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三上地理人教版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考点)01492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三上地理人教版月考试卷
考试总分:7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3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65分)
1. 读“华北某地实测的海拔高程数据图”,完成下题。

(图中黑三角表示甲、乙、丙、丁四点)
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拔:甲>丙
B.坡度:甲>乙
C.降水:乙>丁
D.气温:丙>丁
2. 读某局部经纬网图,有关图中各点之间的最短距离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到③的最短航线方向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B.①到③的最短距离小于555千米
C.②到④的最短航线方向是正北
D.与②通过地心的对称点为(55°N,60°W)
3. 图a是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略图,图中公路(虚线)向偏北方向逐渐上升,桥梁下方河流水位为314m。

图b是盘山公路常用的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向车辆。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瀑布的落差可能是()
A.15m
B.17m
C.35m
D.37m
(2)图中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 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依次途经弗里曼特尔(32.1°S,11
5.8°E)、中山站(69.4°S,7
6.4°E)、长城站(62.2°S,58.9°W)和蓬塔(53.1°S,70.9°W)。

下图为雪龙号此次环南极洲航行的线路。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大洋依次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D.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若雪龙号考察船沿图示航线从中山站驶向长城站,其前进方向为()
A.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B.先向东南再向西北
C.先向东北再向西南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5. 读如下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以下小题。

(1)图中断崖的最大高差不超过()
A.200米
B.239米
C.250米
D.300米
(2)河滩A、B之间的河段,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6. 湖南省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假期到附近农村进行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同学们一致认为甲聚落的选址合理,其理由是()
A.高于洪水位
B.地处冲积平原
C.气候适宜
D.交通便利
(2)同学们对甲聚落附近河流进行考察,下列描述可信的是()
A.①河段流速小于③河段
B.②河段的含沙量大于③河段
C.①河段流量大于③河段
D.③河段的流向为东南向西北
7. 山上架设3面巨镜,利用物理反射将光线引进小镇广场中心,并通过计算杋进行控制,使得镜子能够随着太阳光线的变动而调节方向,从而获得最多的太阳辐射,让民众能够享受到自然阳光。

据此回答下面题目。

(1)下列有关太阳辐射能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C.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太常用的能源
D.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2)为保证阳光每天都能最大限度地被反射到小镇的广场,每年的冬至日到春分日期间,计算机调节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a(如下图)应()
A.先调小后调大
B.先调大后调小
C.持续调小
D.持续调大
8. 随着光伏发电用地需求的激增,一些天然湖泊和湿地成为光伏阵列的集结之地。

下图为江苏盐城滇海湿地一带的“风光渔互补产业,上有风力发电、中有光伏利用、下有水产养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风光渔”互补产业主要利用的自然资源按资源的自然属性分属于
A.水资源
B.气候资源
C.非可再生资源
D.可再生资源
(2)“风光渔”互补产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提高水面温度②使鸟类减少栖息地③减少大气污染④增加大气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 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

如甲图,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an α=OP/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

据此完成
下列小题。

(1)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落日晚霞的是()
A.英国伦敦(0°)
B.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
C.阿拉斯加半岛(约165°W)
D.美国匹兹堡(约80°W)
(2)乙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

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该学校大致位于()
A.21.5°N
B.21.5°S
C.45°N
D.45°S
10. 下列四图及其标注正确的是( )
A.
B.
C.
D.
11.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假设该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L为河流,则图中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箭头,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假设图中曲线为等高线,L为河流,且图中等高距为200m,则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1100、1250
B.1100、1350
C.1500、1250
D.1500、1350
12. 在埃及开罗以西540km处,有一片神奇的白沙漠,高耸在白沙漠中的白色岩石为白垩纪时期形成的石灰岩,岩石成分主要为红藻类化石。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该处的白色沙粒主要来自()
A.白色石灰岩被风化而形成的碎屑物
B.当地盐湖被蒸发干涸留下的盐碛物
C.黄色沙粒反射阳光形成的白色影像
D.盛行西风所携带的地中海沿岸沙粒
(2)推测白垩纪时期,该处为()
A.泥沼湿地环境
B.浅海湿润环境
C.热带雨林环境
D.温带草原环境
13.
读某地(纬度为40°)二分二至日正午房屋窗户阳光入射示意图(①②③为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一年中()
A.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大于极点
B.正午太阳高度差值为46°52’
C.正午影长的变化幅度为零
D.日落方位都是西北方向
(2)当正午太阳高度角为③时,其所处的季节()
A.东南亚正处于高温少雨期
B.中国北方地区冰封雪飘
C.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
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二、解答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分)
1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虾子镇位于贵州省中部,这里并没有虾,有的是火遍全球的辣椒,辣椒相关产品远销全国各大、中城市以及印度、缅甸、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号称“中国辣椒城”。

起初,虾子辣椒零星种植,数量少,农户自食。

改革开放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辣椒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辣椒市场份额越来越大。

而且像“老干妈”“贵三红”等以辣椒为原料的调味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带动了虾子镇辣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最近几年,“老干妈”开始不再使用贵州辣椒。

(1)分析虾子镇辣椒火遍全球的有利条件。

(2)推测“老干妈”不再使用贵州辣椒的原因。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虾子镇辣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15.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是我国粮仓。

松嫩平原玉米种植区号称“黄金玉米带”,其东侧的长白山、西侧的草原和湿地,都是“黄金玉米带”稳定发展的天然保障,水稻种植区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材料二:鲟鳇鱼是我国淡水鱼类中体重最大的冷水性鱼类,需水质好、怕强光,栖息在江底砂砾江段,以水生昆虫的幼虫、底栖生物及小型鱼类为食,我国仅在东北有分布,数量稀少。

材料三:同江市是国家一类口岸,是黑龙江省江海联运的始发港,上行可达哈尔滨、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下行可达俄、朝、韩、日。

境内高速公路向北与俄远东公路冈相连,同江铁路经中俄同江铁路大桥与俄远东铁路末端相连接,进行电气化改造后,可与连满(大连至满洲里)欧亚联运大通道媲美。

下图是东北部分地区地理环境及作物分布示意图。

(1)据图描述水稻产区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推断在甲乙两河段中适合鲟蝗鱼生存的河段,并分析其自然条件?
(3)分别说明松嫩平原东侧长白山、西侧草原湿地对玉米带的“保障作用”。

(4)分析把同江市建成国际物流口岸的条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三上地理人教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3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65分)
1.
【答案】
C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地理剖面图的判读及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B
【考点】
经纬网的判读及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
【答案】
C
B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解析】
(1)读图分析,图中等高距为10米,陡崖处重叠的等高线条数为3条,带入由陡崖的计算公式(n-1)×d≤ΔH<(n+1)×d(n表示
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H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可知陡崖相对高度20≤ΔH<40,但题目中桥梁下方河流水位为
314m,说明瀑布下部海拔高于314米,故瀑布落差大于等于20米,小于36米。

故选C.
(2)凸面镜主要用于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向车辆,山脊会阻挡视线,图中①地线路较为平直,○、③、④地西侧有山脊,但②距
离山脊较近,公路会急转弯,视线受阻明显,因此应设置凸面镜。

故选B。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4.
【答案】
A
A
【考点】
经纬网的判读及应用
【解析】
(1)据材料,根据材料中科考站的经纬度以及海陆轮廓可推出,中山站(69.4°S,76.4°E),则可判断②为印度洋;长城站
(62.2°S,58.9°W),可判断①为大西洋。

则③为太平洋,故选A.
(2)在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两点且以地心为圆心的大圆的劣弧,中山站到长城站的最短航线是先向西南,再向西北,故选
A。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5.
【答案】
C
C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6.
【答案】
A
B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解析】
(1)本题考查聚落的选址。

(2)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解答】
(1)甲聚落的选址合理的主要原因是高于洪水位,可保证聚落的安全,免受洪涝灾害影响。

故选A。

(2)根据图示可知,①河段位于河流出山口,因此流速较③河段快,A错;
③河段由于有湖泊的补给,因此流量较①河段大,且经过湖泊的沉积作用,导致③河段泥沙含量小于②河段,B对,C错;
③河段的流冋是东北—西南走向,D错。

故选B。

7.
【答案】
D
C
【考点】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
(1)本题主要考察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本题主要考察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解答】
(1)太阳辐射能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项错误;太阳辐射能只有很小一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B项错误;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用的能源,C项错误;煤、石油
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D项正确。

(2)为了最大限度地反射光照,镜面要保持与太阳光线垂直,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a需要随着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而调整,当太阳高度变小时,夹角a的度数需要调大;当太阳高度变大时,夹角a 的度数需要调小。

挪威每年的冬至日到春分日期间,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在增大,夹角a的度数需要持续调小,C项正确。

8.
【答案】
B
C
【考点】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解析】
(1)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可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风能和太阳能属于气候资
源,根据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

据题意,故B正确。

(2)由材料”一些天然湖泊和湿地成为光伏阵列的集结之地……水上有风力发电、中有光伏利用、下有水产养殖”,并结合图
示可知,“风光渔”互补产业是利用水面上的集热板发电,水下进行养殖,这样会使鸟类栖息地减少;集热板反射、吸收太阳辐射
,会降低了地表温度;风能和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其开发使用会减小大气污染。

故C正确。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9.
【答案】
C
D
A
【考点】
时差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
(1)本题考查地方时的计算。

(2)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3)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解答】
(1)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日出时刻为地方时6点。

经度相差15°,地方时就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就相差4分钟;地方时的计算也遵循“东加西减”原则,即已知偏东地点的地方时求偏西地点的地方时用减法,反之,用加法。

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地方时为12时,迎来晚霞日落的地点地方时为18时,二者相差6小时,经度相差90°,该地位于110°E 以东90°,经度为165°W ,阿拉斯加半岛(约165°W ),故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2)读图可知,该地区一年中影长有两次可以为0的日期,即一年有两次直射,由此判断位于回归线和赤道之间;影子指向正北的时间多于向南的时间,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图中③时刻影子最长,为冬至日,④时刻影子在变短,为春分日,②为秋分日,影子在变长。

故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

(3)图中③时刻影子最长,为冬至日,影长为2米,首先通过冬至日竿影长度和竹竿实际长度之比是1,通过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两者之间的纬度差,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5°,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从而计算出纬度大约为45°-23.5°=21.5°N .故A 正确,BCD 错。

故选A 。

10.
【答案】
A
【考点】
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
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
【解析】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南顺北逆”;公转运动月初到近日点,月初到远日点;自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一天。

【解答】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是逆时针,故符合题意;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是顺时针,故不符合题意;
、地球的公转运动,公转运动月初到近日点,月初到远日点,故不符合同意;
、西十二区应比东十二区晚一天,故不符合题意。

11.
【答案】
A C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解析】
(1)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的规律,可判定河流流向及等高线a 的数值应大于1300,根据
17A B C 17D
等高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
,b处为一洼地,故B、C两项错误;集水方向应大致垂直于等高线,由高处指向低处,并流向河流,故A项正确,
D项错误。

(2)根据上题分析并结合等高距可计算出a的数值为1500,b的数值在1100~1300之间,故C项正确,
自然排除ABD.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2.
【答案】
A
B
【考点】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地层与化石
【解析】
(1)本题区域背景为热带沙漠地区(干旱区),干旱区物理风化作用强。

(2)本题注重考查学生提取题目关键信息的能力,通过关键词可推测出白垩纪环境。

【解答】
(1)根据材料关键词,白沙漠,白色岩石,石灰岩,区域背景是热带沙漠地区(干旱区),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强,岩石碎屑物来源于物理风化。

故选A。

(2)根据材料关键词,石灰岩,红藻化石可知石灰岩形成于温暖的浅海环境,属于沉积岩,沉积岩中可找到化石。

故选B。

13.
【答案】
B
C
【考点】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二、解答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分)
14.
【答案】
自然条件适宜辣椒的生长,辣椒品质优良;辣椒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当地政府政策支持,形成产品品牌效应;国道和机场快速通道通过,交通便利,便于对外联系和产品外运。

由于贵州地形崎岖,不利于大规模经营,生产成本高;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种植辣椒的劳动力不足;贵州辣椒的品牌效应,辣椒价格高;“老干妈”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所以不再使用贵州辣椒。

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与当地辣椒下游产业的联系与合作,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与辣椒相关的旅游、文化等产业,实现经营多元化。

【考点】
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

种植业发展的有利条件,首先是自然条件适宜,其次从种植经验、历史、政策、品牌、交通等方面考虑。

贵州是坝子是主要农业区,面积小,不利于大规模经营,生产成本高。

贵州辣椒的品牌效应好,辣椒价格高,导致生产成本提高。

【解答】
从自然条件分析,虾子镇适宜辣椒的生长,辣椒品质优良。

从社会经济因素看,该地辣椒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有当地政府政策支持,形成产品品牌效应。

从交通条件看,有国道和机场快速通道通过,交通便利,便于对外联系和产品外运。

由于贵州地形崎岖,坝子是主要农业区,面积小,不利于大规模经营,生产成本高。

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种植辣椒的劳动力不足。

贵州辣椒的品牌效应好,辣椒价格高,导致生产成本提高。

“老干妈”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最近几年,“老干妈”开始不再使用贵州辣椒。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虾子镇辣椒产业要进一步发展,应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加强与当地辣椒下游产业的联系与合作,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发展与辣椒相关的旅游、文化等产业,实现经营多元化。

15.
【答案】
(1)变化:水稻产区在空间分布上向东向北扩展。

原因: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热量增加,使东、北部更加适合水稻生长;由于水稻种植技术的进步和新品种的培育,使水稻种植范围扩大。

(2)甲。

自然条件:甲地纬度高,水温低;甲地河流交汇处,水域宽且深,适合体型大的水生动物生存;甲地环境优美,水质好;甲地开发晚,人类活动干预少。

(3)东侧长白山:地势高,降水丰富,形成庞大水系,为玉米种植区提供灌溉水源;森林茂密,落叶腐殖层堆积补给土壤有机质;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减轻水旱灾害。

西侧草原湿地:林草生长良好(或植被覆盖率高),能降低风速,固结土壤,抑制风沙,保护农田。

(4)有利:边境城市,发展国际贸易,国际物流量大;是黑龙江江海联运的始发港,有铁路、河运等与国外联系,交通便利;开放的政策支持。

不利:河流冬季结冰期长,水运时间短,制约物流运输。

【考点】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区域的区位分析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水稻产区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3)本题主要考查松嫩平原东侧长白山、西侧草原湿地对玉米带的“保障作用”。

(4)本题主要考查把同江市建成国际物流口岸的条件。

【解答】
(1)读图可知,水稻产区在空间分布上向东向北扩展。

原因主要从气候、热量、技术、品种等方面分析,水稻产区分布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热量增加,使东、北部更加适合水稻生长;由于水稻种植技术的进步和新品种的培育,使水稻种植范围扩大。

(2)结合图文材料分析,鲟蝗鱼生存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水温、水域特征、水质、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甲河段纬度高,水温低;甲地为河流交汇处,水域宽且深,适合体型大的水生动物生存;甲地环境优美,水质好;甲地开发晚,人类活动干预少。

所以甲河段更适合鲟蝗鱼生存。

(3)松嫩平原东侧长白山对玉米带的“保障作用”主要从地势、气候、水源、森林、灾害等方面分析,长白山地势高,降水丰富,形成庞大水系,为玉米种植区提供灌溉水源;森林茂密,落叶腐殖层堆积补给土壤有机质;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减轻水旱灾害。

西侧草原湿地对玉米带的“保障作用”主要从植被、风速、土壤、风沙等方面分析,草原湿地林草生长良好(或植被覆盖率高),能降低风速,固结土壤,抑制风沙,保护农田。

(4)同江市建成国际物流口岸的条件主要从有利和不利方面分析,从有利条件分析,边境城市,发展国际贸易,国际物流量大;是黑龙江江海联运的始发港,有铁路、河运等与国外联系,交通便利;开放的政策支持。

从不利条件分析河流冬季结冰期长,水运时间短,制约物流运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