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 追求有效课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丁沙龙
关注学生追求有效课堂
■刘海龙
如今,我们的课堂所缺少的就是对学生学习感受的关注,缺少的是针对学生学习实际现状的教学。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有的老师也在埋怨,自己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学生却还是不懂。

如果我们不顾学生的学习感受,只是按照预先写好的教案来上课的话,只能是自己一厢情愿,独自表演,这样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

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切身感受,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调整教学方案,因为课堂教学情况是多变的,课前准备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照搬。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有波动性和感染性的。

课堂教学中,教师若不风趣,不幽默,则教室的气氛必然趋向紧张、严肃,师生之间易产生一种压抑感,学生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更无法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

因而教师要融洽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将师生的感情、融于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愉悦、宽松的环境中学习。

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学生表现对教师充满期望、有信任感,学生就容易把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内容上去,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在友爱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是注重预习,在有限的40分钟里最大效益地让大多数学生深刻读懂一篇文章是不现实的,为达到这一目标课前预习尤为重要。

预习不能只停留在认识生字词,了解大意这一层面上,而应深入文章的内部做更具体的了解,如文章的主题,人物特点,事件背景,特殊的句子,文章的特点等,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学生的这种习惯未形成之前,教师最好用预习题或导学案来引导学生,确保预习的实效性,全面性,让预习逐步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能力和习惯。

二是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

学生思考的过程不仅是掌握知识的过程,更是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

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这一环节是不可替代的,也是马虎不得的。

所以,当我们提出问题之后,必须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来体会、揣摩、感悟,以便于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

三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与交流。

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同样一个问题,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很容易,但对于另一部分学生来说,也许就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他们在交流中可以充分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取长补短。

通过讨论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才是我们教学中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生成能力,这才是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三、关注学生的差异
一是课堂提问时不要只关注举手的同学,要把简单的问题留给学习较差、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让他有一个表现的机会,让他从回答对问题中找到自信,有利于后半节课的听讲。

二是多表扬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不要一味批评,要试着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感觉到老师在关注他、同学在欣赏他。

三是上课时多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时间长了,学生对老师的提醒一定会麻痹,所以,老师要多变换形式,幽默一点来缓解一下枯燥乏味的课堂,吸引不注意听讲的学生。

四是批改作业时,不要怕麻烦,不要怕花费时间,要针对不同学生作业情况,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多写一些对症下药的评语,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关注他,上课时学生就很容易和你沟通、交流,就能很好地去关注你的课堂,融入你的课堂中。

四、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提升其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

”教师对学生的几句鼓励和赞赏,会使他获得成功的体验,扬起自信的风帆。

同样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其发展过程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呈现出课堂的和谐,生命的灿烂。

在实施有效课堂教学中,其中一个重要的评价方式就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能有效促进学生养成自我反思习惯。

课堂快要结束的时候,让学生对自己一节课的表现做以简单评价。

使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坚定学习的信心,明确奋斗方向,学会了自我欣赏,正确对待自我。

五、拓展要适度,有实用性
为增强教学效果,给学生更直观的感觉或者加深印象,多媒体课件是最佳的选择,但课件的应用应注重实用性、有效性。

而不是为了增添色彩,吸引眼球。

做到简练明了,而不成为喧宾夺主的花样,这是维护语文课堂“生态平衡”的标准之一。

拓展的形式,内容更要适度,否则拓展成为学生的负担适得其反。

例如教学《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时,在“练”这一环节上让学生上网查阅沙漠里的植物、沙漠的形成、沙漠里的特殊天气、沙漠里的动物、沙漠里的宝藏等、三五分钟里学生可了解更多的沙漠的知识,也体会到不同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教学《陋室铭》时,如果安排一个练写《——铭》,这对于大部分学生显然是个难题,想法很好但不实用,则不可取。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一堂课要看学生是否参与了、投入了、思考了,关注学生的思考,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充满活力、富有实效的课堂。

我们只有尽力去关注每一个学生,才能有收获。

(作者单位:陕西省彬州市城关第二小学)
1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