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与中国画的笔墨探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与中国画的笔墨探究
关键词:书法;中国画;笔法与墨法;笔墨精神
1书画的基本笔法和墨法
笔墨是一个大概念,不管是行书、草书还是山水、花鸟都会提及它,我们不能以简单的“笔”与“墨”来定义它,而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它的内涵和精神,剖析它的实质。
执笔墨者,要求以心带手、以手运笔,甚至一气呵成、一笔藏万笔,带给观赏者纸墨之外的遐想。
早在元代,赵孟頫就系统地提出了书画用笔相同的理论,现代画家黄宾虹也说“用笔之法,书画同源,言其简要,盖有五焉”,他还总结了“五笔七墨法”。
五笔即平、圆、留、重、变;七墨即浓、淡、破、积、泼、焦、宿,“五笔七墨”的总结为中国书画艺术的笔墨境界提供了理论支撑。
2书画中的笔墨表现与运用
书法与中国画的核心就是笔墨纸的互相配合,尤其笔墨起重要作用。
然而书法不同于绘画的一点就是对线条的要求较高,每个字都要求做到笔笔到位。
在绘画中,一笔失误或许还有挽救之法,而在书法中则不尽然,一笔之差往往使得整幅作品毁于一旦,于事无补。
由此看来,书法更强调对笔和墨的把控,但并非表示中国画不重视笔墨表现。
3书画中的笔墨精神
笔墨最先成熟于书法之中,后来书法入画,使得笔墨在中国画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魅力。
赵孟頫的《秀石疏林图》与苏轼的《枯木怪石图》都
是以书入画的经典之作。
书法入画,进而产生了水墨写意人物画,这一书一画之所以能融合在一起,是因为都以笔墨为本,讲究骨气、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