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在实现会计电算化时应注意几个问题毕业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企业在实现会计电算化时应注意几个问题毕业论文
一、应当购置符合自身规模和经营特点的财务软件
大型财务软件一般都针对大型企业的需要来设计,因此功能强大、界面华丽,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
面对精致的说明书和强大的营销手段,中小企业往往产生软件“越大越好”、功能“越多越好”的感觉,因此选择购置大型财务软件。
其实,这往往是不明智的。
中小企业配置大型财务软件,就好象“小脚穿大鞋”,至少存在以下弊端: l.本钱过高。
大型软件本身的价格往往是小型软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大型软件要求的硬件配置也比小型软件高,这就导致了很高的购置本钱,更重要的是,大型软件投入使用后,维护本钱和更新本钱也比小软件高得多。
事实上,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他的固有限制,这些本钱很多都花在一些中小企业极少使用或永久都用不上的功能上。
2.操作冗杂不便,难以发挥实际成效。
大软件不仅带来了安装调试上的不必要的冗长和冗杂,更带来了日常操作中一些不必要的工作繁琐和延误。
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相对缺乏,也无法顺当使用大软件供应的一些冗杂功能,这些都影响了大软件应有功能的有效发挥。
3.缺少敏捷性。
中小企业赖以与大企业竞争的重要优势之一就是其经营的敏捷性。
由于大型财务软件设计上的标准化和模块化,难以真正符合中小企业的敏捷而有特色的经营需要。
而设计大型财务软件的大型软件制造商由于把大企业作为既定的服务目标,往往不会特
地为中小企业修改和重编软件。
由于这些缘由的存在,大型财务软件不但难以象给大企业带来高效一样给小企业带来高效,还会影响中小企业的活力,成为中小企业竞争力中的不利因素。
二、作好实现电算化的思想预备
中小企业实现电算化,不但要在物资上作好预备,也要在思想上作好预备。
在某种意义上说,作好思想预备更重要,由于用好软件、让软件发挥最大成效比购置软件要更难做到。
作好思想预备,首先应在企业领导层取得有力的支特。
高层管理人员的关怀和支持是顺当实现电算化的最重要条件。
其次,要克服员工之中的抵触心情。
由于电算化不行避开会带来工作中的变革,这意味着很多人将不得不转变其长期以来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
有些人会由于可怕难以胜任工作而深感担心,有些人对新工作很不适应,有些人则可怕自己权威受损或隐秘泄露。
这都会造成电算化过程中的巨大阻力。
要克服这些阻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通畅的思想沟通机制,开展宣扬,仔细贯彻管理层实现电算化的.决心,并让相关人员真正熟悉到实现电算化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把每个人都变成电算化的提倡者和推动者。
强调要在思想上作好预备,是由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带有更多的家庭经营和人合企业的特点。
要顺当实现会计电算化,仅靠制度的约束是不够的,也要靠人的自觉自愿行动。
三、搞好手工会计向会计电算化的转换工作
相比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往往是不规范的。
因
此,在从手工帐向电算化的过渡过程中,作好相关的转换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需要强调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改良相关会计制度。
从手工会计转向电算化时,一般应当对原有企业的财会制度进行修改或者重新制订。
由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局限,实行电算化后,从事电算化的人员经常身兼数职。
因此,重新考虑设计内部掌握制度特别重要。
为此,中小企业应当适当地向软件商和相关的询问机构进行询问,改良和完善企业的会计制度。
二是作好数据的转换工作。
无论从存储平安性、取用快捷性上还是从进行相关分析报告的需要上考虑,将历史数据输入新的电算化的会计系统都是非常必要的。
而很多中小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忽视了这一部分工作。
作好数据转化工作,首先应当判别原有数据的真实性和有用性,对于由于中小企业原有会计系统缺陷等缘由造成的非真实和非相关数据,就没有必要进行数据转化,由于此类数据无益于提高新系统的作用。
在进行实际的转化工作时,则应当留意数据的类型、格式和输入的完好性和精确性。
四、组织岗位培训,取得技术支持
由于种种缘由,中小企业往往只重视软件硬件的购置和安装,不重视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而事实上,由于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的相对落后,更需要作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培训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离岗培训和在岗培训都可以,目标是一方面让相关人员把握工作的学问和技巧,另一方面增添他们的信念和运用财务软件的主动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
取得技术支持也是中小企业应进行的重要工作。
中小企业一般
不具有内部的技术支持部门和充分的技术支持人员,因此,寻求外部支持,建立稳固的外部支持联系是很重要的。
常用的方式是在购置软件时就与软件商商定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
不但在安装调试过程中要有技术人员在场,在软件运行几个星期后,还要请技术人员来进行检测。
在软件运行消失问题或是企业对软件提出新的要求时,也要准时请技术支持人员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