组、N组的同一时点(P<0.05)。
结论常温下,ANH目标Hct 为18%及12%时,在血液稀释后8小时,近曲小管均出现不同程度缺氧性炎症改变。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ANH) ANH作为一种重要的血液保护措施,在临床尤其是大手术麻醉中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但是过度的ANH使Hct降至临界血红蛋白水平以下,势必引起不同程度的脏器损害。
临床上实施深度甚至极度的ANH由于人道因素受到制约,而有关何种程度的ANH会造成肾功能损伤,尚未见明确报道。
本研究拟通过实施深度ANH对家兔近曲小管的早期损伤性指标变化,了解ANH对肾脏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血液稀释的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家兔32只,体重220 0-2900g,雌雄不拘,购自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动物实验中心。
乌拉坦(25%氨基甲酸乙酯)由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化工厂提供,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由苏州贝朗医疗有限公司提供。
1.2ANH模型制备实验前12小时禁食,自由饮水。
各组以25%乌拉坦4ml/kg 从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后,取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气切后插管,接动物呼吸机行控制通气。
分离股动脉并置管用于测平均动脉血压(MAP),做血气和取血样。
分离颈动静脉以分别进行ANH和输液。
血液稀释前补充禁食丧失的液体量(用平衡液,总量约10ml/kg)。
施行双侧输尿管插管术,以留取尿液。
整个手术过程中均以红外线灯加热维持直肠温度36.5~37.6℃。
1.3ANH的实施待模型成功后血液动力学稳定30分钟(即HR和MAP变化
<10%),自颈动脉取血0.2ml查血气以明确初始Hct值并确定放血量。
通过股动脉放血,放血量按以下公式计算:V=2×kg×Q×(HCT0-HCT1)/(HCT0+HCT1),其中的Q 为每公斤体重所含体液毫升数,家兔为50ml, HCT0为初始红细胞压积,HCT1为目标红细胞压积。
按此公式并结合基础Hct、目标Hct进行ANH。
动脉放血同时以相近速度输入等容量的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即GEL),放血过程在30分钟左右完成,密切观察生命征,以保证HR、MAP等指标波动不大(即HR和MAP变化<10%)为标准。
另外,放血完成后保证T0,T1,T2点和T3点的血气分析始终维持PO2、PCO2和SPO2于正常水平。
1.4实验分组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其中N组为正常对照组,不进行血液稀释,其余三组血液稀释的目标Hct分别约为24%(中度血液稀释组,即A组)、18%(深度稀释组,即B组)、12%(极度稀释组,即C组)。
1.5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数据采用重复测量,
组间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同一点不同组间数据采用成组t检验。
所有数据
均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以P<0.05提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
各组间MAP、CVP、HR与基础值T0时点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同一时点不
同组间两两比较也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1)
表1 各组家兔血流动力学变化(n=8, )
2.2各组家兔稀释前后尿NAG/Cr浓度的变化
A组与N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的T1、T2、T3时点均较T0时点明
显升高(P<0.05),且T3时点明显高于N组同一时点的NAG/Cr(P<0.05)。
C组在T1时点已较T0时点明显升高(P<0.05),而在T2和T3时点,除了明显高于T0时点外(P<0.05),也明显高于其余两组的同一时点(P<0.05)。
(详见表2、图1)
表2 各组家兔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n=8, )
注:与N组同时点比较,▲P<0.05;与同组T0时点比较,△P<0.05;与A组
同时点比较,☆P<0.05;与B组同时点比较,★P<0.05。
图1 不同程度ANH对尿NAG/Cr的影响
3 讨论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ANH)是指在麻醉诱
导前或诱导后采集自体血,同时补充等效容量的晶体或胶体液使血液稀释,在手
术必要的时候再将采得的自体血回输,以达到减少血液破坏及丢失或少输异体血
的目的。
一般以大血管内血液的血球压积(he matocrit,Hct)来表示(正常Hct为45%),根据稀释程度的不同,可将ANH分为Hct在30%~45%的轻度ANH,Hct为20~30%的中度ANH,15%~20%的中深度ANH,10%~15%为深度,以及Hct<10%的极度ANH[1]。
在ANH过程中,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的稳定性是进行血液稀释的前提。
本研
究三组家兔在ANH后,MAP、CVP、HR在组间及不同时点之间均无变化,循环基本维持稳定。
ANH中肾功能受损的重要原因是稀释造成的肾脏缺血或者肾脏氧供
需失衡。
迄今为止,有关ANH的安全生理值低限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也是科学研究的热点。
既往众多国内外研究表明,Hct=20%[2]时肾组织氧分压和肾血流灌注无明显
改变。
多数学者主张人体能够耐受ANH的Hct低限值接近18~20%[3],并指出
Hct须大于18%才能维持机体的氧供和氧耗。
但随着对ANH病理生理变化认识的
深入,有人提出异议,认为人体对血液稀释的代偿足以使人体接受较深程度的血
液稀释。
Van[4]报道猪在Hct为9%的极度稀释水平,肾脏的血流量保持不变。
NAG为一大分子溶酶体酶,在肾脏主要存在于近端近曲小管刷状缘的细胞溶
酶体内,由于其不能通过正常的肾小球滤过膜,也不能由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分泌,因此尿NAG升高主要见于近曲小管损伤,此酶在尿中稳定, 测定尿中其活性是反
映近曲小管实质细胞损伤和近曲小管间质病变的早期敏感诊断指标。
为减少尿浓
缩稀释对尿NAG浓度的影响,本研究将NAG浓度与尿Cr浓度的比值作为描述肾
损伤的指标[5]。
本实验研究发现,B组在目标Hct为18%时,尿NAG在血液稀释后T1即出现
明显升高到(2.89±0.03),此后的两个时点(T2、T3点)升高更为明显,提示深度血液稀释下,近曲小管出现早期受损。
更深度的血液稀释下,由于Hb的急剧减少造成肾脏急性缺血。
C组中尿
NAG/Cr升高更为显著,在T2和T3时点,除了明显高于T0时点外(P<0.05),
也明显高于其余三组的同一时点(P<0.05)。
实验表明,当ANH的目标Hct为12%时,由于血液的过度稀释,肾近曲小管已经出现明显缺血缺氧性损伤改变。
综上所述,本研究总结表明,Hct为18%的ANH时,近曲小管开始出现早期
损害,随着深度加深,损伤进一步加重。
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Hct值在20~30%的ANH虽然可以减少异体输血,但却不能有效地减少术中的出血量[6]。
是否有更为适合的ANH程度或者实施方法可以将ANH的血液保护功能进一步发挥,就成了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另外,在临床抢救大量出血的病人时,往往需
要输入大量的血浆代用品,而机体此时也会进入一种类似于深度ANH的状态。
因此研究深度ANH情况下生理学产生的变化,对临床抢救工作也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Messmer K.Hemodilution[J].Surg Clin North Bm,1975,55(3):659-678.
[2] 李秋霞,杨慧蓉,安刚,等.控制性低血压联合ANH对兔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J].中华麻醉杂志,2002,22(7):420-422.
[3] Van der Linden P,De Hert S,MBthieu N,et Bl.[J]Bnesthesiology.2003, Jul,99(1):97-104.
[4] Van Woerkens ECSM,TrouwCorst B,Duncker DJGM,et Bl.CBtecholBmines Bnd regionBl hemodynBmics during isovolemic hemodilution in Bnesthetized pigs[J].JBppl
Physiol.1992,72(2):760-769.
[5] 赵鹤龄,朱喜春,高应雪,等.麻醉和手术对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的影响.中华麻醉学杂
志,2000,20:597-599.
[6] 黎玉辉,郭新峰,等.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的血液保护的MetB分析[J].中华麻醉学杂
志,2006,26:70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