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粉煤灰基成型吸附剂的动态吸附实验

合集下载

粉煤灰吸附特性研究

粉煤灰吸附特性研究

21 O 0年 1 月 2
DEC.2 O O1
粉 煤 灰 吸 附 特 性 研 究
陈若 莉
( 建工程学院, 州 300 ) 福 福 1 8 5
摘 要 : 粉煤 灰理 化特 性分 析 的基础上 , 粉煤 灰 进行 了物理 激发 和 化 学激 发. 究 结果 表 在 对 研
明 : 理 激发 和化 学激发 均 能提 高粉煤 灰 的吸 附活性. 学激发 方法在 反 应温度 为 9 物 化 O℃ 、 应 时 间 反 为 1 、 钙 比为 5 水 固 比 为 1 2h 灰 、 5时 , 煤 灰 的 吸 附 活 性 提 高 最 大. 粉 关 键词 : 煤 灰 ; 气脱硫 ; 粉 烟 比表 面 积 ; 理 激 发 ; 学 激 发 物 化
活 性 的激 发 作 用 .
1 粉 煤 灰 理 化 特 性 分 析
实验所 用粉 煤灰 取 自福 建 省某 火 力 发 电 厂, 粉煤灰 的 主要 矿物 组成 和化 学 成 分如 图 1
和 表 1所 示 l . _ 3 ]

M 莫来 石 3 103 S02 一 A 2 ‘2 i Q 石英 SO2 - i
双 聚 体 E . 以利 用 物 理 方 法 , 可 以 利 用 化 学 方 法 . 为 同 种 粉 煤 灰 的活 性 可 以用 它 的 比 表 面 积 来 表 征 【 , 4 可 3 也 因 - 所 以本 研 究 以粉 煤 灰 的 比 表 面 积 为 研 究 对 象 , 究 了物 理 方 法 和 化 学 方 法 对 粉 煤 灰 吸∞ 活 性 的影 响 . 研 附 ∞ 们 ∞
第2 5卷 第 4期
Vo. o 1 25 N .4
徐 州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超细粉煤灰吸附亚甲基蓝的机理研究

超细粉煤灰吸附亚甲基蓝的机理研究
} 收稿 日期 :2o 07年 l 2 2月 9日 项 目基金 :中 国 博 士后 科 学 基 金 (O 74 l2 ) 西省 工 业 攻关 项 目 (o 60. 9;陕西 省 教 育 厅产 业 化 培 育项 目 2 oo ll4;陕 2 ok 7G1)
(6Cl ) O J 1
作者 简介 :刘转 年(9 8 ) 16 一,男,陕 西省人 ,博士后 ,副教授 .
x3 . B和活性艳红 x 8 .B脱色的最佳吸附时间为 2 n p O , H为 5 1。 t s a r — O Ma1 w r I l e a 等 用粉
煤灰吸 附去 除水溶液 中的橘 红 R。 粉煤 灰量增 加 , 除率增 加 , 去 浓度 低 时吸 附率较 高 。ao JI l 等[ 用褐煤 粉煤 灰去 除水 中的合成 染料 ,粉煤灰 对酸 性和碱 性染料 都 有较好 的去 除效果 , 吸 附量为 1 O mmo/ 0 mmo 。有机 溶剂存在 时,染料 的吸 附量减 小 。wag等L将粉 l l0 g n 5
Bn izuIlIi@13 】 1I aI lu 6. a :l la1 i ∞m
・3 5 6・
In xhr e I A srt n o ca g l dopi E I ad 0
2o 年 1 08 2月 2 日 0
煤 灰 和 红 泥 热 处 理 和 化 学 处 理 吸 附水 溶 液 中碱 性 染料 亚 甲基 蓝 。粉 煤 灰 的吸 附 量 为 1 ×0 mo ,好 于红泥 。热 处理降低 了粉 煤灰 的吸 附性能 ,而经 过 HN 3 . l 4 O 处理粉煤 灰的 吸 附量 提高为 2 ×0 mo 。 - 1 4 以上研究都 是 以常规 粒度 的粉煤灰 为原料或对其进 行改性 以后 ,用来 处理废水 中的有 机染料 。超细 和纳米材 料 由于具有 常规材料所不 具备的高表 面活性和 高 比表 面积 ,表现 出 优 异的吸附性 能, 也为 以其为 原料 开发 、 研制 高性能 的超 细和纳米 复合 吸附剂提供 了思路 。 本文 以 3个不 同 电厂粉煤 灰 为原料 ,球磨后 经旋风分 级再用布袋 收集逸 出物得 到超细粉煤 灰 。研 究超细粉 煤灰对 水溶液 中碱性染料 亚 甲基蓝 的吸 附性能和 机理及 粉煤灰成 分组成对 吸附性能 的影 响 ,探索 粉煤灰 资源化利 用的新途径 。

粉煤灰基质滤料对Cu2+吸附的关键参数研究

粉煤灰基质滤料对Cu2+吸附的关键参数研究

关 键词 : 粉煤灰; 滤料;u 吸附 c “;
Re e r h n t e c o s o s a c o he K y Fa t r f Cu Ad o p i n o a y As le a e i l s r to n Co lFl h Fi r M t r a t
Absr c t a t:I r e o su y t e a s r t n c a a t rsiso r i y fy a h fl rmae i lt n o d rt t d h d o p i h r ce it fg a n s t tra o Cu“ i t r h fe t o c l i e n wae ,t e efc
2 1 年 3 第 1期 01 9卷
广 州化
・1 l 5・
粉 煤 灰基 质 滤 料 对 C 2 u +吸 的 键 参 数 研 究 术 附 关
黄笑天 , 黄 新, 荆肇 乾 , 王丽娜
203 ) 10 7
( 南京林 业 大学 土木 工程 学院 ,江 苏 南京
摘 要 : 为了研究颗粒状粉煤灰基质滤料对于水体中的可溶性 C 的吸附性能, u 主要探讨了滤料的投加量、 吸附时间、 操作温
要求。该滤料的 主要 成分是 C、i: A: C O、eO SO 、 1 、a F : 等 , O 同时 还含有少量的其它物质。该滤料具有多孔结构 ,L 孑 隙率近 7 % , 0
比表 面 积 达 到 10m / , 表 面 存 在 A 、i 活 性 点 , 有 较 强 3 g 且 1s 等 具

为 主 体 , 别经 过 活 化 、 粒 、 制 等 一 系 列 过 程 制 作 而 成 , 呈 分 造 焙 其 均 质 球 形 颗 粒 , 径 在 8mm 左 右 , 皮 坚 硬 , 很 强 的 机 械 强 粒 表 有 度 , 淡黄 , 色 内有 许 多 微 孔 , 件 符 合 水 处 理 中 基 本 滤 料 的 三 大 条

《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陶粒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范文

《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陶粒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范文

《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陶粒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水体污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针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的治理,吸附技术因其高效、简单、低成本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而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的基地质聚合物陶粒(简称陶粒)因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吸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

本文旨在研究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陶粒的制备工艺及其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吸附性能。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实验所使用的原材料为粉煤灰、碱性激发剂及其他添加剂。

所有试剂均购自正规厂家,无特殊要求。

2. 制备工艺(1)原料准备:对粉煤灰进行分类、筛选,去除其中的大颗粒和杂质。

(2)混合与成型:将粉煤灰与碱性激发剂及其他添加剂混合均匀,进行成型。

(3)干燥与烧结:将成型后的陶粒进行干燥处理,然后在高温下进行烧结,形成具有高强度和高比表面积的陶粒。

3. 实验方法(1)制备不同配比的陶粒样品,探究最佳制备工艺。

(2)采用重量法测定陶粒的吸附性能,以重金属离子(如Pb2+、Cu2+)和有机污染物(如苯酚)为研究对象。

(3)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陶粒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

三、结果与讨论1. 制备工艺优化通过调整粉煤灰、碱性激发剂及其他添加剂的配比,发现当粉煤灰与碱性激发剂的质量比为7:3,添加适量的添加剂时,制备得到的陶粒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比表面积。

此时,陶粒的制备工艺为最佳。

2. 吸附性能研究(1)重金属离子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陶粒对Pb2+、Cu2+等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在一定的pH值和温度条件下,陶粒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通过SEM和XRD分析,发现陶粒表面存在大量的活性位点,有利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此外,陶粒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表明其吸附过程主要为化学吸附。

(2)有机污染物吸附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陶粒对有机污染物(如苯酚)也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

PNS在粉煤灰颗粒表面的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性能

PNS在粉煤灰颗粒表面的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性能

e q u at i O n, a n d t h e 。 t a n d a r d a d s o r p t i o n e n t h al p y i s 一 78 k J / m o 1 . P h y s i c s a d s o r p t i o n d o m i n a t e s i n t h e D r o c e s s w h e n e x p e r m e n t t e m p e r a t u r e i s r e l a t i v e l y l o w ,b u t c h e mi c a 1 s o r p t i o n s b e c o m e s a p p a r e n t a s t h e t e m p e r a t u r e i
n c e a e d;t he r el ati onshi p b et wee n maxt mum a dsor pti on an d t e mper at ur e meet s w e11

wi t h Cl a u s i u s - Cl a D e v r o n
N a p h t h a l e n e - B a s e d S b u p e r P a l s t‘ i c‘ C i z e r o n T h e S u r f a c e s o f F F V I Y As h P a r t i C I es

标 准吸附焓为 一7 . 8 k J / m o I ,在较低温度 下,吸 附以物理吸 附为
主 ,随着温度升 高,化学吸附作用 凸显。 关键 词 :萘 系减水剂 ; 粉 煤灰 ;动力学 ;热力学 : 标准吸 附焓
A d s o r p t i o n K i n e t i C S a n d T h e r m o d y n a m i C S of

粉煤灰吸附性能的研究

粉煤灰吸附性能的研究

粉煤灰综合利用FL Y ASH COM PREH ENSIV E U TIL IZA TION 2006 N O.6试验研究粉煤灰吸附性能的研究3Experimental R esearch on the Adsorptivity of Fly Ash周惜时,秦普丰(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摘要:选用学校锅炉房粉煤灰对湖南农业大学校区综合性生活污水进行了吸附净化处理,探讨了投灰量,p H 值等对粉煤灰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粉煤灰的吸附等温规律。

结果表明,粉煤灰对生活污水有机物、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去除率随投灰量增大而提高,污水p H 值对处理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粉煤灰对生活污水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 吸附等温规律,利用粉煤灰的吸附性能处理生活污水是可行的,能收到以废治废的效果。

关键词:粉煤灰;生活废水;水处理;吸附中图分类号:7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8249(2006)06-0021-03 粉煤灰富含以活性氧化物SiO 2和Al 2O 3为主的玻璃微珠,少量金属氧化物及未燃尽炭,比表面积较大,表面能高[1],对废水中许多污染物质,尤其是有机物具有较强的吸附和絮凝共沉作用。

目前,在废水处理中,现有的吸附材料价格昂贵、操作繁杂,限制了吸附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广泛应用。

利用粉煤灰处理废水不仅成本低,节约资源,而且还能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本实验以湖南农业大学锅炉房产生的粉煤灰为吸附剂,以教工宿舍区的生活废水为吸附对象,通过试验建立了粉煤灰对有机物和总P 的吸附等温式,研究了粉煤灰投加量、废水p H 值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1 试验材料及方法试验材料包括:粉煤灰(在105℃烘干。

主要化学成分见表1)、排水沟生活污水(采用纱布过滤静置后,取上清液分析,所得废水水质情况见表2)。

采用恒温3基金项目:校青年科学基金(05QN27)收稿日期:2006-04-21键对称伸缩振动峰或Al 2O 键对称伸缩振动峰,证明改性粉煤灰具有沸石骨架结构[4]。

粉煤灰加工型材后吸附性能研究

粉煤灰加工型材后吸附性能研究

粉煤灰加工型材后吸附性能研究摘要:粉煤灰是一种固体废弃物,为实现其充分利用,常用于废水处理中,用作吸附剂,但粉煤灰作为废水吸附剂的二次污染问题很突出,为解决该问题,我们将粉煤灰加工成型材后用于废水吸附,尽管吸附性能有较大程度的下降,却可以重复使用,并且避免了防止粉尘及吸附后的粉煤灰经雨水淋溶出现的二次污染,使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更加有效。

关键词:粉煤灰型材二次污染吸附性能1 粉煤灰研究现状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粉煤灰是煤炭燃烧后的产物,我国仅燃煤发电20世纪末的排灰量就高达1.4亿吨,粉煤灰不仅是一种严重污染大气的污染物,同样也是水体污染的元凶,同时占用了大量耕地,很容易造成次生灾害。

为解决粉煤灰对环境的破坏问题,充分利用资源,粉煤灰多用于水泥材料、砖、陶瓷、墙体材料、橡胶、塑料等材料中作为填料使用,这种用法吃灰量大,是目前解决粉煤灰污染的主要办法[1]。

粉煤灰具有比表面积很大的特点,可以利用其表面来吸附废水中的有毒物质,如处理造纸废水,COD、BOD、悬浮物的去除率均可达80%以上,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2]。

另外也可以用于处理电镀废水,吸附其中的有毒重金属元素,处理效率很高,其中对电镀废水中的Cu2+的去除率也可以达到93%以上,低浓度的Cu2+甚至可以达到100%的去除率[3]。

然而如此优良的吸附剂存在致命的弱点,吸附后的粉煤灰不易处理,污染物分离困难,在长期堆放淋溶时容易造成溶出污染环境[4]。

考虑到粉煤灰淋溶中大多数为重金属离子溶出,而不是有机物,又由于粉煤灰可以用于水泥、粘土等有粘结性的材料一起成型,因此我们采用粉煤灰加工成型后再用于废水处理,通过实验研究,加工成型后的型材可以用于处理水中的有机物,有效地降低废水COD和BOD,并且可以重复利用。

2 粉煤灰型材加工研究及性能研究粉煤灰型材加工中可用多种粘结剂,如废旧塑料、橡胶、粘土、水泥等,使用废旧塑料和橡胶容易将粉煤灰的表面包裹,造成表面无法使用,而用水泥时往往是用作建筑材料而不是吸附剂,对于粘土通常用于制作陶瓷,造价较高。

粉煤灰对渗沥液氨氮的吸附试验及其动力学研究

粉煤灰对渗沥液氨氮的吸附试验及其动力学研究

c n i o s x e i n e ut h we h t f h h d t e b te d o p in a i t f t a ig a o d t n .E p rme tr s l s o d t a y a a h etr a s r t b ly o e t mmo i — i o e n i s l s o i r n n an t g n i r
7 00 , hn )C i n i n e tl c n e2 1,O5:6 4 6 9 3 0 0 C ia. hn E v o m na i c,0 0 () 4 - 4 a r Se 3

Ab ta t T f cieyi rv eC/ a dices ebo e rd bl f h d lla h t, yatWa h sna sr c: oe e t l v mpo et N n raet id ga a it o tel f lec ae f si s c o e s h n h i y n a i l
摘要 : 为有效提 高 生活垃 圾填 埋场 渗沥 液的 CN, 加 渗沥液 的 可生化 性, 用粉 煤灰 吸 附处理 实际 渗沥 液中 的氨氮 , /增 应 分别研 究投 加量 , 温
度,H 值对 吸 附效果 的影 响, 最佳 吸附 条件 下对吸 附过 程进 行动 力学 分析 . p 并在 结果表 明, 应 10 i 时 , 反 8rn a 吸附达 到平 衡, 氮去 除率达 到 氨 6. %, 位吸 附量 为 8 4 8 gg可有 效地 调节渗 沥 液的营 养 比例 , 利于生 物 处理作 用; 力学 数据拟 合 吸附过 程符 合伪 二级动 力学 方 34 单 4 . 2 m /, 7 有 动
s r e t o te t g a o b n r ai mmo i — i o e e c ae T ee e t fd s g , e e a u e a d p o d o p i n o t n n a nt g n i l a h t. h f c o a e tmp r 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 n H n a s r t f r n o o NH3N n o 一 o t l a h we e s p r t l t d e ,kn t n l ss f s r e aa ey su id i ei s a ay i wa s d f r t e a s r t n p o e s i h p i m d o t n y c s u e o h dop i rc s n te o t o mu a s r i p o

粉煤灰吸附实验体会与感悟

粉煤灰吸附实验体会与感悟

粉煤灰吸附实验体会与感悟引言粉煤灰是燃煤产生的一种固体废弃物,由于其成分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为了解决粉煤灰带来的环境问题,人们进行了各种吸附实验,希望通过吸附技术将其中的有害物质去除。

本文将围绕粉煤灰吸附实验展开讨论,分享我的体会与感悟。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条件下粉煤灰对有害物质的吸附效果,并寻找最佳吸附条件和途径,以期能够有效去除粉煤灰中的有害物质。

实验过程1. 材料准备在进行实验前,我们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材料:•粉煤灰样品•不同浓度的溶液•吸附剂(如活性炭、氧化铁等)•实验仪器设备(如容量瓶、滴定管、恒温槽等)2. 实验步骤根据实验设计,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1.取一定量的粉煤灰样品,并进行预处理(如研磨、筛分等),以提高吸附效果。

2.准备不同浓度的溶液,将吸附剂加入溶液中,并将其与粉煤灰样品充分混合。

3.在恒温槽中控制温度,并将混合液放置一段时间,使其充分反应。

4.通过滴定等方法测定溶液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变化,计算吸附率和吸附容量。

3.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条件下粉煤灰对有害物质的吸附效果。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吸附剂种类和用量对吸附效果有显著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活性炭对某种有害物质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并且随着活性炭用量的增加,吸附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2.温度对吸附过程也有一定影响。

在较低温度下,吸附效果较差,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率逐渐增加。

这与物质的扩散速率和吸附剂表面活性有关。

实验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粉煤灰吸附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获得了一些实验经验和体会。

1. 合理设计实验方案在进行实验前,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并合理设计实验方案。

例如,在选择吸附剂时要考虑其特性和用量,以及溶液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

2. 注意操作细节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一些操作细节对结果也有很大影响。

粉煤灰加工型材后吸附性能研究

粉煤灰加工型材后吸附性能研究

于 制 作 陶 瓷 , 价 较 高 。 分 原料 的造 纸 黑 造 部 液 中含 硅 量 接 近 3 在 造 纸 过 程 中 会 产 生 %, 硅 酸 钠 , 而 影 响 了 后 续 造 纸 废 水 的 处 继 理 。 煤 灰 吸 附 造 纸 黑 液 中 的硅 既 可 以 达 粉 到 造 纸 黑 液 降 低 硅 含 量 的 目标 , 中 的 硅 水 酸 钠又可以作为 加工粉煤 灰型材的原料 , 可 以说 以 废 制 废 、 废为 宝 。 实 验 室 中使 变 在 用硅 酸 钠 作 为粘 结 剂 , 先 配 制成 2 %的溶 首 0 液 。 煤 灰 先粉 碎 至 粒 度 0 1 1 粉 . ~ mm, 后 然 放 入 硅 酸 钠 溶 液 加 热 至 微 沸 , 移 至 准 备 转 好 的模 具 中 , 固定 成 型 一 天 后 取 出 。 们 制 我 作 的 粉 煤 灰 型 材 如 下 图 所 示 ( 别 为 三 角 分 形 、 字 形 、 角形 、 山 五 圆环 形 、 星形 、 盘 形 圆 和 球 形 ) 。 由于 固 定 成 型 后 的 粉 煤 灰 型 材 在 比 表 剂 _。 2 另外 也 可 以 用 于 处 理 电 镀 废 水 , J 吸附 面 积 上 比 原 粉 煤 灰 要 小 得 多 , 此 在 结 构 因 其 中的 有毒 重 金 属 元 素 , 理 效率 很 高 , 处 其 上 选择 1 m作 为型 材 直 径或 边 长 。 c 由于三 角 五 山字 形 和 圆环 在 力 学性 能 上 存 中对 电 镀废 水 中的 C 的 去除 率 也 可 以 达 形 、 角 形 、 u z 到 9 %以 上 , 浓 度 的 CU。甚 至 可 以 达 到 在 缺 陷 , 难 成 型 , 3 低 很 我们 选 择 的 粉煤 灰 型材 10 0 %的 去除 率l。 而如 此 优 良的 吸 附剂 存 有 , 煤 灰 球 ( 径 1 I) 粉 煤 灰 圆片 ( 径 3然 1 粉 直 CI 、 I 直 在致命的弱点, 吸附 后 的 粉 煤 灰不 易处 理 , lm , 度2 c 厚 mm) l 煤灰 立方体 ( *粉 l 边长 l m) c 。 污 染 物 分 离 困 难 , 长 期 堆 放 淋 溶 时 容 易 在 经 吸 附 试 验 研 究 后 发 现 粉 煤 灰 圆片 具 造 成 溶 出污 染 环 境…。 考虑 到 粉 煤 灰淋 溶 中 有 较 为 优 良 的 吸 附 性 能 , 煤 灰 小 球 由于 粉 大 多数 为 重 金属 离 子 溶 出 , 不 是 有机 物 , 表 面 积 减 少 较 多 , 附 性 能下 降过 多 , 粉 而 吸 而 又 由 于 粉 煤 灰 可 以 用 于 水 泥 、 土 等 有 粘 煤 灰 立 方 体 较 难 成 型 。 无论 哪 种 型 材 , 粘 但 其 结 性的材料一起 成型 , 因此 我 们 采 用 粉 煤 吸 附 量 较 粉 煤 灰 均 有 很 大程 度 的 下 降 。 我 灰 加 工 成 型 后 再 用 于 废 水 处 理 , 过 实 验 们研 究 了 粉 煤 灰 对 于 有 机 酸 ( 乙 酸 为 例 ) 通 以 研 究 , 工 成 型后 的 型 材 可 以 用 于 处 理 水 吸附 性 能 , 1 mm的粉 煤灰 对 于 乙酸 的 加 0. ~l 中的 有 机物 , 效 地 降低 废 水 C : OD, 吸附极 限 量( 有 0D ̄B 乙酸 过量 ) 以达 No 2 9 / , 可 .4 g g 并且可以重复利用 。 加 工成 圆 片后 吸 附 极 限 量 为 0 0 3 g, . 8 g/ 吸 附 能 力 下 降 了 2 3 吸 附 效 果 如表 1 示 。 / 。 所 2粉煤灰型材加工研究及性能研究 尽 管 粉 煤 灰 型材 在 吸 附性 能 上 下 降非 粉 煤 灰 型 材 加 工 中可 用 多种 粘 结 剂 , 常 明 显 , 但其 存 放 和 氧 化 更 加 方 便 , 可以 存 如 废 旧 塑料 、 胶 、 土 、 泥 等 , 用 废 旧 放 于 库 房 中避 免 雨淋 溶造 成 水 体 的 二 次 污 橡 粘 水 使 塑料和橡胶 容易将粉煤灰 的表面包 裹 , 造 染 , 可 以 防 止 粉 煤 灰 堆 放 过 程 中在 吸 附 也 成 表 面 无 法 使 用 , 用 水 泥 时 往 往 是 用 作 并 干 燥 后 在 风 的 作 用 下 四处 飘 散 造 成 严 重 而 建 筑 材 料 而 不 是 吸 附 剂 , 于 粘 土 通 常 用 的 空 气 污 染 。 对 即使 经 雨 水 冲 刷 , 可 由于 本 也

《粉煤灰基载镁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应用》范文

《粉煤灰基载镁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应用》范文

《粉煤灰基载镁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如何有效处理和回收重金属离子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

粉煤灰作为一种工业废弃物,具有丰富的硅、铝、铁等元素,且成本低廉,是制备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优质原料。

本文提出了一种以粉煤灰为基底,负载镁元素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并探讨了其应用效果。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实验所使用的粉煤灰来自某火力发电厂,化学试剂包括镁盐、氢氧化钠等。

2. 制备方法(1)粉煤灰的预处理:将粉煤灰进行煅烧、研磨、筛分等处理,得到粒度均匀的粉煤灰。

(2)镁盐溶液的制备:将镁盐溶解于蒸馏水中,制备出一定浓度的镁盐溶液。

(3)吸附剂的制备:将预处理后的粉煤灰与镁盐溶液混合,进行一定的化学反应,使镁元素负载于粉煤灰上,然后进行干燥、煅烧等处理,得到粉煤灰基载镁重金属离子吸附剂。

3. 实验方法采用批量吸附实验,将制备好的吸附剂与含重金属离子的溶液混合,测定吸附前后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变化,计算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三、结果与讨论1. 吸附剂的表征通过XRD、SEM、EDS等手段对制备的粉煤灰基载镁重金属离子吸附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镁元素成功负载于粉煤灰上,且吸附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孔结构。

2. 吸附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重金属离子如铅、镉、铬等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在一定的pH值和温度条件下,吸附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值后趋于稳定。

此外,该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可重复使用。

3. 实际应用将该吸附剂应用于含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处理中,结果表明,该吸附剂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降低废水中的重金属含量,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同时,该吸附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可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四、结论本文成功制备了一种以粉煤灰为基底、负载镁元素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

该吸附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孔结构,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再生性能。

粉煤灰基NaA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

粉煤灰基NaA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

第32卷第2期化㊀学㊀研㊀究Vol.32㊀No.22021年3月CHEMICAL㊀RESEARCHMar.2021粉煤灰基NaA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罗俊韬1,郭一帆2,张嘉琪2,李康宁3,汤雁婷2,郭泉辉2∗(1.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开封475004;㊀2.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开封475004;㊀3.河南大学民生学院理工学院,河南开封475004)收稿日期:2020⁃09⁃09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102310606);河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0101501);开封市创新示范专项(20SSF001)作者简介:罗俊韬(1973-),男,陕西兴平市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粉煤灰的开发与利用㊂∗通讯联系人,E⁃mail:qhguo@henu.edu.cn摘㊀要:粉煤灰经过高温焙烧活化和酸浸除杂后,提取其中的硅铝成份作为合成分子筛原料,经水热晶化法成功制备了高结晶度的NaA型分子筛.采用XRD㊁SEM和XRF等手段研究分子筛的结构特征,并通过氨氮废水和Ca2+的吸附实验对分子筛的吸附性能进行评估㊂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下,NaA分子筛对氨氮废水的吸附效果可达95.45%,Ca2+交换能力达到976mg/g㊂关键词:粉煤灰;NaA;吸附;氨氮废水;Ca2+中图分类号:O6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1011(2021)02-0160-05PreparationandperformanceofNaAzeolitesderivedfromflyashLUOJuntao1 GUOYifan2 ZHANGJiaqi2 LIKangning3 TANGYanting2 GUOQuanhui2∗1.HenanJinkaiChemicalInvestmentHoldingGroupCO. LTD Kaifeng475004 Henan China㊀2.College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 HenanUniversity Kaifeng475004 Henan China ㊀3.InstituteofTechnology HenanUniversityMinshengCollege Kaifeng475004 Henan China Abstract TheNaAzeolitewithhighcrystallinitywassuccessfullypreparedbyhydrothermalcrystallizationofsilicaandaluminumextractedfromflyashaftercalcinationandacidleaching.XRD,SEMandXRFwereusedtostudythe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ofzeolites,andtheadsorptionpropertiesofzeolitewasevaluatedbyadsorptionexperimentsofammonianitrogenwastewaterandCa2+.Theresultsshowthattheadsorptionefficiencyofammonianitrogenwastewatercouldreach95.45%underoptimalconditions,andtheexchangecapacityofCa2+couldreach976mg/g.Keywords:Flyash;NaA;Adsorption;Ammonianitrogenwastewater;Ca2+㊀㊀粉煤灰是煤炭燃烧后从烟气中捕集的颗粒物,是主要的煤炭副产物,不仅占用土地资源,并且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㊂粉煤灰在我国的利用能力还不够高,目前粉煤灰一方面作为原料主要用于水泥生产㊁路面材料㊁土木工程等,附加值低;另一方面经过一定处理,转向高附加值的用途,比如处理废水㊁提取其中的硅铝元素等制备沸石分子筛和陶瓷材料等[1-5]㊂不同地区的粉煤灰成分有一定差异,但是其氧化铝和二氧化硅的总和基本在60% 80%之间,与分子筛非常接近,因此将粉煤灰用于合成分子筛具备技术可行性[6-8]㊂目前采用粉煤灰已合成了A型㊁X型㊁Y型㊁P型㊁ZSM-5㊁Beta㊁SAPO-34等类型的分子筛[9-13]㊂NaA型分子筛是一种含Na的A型分子筛,骨架结构为LTA型,广泛用于干燥剂㊁气体㊁金属离子和氨氮废水吸附分离等领域[14-16],因此,使用粉煤灰合成NaA型分子筛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和利用价值,不但可以提高粉煤灰的利用价值,也保护了生态环境㊂本文利用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分公司的粉煤灰为原料,提取其中的硅铝组第2期罗俊韬等:粉煤灰基NaA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161㊀分作为制备分子筛的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NaA型分子筛,采用XRD㊁SEM和XRF等手段研究分子筛的结构特征,并通过氨氮废水和Ca2+的吸附实验研究了分子筛的吸附性能㊂1㊀实验部分1.1㊀原料试剂与仪器原料:实验中使用造气工段航天炉的粉煤灰(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分公司)作为制备分子筛的原料,经XRF检测粉煤灰的主要成分为SiO2:55.26%,Al2O3:26.85%,Fe2O3:5.5%,CaO:5.29%,K2O:1.92%,MgO:1.7%,以及微量其他杂质,以上均为质量分数㊂试剂:无水碳酸钠,氢氧化钠,无水乙醇,氨水,酒石酸钠,碘化钾,氯化铵,无水氯化钙,钙羧酸指示剂:分析纯㊂仪器:马弗炉(上海⁃恒科技有限公司,SX2⁃4⁃10NP型),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TG16⁃WS型),数显恒温磁力搅拌器(河南中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WSJB⁃03型),PH计(杭州奥立龙仪器有限公司,PH⁃3C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济南思奇医疗设备有限公司,TU⁃1900型)㊂1.2㊀分子筛的制备称取粉煤灰适量进行研磨,用蒸馏水进行水洗,烘干后加入活化剂Na2CO3与处理的粉煤灰进行充分研磨,Na2CO3/粉煤灰=1.5㊂放入马弗炉中在840ħ下焙烧3h后得到焙烧产物再次进行研磨,然后加入适量5mol/L的HCl溶液,酸浸时间2h,采用80ħ的水浴搅拌一定时间后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为氯化铝和氯化铁,下层为粗硅酸沉淀㊂将其上清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3.5除去Fe3+,然后继续调节pH至12.5,过滤除去Ca2+㊁Mg2+等杂质,接着通入CO2直到没有沉淀产生㊂再次过滤,采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各洗涤3次,放入烘箱得到氢氧化铝㊂将实验所得的下层产物加入2mol/LNaOH溶液进行溶解后,再向溶液中通入CO2,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从而得到硅酸㊂实验过程中,提取粉煤灰的硅㊁铝元素时,产生的碳酸钠溶液,将其回收循环使用㊂将粉煤灰中提取的氢氧化铝和硅酸作为制备分子筛的铝源和硅源,加入氢氧化钠和蒸馏水,按5Na2O:2.9SiO2:Al2O3:180H2O的物质的量之比,搅拌2h,陈化6h后装入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放进90ħ烘箱中晶化15h得到产物,用去离子水多次洗涤,离心分离后放入烘箱进行干燥得到NaA型分子筛㊂1.3㊀分子筛表征采用PertPro型X射线粉末衍射仪测定样品的物相,采用JSM⁃7610F型场发射扫描电镜对样品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采用S2Ranger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粉煤灰的硅铝比,测试方法为硼酸压片法,采用Autosorb⁃iQ⁃MP⁃C型全自动物理/化学吸附仪进行氮气吸脱附表征,样品在300ħ下脱气处理3h㊂1.4㊀吸附性能测试1.4.1㊀氨氮吸附性能测试室温下,配制一定浓度的氨氮溶液放入具塞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NaA分子筛,使用0.2mol/L的HCl和NaOH将氨氮溶液调节至所需pH,经恒温振荡器振荡一定时间后离心分离取上清液㊂将其稀释后,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吸光度,得到氨氮浓度,并计算分子筛对氨氮的去除效率和吸附量㊂按下式计算吸附量:Qe=C0VA/m(1)式中,Qe:平衡吸附量,mg/g;C0:初始浓度,mg/L;V:溶液体积,L;A:脱除率,%;m:吸附剂质量,g㊂1.4.2㊀Ca2+吸附性能测试采用已报道的方法[4]进行Ca2+吸附实验,对NaA型分子筛的吸附性能进行评估,计算NaA分子筛的Ca2+交换能力E以毫克碳酸钙每克无水分子筛表示,按下式计算:E=100.08ˑ10ˑCeˑ(V0-Ve)mˑ(1-X)(2)式中,E:Ca2+吸附能力,mg/g;Ce:EDTA标准滴定的浓度,mol/L;V0,Ve:空白和试样滴定中耗用的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m:试样质量,g;X:测定的分子筛在850ħ灼烧1h的灼烧失量,%㊂2㊀结果与讨论2.1㊀NaA分子筛的表征NaA分子筛的XRD图和SEM图如图1所示㊂由图1a可知,其主要X射线衍射峰为2θ=7.20ʎ㊁10.18ʎ㊁12.50ʎ㊁16.13ʎ㊁21.72ʎ㊁24.04ʎ㊁27.18ʎ㊁30.03ʎ162㊀化㊀学㊀研㊀究2021年和34.28ʎ,为NaA分子筛的典型特征峰,且峰形尖锐,结晶度高㊂从图1b中可知,所合成的产物具有NaA型分子筛典型的立方体形貌,且晶型完整,尺寸约为1 1.5μm㊂图1㊀NaA型分子筛的XRD图(a)和SEM图(b)Fig.1㊀XRDpattern(a)andSEMimage(b)ofNaAzeolite㊀㊀图2为NaA型分子筛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从图中可以看出,NaA分子筛在相对压力小于0.02时有一个急剧的上升,说明试样中含有微孔㊂此外,试样中有回滞环说明样品中含有少量介孔,这可能是由于在300ħ的脱气温度下,分子筛的结构产生了重组或者产生晶间介孔㊂合成的NaA分子筛的BET比表面积为34.43m2/g,孔容为0.107cm3/g㊂图2㊀NaA型分子筛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Fig.2㊀Nitrogenadsorption⁃desorptionisothermsofNaAzeolite通过XRF检测,可知所合成的NaA型分子筛的SiO2/Al2O3=2.1,与原料配比接近㊂2.2㊀NaA分子筛吸附氨氮废水性能评价在NaA分子筛对氨氮的吸附实验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对吸附效果产生影响,实验从pH㊁分子筛加入量㊁吸附时间㊁氨氮初始浓度四个方面考察不同反应条件对氨氮吸附性能的影响㊂将0.05g分子筛移取到70mL4mg/L的氨氮溶液,放入恒温振荡器中进行反应,保持70min,考察不同pH对分子筛吸附氨氮效果的影响,如图3a所示,随着pH的增大,氨氮废水的去除率先升高后降低,在pH=6时去除率达到最大㊂将70mL4mg/L的氨氮溶液,pH调节至6,放入恒温振荡器中进行反应,保持70min,考察不同的分子筛加入量对分子筛吸附氨氮效果的影响,如图3b所示,随着分子筛投加量的增加,去除率逐渐升高,去除率从94.24%上升到95.89%,吸附量从5.28mg/g降低到2.21mg/g㊂当投加量到0.08g时去除率开始下降㊂分子筛投加量的增多,分子筛的吸附位增加,因此去除率逐渐上升,当投加量大于0.08g时,高固液比使得粒子的沉降和团聚现象加剧,吸附点位增幅减缓导致吸附效果略有下降㊂㊀㊀将0.08g分子筛移取到70mL的氨氮溶液,pH调节至6,放入恒温振荡器中进行反应,保持70min,考察不同的氨氮浓度对分子筛吸附氨氮效果的影响,如图3c所示,当氨氮浓度由4mg/L升至100mg/L时,氨氮的去除率随着氨氮废水浓度的上升去除率逐渐下降,氨氮的吸附量由3.36mg/g升至81.83mg/g㊂前者是由于在相同的分子筛投加量下,分子筛具有一定数量的吸附点位,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吸附点位占比下降,使得去除率降低;后者是由于浓度梯度产生的传质推动力的增大使吸附量随之增大㊂将0.08g分子筛移取到70mL的氨氮溶液,pH调节至6,放入恒温振荡器中进行反应,考察不同吸附时间对分子筛吸附氨氮效果的影响,如图3d所示,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吸附效率逐渐下降,当吸附时间为40min时,吸附效率最大,高于40min后,吸第2期罗俊韬等:粉煤灰基NaA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163㊀图3㊀各因素对NaA分子筛吸附氨氮废水性能的影响曲线:pH值(a);分子筛加入量(b);氨氮浓度(c);吸附时间(d)Fig.3㊀TheinfluencecurvesofvariousfactorsontheadsorptionperformanceofNaAzeoliteforammonianitrogenwastewater:pHvalue(a),zeolitedosage(b),ammonianitrogenconcentration(c),andadsorptiontime(d)附效果趋于平缓以至于慢慢变成下降趋势,这是由于分子筛在40min往后,分子筛的内部孔位慢慢趋于饱和状态,最后不再吸附㊂因此,此次实验的最佳吸附时间为40min㊂通过上述分析得到吸附的最佳条件为:分子筛加入量为0.08g;氨氮初始浓度为60mg/L;pH为6;吸附时间为40min,此条件下分子筛对氨氮废水的去除率为95.45%,吸附量为50.11mg/g㊂2.3㊀NaA分子筛吸附Ca2+性能评估通过实验测定,按(1)式计算后可以得到,Ca2+交换能力可达到976mg/g,远胜于粉煤灰合成的NaP分子筛的Ca2+交换能力[4],这说明采用粉煤灰合成的NaA分子筛具有更加优越的Ca2+交换能力㊂3㊀结论通过粉煤灰高温焙烧活化和酸浸除杂后,提取其中的硅铝元素作为合成分子筛的硅源和铝源,经水热晶化法成功制备了高结晶度的NaA型分子筛㊂通过氨氮废水和Ca2+吸附实验对NaA分子筛的吸附性能进行评估㊂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下,分子筛对氨氮废水的吸附效果可达95.45%,Ca2+交换能力可达976mg/g㊂采用粉煤灰为原料制备NaA型分子筛,不但可以解决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并且在处理氨氮废水和含Ca2+废水中表现出了良好的优势㊂参考文献:[1]TEMUUJINJ,SURENJAVE,RUESCHERC,etal.Processingflyashwitharadioactivity[J].Chemosphere,2019,216:866-882.[2]YAOZT,JIXS,SARKERPK,etal.Acomprehensivereviewontheapplicationsofcoalflyash[J].Earth⁃ScienceReviews,2015,141:105-121.[3]ZHUANGXY,CHENL,KOMARNENIS,etal.Flyash⁃basedgeopolymer:cleanproduction,propertiesandapplications[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16,125:253-267.[4]李品一,张笑娟,张倩倩,等.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NaP分子筛及其吸附性能[J].化学研究,2019,30(3):279-283.LIPY,ZHANGXJ,ZHANGQQ,etal.StudyonadsorptionperformanceofNaPzeolitesusingflyashasrawmaterial[J].ChemicalResearch,2019,30(3):279-283.164㊀化㊀学㊀研㊀究2021年[5]QUEROLX,MORENON,UMANAJC,etal.Synthesisofzeolitesfromcoalflyash:anoverview[J].InternationalJournalofCoalGeology,2002,50(1/4):413-423.[6]晋晓彤,鄢国平,纪娜,等.粉煤灰合成分子筛的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15,34(11):2025-2038.JINXT,YANGP,JIN,etal.Synthesisofzeolitefromcoalflyash[J].EnviromentalChemistry,2015,34(11):2025-2038.[7]BELVISOC.State⁃of⁃the⁃artapplicationsofflyashfromcoalandbiomass:Afocusonzeolitesynthesisprocessesandissues[J].ProgressinEnergyandCombustionScience,2017,65:109-135.[8]HEMALATHAT,RAMASWAMYA.Areviewonflyashcharacteristics⁃Towardspromotinghighvolumeutilizationindevelopingsustainableconcrete[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17,147:546-559.[9]陈彦广,陆佳,韩洪晶,等.粉煤灰作为廉价吸附剂控制污染物排放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3,32(8):1905-1913.CHENYG,LUJ,HANHJ,etal.Researchdevelopmentofcontrollingairpollutionsusingflyashasalowcostadsorbent[J].ChemicalIndustryandEngineeringProgress,2013,32(8):1905-1913.[10]IZQUIERDOMT,JUANR,RUBIOB,etal.NoremovalintheselectivecataliticreductionprocessoverCuandFeexchangedtypeYzeolitessynthesizedfromcoalflyash[J].EnergySources,PartA:Recovery,Utilization,andEnvironmentalEffects,2016,38(9):1183-1188.[11]LIUY,YANCJ,ZHAOJJ,etal.SynthesisofzeoliteP1fromflyashundersolvent⁃freeconditionsforammoniumremovalfromwater[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18,202:11-22.[12]VICHAPHUNDS,SRICHAROENCHAIKULV,ATONGD.Utilizationofflyash⁃derivedHZSM⁃5:CatalyticpyrolysisofJatrophawastesinafixed⁃bedreactor[J].EnvironmentalTechnology,2017,38(13/14):1660-1672.[13]马子然,王宝冬,路光杰,等.粉煤灰基SAPO⁃34分子筛脱硝催化剂的合成及其脱硝性能[J].化工进展,2020,39(10):4051-4060.MAZR,WANGBD,LUGJ,etal.PreparationandperformanceofSAPO⁃34basedSCRcatalystderivedfromflyash[J].ChemicalIndustryandEngineeringProgress,2020,39(10):4051-4060.[14]CHOIM,LEEDH,NAK,etal.Highcatalyticactivityofpalladium(II)⁃exchangedmesoporoussodaliteandNaAzeoliteforbulkyarylcouplingreactions:reusabilityunderaerobicconditions[J].AngewandteChemie,2010,121(20):3727-3730.[15]YANGL,QIANX,YUANP,etal.Greensynthesisofzeolite4AusingflyashfusedwithsynergismofNaOHandNa2CO3[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19,212:250-260.[16]AMONIBDC,FREITASADLD,LOIOLAAR,etal.AmethodforNaAzeolitesynthesisfromcoalflyashanditsapplicationinwarmmixasphalt[J].RoadMaterialsandPavementDesign,2019(2):1-10.[责任编辑:郭续更]。

粉煤灰制备的沸石分子筛吸附性能研究

粉煤灰制备的沸石分子筛吸附性能研究

第42卷第1期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42ꎬNo.1㊀2021年2月JournalofJilin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Feb.ꎬ2021收稿日期:2020 ̄11 ̄3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776110)ꎻ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90701021GH)第一作者简介:范厚刚(1978 )ꎬ男ꎬ吉林省白山市人ꎬ副教授ꎬ博士ꎬ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半导体材料功能化研究.doi:10.16862/j.cnki.issn1674 ̄3873.2021.01.002粉煤灰制备的沸石分子筛吸附性能研究范厚刚1ꎬ2ꎬ孙㊀畅1ꎬ赵梓童1ꎬ韩佳宏1(1.吉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ꎬ吉林四平136000ꎻ2.吉林师范大学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ꎬ吉林四平136000)摘㊀要:以工业废物粉煤灰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沸石分子筛ꎬ并对其形貌和微结构进行了表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ꎬ制备的材料含有Ca6(AlSiO4)12和[Na6Al6Si6O24][CaSO4]2两种类型的沸石分子筛材料.研究了粉煤灰制备得到的沸石分子筛材料对水体中两种典型污染物罗丹明B和左氧氟沙星的吸附性能ꎬ希望对利用粉煤灰的进一步研究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关键词:粉煤灰ꎻ沸石分子筛ꎻ吸附中图分类号:TQ536.4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4 ̄3873 ̄(2021)01 ̄0007 ̄040㊀引言我国是煤炭储量位居世界第三的国家ꎬ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高速发展ꎬ我国煤炭的使用量从1980 2000年出现逐年暴增状态.由于我国的石油㊁天然气储量较低ꎬ2005年之后煤炭的使用率仍然处于逐年增加的状态ꎬ同时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煤炭的使用量也逐渐稳步增加[1 ̄5].与石油和天然气相比ꎬ煤炭在使用后除了会造成气体状态的雾霾污染ꎬ还会产生较硬的煤渣与较软的粉煤灰两种典型的废物.其中较硬的煤渣可以回收处理后应用到建筑行业中.但是对较软的粉煤灰的回收利用率要低得多.粉煤灰中含有Na㊁Ca㊁Al㊁Mg㊁Si㊁S等化学元素ꎬ与沸石分子筛的化学组成元素类似ꎬ理论上将粉煤灰进行适当的处理可以得到沸石分子筛材料ꎬ国内外的科研工作者也做了相应的研究工作[6 ̄19].2017年ꎬ本课题组曾将粉煤灰用NaOH处理后与ZnFe2O4复合ꎬ研究工作表明活化的粉煤灰可以明显提高ZnFe2O4的光催化性能[5].本文继续以粉煤灰为原料ꎬ采用水热法使用NaOH活化ꎬ研究了制备的材料对罗丹明B和左氧氟沙星的吸附性能.1㊀实验1.1㊀实验过程首先ꎬ将5g粉煤灰与6.8213g氢氧化钠混合ꎬ混合物在550ħ的温度下加热1h.室温冷却后ꎬ将2.5g铝酸钠加入研磨后的混合物中ꎬ与水混合.然后ꎬ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6hꎬ在烘箱中进一步加热到100ħꎬ水热合成24h.最后ꎬ悬浮液冷却至室温后过滤ꎬ用1L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固体ꎬ105ħ干燥16hꎬ即得到黑色粉末.1.2㊀材料表征制备得到的粉末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表征ꎬ该仪器为日本Rigaku公司生产的理学D/max ̄RA型转靶X射线衍射仪(所用X射线波长λ=0.15406nm)ꎬ工作电压40kVꎬ工作电流200mAꎬ测量角度范围5ʎ~80ʎꎻ粉末的微观形貌由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ꎬ生成厂家为Hitachiꎬ仪器型号S ̄570.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2卷1.3㊀吸附实验用制备得到的粉煤灰沸石分子筛分别对有机染料罗丹明B和抗生素左氧氟沙星进行吸附性能测试.向两个150mL烧杯中分别加入100mL的罗丹明B溶液和100mL的左氧氟沙星溶液ꎬ罗丹明B和左氧氟沙星溶液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mg/L和20mg/L.然后分别加入0.05g和0.1g的粉煤灰沸石分子筛光催化剂.采用Shimadzu公司的UV ̄3101PC光谱仪进行测试ꎬ分别在罗丹明B溶液吸收峰(λmax=554nm)处㊁左氧氟沙星溶液吸收峰(λmax=287nm)处测量样品的吸光度A并记录数据.测量采用1cm厚石英比色皿ꎬ利用去离子水作为参比溶液.2㊀结果与讨论2.1㊀材料形貌和微结构利用NaOH水热活化后的粉煤灰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如图1(A)所示.经过与无机材料标准X射线谱图对比ꎬ发现Ca6(AlSiO4)12(图1(B)PDF#11 ̄0589)与[Na6Al6Si6O24][CaSO4]2(图1(C)PDF#42 ̄1312)是构成合成的粉煤灰沸石分子筛的主要组成成分.用X射线谱中的Ca6(AlSiO4)12㊁[Na6Al6Si6O24][CaSO4]2的积分面积可以估算两者的占比ꎬ其值约为20%ʒ80%.其中占主要成分的[Na6Al6Si6O24][CaSO4]2属于方钠石结构类型ꎬ吸附能力很差ꎬ占次要成分的Ca6(AlSiO4)12属于青金石结构类型ꎬ有一定的吸附能力[4].图1㊀制备的粉煤灰沸石分子筛与两种典型沸石分子筛的XRD谱图Fig.1㊀XRDpatternsofas ̄preparedflyashzeoliteandtwotypicalzeolites图2为制备的粉煤灰沸石分子筛在不同倍率下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从该图可以看出ꎬ制备得到的粉煤灰沸石分子筛材料为尺寸介于2~5μm的球状颗粒ꎬ球状颗粒的表面并不光滑ꎬ球面由厚度小于100nm的纳米片所堆垛覆盖.我们2017年制备的经NaOH活化后的粉煤灰的形貌主要是表面光滑的纳米微球[5]ꎬ其微球尺寸为1~20μm.与这次经水热处理的样品对比ꎬ发现材料表面形貌的变化反映出其组成成分的变化.8第1期范厚刚ꎬ等:粉煤灰制备的沸石分子筛吸附性能研究图2㊀制备的粉煤灰沸石分子筛在不同倍率下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Fig.2㊀SEMimagesofas ̄preparedflyashzeoliteunderdifferentmagnifications2.2㊀材料吸附性能图3分别给出了粉煤灰沸石分子筛吸附有机染料罗丹明B和抗生素左氧氟沙星的性能图.从吸附左氧氟沙星的测试可以看出ꎬ随着时间的进行ꎬ吸附过程平稳且缓慢.但是对于罗丹明B的吸附ꎬ测试曲线出现了先吸附又脱附ꎬ再吸附又脱附的现象ꎬ这可能是由于罗丹明B分子要远小于左氧氟沙星分子ꎬ所以罗丹明B分子在粉煤灰沸石分子筛内的吸附不稳定ꎬ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吸附 ̄脱附的动态平衡.经过120minꎬ粉煤灰沸石分子筛分别吸附了大约15%的罗丹明B和10%的左氧氟沙星.这也与X射线衍射的结果相符合ꎬ因为占材料主要成分的是吸附能力非常有限的方钠石[Na6Al6Si6O24][CaSO4]2.图3㊀制备的粉煤灰沸石分子筛吸附罗丹明B(A)和左氧氟沙星(B)的测试曲线Fig.3㊀AdsorptioncurvesofRhB(A)andLevofloxacin(B)usingtheas ̄preparedflyashzeolite3㊀结论以工业废料粉煤灰为原料ꎬ应用一步水热法可以方便制得以方钠石和青金石两种类型为主要成分的沸石分子筛材料ꎬ该材料对罗丹明B和左氧氟沙星都有一定的吸附性能ꎬ可以作为载体材料负载半导体光催化剂.901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2卷参㊀考㊀文㊀献[1]TAUANOVZꎬTSAKIRIDISPEꎬMIKHALOVSKYSVꎬetal.Syntheticcoalflyash ̄derivedzeolitesdopedwithsilvernanoparticlesformercury(Ⅱ)removalfromwater[J].JEnvironManageꎬ2018ꎬ224:164 ̄171.[2]TAUANOVZꎬSHAHDꎬINGLEZAKISVꎬetal.Hydrothermalsynthesisofzeoliteproductionfromcoalflyash:Aheuristicapproachanditsoptimizationforsystemidentificationofconversion[J].JCleanProdꎬ2018ꎬ182:616 ̄623.[3]FUKASAWATꎬHORIGOMEAꎬKARISMAADꎬetal.Utilizationofincinerationflyashfrombiomasspowerplantsforzeolitesynthesisfromcoalflyashbymicrowavehydrothermaltreatment[J].AdvPowderTechnolꎬ2018ꎬ29(3):450 ̄456.[4]BUKHARISSꎬBEHINJꎬKAZEMIANHꎬetal.Conversionofcoalflyashtozeoliteutilizingmicrowaveandultrasoundenergies:Areview[J].Fuelꎬ2015ꎬ140:250 ̄266.[5]范厚刚ꎬ陈丹丹ꎬ靳夕桐.锌铁氧体/活化粉煤灰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光降解罗丹明B的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17ꎬ38(3):16 ̄20.[6]FENGWꎬWANZꎬDANIELSJꎬetal.Synthesisofhighqualityzeolitesfromcoalflyash:Mobilityofhazardouselementsandenvironmentalapplications[J].JCleanProdꎬ2018ꎬ202:390 ̄400.[7]BELVISOC.State ̄of ̄the ̄artapplicationsofflyashfromcoalandbiomass:Afocusonzeolitesynthesisprocessesandissues[J].ProgEnergCombustSciꎬ2018ꎬ65:109 ̄135.[8]FUKASAWATꎬKARISMAADꎬSHIBATADꎬetal.Synthesisofzeolitefromcoalflyashbymicrowavehydrothermaltreatmentwithpulverizationprocess[J].AdvPowderTechnolꎬ2017ꎬ28(3):798 ̄804.[9]FUKASAWATꎬHORIGOMEAꎬTSUTꎬetal.Utilizationofincinerationflyashfrombiomasspowerplantsforzeolitesynthesisfromcoalflyashbyhydrothermaltreatment[J].FuelProcessTechnolꎬ2017ꎬ167:92 ̄98.[10]YUJꎬYANGYꎬCHENWꎬetal.Thesynthesisandapplicationofzeoliticmaterialfromflyashbyone ̄potmethodatlowtemperature[J].GreenEnergyEnvironꎬ2016ꎬ1(2):166 ̄171.[11]BEHINJꎬBUKHARISSꎬKAZEMIANHꎬetal.DevelopingazeroliquiddischargeprocessforzeolitizationofcoalflyashtosyntheticNaPzeolite[J].Fuelꎬ2016ꎬ171:195 ̄202.[12]CARDOSOAMꎬPAPROCKIAꎬFERRETLSꎬetal.SynthesisofzeoliteNa ̄P1undermildconditionsusingBraziliancoalflyashanditsapplicationinwastewatertreatment[J].Fuelꎬ2015ꎬ139:59 ̄67.[13]CARDOSOAMꎬHORNMBꎬFERRETLSꎬetal.Integratedsynthesisofzeolites4AandNa ̄P1usingcoalflyashforapplicationintheformulationofdetergentsandswinewastewatertreatment[J].JHazardMaterꎬ2015ꎬ287:69 ̄77.[14]于成龙ꎬ熊楠ꎬ宋杰ꎬ等.近20年来中国利用粉煤灰合成分子筛研究进展[J].矿产综合利用ꎬ2020ꎬ41(4):26 ̄35.[15]子然ꎬ王宝冬ꎬ路光杰ꎬ等.粉煤灰基SAPO ̄34分子筛脱硝催化剂的合成及其脱硝性能[J].化工进展ꎬ2020ꎬ39(10):4050 ̄4060. [16]QUEROLXꎬMORENONꎬUMAÑAJCꎬetal.Synthesisofzeolitesfromcoalflyash:Anoverview[J].IntJCoalGeolꎬ2002ꎬ50(1):413 ̄23. [17]MURAYAMANꎬYAMAMOTOHꎬSHIBATAJ.Mechanismofzeolitesynthesisfromcoalflyashbyalkalihydrothermalreaction[J].IntJMinerProcessꎬ2002ꎬ64(1):1 ̄17.[18]侯芹芹ꎬ李长晔ꎬ郭凡凯ꎬ等.粉煤灰制备ZSM ̄5分子筛及其应用[J].应用化工(自然科学版)ꎬ2020ꎬ49(9):2770 ̄2774.[19]刘爽ꎬ杨立荣ꎬ郝瑞瑞.粉煤灰分子筛的制备及其研究[J].应用化工(自然科学版)ꎬ2019ꎬ48(12):2978 ̄2982StudyonadsorptionpropertyofzeolitemolecularsievepreparedfromflyashFANHou ̄gang1ꎬ2ꎬSUNChang1ꎬZHAOZi ̄tong1ꎬHANJia ̄hong1(1.CollegeofPhysicsꎬJilinNormalUniversityꎬSiping136000ꎬChinaꎻ2.NationalDemonstrationCenterforExperimentalPhysicsEducationꎬJilinNormalUniversityꎬSiping136000ꎬChina)Abstract:Zeolitemolecularsievewassynthesizedfromindustrialwasteflyashbyhydrothermalmethodꎬanditsmorphologyandmicrostructurewerecharacterized.X ̄raydiffractionresultsshowedthatthepreparedmaterialscontainedtwotypesofzeolitematerials:Ca6(AlSiO4)12and[Na6Al6Si6O24][CaSO4]2.TheadsorptionofRhodamineBandlevofloxacinusingzeolitespreparedfromflyashwasstudiedinthispaper.Itishopedthatitwillbehelpfulandenlighteningforfurtherresearchontheutilizationofflyash.Keywords:fly ̄ashꎻzeoliteꎻadsorption(责任编辑:郎集会)。

粉煤灰基多孔陶瓷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粉煤灰基多孔陶瓷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第42卷第11期2023年11月硅㊀酸㊀盐㊀通㊀报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Vol.42㊀No.11November,2023粉煤灰基多孔陶瓷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白利忠1,2,王超男1,2,程㊀俊2,赵梓彤1,耿佳旺1,李雪峰1(1.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阳泉㊀045000;2.山西省阳泉市水文水资源勘测站,阳泉㊀045000)摘要:对粉煤灰基多孔陶瓷的有效利用不但能够减少粉煤灰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在废水处理等领域表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㊂本文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膨润土为黏结剂,活性炭为造孔剂,采用直接成型烧结工艺制备了一种性能优异的多孔陶瓷材料,并研究了烧结温度和活性炭用量对多孔陶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㊂结果表明,粉煤灰/膨润土烧结形成陶瓷骨架,活性炭氧化形成孔洞结构,在两者协同作用下形成多孔陶瓷材料㊂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和活性炭用量的减少,多孔陶瓷材料的显气孔率和吸水率减小,体积密度和抗压强度增大㊂当烧结温度为1100ħ和活性炭用量为60%(质量分数)时,所制备的多孔陶瓷综合性能更优,显气孔率为61.75%,体积密度为0.93g㊃cm -3,吸水率为63.48%,抗压强度为4.29MPa,对浓度为100mg㊃L -1的Pb 2+溶液的去除率为98.4%,饱和吸附量高达45.79mg㊃g -1㊂关键词:粉煤灰;活性炭;多孔陶瓷;Pb 2+;去除率;吸附量中图分类号:TQ174㊀㊀文献标志码:A ㊀㊀文章编号:1001-1625(2023)11-4122-09Preparation and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Fly Ash Based Porous CeramicsBAI Lizhong 1,2,WANG Chaonan 1,2,CHENG Jun 2,ZHAO Zitong 1,GENG Jiawang 1,LI Xuefeng 1(1.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Yangquan 045000,China;2.Yangquan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 of Shanxi Province,Yangquan 045000,China)Abstract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fly ash based porous ceramics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pollution of fly ash to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show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other fields.In this paper,porous ceramics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were prepared by direct molding sintering method with fly ash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bentonite as the binder and activated carbon as the pore forming agent.The effects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and activated carbon amount on the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porous ceramics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sintering fly ash and bentonite forms the porous ceramic skeleton,oxidized activated carbon forms the pores,and porous ceramics are formed under their synergetic effects.At the same time,with the increase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and the decrease of activated carbon amount,the apparent porosity and water absorption decrease,the bulk density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increase.When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is 1100ħand the amount of the activated carbon is 60%(mass fraction),the prepared porous ceramics with good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can be prepared.Its apparent porosity is 61.75%,bulk density is0.93g㊃cm -3,water absorption is 63.48%,compressive strength is 4.29MPa.Moreover,its removal rate is 98.4%and the saturated adsorption capacity is 45.79mg㊃g -1in the Pb 2+solution of 100mg㊃L -1.Key words :fly ash;activated carbon;porous ceramics;Pb 2+;removal rate;adsorption capacity 收稿日期:2023-06-01;修订日期:2023-07-10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2021L583,2022L594);阳泉市自然科学基金(2022JH050,2022JH061)作者简介:白利忠(1986 ),男,博士,副教授㊂主要从事纳米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㊂E-mail:lzbai@ 0㊀引㊀言粉煤灰是火力发电过程中煤炭燃烧产生的一种固体颗粒废弃物,主要是由SiO 2㊁Al 2O 3等氧化物组成㊂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粉煤灰的年排放量已高达十亿吨,这些废弃物大量堆积不仅占用耕地,还污染水源,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㊂因此,对粉煤灰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不但可以减少环㊀第11期白利忠等:粉煤灰基多孔陶瓷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4123境污染,而且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㊂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粉煤灰作为主要原料在水泥㊁混凝土㊁砖块㊁路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㊂此外,粉煤灰由于具有低密度㊁高机械强度㊁耐化学性㊁耐热性㊁流动性好㊁低压收缩等优点,近十年来在矿物提取㊁土壤改良㊁催化㊁陶瓷和废水处理等方面展示出了更高的应用潜力[1-2]㊂目前利用粉煤灰合成Al2O3-SiC[3-4]㊁莫来石[5]㊁堇青石[6]㊁赛隆[7]等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㊂多孔陶瓷是一种多孔结构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㊁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㊁优异的抗腐蚀性和抗热震性,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载体㊁熔融金属过滤器㊁除柴油机废气㊁燃料电池中的电极和吸音材料等领域[8-9]㊂目前,多孔陶瓷的各种制备加工技术层出不穷,包括有机泡沫浸渍法[10]㊁造孔剂法[11]㊁凝胶浇注法[12]㊁直接发泡法[13]㊁熔盐法[14]㊁化学气相沉积法[15]㊁3D打印法[16]和冷冻铸造[17]等㊂传统的商业化多孔陶瓷主要以二氧化硅㊁氧化铝㊁碳化硅㊁氧化锆和二氧化钛等为主要原料,然而,传统多孔陶瓷往往存在原料昂贵㊁应用范围窄㊁环境不友好等问题㊂因此,需要一种低成本㊁技术简单的制造方法来解决这些应用限制㊂最近,以固体废物为主要原料制备多孔陶瓷具有低成本㊁多功能的特点㊂例如Chathurappan等[18]报道以粉煤灰为原料成功制备了堇青石基或莫来石多孔陶瓷膜过滤膜,并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㊂Liu等[19]以铅锌尾矿㊁赤泥和粉煤灰为原料,硼酸钠为助熔剂,制备了多孔陶瓷,在980ħ下烧结的多孔陶瓷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孔隙率为69.2%,抗压强度超过7MPa)㊂Al-Qadhi等[20]以粉煤灰为原料,淀粉和碳酸钙为混合发泡剂,采用两阶段烧结工艺制备了一种高性能多孔陶瓷材料,其孔隙率高达51.3%,抗压强度高达25.1MPa㊂本文以粉煤灰为原料㊁膨润土为黏结剂㊁活性炭为造孔剂制备粉煤灰基多孔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和活性炭用量对多孔陶瓷的物相结构㊁微观形貌㊁显气孔率㊁体积密度㊁吸水率㊁抗压强度㊁Pb2+吸附等结构与性能的影响㊂1㊀实㊀验1.1㊀试剂与材料所用粉煤灰(粒径约48μm)原料来自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膨润土(粒径约48μm)来自山西大同市浑源县,其矿物组成主要为SiO2和Al2O3,具体化学组成如表1所示;活性炭(粒径约150μm)㊁硝酸铅等试剂均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㊂表1㊀粉煤灰和膨润土的化学组成Table1㊀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ly ash and bentoniteMaterial Mass fraction/%SiO2Al2O3Fe2O3CaO MgO Na2O K2O SO3Loss Fly ash50.828.1 6.2 3.7 1.2 1.20.60.87.4 Bentonite64.219.2 4.9 3.3 1.60.9 1.90.1 3.91.2㊀粉煤灰基多孔陶瓷的制备首先将一定量的粉煤灰与膨润土在玛瑙研钵中充分研磨并混合均匀,再加入活性炭和适量的去离子水揉捏成泥,密封存放备用,具体配方如表2所示㊂然后称取3g泥料在压片机下模压成型,得到直径为20mm㊁厚度约为5mm的圆柱形陶瓷坯体,将其在干燥箱中干燥备用㊂最后在高温马弗炉中采用阶段升温烧结(以5ħ㊃min-1的速率升温至800ħ保温30min;再以3ħ㊃min-1的速率升温至不同的烧结温度,保温120min),随炉冷却得到系列多孔陶瓷样品㊂1.3㊀多孔陶瓷样品的表征采用X射线衍射仪表征多孔陶瓷样品的物相组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JEOL-2000)表征多孔陶瓷样品断面的微观形貌结构;采用真空法与阿基米德排水法测定多孔陶瓷样品的显气孔率㊁体积密度和吸水率;采用WD-P4102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多孔陶瓷样品的抗压强度㊂4124㊀陶㊀瓷硅酸盐通报㊀㊀㊀㊀㊀㊀第42卷表2㊀多孔陶瓷原料的配方Table 2㊀Formulation of raw materials for porous ceramics Sample No.Fly ash content /g Activated carbon content /g Bentonite content /g Temperature /ħTime /min 1100305100012021003051050120310030511001204100305115012051003051200120610030512501207100305130012081001051100120910020511001201010040511001201110050511001201210060511001201.4㊀多孔陶瓷样品的吸附性能采用破碎机将多孔陶瓷样品破碎,选取粒径约150μm 的颗粒,使用去离子水洗净,干燥后备用㊂首先称取200mg 多孔陶瓷样品置于200mL 聚丙烯瓶中,加入100mL 浓度分别为1㊁5㊁10㊁20㊁30㊁50㊁100㊁250mg㊃L -1,pH 值为5.0的Pb 2+溶液㊂然后放入恒温水浴振荡器(温度30ħ㊁转速150r㊃min -1)中振荡12h㊂最后取上层清液离心过滤(0.45μm 滤头过滤),用TAS-986型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上层清液中Pb 2+浓度㊂Pb 2+去除率RP 通过式(1)计算㊂RP =[(C 0-C )/C 0]ˑ100%(1)式中:C 0㊁C 分别为Pb 2+的初始浓度和吸附浓度,mg㊃L -1㊂2㊀结果与讨论2.1㊀烧结温度对多孔陶瓷物相结构的影响图1㊀不同烧结温度下多孔陶瓷的XRD 谱Fig.1㊀XRD patterns of porous ceramics under different sintering temperatures为了解多孔陶瓷在烧结过程中物相组成的变化,对在不同烧结温度下活性炭用量为30%的多孔陶瓷样品进行了X 射线衍射表征,XRD 谱如图1所示㊂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烧结温度为1000ħ时,多孔陶瓷样品的主要物相组成为石英(SiO 2,PDF#65-0466)㊁莫来石(Al 6Si 2O 13,PDF #15-0776)和钙长石(CaAl 2Si 2O 8,PDF#20-0452)等[21]㊂随着烧结温度的进一步增加,多孔陶瓷样品中的石英㊁莫来石和钙长石等物相的衍射峰强度不断增加㊁峰面积逐渐减小,多孔陶瓷样品中上述物质的晶相尺寸逐渐增大㊂这是因为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粉煤灰与膨润土越来越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熔融相越来越多,冷却后生成的晶相尺寸也越来越大,构成了多孔陶瓷的骨架结构㊂2.2㊀烧结温度对多孔陶瓷形貌结构的影响为了解多孔陶瓷在烧结过程中微观形貌的变化,对在不同烧结温度下活性炭用量为30%的多孔陶瓷样品进行了微观形貌表征,不同烧结温度下多孔陶瓷的SEM 照片如图2所示㊂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烧结温度为1000ħ时,多孔陶瓷样品的微观形貌具有大量的孔洞结构,粉煤灰/膨润土颗粒堆积不规则(图2(a)~(b))㊂这是因为烧结温度较低时,粉煤灰/膨润土基体颗粒表面发生部分熔融堆积,颗粒形态未发生明显变化;同时活性炭高温氧化产生的CO 2气体逸出,基体内部形成孔洞结构[22]㊂随着烧结温度的进一步增加,多㊀第11期白利忠等:粉煤灰基多孔陶瓷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4125孔陶瓷样品的微观形貌仍表现出大量的孔洞结构,粉煤灰/膨润土颗粒表面黏合在一起(图2(c)~(f))㊂这是因为粉煤灰/膨润土基体颗粒表面完全熔融黏合在一起,颗粒形态发生变化;活性炭高温氧化产生CO2气体逸出,形成的孔洞结构没有明显变化㊂当烧结温度为1300ħ时,粉煤灰/膨润土基体颗粒迅速熔融,大量的熔融相物质填充其内部的孔洞结构并包裹活性炭高温氧化产生的CO2气体,形成大尺寸的闭孔结构,因此多孔陶瓷样品呈现出过烧现象(图2(g))㊂图2㊀不同烧结温度下多孔陶瓷的SEM照片Fig.2㊀SEM images of porous ceramics under different sintering temperatures2.3㊀烧结温度对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为了解多孔陶瓷在烧结过程中的性能变化,对在不同烧结温度下活性炭用量为30%多孔陶瓷样品的显气孔率㊁体积密度等性能进行表征㊂图3(a)是在不同烧结温度下多孔陶瓷样品的显气孔率,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烧结温度为1000ħ时,多孔陶瓷样品的显气孔率为53.98%㊂随着烧结温度的进一步增加,多孔陶瓷样品的显气孔率缓慢降低㊂其中,当烧结温度为1300ħ时,多孔陶瓷样品的显气孔率迅速降低到25.23%㊂图3(b)是不同烧结温度下多孔陶瓷的体积密度,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烧结温度为1000ħ时,多孔陶瓷样品的体积密度为1.10g㊃cm-3㊂随着烧结温度的进一步增加,多孔陶瓷样品的体积密度缓慢增加㊂其中,当烧结温度为1300ħ时,样品的体积密度迅速增加到1.79g㊃cm-3㊂图3(c)是不同烧结温度下多孔陶瓷样品的吸水率,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烧结温度为1000ħ时,多孔陶瓷样品的吸水率为49.02%㊂随着烧结温度进一步的增加,多孔陶瓷样品的吸水率缓慢降低㊂其中,当烧结温度为1300ħ时,多孔陶瓷样品的吸水率4126㊀陶㊀瓷硅酸盐通报㊀㊀㊀㊀㊀㊀第42卷进一步降低到14.14%㊂图3(d)是不同烧结温度下多孔陶瓷样品的抗压强度,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烧结温度为1000ħ时,多孔陶瓷样品的抗压强度为7.26MPa㊂随着烧结温度的进一步增加,多孔陶瓷样品的抗压强度逐渐增加㊂其中,当烧结温度为1300ħ时,多孔陶瓷样品的抗压强度进一步增加到18.94MPa㊂这是因为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粉煤灰与膨润土产生越来越多熔融相,熔融相冷却生成了更大晶粒,且晶粒尺寸越大,晶界越少,力学性能越好㊂同时熔融相填充了因陶瓷颗粒堆叠和CO 2等气体逸出产生的孔洞结构,使陶瓷的显气孔率和吸水率减小,体积密度和抗压强度增大㊂因此,根据烧结温度对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兼顾其多孔㊁轻质㊁高强㊁低碳等特点,其烧结温度控制在1100ħ为宜㊂图3㊀不同烧结温度下多孔陶瓷的显气孔率㊁体积密度㊁吸水率和抗压强度Fig.3㊀Apparent porosity,bulk density,water absorption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porous ceramics under different sinteringtemperatures 图4㊀不同活性炭用量下多孔陶瓷的XRD 谱Fig.4㊀XRD patterns of porous ceramics with different content of activated carbon2.4㊀活性炭用量对多孔陶瓷物相组成的影响为了解多孔陶瓷孔洞结构对其物相组成的影响,对烧结温度为1100ħ的不同活性炭用量多孔陶瓷进行了X 射线衍射表征㊂图4是不同活性炭用量下多孔陶瓷样品的XRD 谱㊂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不同活性炭用量的多孔陶瓷样品XRD 谱基本没有变化,主要物相组成仍然是石英㊁莫来石㊁钙长石等㊂随着活性炭用量的增加,物相的衍射峰强度不断减弱,峰面积逐渐增大㊂这是因为随着活性炭用量的增加,在1100ħ温度下活性炭氧化产生大量的CO 2气体阻碍了粉煤灰与膨润土熔融相的结晶过程,使多孔陶瓷样品的晶粒尺寸进一步减小㊂㊀第11期白利忠等:粉煤灰基多孔陶瓷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4127 2.5㊀活性炭用量对多孔陶瓷形貌结构的影响为了解活性炭用量对多孔陶瓷形貌结构的影响,对烧结温度为1100ħ的不同活性炭用量多孔陶瓷样品进行了微观结构表征㊂图5是不同活性炭用量下多孔陶瓷样品的SEM照片㊂从图中可以看出,添加不同活性炭用量下多孔陶瓷样品均表现出大量的孔洞结构,内部气孔间具有连通性,形状各异;同时,粉煤灰/膨润土颗粒形态发生变化,其表面黏合在一起㊂随着活性炭用量的增加,多孔陶瓷样品表现出更多的孔洞结构,这是因为随着活性炭造孔剂用量的增加,其在1100ħ下氧化产生的CO2气体增加,气体逸出形成大量的孔洞结构㊂图5㊀不同活性炭用量下多孔陶瓷的SEM照片Fig.5㊀SEM images of porous ceramics with different activated carbon content2.6㊀活性炭用量对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为了解活性炭用量对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对烧结温度为1100ħ的不同活性炭用量多孔陶瓷的显气孔率㊁体积密度等性能进行表征㊂图6(a)是不同活性炭用量下多孔陶瓷的显气孔率,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活性炭用量为10%时,多孔陶瓷样品的显气孔率为46.47%㊂随着活性炭用量的进一步增加,多孔陶瓷样品的显气孔率逐渐增大㊂其中,当活性炭用量为60%时,多孔陶瓷样品的显气孔率进一步增加到61.75%㊂图6(b)是不同活性炭用量下多孔陶瓷的体积密度,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活性炭用量为10%时,多孔陶瓷样品的体积密度为1.36g㊃cm-3㊂随着活性炭用量的进一步增加,多孔陶瓷样品的体积密度逐渐降低㊂其中,当活性炭用量为60%时,样品的体积密度进一步降低到0.93g㊃cm-3㊂图6(c)是不同活性炭用量对多孔陶瓷的吸水率,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活性炭用量为10%时,多孔陶瓷样品的吸水率为34.05%㊂随着活性炭用量的进一步增加,多孔陶瓷样品的吸水率逐渐增加㊂其中,当活性炭用量为60%时,样品的吸水率进一步增加到63.48%㊂图6(d)是不同活性炭用量下多孔陶瓷的抗压强度,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活性炭用量为10%时,多孔陶瓷样品的抗压强度为18.72MPa㊂随着活性炭用量的进一步增加,多孔陶瓷样品的抗压强度逐渐降低㊂其中,当活性炭用量为60%时,样品的抗压强度进一步降低到4.29MPa㊂这是因为随着活性炭用量的增加,其高温氧化产生的CO2增加,气体逸出使粉煤灰/膨润土颗粒间的接触面积减少㊁黏合松散,陶瓷的显气孔率和吸水率增大,体积密度和抗压强度减小[23]㊂因此,根据活性炭用量对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兼顾其多孔㊁轻质㊁高强等特点,活性炭用量控制在60%为宜㊂4128㊀陶㊀瓷硅酸盐通报㊀㊀㊀㊀㊀㊀第42卷图6㊀不同活性炭用量下多孔陶瓷的显气孔率㊁体积密度㊁吸水率和抗压强度Fig.6㊀Apparent porosity,bulk density,water absorption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porousceramics with different activated carbon content综上所述,活性炭作为造孔剂在陶瓷基体中占据空间体积,并在高温下氧化产生CO2,气体逸出形成孔洞结构,而粉煤灰/膨润土颗粒作为基体在高温下熔融形成陶瓷骨架结构,综合考虑烧结温度和活性炭用量对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兼顾其多孔㊁轻质㊁高强㊁低碳等特点,烧结温度为1100ħ㊁活性炭用量为60%时所制备的多孔陶瓷综合性能更优,其显气孔率为61.75%,体积密度为0.93g㊃cm-3,吸水率为63.48%,抗压强度为4.29MPa㊂2.7㊀多孔陶瓷样品的吸附性能Pb2+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在多孔陶瓷材料的吸附过程中提供驱动力,因此对烧结温度为1100ħ㊁活性炭用量为60%时所制备的多孔陶瓷的Pb2+吸附性能进行表征㊂图7(a)是在不同Pb2+初始浓度下多孔陶瓷的去除率,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初始浓度低于20mg㊃L-1时,多孔陶瓷样品的Pb2+去除率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迅速增加㊂当初始浓度大于20mg㊃L-1时,多孔陶瓷样品的Pb2+去除率随着浓度的增大而降低㊂这是因为在较低浓度时,随着初始浓度逐渐增大,离子传质驱动力增大,Pb2+迅速吸附在多孔陶瓷的活性吸附位点上;当初始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多孔陶瓷上的活性吸附位点数量的限制,逐渐达到了多孔陶瓷的饱和吸附㊂图7(b)是Pb2+初始浓度为100mg㊃L-1时多孔陶瓷在不同时间的去除率,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吸附时间的增长,Pb2+的去除率开始增加;到一定时间(约180min)以后,其去除率趋于平缓;最终(约720min)到达吸附平衡,Pb2+浓度将基本不再发生变化㊂因此多孔陶瓷样品在720min时可以达到吸附平衡,Pb2+去除率高达98.4%,饱和吸附量为45.79mg㊃g-1,在含铅废水处理过程中展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㊂㊀第11期白利忠等:粉煤灰基多孔陶瓷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4129图7㊀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对Pb2+去除率的影响Fig.7㊀Influences of initial concentration and adsorption time on removal rate of Pb2+3㊀结㊀论本论文采用具有吸附性能的膨润土和活性炭分别作为黏结剂和造孔剂,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直接成型烧结法制备一系列多孔陶瓷材料㊂其中占据空间体积的活性炭高温氧化逸出气体,基体内部形成孔洞结构,而粉煤灰/膨润土颗粒高温熔融形成骨架结构㊂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粉煤灰与膨润土产生的熔融相越来越多;而随着活性炭用量的增加,其分解产生CO2气体越来越多㊂通过优化烧结温度和活性炭用量制备得到了性能良好的多孔陶瓷材料,当烧结温度为1100ħ㊁活性炭用量为60%时,所制备的多孔陶瓷材料显气孔率高达61.75%,体积密度为0.93g㊃cm-3,吸水率为63.48%,抗压强度为4.29MPa㊂同时,所制备粉煤灰基多孔陶瓷材料对Pb2+溶液展现出优异的去除效果,其饱和吸附量为45.79mg㊃g-1,去除率为98.4%㊂参考文献[1]㊀BHATT A,PRIYADARSHINI S,MOHANAKRISHNAN A A,et al.Physical,chemical,and geotechnical properties of coal fly ash:a globalreview[J].Case Studies in Construction Materials,2019,11:e00263.[2]㊀WANG C,XU G G,GU X Y,et al.High value-added applications of coal fly ash in the form of porous materials:a review[J].CeramicsInternational,2021,47(16):22302-22315.[3]㊀YIN Y,MA B Y,LI S M,et al.Synthesis of Al2O3-SiC composite powders from coal ash in NaCl-KCl molten salts medium[J].CeramicsInternational,2016,42(16):19225-19230.[4]㊀MA B Y,REN X M,YIN Y,et al.Effects of processing parameters and rare earths additions on preparation of Al2O3-SiC composite powdersfrom coal ash[J].Ceramics International,2017,43(15):11830-11837.[5]㊀MA B Y,SU C,REN X M,et al.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porous mullite ceramics with high-closed porosity and high strength from fly ashvia reaction synthesis process[J].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2019,803:981-991.[6]㊀LIU J,DONG Y C,DONG X F,et al.Feasible recycling of industrial waste coal fly ash for preparation of anorthite-cordierite based porousceramic membrane supports with addition of dolomite[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2016,36(4):1059-1071.[7]㊀ZHAO H,WANG P Y,YU J L,et al.A mechanistic study on the synthesis ofβ-SiAlON whiskers from coal fly ash[J].Materials ResearchBulletin,2015,65:47-52.[8]㊀VAKIFAHMETOGLU C,ZEYDANLI D,COLOMBO P.Porous polymer derived ceramics[J].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R:Reports,2016,106:1-30.[9]㊀DZMITRY M,KLIMENTY B.A porous materials production with an electric discharge sinter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actory Metalsand Hard Materials,2016,59:67-77.[10]㊀MA B Y,LI Y,LIU G Q,et al.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Al2O3-MgAl2O4ceramic foams[J].Ceramics International,2015,41(2):3237-3244.[11]㊀GE H B,WANG G,YUAN B,et al.Fabrication and microstructure of porous SiC ceramics using suspension emulsions as pore-formingagents[J].Ceramics International,2014,40(8):11705-11711.[12]㊀YUAN L,MA B Y,ZHU Q,et al.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mullite-bonded porous fibrous mullite ceramics by an epoxy resin gel-casting4130㊀陶㊀瓷硅酸盐通报㊀㊀㊀㊀㊀㊀第42卷process[J].Ceramics International,2017,43(7):5478-5483.[13]㊀DENG X G,WANG J K,LIU J H,et al.Low cost foam-gelcasting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rous magnesium aluminate spinel(MgAl2O4)ceramics[J].Ceramics International,2016,42(16):18215-18222.[14]㊀KAN X Q,DING J,YU C,et al.Low-temperature fabrication of porous ZrC/C composite material from molten salts[J].Ceramics International,2017,43(8):6377-6384.[15]㊀YOU Q W,LIU Y S,WAN J J,et al.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orous SiC ceramics by LPCVI technique regulation[J].CeramicsInternational,2017,43(15):11855-11863.[16]㊀HWA L C,RAJOO S,NOOR A M,et al.Recent advances in3D printing of porous ceramics:a review[J].Current Opinion in Solid State andMaterials Science,2017,21(6):323-347.[17]㊀DANG W,WANG W H,WU P F,et al.Freeze-cast porous Al2O3ceramics strengthened by up to80%ceramics fibers[J].CeramicsInternational,2022,48(7):9835-9841.[18]㊀CHATHURAPPAN R,JAYAPAL A.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oal fly ash based multipurpose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J].Materialia,2022,25:101548.[19]㊀LIU T Y,TANG Y,HAN L,et al.Recycling of harmful waste lead-zinc mine tailings and fly ash for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porousceramics[J].Ceramics International,2017,43(6):4910-4918.[20]㊀AL-QADHI E,LI G Y,NI Y X.Influence of a two-stage sintering process on characteristics of porous ceramics produced with sewage sludge andcoal ash as low-cost raw materials[J].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9,2019:1-12.[21]㊀MIAO Q D,ZHANG Z S,XIA J P.Preparation of low-temperature ceramic foam material with fly ash[J].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Society,2010,29(6):1463-1467.[22]㊀SHEN J J,XUE Q H,LIU Y J,et al.Optimization for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fly ash foamed ceramics[J].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Society,2016,35(2):617-622.[23]㊀ZHANG F,NIU H H,LI W,et al.Investigation o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properties of ceramic wall brick and floor tile with fly ash[J].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2018,37(6):1941-1945.。

粉煤灰基质复合滤料吸附Mn2+试验研究

粉煤灰基质复合滤料吸附Mn2+试验研究

粉煤灰基质复合滤料吸附Mn2+试验研究孙阳阳;黄新;荆肇乾;曹世玮【摘要】以粉煤灰基质复合滤料为吸附材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方法,考察了吸附滤料投加量、吸附时间、原水初始浓度、振荡频率、温度等因素对除锰效果的影响.从单因素实验可知:随着滤料质量的增大,Mn2+去除率在开始时增长幅度较大,后来逐渐趋于平缓.在正交实验中固定滤料投加量为300g/L,发现在锰离子的吸附过程中,吸附时间的影响最大,随后分别是原水浓度和温度,振荡频率的影响程度最小.【期刊名称】《能源环境保护》【年(卷),期】2011(025)002【总页数】4页(P4-6,9)【关键词】粉煤灰;锰离子;吸附;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作者】孙阳阳;黄新;荆肇乾;曹世玮【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37;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37;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37;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73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人体内多种酶的成分。

成年人每天需摄入5~10 mg 锰,但每天的饮食即可满足需求。

饮用水中含锰会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很多害处,如锰的过量摄入对人体有慢性毒害作用,人体摄入过量的锰可使脑中的“多巴胺”合成减少。

造成疲劳乏力、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除此之外,锰会使水有金属味,会造成洗衣的困难,甚至堵塞管道。

因此,为保证供水水质安全和水体环境健康,必需去除水体中过量的锰离子。

近年来吸附法逐渐成为研究去除水中锰离子的热点,采用活性炭处理含锰水有较好的效果,但是该方法所用材料价格过高,且回收困难,影响了其的推广应用。

本实验以电厂锅炉焚烧等过程产生的粉煤灰为主体构建球形滤料,利用该滤料吸附去除水中的锰离子。

(1)分光光度计、10 mm比色皿、50 mL比色管、振荡仪;(2)粉煤灰基质复合滤料,该滤料的主要成分是 C、SiO2、Al2O3、CaO、Fe2O3等,同时还含有少量的其它物质。

粉煤灰基成型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粉煤灰基成型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27H2O),合成产物的 NH4+和 Cu2+离子交换容量随 着晶粒的减小而显著增加。Wang 等[5]将粉煤灰改性 合成沸石,一定条件下改性产品对亚甲基蓝的吸附 量可达 5 × 10–5 mol/g。Moriyama 等[6]提出了一种将 粉煤灰转化为人工沸石的新工艺,包括高温、加压 处理和脱水过程,所制备的沸石具有较高的离子交 换性能。
收稿日期:2008–12–18。 修改稿收到日期:2009–05–07。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11124);陕西省工业攻关项目
(2006k07–G19);陕西省教育厅产业化培育项目(06JC11)资助。 第一作者:赵晓光(1965—),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通讯作者:刘转年(1968—),男,博士,副教授。
吸附动力学:称取不同吸附剂样品各 1.00 g, 分别加入 50 mL 浓度为 50 mg/L 的亚甲基蓝溶液中, 25 ℃恒温振荡 10,30,60,90,120,180 min,取 上层清液离心分离测定溶液浓度。
吸附等温线:分别在 50 mL 不同浓度的亚甲 基蓝溶液中加入 1.00 g UFFA,在 25,35,45 ℃ 条件下振荡 4 h 后,取上层清液离心分离测定溶液 浓度。
粉煤灰超细处理前后粒度分析结果见图 2。由 图 2 可知:粉煤灰经球磨后粒径显著变小,粒径分 布范围较窄,UFA 和 RFA 的平均粒径(d50)分别为 1.73 μm 和 15.75 μm。
3 种吸附剂的 XRD 分析结果见图 3。由图 3 可 以看出:RFA 的矿物组成主要有石英、莫来石
图 2 粉煤灰的粒径微分分布 Fig.2 Differential distributing of coal fly ash

陶土-粉煤灰基吸附性陶瓷基体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陶土-粉煤灰基吸附性陶瓷基体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陶土-粉煤灰基吸附性陶瓷基体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徐姗姗;魏刚;张晓丰;魏云鹏;张小冬;乔宁【摘要】Clay and modified fly ash have been used as raw materials to prepare a ceramic support with adsorption functionality by a half-dry pressing molding process. The influence of the raw material pretreatment, ratio of raw materials and sintering temperature on the adsorption properties, porosity, and strength of the ceramic support has been studied. The optimum preparation conditions were found to be; a mass ratio of clay and modified fly ash of 8:2, a heating rate of 1℃/min, and a sintering temperature of 900℃.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porosity of the ceramic support was 36. 75% , the pore size distribution was in the range of 5 - 27 nm, the pure water flux was 52. 89 L/( m2 ·h),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was 17. 923 MPa. The results of treating solutions of rhodamine B, methylene blue, and Congo red, as well as analogue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and solutions containing PO43-and Fe2+ showed that the ceramic support had good adsorption and retention properties.%以陶土和改性粉煤灰为原料,采用半干压成型工艺制备了吸附性陶瓷基体.研究了原料预处理、配比、烧成温度等对陶瓷基体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陶土和改性粉煤灰质量比8∶2,升温速率1℃/min,烧成温度90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陶瓷基体的孔隙率为36.75%,孔径分布区间在5~ 27 nm,纯水通量52.89L/(m2·h),压缩强度17.923 MPa.对罗丹明B、亚甲蓝、刚果红模拟印染废水、含PO43-废水和含Fe2+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陶瓷基体具有良好的吸附和截留性能.【期刊名称】《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39)004【总页数】5页(P42-46)【关键词】陶土;粉煤灰;多孔陶瓷基体;吸附性【作者】徐姗姗;魏刚;张晓丰;魏云鹏;张小冬;乔宁【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74.7陶瓷基体因具有抗高温高压、耐酸碱、机械强度大、能够长期稳定进行分离操作等优点在膜分离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粉煤灰及改性粉煤灰对DNBP的吸附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粉煤灰及改性粉煤灰对DNBP的吸附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粉煤灰及改性粉煤灰对DNBP的吸附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DNBP(二硝基丁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存在。

由于其毒性大、难以降解,进入环境后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威胁。

目前,常用的DNBP处理技术主要有化学氧化法、生物降解法、吸附法等。

其中,吸附法由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处理效果显著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粉煤灰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废弃物,可以通过改性等手段增强其吸附性能。

近年来,研究者发现,改性粉煤灰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效果较好。

因此,本研究将探究粉煤灰及改性粉煤灰对DNBP的吸附行为,以期为DNBP的处理提供一种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并为粉煤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将选用常见的工程材料——粉煤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改性方法对粉煤灰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对DNBP的吸附效果。

具体内容如下:(1)粉煤灰及改性粉煤灰的制备选用本地产的粉煤灰为原料,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改性处理。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对粉煤灰及改性粉煤灰的微观形貌和结构特征进行表征。

(2) DNBP的吸附实验采用批处理实验,研究粉煤灰及改性粉煤灰对DNBP溶液的吸附效果。

通过调节溶液中DNBP的初始浓度、吸附时间、溶液pH值等条件,探究影响吸附行为的关键因素。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UV-Vis)对溶液中DNBP浓度的变化进行检测,从而计算吸附量和吸附速率等参数。

(3)吸附机理研究通过研究吸附热力学、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等方面的理论模型,分析粉煤灰及改性粉煤灰对DNBP的吸附机理。

三、预期成果(1)粉煤灰及改性粉煤灰的制备,包括其微观形貌、结构特征及吸附性能表征结果。

(2)研究粉煤灰及改性粉煤灰对DNBP的吸附效果,并探究影响吸附行为的主要因素。

(3)分析粉煤灰及改性粉煤灰对DNBP的吸附机理。

(4)提出粉煤灰及改性粉煤灰在DNBP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并对相关工业应用提供支持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成型吸附剂 ,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和 Cr6 + 进行动态吸附研究 ,绘制穿透曲线 ,利用 O rigin A1 - A2 软件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 ,得出穿透曲线的通式 C t = p + A 2 。结果表明 ,初始浓度 C0 = 25 mg /L ,填料高度不同时 , 1 + ( t / t0 ) 达到穿透点的时间随填料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 填料高度 h = 200 mm ,初始浓度不同时 , 达到穿透点的时间随初始浓度的增 加而减小 ; 该吸附剂对有机染料和重金属离子均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 穿透曲线通式的回归线性相关系数表明 ,该通式可很 好地反映超细粉煤灰成型吸附剂的动态吸附过程 。 关键词 超细粉煤灰基吸附剂 动态吸附 亚甲基蓝 Cr6 + 中图分类号 X7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2 9108 ( 2009 ) 11 2 2109 2 04
( 1 ) 吸附区 ,即 abkh 区 。在此区吸附剂是新鲜
50% 、 75%和 90%点的直径
的吸附剂 。 实验用 超 细 粉 煤 灰 基 成 型 吸 附 剂 为 直 径 为 ( 2 ) 吸附传质区 , 即 abde 区 。传质区形成后 , 5 mm的柱状吸附剂 ,破碎到一定长度装柱使用。图 3 只要流速不变 ,其长度也不变 。传质区越短表明传 为实验用超细粉煤灰基成型吸附剂的 SEM 分析 。由 质阻力越小 ,吸附剂的利用率越高 。 图 3可以看出 ,粉煤灰成型吸附剂表面具有丰富的孔 ( 3 ) 吸附饱和区 , 即 deij区 。在此区吸附剂不 隙和通道 ,孔隙分布均匀 ,因此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 再吸附 ,达到动平衡状态 。 2. 2 填料高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随着吸附过程的进行 , 当传质区到达吸附出口 在初始浓度为 25 m g /L , 吸附容量随床层高度 、 初始浓 度和柱直径的增加而增加 , 随流速的增加而减小 。 [ 3, 4 ] 6+ Em ine等 通过实验得出固定床吸附柱对 Cr 的 吸附性能取决于流速 、 溶液 pH 值和吸附剂粒径等 因素 ,流速增加 ,穿透曲线变陡 , 穿透时间和吸附离 [5] 子浓度都减小 。Oualid 研究了不同流速和床层高 度吸附柱对亚甲基的穿透曲线 , 为固定床吸附柱的 工艺设计提供了特定参数 。 以粉煤灰为原料 ,球磨得到超细粉煤灰 ,制备成
本实验所用粉煤灰原料取自西安市某热电厂 , 经过球磨后得到超细粉煤灰 , 制备成为超细粉煤灰 基成型吸附剂 。 主要实验和分析仪器 : 自制动态吸附柱 ( d = 14 mm , h = 400 mm ) ; UZS2 7220 型可 见分 光光 度 计。 6+ C r 溶液由 K2 Cr2 O7 配置 , 亚甲基蓝 、 K2 Cr2 O7 及所用其他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 1. 2 实验方法和内容 ( 1 ) 填 料 高 度 对 吸 附 的 影 响 。初 始 浓 度 为 25 m g /L , 研 究 填 料 高 度 对 水 溶 液 中 亚 甲 基 蓝 和 6+ C r 的吸附性能的影响 。 ( 2 )吸附质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填料高度为 6+ 200 mm ,研究亚甲基蓝和 C r 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1. 3 分析方法 水溶液中亚甲基蓝浓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 6+ C r 浓度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 。 1. 4 吸附的穿透曲线 [6] 在动态吸附过程中 , 吸附分为 3 段 , 如图 1 所示 。
D ynam ic adsorption exper im en ts of form in g ultraf in e coa l flya sh 2ba sed adsorben t
L iu Zhuannian L iu Yuan W ang Guirong
( College of Geology and Environment, Xi’ 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 an 710054, China)
粉煤灰 原粉煤灰 超细粉煤灰
D 10 D 25 D 50 D 75 D 90
比表面积 (m 2 / g)
0. 81 3. 93
4. 07 1. 04
8. 36 15. 75 26. 03 37. 39 1. 37 1. 73 2. 08 2. 46
注 : D 10 、 D 25 、 D 50 、 D 75 和 D 90 分 别 表 示 个 数 累 积 10% 、 25% 、
实验用粉煤灰球磨超细前后的激光粒度分布和特征 粒径及比表面积 ,可以看出与原粉煤灰相比超细粉煤 灰的粒度显著减小 ,粒径分布变窄 ,颗粒大小均匀 。
图 2 粉煤灰粒径微分分布 Fig . 2 D ifferential distributing of coal flyash 表 1 粉煤灰的特征粒径和比表面积 Table 1 Character istics size and spec if ic surface area of coa l flya sh 图 1 穿透曲线 Fig . 1 B reakthrough curve
型吸附剂 。采用动态吸附实验 , 研究粉煤灰吸附剂 6+ 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和 C r 的吸附性能 。探讨填 料高度和吸附质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利用 Logistic 模 型回归式得出穿透曲线通式 , 探索廉价高效粉煤灰 成型吸附剂的工业化利用途径 。
1 实验部分
1. 1 实验原料和仪器
时 ,流出的吸附质浓度开始突然增大的位置就是所 谓的穿透点 ,即 a 点 。与其对应的吸附质浓度和吸 附时间分别称为穿透浓度 C 和穿透时间 t。 在实际操作中 ,影响穿透曲线形状的因素很多 , 如吸附剂的性质 、 吸附质的浓度 、 组成和性质、 速度、 吸附平衡和机理以及温度和压力等。因此 ,研究穿透 [7] 曲线或表征其微分方程 ,可以评价吸附剂的性能 。
基金项目 : 陕西省工业攻关项目 ( 2006k07 2G19) ; 陕西省教育厅产业 化培育项目 ( 06JC11) 收稿日期 : 2008 - 09 - 23; 修订日期 : 2008 - 11 - 24 作者简介 : 刘转年 ( 1968 ~) ,男 ,博士后 , 副教授 , 主要从事固体废弃 物资源化利用 、 环境材料和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工作 。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的煤粉经过燃烧之后产生 的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 ,其主要成分为 SiO2 、 A12 O3 和 Fe2 O3 ,同时还含有少量其他物质 。粉煤灰的孔 隙率一般为 60% ~75% , 比表面积一般在 2 500 ~ 2 5 000 cm / g,具有多孔结构 , 因此 , 具有较强的吸附 能力 。近年来 ,利用粉煤灰良好的吸附性能 ,作为廉 价吸附剂将其资源化利用 , 用于吸附去除废水中的 污染物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 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成型吸附剂 , 对粉煤灰吸 [1] 附剂的工业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 Papandreou 等 将粉煤灰制成具有高孔隙率和机械强度 , 直径 3 ~ 2+ 2+ 8mm 的小球 ,用于吸附水溶液中的 Cu 和 Ca ,吸 附容量分别达到 20192 m g / g 和 18198 mg / g。 Sau2 [2] rab 等 研究了影响活性炭固定床吸附糠醛的 4 个 因素 , 床 层 高 度 ( 15 ~ 60 cm ) 、 初 始 浓 度 ( 50 ~ ) ( 200 mg /L 、 流速 0102 ~0104 L /m in ) 和柱直径 ( 2
第 3卷 第 11 期 2 0 0 9年 1 1月
环境工程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Vol . 3 , No. 1 1 Nov . 2 0 0 9
超细粉煤灰基成型吸附剂的动态吸附实验
刘转年 刘 源 王贵荣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西安 710054 )
2 结果与讨论
2. 1 超细粉煤灰及成型吸附剂的性质 粉煤灰的化学组成采用 Panalytical M inipal2 4X 射线 荧 光 光 谱 仪 分 析 , 其 主 要 组 成 成 分 为 SiO2 ( 5115% ) 和 A l2 O3 ( 3019% ) , 其 两 者 含 量 超 过 80% ,其次为 CaO ( 7118% )和 Fe2 O3 ( 4188% ) ,还有 少 量 K2 O、TiO2 和 M gO , N2 O。用 OM EC 2 LSPOP 2 ( Ⅲ)型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粉煤灰的粒度分布 。激 光粒度测试条件 : 取 Rosin 2 Ramm ler分布模式 , 折射 率 118,遮光比 : 15% ~20% ,粉煤灰测定前 ,以无水乙 醇为分散剂 ,超声波分散 3 m in。图 2 和表 1 分别为
Abstract For m ing ultrafine coal flyash 2based adsorbent ( FUFA ) was p repared from coal flyash. Dynam ic 6+ adsorp tion of methylene blue (MB ) and Cr on the adsorbent was studied. B reakthrough curve was drawed, and the experi m ental data were dealt by O rigin soft w are to get the model of breakthrough curve equation ( C t = A1 - A2 p + A 2 )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initial concentration was 25 mg /L w ith varying filling height, 1 + ( t / t0 ) the tim e to penetration point increased w ith filling height increased. W hen the filling height was 200 mm w ith dif2 ferent initial concentration, the tim e to penetration point reduced w ith initial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The adsor2 bent had better capacity for both organic dye and heavy m etals ion. It indicated that this model was fit for the dy2 6+ nam ic adsorp tion of MB and C r on the FUFA by linear correlative coefficient of breakthrough curve. 6+ Key words ultralfine coal flyash 2based adsorbent; dynam ic adsorp tion; methylene blue; C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