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蒸汽时代的到来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历史蒸汽时代的到来试题
1. 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下列图片中你认为哪一个不是英国人展出的研究成果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人的主要贡献。
按照题意,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
届世界博览会,应该主要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珍妮纺纱机是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开始
标志;瓦特蒸汽机英国机械师瓦特,工业革命标志性成果;火车机车,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也
可以。
只有C.蒸汽轮船是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
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冀人版九年级上册·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扩大·第一次工业革命
2.(9分)观察图片,完成问题。
(1)请将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ABCDE归类填入下列表格中,并在表格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
(7分)
命的相关知识,请你谈谈工业革命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
(两个即可,
2分)
【答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A、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B、C、E(答对一个给1分,共5分)。
蒸汽机(1分),“电气时代”(1分)
答案示例:如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工业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等(只要说出工业革命带来的
负面影响均可给分,每点1分,共2分)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解答本题的关键
是准确记忆课本知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有:A(瓦特改良蒸汽机)、D(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是:B(卡尔·本次发明汽车)、C(爱迪生发明碳丝灯跑)、E(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
广泛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2)问,主要考查对科技革命的认识,依据题目中“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社会进
步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出:汽车尾气造成的
环境污染、工业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对资源的过度开采等都属于科技带来的问题。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蒸汽时代”的到来·珍妮机的故事、、瓦特与蒸汽机、火车的诞生;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迈进“电气时代”·“发明大王”爱迪生、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3. 19世纪上半期,美国人到达欧洲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是()。
A.汽车B.汽船
C.飞机D.火车
【答案】B
【解析】注意抓住题目中所含的题眼,“19世纪上半期”,美国人到达欧洲要穿越太平洋,结合所学可知,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成为漂洋过海最为便捷的交通工具。
故选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
4.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这一革命性的、纯属英国本土的特征,是煤的应用越来越广,烧煤成为英国经济的主要特征。
”“烧煤经济”在英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煤的储存丰富B.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C.煤的出口量激增D.采掘技术提高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英国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英国经济中主要是煤作为主要能源,烧煤是因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的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
所以煤呗大量燃烧。
故此题选择答案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
5.组合题,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1)运用“史论结合”方法,完成填空。
①反映了中国八年抗战的形势②体现了国共两军共同抗战
③说明了敌后战场的艰巨和困难④呈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战役
(3)利用“比较与综合”方法,归纳出“”处的主题是
(4)“编历史歌谣”方法。
①阅读歌谣,简述美国经济危机的表现。
②现在看来,经济运行“新模式”,在中西方国家互有体现。
请予以说明。
(5)根据“周年记忆”方法来掌握重要历史事件:
①今年是英国人研制出火车机车200周年。
②今年是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战场开辟70周年。
【答案】(1)水力、人力、风力、畜力、自然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①③;
(3)中西方政治制度;
(4)①从纽约股票交易所连续暴跌,席卷美国经济部门。
经济萧条,失业人数猛增;②西方国家:调整自由放任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
中国: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史蒂芬孙;欧洲第二展出。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第一个空白处的解答依据“瓦特借鉴前人成果改进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可知指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动力取代水力、风力等带动机器进行生产;第二个空白处依据“发明发电机”“电力逐步取代蒸汽动力”等信息可以直接判断出其是第二次革命,人类社会进入电气化时代。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国共两党抗战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不正确”,题干中三幅图片分别为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以及平型关大捷等,体现了国共两军共同抗战以及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战役,②④的表述符合三幅图片的主旨,而①③的表述不合题干图片主旨,故符合题意。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西政治制度相关内容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题干图示中“雅典的民主制”“秦朝的中央集权制”“美国的三权分立制”“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关键信息可以得出图示所研究的主题是中西政治制度。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第①小问的解答需要结合教材已学知识归纳,如从纽约股票交易所连续暴跌,席卷美国经济部门。
经济萧条,失业人数猛增;第②小问的解答首先明确“新模式”指的是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其次需要结合中国与西方在运用国家干预经济方面的措施分别归纳即可。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迈进“电气时代”;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百多年前。
曾经发生过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
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自此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材料二: 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的那场革命,使我们已经习惯了借助电灯照明、使用电话 , 与人交流。
……遥望蓝天,银白色的飞机在空中翱翔。
材料三: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的这场革命,人类在更多的领域取得了重太突破,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1) 材料一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 ? 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2 分 )
(2) 材料二中的“电灯照明”、“飞机在空中翱翔”分别得益于谁的发明 ?(2 分 )
(3) 材料三中的“这场革命”使人类进入到什么社会 ? 举出—个“重大突破”的领域。
(2 分 )
(4) 你从上述材料中得到什么启示 ?(1 分 )
【答案】(1) 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1 分 ) 英国 (1 分 )
(2) 爱迪生 (1 分 ) 莱特兄弟 (1 分 )
(3) 信息化社会 ( 知识经济时代 ) (1 分 )
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
( 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给分 ) (1 分 )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科技;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为我所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教育,培养人才;青少年要努力学习,增强本领,为祖国发展做出贡献等。
( 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给分,其他答案观点正确,符合题意也可给分 ) (1 分 )
【解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和工业革命的识记。
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
主义,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重大发明的准确识记。
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第二
次工业革命重大发明有: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耐用碳丝灯泡,德国卡尔·本茨发明汽车,美
国莱特兄弟制成飞机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知识的识记。
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20 世纪四
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把人类带入了信息化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 )。
第(4)问,这是一道开放性的历史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本题的三则材料,涉及
到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每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
带动经济发展。
科技离不了人才,人才离不了教育。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人教新课标
九年级下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
7.材料一: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同等重要性,因为它不但为20世纪的不发达世界提供
了主要目标,而且为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提供了经济基础。
材料二: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
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人们不自在的隐居在高大公寓的小房间内沉思或空想,在这世界里,充
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
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
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的经济统治——工业文
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
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涉及了那两次科技革命?(2分)
(2)、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有何影响?(2分)
(3)科技革命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很大方便,请列举两次工业革命期间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大发明。
(2分)
(4)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请谈谈你的感想。
(2分)
【答案】(1)第一次第二次
(2)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3)火车,汽船汽车飞机
(4)科技革命的发展促进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作为中学
生应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运用科技为社会做贡献。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
材料一中“为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告诉我们,材料一讲述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或者说作用,材料二中出现了汽车、飞机、
电影等新事物,这就告诉我们,材料二讲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或者说作用。
(2)本题主要考查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
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这说明两次工业革命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劳
动生产率。
(3)本题主要考查两次工业革命期间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大发明。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有英国
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和美国人富尔敦发明的汽船,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有德国人卡尔•苯茨发明的汽车和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
(4)本题实际上是考查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的理解。
科技革命的
发展促进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作为中学生应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运用科技为社会做贡献。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垄断资本
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万入“电气时代”;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一次
世界大战
8.图表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出现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将印度完全沦为其殖民地
D.汽车、电力工业的兴起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从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煤、铁数据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四个选项中很容易排除D项,因为汽车、电力工业兴起于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A、C选项也是煤、铁产量迅速增长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当然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广泛使用机器生产,对工业原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多。
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
9.沉浮欧洲——世界关注的焦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1分)
材料一: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丈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随着权力的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西欧)已成为世界的中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表明近代欧洲处于怎样的国际地位?(1分)据材料分析欧洲居此地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材料二:战争结束时,德、意、日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举;美、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
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促使欧洲人产生“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这一意识的因素是什么?(2分)为实现这一梦想,欧洲人有何重大举措?(2分)
材料三下表中西欧六国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均为欧共体(欧盟)成员
——数据采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3)据表分析,1952--1999年西欧六国经济呈现出了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趋势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4)下面漫画反映了当前欧盟正面临发展困惑,请你为欧盟摆脱困境出谋划策。
(2分)
漫画漫画提示
【答案】(1)地位:世界中心或称霸全球。
(1分)
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政治革命或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的完成;科学革命或自然科学的发展。
(2分,任答两点即可)
(2)因素:欧洲国家遭受战争的创伤,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下降;美苏冷战,欧洲国家需要寻
求自身的安全。
(2分)
举措:加强经济、政治合作,推进欧洲一体化。
或走向联合;成立欧共体(欧盟)。
(2分)
(3)趋势:不断增长。
影响: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分)
(4)如:加强财政改革;成员国之间进一步加强合作,团结互助,同舟共济等(2分,言之成理
即可得分)。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19世纪欧洲霸主地位确立的内容。
本题是材料分析题,首先应读懂材料,抓住关键词、关键句;然后分析题意。
本题据“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和“欧亚大陆的一个
半岛(西欧)已成为世界的中心”,可以看出近代欧洲处于世界中心或称霸全球的地位。
从“19世纪
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可以得出19世纪欧洲居世界中心地位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科学革命的发展;资产
阶级革命(或政治革命)的完成。
(2)本题考查的是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发展和冷战政策的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深
重的灾难,无论是战败国(德、意),还是战胜国(英、法),战后国内都是一片废墟,经济百
废待举,导致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下降。
冷战时期,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欧洲作为冷战的
中心,处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夹缝中,国家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战后为了维护自己的安全,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欧洲各国加强了合作,逐步走向联合,成立欧共体(或欧盟),推进欧洲一体化。
(3)本题考查的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的内容。
这是一道读图题,从图上数据我
们可以看出1952--1999年西欧六国经济呈现出了不断增长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
发展,其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欧盟逐渐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有力的推动
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4)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的题目。
本题通过读图和识图,可以看出漫画反映的是
当前欧盟正面临着欧债危机的困惑。
欧盟各国采取怎样的措施度过欧债危机,这主要考察学生的
发散思维能力,综合概括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发散性思维和
进一步的综合概括,学生可以找到例如加强财政改革;成员国之间进一步加强合作,团结互助,
同舟共济等一系列措施。
(这种题目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人
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世纪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人教新课标
九年级下册·
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10. 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
下列现象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们可以乘汽车外出B.各家各户安装了电灯
C.人们可以乘火车外出D.各家各户安装了电脑
【答案】C
【解析】“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指的是从英国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许多的发明和
创造给英国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工业革命在交通方面的重大发明是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出现,因此C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AB两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D项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明。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
11.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是:
A.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B.促进了经济发展
C.爆发了鸦片战争D.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解答本题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系“对中国的
影响”,联系已学史实可知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为
了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先是在中国东南海域骚扰,进而发动了鸦片
战争,中国的大门被打开,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列强蜂拥而至,由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
1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9分)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
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世博会上,电话、双重电报机、大功率电动机、电灯、电影机等大量的美国科技成果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首次派代表参加此次世博会,展品有丝绸、瓷器等。
材料三:2010年5月1日,游历世界各地150余年,无数次点燃人类文明智慧火花的世博会在
中国上海开幕,此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这次“生产的革命”的重要标志是什么?你能举出一位这次“生
产的革命”的发明家吗?(3分)
(2)材料二中,主要展示了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什么领域取得的成果?这次工业革命的成
果至今仍极大方便和丰富人们的学习和生活,请你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举一例说明。
(3分)(3)请问上海世博会是在哪一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下举行的?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上海
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说明了各国在充分利用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
关注如何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哪些问题?(举出一例)(3分)
【答案】(1)(3分)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瓦特、史蒂芬孙、富
尔顿等(写出一位以为即可)
(2)(1分)电力的广泛应用。
(2分)电灯给人类带来了光明;汽车或飞机的发明,大大方便
了人们的出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家用电器发明的作用: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写出一项发明1分,简要说明作用1分,只要是围绕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给人们带来便利,言
之有理即可)
(3)(3分)第三次科技革命。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①合理利用能源、资源问题或资源短缺。
②环境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
(1分,围
绕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重要成就。
旨在考查学生在相应的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
并再认、再现相关知识点归纳答题的能力。
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蒸汽机器”“英国引领”
作答;第二、三小问可在第一小问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2)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重要成就及其影响。
旨在考查学生在相应的材料中寻找
有效信息并再认、再现相关知识点归纳答题的能力。
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电话、双重
电报机、大功率电动机、电灯、电影机”作答;第二小问可在第一小问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3)本题考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的重要成就及特点。
旨在考查学生在相应的材料中寻找有
效信息并再认、再现相关知识点归纳答题的能力。
第一小问由题目中的时间“2010年”即可得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结论;第二、三小问可在第一小问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垄断资本
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迈进“电气时代”;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三次科技
革命
13.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比较平静
但是威力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这段话
A.肯定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B.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作用
C.赞扬法国大革命的作用D.谴责了英.法两国对外进行殖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