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11 军神》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11 军神》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11 军神》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一位军人的生活和训练为背景,通过讲述他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敢和坚持,展现了军人的英勇和坚韧精神。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敬佩之情。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于叙述性的课文能够
进行理解和分析。
但是,对于一些深层次的情感和价值观的把握可能还不够成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军人精神,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课文中的
关键词语和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军人的坚韧精神和爱国情怀,培养
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课文中的关键词
语和句子。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军人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和讨论来理解和分析
课文。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和视频,来辅助教学,增强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军人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课文主题。
2.自读: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标记出不理解的地方。
3.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解答彼此的疑问,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军人精神,解答学生的疑问。
5.实践:让学生通过写作或口头表达的方式,表达对军人的敬佩之情和
爱国情怀。
6.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军人的坚韧精神和爱国
情怀。
七.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课文的主题和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
军人精神坚韧爱国
八. 说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来进行。
对于学
生的课堂表现,可以关注他们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对于作业完成情况,可以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对于课后反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九. 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教师也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军人精神,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知识点儿整理:
1.课文内容理解:《11 军神》以一位军人的生活和训练为背景,通过
讲述他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敢和坚持,展现了军人的英勇和坚韧精神。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敬佩之情。
2.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正
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合作能力:学生分组讨论,解答彼此的疑问,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
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军人精神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习军人的坚韧精神和爱国情怀,理解军
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敢和坚持,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军人的坚韧精神和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6.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写作或口头表达的方式,表达对军人的敬佩之情和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7.课文背景知识:课文背景以军人生活和训练为背景,涉及军人的日常生活、训练和战斗等内容,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
8.军人职业特点:军人是以保家卫国为己任的职业,需要具备勇敢、坚定、奉献等品质,学生需要了解和理解军人的职业特点。
9.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课文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学生需要识别和理解这些修辞手法。
10.课文中的词语理解:课文中有许多重点词语,如“英勇”、“坚韧”、“爱国情怀”等,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这些词语的含义。
11.课文结构分析:课文分为引子、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学生需要分析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内容。
12.课文中的情感变化:课文中军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情感变化,学生需要理解和感受军人情感的波动和变化。
13.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课文中有许多细节描写,如军人的训练场景、战斗场面等,学生需要关注和理解这些细节描写。
14.课文中的主题理解:课文主题是军人的英勇和坚韧精神,学生需要理解课文主题,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15.课文中的信息提取:学生需要从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如军人的个人信息、经历和事迹等,提高信息提取能力。
16.课文中的问题解答: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和讨论,解答对课文的理解问题,提高问题解答能力。
17.课文中的感悟和启示:学生需要从课文中获得感悟和启示,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8.课文中的审美教育:课文通过军人英勇和坚韧的形象,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9.课文中的情感体验: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课文,体验军人的情感,培养情感体验能力。
20.课文中的品德教育:课文通过军人的英勇和坚韧精神,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
同步作业练习题:
1.《11 军神》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
A. 一位军人的日常生活
B. 一位军人的训练和战斗经历
C. 一位军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敢和坚持
D. 一位军人的退役生活
2.课文中的军人展现了()的精神。
D. 全部正确
3.课文中的军人职业特点包括()。
D. 全部正确
4.课文运用了以下哪些修辞手法()。
D. 全部正确
5.以下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有()。
A. 课文讲述了一位军人的日常生活
B. 课文展现了军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敢和坚持
C. 课文描述了军人的训练和战斗经历
D. 全部正确
1.课文《11 军神》以一位军人的________和训练为背景。
2.课文中,军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展现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精神。
答案:勇敢、坚韧
3.课文中的军人职业特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勇敢、坚定、奉献
4.课文运用了以下哪些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比喻、拟人、排比
5.课文中,军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情感变化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坚定、动摇、坚持
1.请简要概括课文《11 军神》的主要内容。
答案:课文讲述了一位军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敢和坚持,展现了军人的英勇和坚韧精神。
2.请描述课文中军人的职业特点。
答案:军人的职业特点包括勇敢、坚定和奉献。
3.请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答案:课文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突出了军人的英勇和坚韧精神。
4.请谈谈你对军人精神的理解。
答案:军人精神是指军人以保家卫国为己任,具备勇敢、坚定、奉献等品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习军人的精神,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勇敢和坚持,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付出努力。
请以“我心中的军人”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我心中的军人
军人,一个神圣而崇高的职业。
他们以保家卫国为己任,时刻准备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付出一切。
在我心中,军人是英勇的、坚韧的,他们具备崇高的品质和无私的精神。
我心中的军人是勇敢的。
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从不退缩,勇往直前。
在战场上,他们临危不惧,奋勇杀敌,为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在生活中,他们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勇敢地迎接生活的种种考验。
我心中的军人是坚韧的。
他们在艰苦的训练中,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体魄。
在战斗中,他们经受住了生死的考验,战胜了重重困难,取得了胜利。
即使退役后,他们也始终保持军人的坚韧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心中的军人是崇高的。
他们心怀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甘于寂寞,忍受着与家人团聚的痛苦,守护着祖国的边疆和海防。
在灾难面前,他们冲锋在前,舍生忘死,救民于水火,展现了军人的担当和情怀。
我心中的军人是榜样。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英勇,什么是坚韧,什么是奉献。
他们教会了我们如何在困难面前保持勇敢和坚持,如何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付出努力。
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值得我们尊敬和敬仰。
总之,我心中的军人是英勇、坚韧、崇高、榜样的代表。
他们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展现了军人的精神风貌。
让我们向军人致敬,学习他们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