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倡系统阅读 推进全民阅读——访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访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
记者/邰蔚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在接
受《且国》记者专访时表示,阅读是増加知识、増长学问、増
广见闻、活跃思维、促进创新、明白事理、怡情养性、提升素
质的路径。

对于个人来说,读书阅文的多少,会决定其素质
的高低;对于国家来说,国民阅读的喜好程度、比例高低和
人均阅读时间,也会直接影响其人民素质的升降,从而影
响国家的发展和未来。

如今,随着创新成为第一动能,传播
手段快速出新,知识増长更新快捷,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对
国民阅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由于受教育程度的
局限、传播手段的翻新、现代生活多样化以及快节奏所带
来的人们兴趣和时间分配的变化,目前的国民阅读现状着
实堪忧。

因此,努力推进全民阅读,便显得十分重要而紧
迫。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

中共十八大报告历史性 地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将 “全民阅读”纳入其中。

2014年以来的政府工作报告连年 写入“全民阅读”。

说明“全民阅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有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全国各地竞相开展全民阅 读活动。

在此基础上,又已开展了全民阅读的立法进程。

李修松认为,开展全民阅读,是在我国当前许多人阅 读兴趣淡化,传统的纸本阅读受到新媒体挤压、系统阅读 受到碎片化阅读挤压,阅读的浅尝式和娱乐化、功利化倾 向严重的现实情况下,有机借鉴世界文化强国的有益经验,増强国民阅读兴趣,培育适合我国国情的国民健康的 阅读取向,正确处理传统纸本阅读和新媒体阅读的关系、系统阅读与碎片化阅读的关系,使健康的阅读成为时尚,使科学的与时俱进的阅读成为国民的自觉行为和良好习 惯,从而促使各类人群按需所学,扎实学习,促使广大民众 终身学习,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一种系统工程,对于养 成现代社会的良好学风,提高国民阅读水平和效能,提升 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从而更好地建设祖国,意义重大。

李修松表示,要推进全民阅读,就必须提高国民阅读 能力,提升其阅读效能。

而要做到这些,关键在于当代条件
2017.4.上MOTHERLAND 2
5
下阅读方式的科学。

阅读方式总体上可分为系统阅读和碎 片化阅读。

系统阅读是获取系统知识,掌握知识体系的必 由之路。

对阅读者而言,知识只有形成体系才能构成专业 知识和学问。

碎片化阅读,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成为获取 所需信息,使得耳聪目明,从而激发灵感和思维的有用的 阅读方式。

否则,所获取的信息或碎片知识,不过是茶余饭 后的谈资。

我国当今国民阅读能力,除了受时下教育水平 不够高、现代生活影响,以及人们浮躁的急功近利心理影 响,从而导致阅读比例不高和时间不多,尤其是系统阅读 全书全文者比例下降外,最为严重的是受到互联网等新媒 体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由于新媒体具有及时有效性、信息 海量性、超文本链接、可移动性等特点,很大程度冲击了用 户用于传统的纸本阅读的时间分配。

从综合实际效果来 看,传统的纸本阅读更适宜于系统阅读,从世界范围来看, 各国在网络新媒体发展的同时,大都注重倡导、支持纸本 阅读,不少国家以每年人均读书量作为衡量国民素质的重 要标尺。

而新媒体环境所带来的怡怡更多的是普遍的碎片 化阅读,大大地挤压了系统阅读的空间,影响了全民阅读 的健康发展。

虽然新媒体环境也为全民阅读提供了良好的 平台和契机,但是由于新媒体碎片化阅读的负面影响和利 用新媒体器具进行系统阅读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等等,近年 来我国网络在线阅读率虽然有所上升,但是由于多种原 因,传统的纸本阅读率下降,尤其是碎片化阅读正在越来 越多地取代系统阅读,从而导致获取知识体系的效能下 降,满足于浮光掠影式的阅读者越来越多,能够静下心来 持之以恒地成本成部读完全书全文者的比例大为减少,国 民阅读能力不仅未能提升,反而前景堪忧。

长此下去,必然 导致国人阅读取向趋于飘浮,素质趋于下降,所谓“半坛醋 乱晃”的浮而不实者会越来越多。

所以,必须借鉴国外有益 经验,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倡导能够提升系统 阅读能力的传统的纸本阅读,努力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推 进包括利用新媒体环境的系统阅读,进而促使阅读的健康 发展,让国民能够适应阅读环境的变化不断提升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效能,从而使国民素质能够与时俱进得到提升。

为此,李修松委员特别提出以下五条建议:
第一,应加强现实条件下阅读取向研究,提倡健康的 阅读取向,力推系统阅读,包括有助于推进系统阅读的传 统纸本阅读。

从阅读规律来说,以下各类阅读都必须采取 系统阅读:一是凡大中小学学生(甚至包括硕士、博士生)
打牢基础、升级学习需要系统掌握知识的阅读;二是社会 各类人群旨在打牢专业基础,开展专业研究、提升专业水 平,拓展专业面的阅读;三是一些人旨在跳槽到相临专业 或别的专业就业而从事专业学习性质的阅读;四是开展诸 如先进理论、先进经验、先进人物以及文件、会议精神的学 习所从事的阅读;五是旨在讴歌、鉴赏、评价、批评等对作 品的阅读,等等。

总之,对读者而言,只有系统阅读,才能真 正使人取得进步。

综观当前情形,系统阅读还得以纸本为 习惯载体。

当然,也要适应发展趋势,研究如何创新技术, 利用新媒体同样适宜系统阅读。

同时,在将系统阅读视为 前提性的根本性阅读的基础上,还必须研究如何高效利用 碎片化阅读获取有用信息。

第二,大力宣传全民阅读的过程中,突出宣传系统阅 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大力度宣传利于系统阅读的 纸本阅读。

设立读书日或读书节,集中宣传旨在推进系统 阅读的读活动。

同时,在开展各种阅读活动的过程中,也重 点強调系统阅读。

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使阅读特别是系 统阅读成为民众共识,成为国民自觉的文化行为。

第三,在推进全民阅读过程中,重点推进系统阅读。

借 鉴有关国家经验,也将国民年人均读书数量作为考核其素 质的重要标尺。

不仅各个层次的学生要按计划完成课外阅 读书目的阅读,而且对于诸如公务人员及相关企事业单位 人员,也应规定一定的年读书量,并且采取必要的考核和 奖惩措施。

在制定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阅读规划和年度 计划中,也要重点明确系统阅读的内容。

总之,要釆取各种 办法,使读书者受到尊重和崇敬,使不读书者遭遇鄙视,使 注重系统阅读者受到褒扬,使迷恋碎片化阅读者得到警 醒,从而逐步让读书阅文成为全社会的时尚。

第四,正确处理系统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的关系,科学 合理进行碎片化阅读,让碎片化阅读成为系统阅读的有益 补充、有效促进,成为学者获取有效信息,激发灵感,启发 思维,活跃思想的真正有用的阅读手段。

同时,梳理出各种 占据有用时间、没什么时效的碎片化阅读,教育引导人们 痛下决心予以拒绝,坚决改变目前越来越多的那些沉迷于 碎片化信息的手机控、低头族的阅读习惯!
第五,根据上述需求,制订相关政策法规,采取一系列 必要措施,包括将读书服务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推 进全民阅读的过程中重点推进系统阅读,从公民读书的时 间、条件、服务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全方位保障。

豳®
26
祖国2017.4.
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