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梅花魂1-有答案.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梅花魂1()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梅花魂.()一缕.()
幽.芳()埋葬.()
忧愁.()腮.边()
甚.至()丝绸.()
呜.咽()称谓.()
梳.理()衰.老()
手绢.()华侨.()
2.辨字组词。

槐()侨()
魂()桥()
魄()骄()
3.选字填空。

竞竟境
(1)保护环(),人人有责。

(2)想不到外祖父()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3)游泳健儿()渡昆明湖。

哈惦跟
(4)他个子小,得()着脚尖才能看见。

(5)外祖父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污得的吗?”(6)母亲十分()念在外地工作的弟弟。

4.按要求写句子。

(1)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清白的梅花,是用污得的吗?(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不到外祖父竟像个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给下面的一段话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拥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上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充满了欢乐
6.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
(2)春草明年绿,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在飞花轻似梦,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

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这两句话前后对比,更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花魂”中“魂”指的是________,梅花的精神是____________,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3)简单概括文中写的关于外祖父的五件小事: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

8.阅读段落,完成练习。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

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1)选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

(2)外祖父坚持把“我”和妈妈送到船上,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祖父为什么要送给“我”一块绣着梅花的手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竹子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它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用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还可以助消化,防便秘。

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

当春风还没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舒展着身子,吮吸着雪水。

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

暑尽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季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畏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竹子的品格不正是我们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
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历来为诗人所题写,为画家所描绘,为艺人所雕刻,为游人所向往。

(1)在短文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2)选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填上相应的序号。

A.拟人
B.排比 C比喻 D.反问
①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

()
②历来为诗人所题咏,为画家所描绘,为艺人所雕刻。

为游人所向往。

()
③竹子的品格不正是我们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
④当春风还没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舒展着身子,吮吸着雪水。

()
(3)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它和松、梅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

(改写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竹子的品格不正是我们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húnlǚyōuzàngchóusāishènchóuwūwèishūshuāijuànqiáo
2.略
3.(1)境(2)竟(3)竞(4)踞(5)珐(6)惦
4.(1)愈是有困难,愈是有阻力,就愈需要无私奉献的人,愈需要勇于担当的人。

(2)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不得的。

(3)风撩乱了银发。

(4)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紧闭着双眼,凝着眉头,“呜呜呜”地哭了起来……5.!,?、、?
6.(1)每逢佳节倍思亲
(2)王孙归不归
(3)无边丝雨细如愁
7.(1)外祖父对代表中国人品格的梅花的喜爱
(2)精神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3)教“我”读唐诗宋词时悄然落泪;因为“我”弄脏墨梅图而大发脾气;因为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哭起来;离别前送“我”墨梅图,并语重心长地教导“我”;送“我们”上船,并赠送“我”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

8.(1)表示解释说明
(2)一方面是他舍不得儿孙们走;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他非常想跟着走。

(3)在他眼里,梅花,不仅仅是梅花,而是祖国的象征,他选择送“我”一块绣着梅花的手绢,更可见梅花在他心中的分量;梅花上面有他无法割舍的情,他也希望自己的子孙成为具有梅花精神的人。

9.(1)不但……而且……
(2)①C ②B ③D ④A
(3)①人们把它和松、梅誉为“岁寒三友”。

②竹子的品格正是我们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4)用途、精神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