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说明:1.范围:八上全册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2.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别、学号按要求填写好。

3.答题必须用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按要求答在答卷上。

一、积累运用(共29分)
1.默写古诗文。

(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2)感时花溅泪,______(杜甫《春望》)
(3)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

(晏殊《浣溪沙》)
(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______,______?(《愚公移山》)
(6)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______,______”两句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出了战斗的激烈和悲壮。

(7)古诗文抒真情。

李白把乡愁寄予流动江水,轻吟“__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面对雄浑壮丽的塞外大漠,王维用“______,______(《使至塞上》)”表达了抑郁之情。

2.本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和清代高鼎《村居》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都写到了“东风”。

请简要分析两位诗人分别借“东风”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2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7分)
学完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我们掩卷思索,各种感觉涌上心头。

走进这个语文世界,我们可以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首次着舰的风采;可以和同学一起漫步于苏州园林,欣赏眼前一幅幅由匠师______凝结成的完美图画;还可以感受朱德对一生都láo lù()、仁慈的母亲的殷殷情怀;在父亲蹒跚的背影中回味浓浓的爱,想回报父爱的情愫qián zī àn zhǎng();每逢骤雨猝至,在居里夫人令人窒息的实验室里,我们感动于她的chì rè()情怀;而走进罗素的世界,则让我们的灵魂受到______,思考青年人是肆无忌惮地挥霍青春,还是积蓄力量,为减轻社会之不幸而略尽______……每次打开课本,就是享受一顿名副其实的饕餮盛宴,就是沐浴一次真善美的光芒。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3分)
(1)láo lù()(2)qián zī àn zhǎng()(3)chì rè()
4.上面文段中横钱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殚精竭虑洗涤绵薄之力B.处心积虑洗涤微薄之力
C.殚精竭虑洗刷绵薄之力D.处心积虑洗刷微薄之力
5.下面对文段中画线句子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走进这个语文世界,我们可以首次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的风采
B.走进这个语文世界,我们可以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的风采
C.走进这个语文世界,我们可以首次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成功的风采
D.走进这个语文世界,我们可以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成功的风采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6~7题。

(4分)
2023年6月8日是我国第17个“文化遗产日”,学校开展了“身边的文化遗产”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6.“荣昌陶”作为国家非遗物质文化,穿越千年历史长河,再次重焕新生。

你们研究小组准备开展以“古陶瓷的新发展”为主题的专题活动,活动现场请来了带动“荣昌陶”发展的90后店铺老板,作为活动小记者请你围绕主题拟写两条采访问题。

(2分)
问题一:______
问题二:______
7.都说“北敦煌,南大足”,你们研究小组在一起参观“大足石刻”时,发现有一些外地来的游客在景区有许多不文明行为;拍照时开闪光灯,用手触摸石壁,插队,大声说笑……导致即使带着导游解说机,你们也无法听清楚导游的讲解,参观的体验感很不好。

针对这一现象,你们小组参观完后想用手机录制一个“文明参观”小视频发到公众号,请写出你们想在视频里表达的倡导语。

(2分)
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题。

(6分)
课外阅读时间,同学们纷纷来到班级“图书角”,朵朵找到了她喜爱的《昆虫记》,她的同桌华华则翻阅起《红星照耀中国》。

8.华华对朵朵说:《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给很多的昆虫取了绰号,你知道吗?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2分)《昆虫记》里,作者给许多昆虫取了有趣的绰号,如______叫大自然的清道夫,夏日里的歌唱家是______,美丽的杀手是______。

A.蝉瓢虫萤火虫B.黄蜂瓢虫蜣螂C.蜣螂蝉螳螂
9.朵朵也考起华华来。

她说:“作家王立铭说过,更深刻的理解将带来更伟大的力量。

我就来考考你。

请从《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四部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书中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团结一致、相互扶持’的感受和理解。

”(4分)
______
二、阅读(共41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0~14题。

(17分)
【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三章》)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3分)
(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2)人恒过:______
(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______
11.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______
【乙】
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

征与吾其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

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选自《资治通鉴》)注:①上:指唐太宗。

②守成:保持成就。

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

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焉得为大丈夫乎B.何苦而不平/苦其心志
C.行拂乱其所为/天子为动D.然后能改/然创业之难
13.用三条“/”给下面句子断句。

(3分)
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
14.【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甲】文中孟子的思想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结合原文分析。

(4分)
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5~17题。

(10分)
雅趣说“镜”,镜鉴千秋
①镜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照面饰容的用具。

从最初的以水当镜到打制石器时代的石镜,再到四千多年前齐家文化第一面铜镜的诞生,镜子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②中国有着悠久的用镜历史。

《说文》有载:“监可取水于明月,因见其可以照行,故用以为镜。

”上古的镜就是大盆的意思,被称为“监”。

商代初期开始铸造铜鉴,此时的“监”字才有了“金”字旁,作“鉴”。

“监”“鉴”的本意都是镜子。

③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常常以镜鉴引喻一些人和事。

《庄子》中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意为有修养之人应当像一面镜子,来者即照、去者不留,应合事物本身而不去刻意掩藏,就能始终保持心境平和。

成语“前车之鉴”“前车可鉴”,则意为前面车子翻倒,可以作为后面车子的鉴戒,鉴为镜子,引申为教训,此成语源于《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
④当镜的功能与鉴的哲思相互碰撞融合,这件实用器物便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人文内涵,从此成为悠远精深中华文化中璀璨的人文意象。

⑤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铜镜的国家之一。

商周铜镜大多为圆形,镜或微凸,镜身较薄,镜钮有弓形、半环形、长方形多种,可分为素镜、重环镜、鸟兽纹镜三类。

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中是一个成熟和大发展的时期,无论是铸造工艺,还是铸造数量,都大大超过了以前,是中国古代铜镜由稚朴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也是铜镜铸造中心由北开始向南迁移的重要时期,当时楚国为战国时期最重要的铜镜产地。

到了汉
代,汉镜出土数量最多,在制作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相较战国时期有了很大发展。

⑥铜镜的流行在唐代达到鼎盛,唐人“咏镜”之风盛行。

恢宏气象的大唐,社会各个阶层均对镜偏爱有加,文人雅士更将其融入于情思之采、炉炼于艺术创造,形成一种“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艺术境界。

从一些诗词文赋中可以看出,此时期不少文人目光集于“镜”这一物象,它的映衬、比拟、寄寓,都蕴含着读书人普遍的生存状貌“写月无芳桂,照日有花菱。

不持光谢水,翻将影学冰。

”“咏镜”便成为他们心照不宣的默契。

⑦随着镜文化在唐代空前发展,加之制镜工艺改良进步,加入大量锡的铜镜更加明亮,其造型也更显华丽。

唐镜在造型上突破了传统圆形的特征,不仅出现了各种样式的花式镜,更有人开始制造有把柄的手镜,除了日常功能外,更增添了把玩观赏的稚趣。

唐代镜最大特点之一是艺术样式的多样化,铜镜艺术也呈现出浓郁的“盛唐气象”。

有代表性的镜子图案大致可分为四种:一是宝相花图案镜,包括写生图案、佛教宝相图案等;二是珍禽奇普花草图案镜;三是串枝葡萄鸟兽蝴蝶镜;四是故事传说镜,包括人物、社会生活、神话传说等。

⑧时至今日,随着时代发展,玻璃镜早已取代了铜镜,但方寸铜镜凝聚着的浓郁文化气息却将变换着形式继续长远流传。

古时,藩邦之间,百姓之间互相赠送铜镜的礼俗依然延续至今,比如,镜子常用作爱情婚姻的信物,寓圆满、团圆、吉祥之意,象征婚姻美满。

再如,历史这面镜子永远无法取代,“铜镜正衣冠”寓意影响深远,作为自醒自警的方式早已融入华夏儿女的血脉。

(作者:韩文)15.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全文看,镜子经历了“水镜”“石头镜”“铜镜”和“玻璃镜”四个阶段。

B.根据第③段内容,第④段加点词语“鉴的哲思”指的是“吸取教训”。

C.中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齐家文化时就有了铜镜,是最早使用铜镜的国家之一。

D.第⑦段画线句使用了分类别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唐镜造型华丽、样式多样。

16.以文章第③④段为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分)
______
17.阅读下面的物品简介,根据文章内容推断其所属朝代,并简述理由。

(4分)
物品简介:
嫦娥玉兔菱花镜,直径19.1厘米。

镜为八瓣菱花形,伏兽钮。

铜镜背面是宫图。

钮右上方饰一株桂树,枝繁叶茂;嫦娥身姿飘逸,一手托盘,一手托幅,上有“大吉”二字。

镜钮下方有一潭池水,左侧玉兔正持杵捣药,池水右边为一跳跃的蟾蜍。

镜边缘花朵及云纹。

整个纹饰突出了月宫的主题,且构图十分新颖。

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8~21题。

(14分)
八(1)班决定拍摄“大湾味觉”的美食栏目,请你帮忙设计,完成各题。

大湾味觉
盛慧
①一个人的口味看似平常,其实是颇有些神秘的。

它与我们的成长经历有关,珍藏着我们对爱的美好记忆,饱含着我们对往日时光的深情春恋
②记得上小学那会儿,一到放假,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县城的外婆家,外公是个和蔼可亲的老头,他悉心招待着我,生怕怠慢了我这个小客人。

每天的午餐最值得期待,外公下班回来,手上总会提一只袋子,里面装着烧腊,有时是烧鹅、有时是叉烧、有时是乳鸽、有时是腊肠、有时是腊肉……从那时候开始,鲜香四溢的烧腊店,成了县城中最神秘,也最令我向往的地方
③烧腊分为“烧味”和“腊味”两种,猪是烧味家族当仁不让的主角。

烤乳猪是粤菜中的“当家菜”,早在西周,此菜已被列入“八珍”,称为“炮豚”,在其他地方,烤乳猪已经难得一见了,但在大湾区,它仍是婚席中不可或缺的重头菜。

婚席曾让少时的我魂牵梦絮。

吉时一到,全场的水晶吊灯突然熄灭,宴会厅的大门缓缓打开,身着旗袍的礼仪小姐打着宫灯款款而入,后面跟着几十个服务员,手里都托着一只硕大的盘子,盘子里有红色的小灯闪闪烁烁,那便是酒席的第一道菜——烤乳猪。

上桌之后,我才发现,那小灯原来是乳猪的眼睛,调皮可爱。

烤乳猪,最好吃的是猪皮,酥脆爽口,一般蘸以白糖,白糖会让油脂散发出更多的香甜滋味。

④如今最为流行的是麻皮烧猪,因猪皮有密密麻麻的芝麻状小泡而得名。

麻皮乳猪的特点是酥,即使冷却之后,也像薄饼一样酥化,刀切下去,咔嚓有声,感觉不像切猪肉,倒像是在切米花糖。

别说是吃,光是听声音,都能让人浑身酥麻,口水直飙
⑤想吃腊味,则要等到秋天,“秋风起,食腊味”,天气一凉,大湾人就开始晒起了腊味。

每到过年,家里总会买几条广式腊肠。

在我的记忆中,腊肠的味道,就是过年的味道。

⑥在大湾区,几乎什么肉类都可以腊制,在林林总总的腊味之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衣脆肉香的腊肠,广式腊肠讲究的是酱香、腊香、酒香“三味”。

这其中,酱料是极为重要的,它可以激发腊肠的鲜味,酒则要用高度的山西汾酒,清香醇和。

传统的腊肠讲求天然生晒,秋阳果果,北风干燥,在风和阳光的作用下,水分迅速蒸发,腊肠日渐消瘦,颜色日趋鲜艳,最终变成了一串串迷人的红玛瑙,散发出让人难以抵抗的迷人香气。

广式腊味的品种奇多,除了腊肠,我也喜欢腊猪脚,风味独特,与萝卜同煲,香味撩人,汤极鲜甜,我可以连喝三大碗。

⑦在大湾区能够烧腊店抗衡的,或许只有糖水店了。

大湾人对甜味无比眷恋,在这里,一场完美的宴席,总会以一道糖水作为甜蜜的句号。

⑧绿豆沙是糖水中的经典。

最美的味道,都是用心做出来的。

哪怕做一碗小小的糖水、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一丝不苟,饱含深情。

绿豆沙一定要用明火煲制,经过猛火滚、细火熬,便会丢盔弃甲,这时的绿豆,如同贵妃醉酒,已变得娇弱无力,在火的不断进攻下,越来越酥软、最终变成香绵可口的绿豆沙。

绿豆沙一般还会加入海带,起到解毒散结的作用,百吃不腻,是我从小吃到大的小吃,如陪同我成长的经典老歌,百听不厌,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心中便会升起无限感动,那份心安,那份温暖,其他任何食物都难以比拟。

⑨如今,我的两个女儿跟我一样,对糖水简直无法抗拒。

夏日的傍晚是她们最期待的时刻,一家人移师到院子里,一边看星星,一边吃椰奶冻,椰奶冻冰爽、甜蜜、细腻、柔滑,吃第一口时,突如其来的冰爽会让头皮一阵发麻,仔细回味,有牛奶的浓香、椰子的清香还有芒果的香甜,各种美好的感觉交织在一起,让人心神荡漾。

⑩院子里暴晒了一天的树木,散发糯米般的树脂清香,蛐蛐的叫声急促,牛蛙时不时插上一句。

它们随心所欲的演奏,让夜晚变得更加深邃。

女儿们长大以后,应该也会记得这样迷人的夜晚,我总觉得,在生命之初多一点美好,就会过得更加幸福。

(选自《人民文学》2022年第2期,有删改)18.(精选美食)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3分)
第一期:烤乳猪第二期:广式腊肠第三期:绿豆沙美食种类烧味(2)糖水
美食特点(1)衣脆肉香相绵可口
美食感受魂牵梦萦过年的味道(3)19.(素材剪辑)拍摄组根据第②段剪辑了“外公下班买烧腊”的片段,有人认为这跟美食关系不大,可以去
掉,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说明理由。

(4分)
______
20.(插入旁白)制作组选定以下三句作为旁白,请分析它们共同的语言特点,并选一句进行赏析。

(3分)
①烤乳猪:麻皮乳猪的特点是酥,即使冷却之后,也像薄饼一样酥化,刀切下去,咔嚓有声,感觉不像切猪肉,倒像是在切米花糖。

②广式腊肠:腊肠日渐消瘦,颜色日趋鲜艳,最终变成了日串串迷人的红玛瑙,散发出让人难以抵抗的迷人香气。

③绿豆沙:这时的绿豆,如同贵妃醉酒,已变得娇弱无力,在火的不断进攻下,越来越酥软,最终变成香绵可口的绿豆沙。

______
21.(海报制作)老师推荐用文章最后一句“在生命之初多一点美好,就会过得更加幸福”作为栏目宣传语,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选这一句。

(4分)
______
三、作文(共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朵小小的、浅黄色的桂花,承载了挥之不去的乡情;一份红笔添改、连语法错误也一一纠正的讲义,寄托着藤野先生对鲁迅的期望和鼓励;一抹蓝色的荧光,倾注了居里夫妇对科研的热爱与执着;几只争落向阳暖枝的莺鸟,撩拔了白居易喜爱西湖的情思……不起眼的桂花,寻常的讲义,易被忽略的荧光,小小的莺鸟……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细微的事物,却饱含着浓浓的真情。

请以“物微情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字数不少于500字;(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1)采菊东篱下(2)恨别鸟惊心(3)天接云涛连晓雾(4)似曾相识燕归来
(5)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6)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7)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答案示例:杜牧借“东风”暗指成功机遇,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高鼎借“东风”表现春天的生机,流露出饱览春景的喜悦之情。

3.(1)劳碌(2)潜滋暗长(3)炽热
4.A 【解析】处心积虑(贬义):存在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

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

处心:存心。

积虑:蓄谋很久。

殚精竭虑(褒义):使尽了精力,费尽了心思。

“洗涤心灵”为常规搭配。

“微薄之力”多指客观事实;“绵薄之力”表示谦虚,指尽自己的微小力量去帮助别人,实际上可能具有很大的能力。

5.B
6.例一:什么缘由让你们坚持传承“荣昌陶”呢?例二:你认为让“荣昌陶”更好的发展还要在哪些方面
进行创新?
7.示例:亲爱的游客们;你们好!欢迎您来到重庆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我国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它,请您在参现时不要用手触摸展品、不要大声喧哗,拍照时不要开闪光灯,为了我们都能享有良好的参观体验,我们一起保持安静,遵守秩序,文明观展好吗?谢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8.C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

9.示例一:《西游记》中孙悟空水里功夫没有猪八戒好,每次遇到水里的妖怪时,总是让猪八戒先下水把妖怪引出来,孙悟空再来收拾。

又如孙悟空被红孩儿的三昧真火熏得奄奄一息,翻不了筋斗云时,猪八戒便代替孙悟空去南海请观世音菩萨。

唐僧师徒秉持团结一致的信念,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克服千辛万苦,最终取得真经。

示例二:《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战士们在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时,突击队的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为后面的红军开辟道路,最终敌军在红军强有力地进攻下纷纷逃窜,红军全军渡过大渡河。

正是凭着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红军精神,战士们才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

示例三:《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在南极冰盖下遇险时,大家齐心协力挖掘冰层,主动把储气罐让给喘不过气来的同伴,最后成功脱险。

他们的经历充分说明,在困难和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要团结一心,互帮互助,就能克服困难。

示例四:《昆虫记》中,当一只松毛虫迷了路,闯入另一家松毛虫家庭时,主人会平静的接待他,如兄弟一般,双方还会共同扩建巢穴,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就如法布尔所说,他们生来懂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私有”与“争斗”这类字眼,有着是团结互助,一切都洋溢着温暖与幸福。

二、阅读
10.(1)这(2)犯错误(3)了解,明白
11.(1)用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原来所不具备的能力。

(2)这样以后就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12.A 【解析】A.代词,这,这些/代词,这;B.形容词作动词,发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苦恼;C.动词,作为/表示被动,被;D.指示代词,这样/连词,表示转折,然而;故选A。

13.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
14.从“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可看出唐太宗认为要想守住基业,君主和诸臣子要一起谨慎对待,居安思危,这与孟子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观点是相似的。

他们的相似之处时都认识到要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才能守住基业。

【参考译文】
唐太宗问身边的大臣:“创业与保持成就哪个难?”房玄龄回答说:“国家开始创立时,我们与各地豪
强竞相起兵较量使他们称臣,创业难啊!”魏征说:“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不在艰难的时候取得天下,而在安逸的时候失掉天下的,保持成就难啊!”太宗说:“玄龄协助我一起取得了天下,历经百战,九死一生,所以体会到创业的艰难。

魏征协助我一起安定天下,常常担心在富贵的时候滋生骄奢,在疏忽的时候发生祸乱,所以懂得保持成就的艰难。

然而创业的艰难已经过去;保持成就的艰难,正应该和大家谨慎对待。

”玄龄等人行礼道:“陛下说这一番话,是国家百姓的福气呀!”
15.B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辨析。

B.“鉴的哲思”在文中指第③段提到的“有修养之人应当像一面镜子……心境平和”“引申为教训”等内容,选项总结不完整。

故选B。

16.示例:引资料。

第③段引用《庄子》中关于以镜喻人的名言,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常常以镜鉴引喻一些人和事的观点,使说明更具说服力,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

17.唐代。

第⑦段说“唐镜在造型上突破了传统圆形的特征”,链接材料中写到“镜为八形”,与文章内容符合;铜镜背面的月宫图也与文中唐代铜镜艺术较有代表性的一类“故事传说镜”对应,据此推断它可能出自唐朝。

18.(1)香甜酥脆(2)腊味(3)心安温暖/感动心安/感动温暖
19.参考示例:不同意。

外公下班给我买烧腊,是我对烧腊最初的温暖记忆,写出了我对烧腊的向往。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写个人的口味珍藏着美好的记忆和对往日的春恋,引出下文对烧腊的介绍和记忆。

20.参考示例:
示例一:三句旁白都运用视觉、味觉、听觉、嗅觉等感官,并结合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色香味俱全,文字读起来活色生香。

如“像薄饼一样酥化”“咔嚓有声”,从味觉和听觉的角度,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麻皮乳猪的酥脆。

示例二:三句旁白都运用视觉、味觉、听觉、嗅觉等感官,并结合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色香味俱全,文字读起来活色生香。

如“日渐消瘦”“迷人的红玛瑙”“迷人香气”,从视觉、嗅觉的角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然生晒,腊肠水分蒸发的情形。

示例三:三句旁白都运用视觉、味觉、听觉、嗅觉等感官,并结合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色香味俱全,文字读起来活色生香。

如“娇弱无力”“越来越酥软”“香绵可口”,从视觉、味觉和嗅觉的角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明火煲制时,绿豆在视觉、嗅觉和味觉上的变化。

21.参考示例:
“生命之初”指的是童年或青少年时期,“美好”这里指的是美味的食物。

美味的食物能够给年少的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带给人温暖的记忆和深情的眷恋,让我们感到幸福。

用这句话做宣传语,能够强调美食带给人的积极力量,契合美食栏目;语言简单而富有深意,让人回味无穷,利于传播。

三、作文(50分)
22.(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