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2019·长沙)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们在生活中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过重的负荷会让人疲惫不堪。
②只有卸下自己身上过重的负担,将压力释放,才能享受生活中的诗意。
③在美妙的意境中,人们不仅能感受到艺术的美,而且还能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④在喧嚣匆忙的世界里,我们也需要凡事留有余地,需要给生活留白。
⑤中国画中常常留出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样的空白,显示出丰富而美妙的意境。
⑥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布局。
它既是一种艺术的美,又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A . ③⑤④①②⑥
B . ④⑤③①②⑥
C . ⑥⑤③④②①
D . ⑥⑤③④①②
二、字词书写 (共2题;共6分)
2. (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zhēn bǎo________之一。
(2)一个孩子的chún zhēn________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3)我mó mó hú hú________地回答。
3. (3分)给划线字注音
纺锤________ 尽管________ 尘埃________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16分)
4. (16分) (2014·恩施) 古诗文名句默写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2) ________ ,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3)大道之行也,________。
(《礼记•大道之行也》)
(4) ________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5)《赤壁》中诗人杜牧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的名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6)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一直是那些忧国忧民的士大夫文人至死不渝的情怀,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就用________ , ________的诗句来表达抒写这种情怀。
(7)没有远大的理想,就难有精彩的人生,杜甫在《望岳》一诗中用________ , ________两句诗抒发了自己的凌云壮志。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两句诗是________ , ________。
(9)人生难免失意,但在失意后不一味消极、沉沦,而是在山水中找到寄托,这让我们想起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下的名句________ , ________。
(10)以水写愁,常常能够化抽象为形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温庭筠在《望江南》中写的________ , ________两句诗就收到了这样的效果。
四、语言表达 (共2题;共28分)
5. (2分) (2017七上·重庆期中) 仿照例句,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例句:我喜欢白色,我愿我的心灵像白色的雪花一样纯洁;
我喜欢红色,________;
我喜欢蓝色,________。
6. (26分) (2018七上·东莞开学考) 按照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那滋润着白云山万木,孕育出蓬勃生机的清泉,仿佛汩汩地流进了我的心田。
(缩句)
(2)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是不能光着脚拉车在路上跑的。
(改为反问句)
(3)红四团的战士必须抢在敌人面前赶到泸定桥。
(改为双重否定句)
(4)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5)仿写句子。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热烈,少一些愁苦。
①人生如________,应该多一些________,少一些________。
②人生如________,应该多一些________,少一些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7. (10分)阅读古诗词,完成小题。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说说“坼”、“浮”的表达作用。
(2)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
8. (8分) (2012·大连)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________
②猿则百叫无绝 ________
③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七、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3分)
9. (17分) (2020九上·来宾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将军
刘建超
①“15年以后,我会成为一名将军”。
哥查着字典读完一本泛黄的《孙子兵法》后,右手握着书轻轻拍打着左手心,站立窗前一脸庄严,两眼望着无边天际对我说。
哥那年12岁。
②哥高中毕业报名参军。
全县800名应届毕业生中挑选3名飞行员,哥是最后6名候选人之一。
哥打开箱子搬出平时不许多翻的几十本宝贝书:“这些都留给你,好好学习,哥当了将军回来接你。
”可哥政审没有通过。
哥哭了一天,背着被子到80里外县化工厂当了一名学徒工,每月23元工资。
③哥的师傅为人尖刻。
哥除了干活还要给师傅洗衣打饭,星期天还去乡下帮师傅家干田里的活。
哥的师傅烟瘾大,爱下棋,常哄着哥陪他下棋,谁输了谁就买一包“黄金叶”。
哥的工资除去吃饭大都“孝敬”师傅吸烟了。
学校放暑假,我背着一小口袋白蒸馍去看哥,哥屋子除了那床被子,啥都没有。
一张苇席铺在地上,上面堆满了棋书。
哥光着膀子坐在席上打棋谱能打一通宵。
“目前局势是这样的,我赢了师傅已在把握之中了。
”哥说,晌许,哥和师傅又下棋又连输三盘。
师傅抻着黑乎乎的手从小口袋里抓走了三个白蒸馍,我心痛得直掉泪,哥说:“兵不厌诈,你还不懂”。
哥学徒期满那天,在职工食堂上师傅挑战:“谁输一盘,一条‘黄金叶’。
”哥将三条烟放在桌上。
围观的人开始起哄。
师傅掏出一沓菜票:“挑上下个月吃咸菜了!”哥就蹲在凳子上,一手托腮,一手调动兵力,直杀得师傅大冷天硬是出了一头汗。
不少人给哥的师傅当“高参”也无济无事。
哥干脆利索连胜三盘。
哥收起菜票揣着烟从容潇洒走出食堂。
师傅瞪着眼张着嘴半天没缓过劲儿。
④15年后,哥没有当上将军却当上了爸爸。
哥给女儿起了个响亮的名字:上将。
嫂子撅着嘴老大不愿意。
上将升入小学后,嫂子的厂里出现困难,厂里不少职工托人找关系往哥的厂子里调,嫂子也怂恿哥去找领导谈谈。
哥在屋里背着手不停踱着步子,说:“从目前局势看,我厂的效益确实不错,但是污染严重,治理是早晚的事。
而你厂的产品是国家建设的资源性产品,定当扶持。
”如哥所料,不出一年,哥的厂被勒令停产,嫂子的厂子又红火起来。
嫂子对哥佩服得不得了,对哥伺候得更周到。
⑤上将升中学后,城里兴起建房热,许多职工借钱筹资在县城新规则的职工新区盖房子。
哥不为所动。
老街邻
新房建成,请哥去喝酒,饭桌上,哥蹦出两个字“惜哉。
”主人让哥说个明白。
哥用手指蘸着酒在桌上画了一幅地图,一手撑着腰,一手拿着一根筷子:“目前的局势是这样的,云梦河是流入淮河的主要河流之一,横跨半个省,途径四个城市,是造成春夏两季洪灾的主要因素。
现今世界资源之争,重点在石油,10年20年之后,则是水资源。
云梦河水质优良,却是水患之根,治理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从地理位置看,治理云梦河非葫芦口处莫属。
在葫芦口处筑堤,被淹者职工新区首当其冲。
费了人力、物力、财力,住不上三年五载就拆迁,岂不惜哉?”主人不爱听,酒席未散就把哥请了出去。
3年后,职工新区果然开始拆迁,哥成了县城家喻户晓的人物。
⑥天未降大任于哥,同样劳其筋骨,空乏其身。
女儿上将在一次郊外春游中因车祸丧生。
嫂子因失去女儿精神恍愡,晾晒衣服时从二楼坠下,治疗3个月最终还是截瘫。
为给嫂子治病哥花了所有积蓄,变卖了所置家当,还背了两万元的债务。
哥却处之坦然,只是头发白了许多。
闲暇时,哥推着嫂子出去“散步”,嫂子怀中抱着两样东西,一只折叠小马扎,一副象棋。
哥放稳轮椅,打开小马扎,铺开棋盘,接受男女老少的挑战。
不论其棋艺高低,哥从不敷衍。
每次把对手逼入绝境,一声“将”之后,哥便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来,抽出一支叼在嘴上,嫂子会及时划一根火柴将烟点燃,对哥粲然一笑。
哥深吸一口烟,再将烟雾从鼻孔唇缝缓缓吐出,那份踌躇满志的神态俨然一位将军。
(1)小说写了“哥”生活中的四件事,请你用简洁语言概括出划线部分另外两件事内容。
①________
②钻研棋艺精心策划赢得师傅。
③________
④准确判断职工新区结局。
(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的画线句子。
哥查着字典读完一本泛黄的《孙子兵法》后,右手握着书轻轻拍打着左手心,站立窗前一脸庄严,两眼望着无边天际对我说。
(3)哥下棋最终能赢得师傅,这点其实在前文中有伏笔,请找出来并加以说明。
(4)小说着力刻画的“哥”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突出的性格特征?请结合内容作简要概括。
10. (9分) (2018七下·龙湖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
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
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 . 作者选材精当,精于裁剪,有繁有简,如作为“学者的方面”,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就写得比较简略。
B . 文章结构精致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在“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这两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C . 本文在叙述中加入不少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D . 本文的语言平实,精炼含蓄,但富于感情和音乐美。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B .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是“说”了就“做”,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C . 闻一多先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多年如一日,目的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D . 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中“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了他“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突出闻一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3)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有矛盾?为什么?
11. (17分)(2020·徐州模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材料一:
《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节选)
依据课程标准科学命题。
各地要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所设定的除综合实践活动外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促进学生认真学好每门课程,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业。
考试具体方式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学科特点确定。
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钢,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不得超标命题。
发挥引导教育教学作用。
考试命题要注重引导学校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考试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导向作用。
材料二:
取消考试大纲的中考,对考生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有考试大纲,日常的学习有目标和方向,对升学考试更有信心;有考试大纲也有利于教师更有侧重点地开展教育活动,便于教师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复习,更为重要的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还能抓准考试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
取消了考试大纲的学习,对学生来说,简直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主次,很有可能学会的没有考,考到的知识点都是平时没搞明白的地方。
唱歌唱戏尚且有高潮部分,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倒是四平八稳,毫无跌宕起伏,学到的知识点能印象深刻吗?考试范围不明确,知识不分重点,凡课本上有的、老师拓展的内容都要全部学会,这不是意味着学生的负担加重了吗?简直与老生常谈的教育“减负”背道而驰!
材料三:
在应试教育下,成绩是衡量一切的准绳,机械简单的“教”与“考”让一些师生乐此不疲。
有教师坦言,考纲
使用几十年,一切圈着考纲转,哪怕标点由顿号变成了逗号、某个句子多用了个助词等都琢磨了个遍。
如此下去,还有多少教师会致力自主教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学以致用呢?
社会诟病应试教育已久,但怎么去改,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初中考试大纲的取消,意味着“指挥棒”变了,可以说是对应试教育的一种纠偏。
显然,这种变化对教师的教学和命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没有大钢怎么教?怎么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如何将所教内容通过更为自主和开放的命题呈现出来?这都是迫切需要思考的。
对学生而言亦如此,“盲考”的抓瞎、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这些习惯统统要丢掉,还要学会深度思考,拥有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同时培养起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和自主消化学科知识的能力。
此外,还需打消家长的焦虑和压力。
以前习惯了让孩子照“纲”学习,现在考纲取消了,家长短期内无所适从是可以理解的。
教育部门要引导家长从根本上认识改革的目的及意义:取消考试大纲,有利于基础教育回归育人本位,能让学校安静办学,让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中考会合理地设置考试内容的结构,减少一些完全考死记硬背试题的比例,调高开放性、综合性试题的比例,考查学生活学活用及应变能力,这是对“读死书,死读书”的扭转。
淘汰不适合社会发展、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提升的落后教考方式,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
只有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育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真正活起来。
(节选自浙江教育报《取消考纲,中考要行稳致远》)
(1)从以上材料看,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取消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依据。
B . 以后的初中学业水妥考试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C . 考试大纲取消了,学生不用死记硬背了,因为考试主要考查学生活学活用及应变能力。
D . 基础教育改革应提倡推行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提升的教考方式。
(2)请根据以上材料,用简明的语言谈谈教育部取消考纲的意义。
(3)依据材料谈谈考试大纲取消后,学生的“学”如何才能真正活起来。
(4)结合材料,联系你的学习生活,谈谈取消考试大纲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并简要说明理由。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交朋友是人们生活、发展和情感交流的需要。
朋友五花八门,在学校里交往的是学友,在球场上交往的是球友,在网上交往的是网友……从更广义的角度看,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也都可以是朋友,甚至是好朋友。
请以“我们是朋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二、字词书写 (共2题;共6分)
答案:2-1、
答案:2-2、
答案:2-3、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16分)
答案:4-1、
答案:4-2、
答案:4-3、
答案:4-4、
答案:4-5、
答案:4-6、
答案:4-7、
答案:4-8、
答案:4-9、
答案:4-10、
考点:
解析:
四、语言表达 (共2题;共28分)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答案:6-2、答案:6-3、答案:6-4、
答案:6-5、考点:
解析: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答案:7-1、
答案:7-2、
考点:
解析: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
答案:8-1、
答案:8-2、
考点:
解析:
七、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3分)答案:9-1、
答案:9-2、
答案:9-3、
答案:9-4、
考点:
解析:
答案:10-1、答案:10-2、答案:10-3、
考点:
解析:
答案:11-1、答案:11-2、答案:11-3、答案:11-4、
考点:
解析: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2-1、
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