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小册子:钱修(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赚钱小册子《钱修》
(中)
作者:后山郎中
一、钱修之运:
1.富贵不只在天,你60%的机会“改命”
2.白手起家创业:成功商人必经的三个阶段
3.事业发展逃脱不了一个的闭环:易经天龙六步
二、钱修之道:
1.事业成功的上半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事业成功的下半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捕捉商机的窍门: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商机
三、钱修之术:
1、从范进中举看中医五行与企业的生老病死
2、企业营销层面需要掌握的六个环节
3、老板四件事:做决策和找人找钱找关系
钱修之道
1、事业成功的上半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我们经常看到老板办公室的墙上挂着“自强不息”这几个字的书法作品。
很少有人知道,“自强不息”来自于《易经》乾卦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天,可以理解为天道,自然之力。
我们知道,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就好比台风、海啸、地震等。
健,强健,强有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君子处世,应该像天一样,坚强有力,永不停息。
“自强不息”是创业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自强,是你要靠自己,自力更生,让自己逐步强大;
不息,要不停息,要坚持,百折不挠。
很多人创业,靠的不是“自强”,有的人是看别人干啥赚钱,自己就想跟风干,捞一把;有
的人,自己没经验,就想着加盟或者请人来干;有的人自己没资金,就想着借钱,或者融资。
这些都不是“自强”。
自己一点儿都不强大,抗风险能力差,失败率自然就高。
再说“不息”。
有多少人创业是因为吃不了苦,暂时赚不到钱或赔钱,就坚持不下去了?
成功不是终点,失败是终点。
成功不是终点。
成功只是一时的,只要这件事你还在干,这会儿你成功了,下会儿你可能就不成功了。
“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出来混,迟早就要还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等俗语,都有这个寓意。
就像前面我们说的,“飞龙在天”之后便是“亢龙有悔”,一时的成功也没什么好得意的。
失败是终点。
一件事,只要你坚持做下去,就没有“失败”可言,因为还没有结束呢,只要你坚持,只要你不断完善,只要你做熟做透,说不定就“笑在最后”,而一旦你放弃了,就真的失败了。
有些人创业精神不死,却很难坚持在一个项目上,一旦一个项目不赚钱,就换另一个“看起来不错”的项目,一直在跟风,一直在创新,也一直在失败。
当然,也不能钻牛角,当你经过坚持和努力,在一个地方实在打不出水来,就要放手,换一个地方打井,换的前提是,你确实“自强不息”了。
比如马云开始创业做翻译社,不赚钱,但他没有轻易放弃,用背着麻袋卖花赚的钱来养翻译社。
后来看这翻译社也没啥干头,而互联网提供商业信息服务将大有前途,就换个创业项目做中国黄页。
如果说翻译社只是马云利用自己英语所长而做的创业项目,那中国黄页是马云当作事业来做的。
虽然马云的翻译社没干起来,但他还是有收获的,他可以把中国企业的信息翻译成英文,借助互联网,通过网页的形式,推向国外。
所以说,即便你创业失败了,你之前的失败经验也将成为你日后成功的垫脚石。
你吃第三个包子吃饱了,第一、第二个包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有功劳的。
看过马云早期创业视频你会发现,他吃了多少苦头,四处碰壁,还被人当做骗子。
如果是一般人创业,可能早就放弃了。
后来中国黄页的项目也黄了,马云没有“停息”,又创办了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是什么?正式中国黄页的升级版。
可以说,没有中国黄页,就没有阿里巴巴。
从翻译社,到中国黄页,再到阿里巴巴,看似三个独立项目,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一个项目,是马云“自强不息”的结果。
还有马化腾创业做腾讯。
如今腾讯的市值超过万亿,而当初由于困难重重,马化腾曾打算60万元卖掉QQ。
即便60万元,别人都嫌贵,没卖掉,他只有继续坚持。
也正是因为他的坚持,才有了腾讯今天的成功。
这些说起来轻描淡写,但他为这个项目吃过多少的苦和承担过大多的压力,恐怕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最近几年崇尚匠人精神。
何为“匠人”?
匠人就是自强不息,一辈子专注好做一件事。
有个定律叫“1万个小时定律”。
这个定律的提出者格拉德威尔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如果平均下来,每天练习3个小时,这1万个小时就是10年。
其实我们中国的古人早在唐朝就提出了“十年磨一剑”。
在曲艺界,那些相声演员、小品演员都明白一个道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
有的人可能会说:“10年?是不是太久了?”
十年弹指一挥间。
想想你此前的10年过的有多快。
想想,想要快速建功立业的你,此前的10年取得了什么成就。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已经不年轻了,等不了10年。
”
褚时健从监狱里出来到哀牢山种橙子时,75岁高龄,他想着的是他亲手种下的橙子6年后挂果的情景。
在褚橙成功之后,褚时健在接受采访时说:“年轻朋友在创业时,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想快富,想明天就变成富翁。
创业需要好事多磨,一开始首先要论证方向对不对、操作可行性,确定了方向,再一步一步往前走。
像我们做橙子,做了10年才把品牌做起来。
创业成功的人都是经过很多困难的,有困难一个一个解决。
”
真正做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打拼一份属于你自己的成功事业,需要持之以恒、艰苦奋斗,切忌急功近利、知难而退。
2、事业成功的下半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一般企业老板的办公室墙上挂着的,除了“自强不息”,还有“厚德载物”四个字。
就连清华大学的校训也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像“自强不息”一样,源自于《易经》,只是来自于坤卦的卦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在《易经》中,“乾”代表天,“坤”代表地。
厚德载物里的“德”,怎么解读?
在古代,“道”主要是指“天道”,也可以说是客观的自然规律;“德”是顺应天道,顺应自然规律。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这个世界不只有天道,还有人道,也就是人类的伦理、习俗、观念、法规等,也可以说是一代代传下来的约定俗成的做人法则,而“德”,就是遵循天道、人道法则的品行,遵循则为有德,不遵循则为缺德。
后来慢慢的,“道德”的意思更加融合并偏重于个人品行,“道德”的含义也就偏重于“德”。
儒家认为,“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德”理解为“道德”、“品行”,可以说是涵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可以理解为:君子的心胸应该具有大地一样宽广仁厚的品德,承载万物。
从商业的角度,我们如何理解“厚德载物”呢?
《易经·乾卦》里说:“君子进德修业。
”
孔子的后人,唐朝的孔颖达注解说:“德,谓德行;业,谓功业。
”
这也符合了我们从商的理解角度,要建功立业,就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拥有起码的“商德”。
把“小胜凭智,大胜靠德”当做座右铭的牛根生,从一个牛奶工人起步,到把蒙牛液态奶做到世界第一,与此信条有很大关系,就像他所说的:“想赢个三回两回,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想做个百年老店,想一辈子赢,没有商德绝对不行。
”
虽然后来蒙牛在“商德”上出了问题,差点被外资并购,但牛根生依然坚持他的德行,从蒙牛退隐后,全力做慈善。
有人说牛根生是伪善,如果你能够做到“自己80%的年薪散给了员工、产业链上的伙伴以及困难人群”,你能够成为“全球华人捐股第一人”,即便你是伪善,你也是值得称赞的。
《世说新语》里说:“德成智出,业广惟勤,小富靠勤,中富靠智,大富靠德,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
这句话比较直白,不用解释也能看得明白,只是,为何“大胜靠德”?
这里讲一讲,对于企业来说,赚钱重要,还是社会责任重要?
赚钱当然重要,不赚钱企业怎么活下去?
但一味追求利润,这样的企业难以做大,即便一时做大,也走不远。
这也是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足3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8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社会责任也很重要。
社会责任,在企业通常被称为“使命”,而“使命”就是一个企业的“大德”。
《论语·雍也》里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这本是孔子用来形容君子之道的,同样适用于企业。
这里的“质”,我们可以理解为物质,利润;这里的“文”,我们可以理解为社会责任、使命,也可以说是企业文化,企业的精神旗帜。
做企业肯定得赚钱,但如果一个企业太重于追逐利润,而忽略了社会责任(德),就会显得
“粗野”;反过来,如果企业太重于社会责任,而轻视了利润,就会显得“虚浮”,连活下去都会成问题。
文质彬彬,利润和使命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企业才能够有正面的形象并茁壮成长。
90年代初,华为创立不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在深圳的一次企业家座谈会上问:“在座的诸位,对当前经济改革和世界经济发展形势有什么认识和看法?”其他企业不是要扶持就是要贷款,当时刚创业不久还默默无闻的任正非则一鸣惊人地说:“我觉得,世界通讯市场应该有中国的声音。
”这就是境界,这是华为的社会责任,也是华为的使命,结果呢?今天华为不仅做到了,而且成为世界通讯市场数一数二的企业。
如果当初任正非没有这种商德,只安心做国外品牌的代理,也能赚不少钱,但也就没有了今天的华为。
马云说他的使命是帮助中小企业发展,打出的精神旗帜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当年马云提出的惊人口号:“阿里巴巴要把全世界的商人联合起来,让天下没有不好做的生意。
”可以说,正是在这个使命、这面精神旗帜下,马云的思想越来越成熟,他的商业帝国也越来越庞大。
这里再说一下苹果。
有人说苹果的精神是乔布斯对“禅”的领悟,我倒觉得是乔布斯所说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这是乔布斯的使命。
从苹果上市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个人电脑开始,其所推出的每一款新产品,几乎在遵循着这种精神使命,乔布斯是在通过改变产品来改变世界。
苹果音乐播放器ipod首次突破可以放置1000首歌曲,并配备播放列表,引发数字音乐革命;苹果手机iPhone大屏触摸式、精简到只有一个按钮,打开智能手机时代的大门;苹果笔记本MacBook Air,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仍坚持不用风扇……虽然乔布斯已经不在人世,但苹果已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世界最具价值的品牌。
毛泽东在《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中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企业:没有使命的企业是缺商德少智慧的企业,这种企业是不能走得长远的。
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使命,企业的精神旗帜,是企业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引领着企业获得更大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发展,也就是所谓的“大胜靠德”。
9岁才上学,14岁被迫辍学,在街头卖过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经年累月一日两餐食不果腹,这个艰难谋生的人叫曹德旺。
1983年,曹德旺承包了一家年年亏损的乡镇小厂。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曹德旺开始第一次捐款,累计到今天,他已经捐了80亿元。
作为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福耀玻璃的创始人,曹德旺有段话说的特别好:“仅仅为了赚钱才创办企业的人,充其量只能算是个商人。
真正的企业家,一要能赚钱;二要能够承担责任,即要有担当;三要具有强烈的使命感。
这种以解决社会问题(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为理想所驱动、有创造力、具有持续的开拓与创新精神、肩负着企业责任、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的个体,才能算着真正的企业家。
企业家的使命感体现在:国家因为有你而强大,社会因为有你而进步,人民因为有你而富足。
”
或许你没有这么大的抱负,只想赚点小钱,小富即安,但商德依然不可缺少。
我们经常说,做人不能缺德,而做生意,同样不能缺德。
很多人一想到商人就会想到“无奸不商”,其实这是误解,历史上的商人讲究的是“无尖不商”。
比如说,古代的米店卖米,用标准大小的量斗,一般都是一斗米多少钱。
老百姓去买米,店家往往会在斗上多堆出一个尖,也就是说,不仅要诚信经营,还要多送你一点米。
卖布的也是,会在足够尺寸的基础上多送你一寸两寸的。
这也就是古代商人所说的“无尖不商”。
可能是后来缺德的黑心商人越来越多了,“无尖不商”也慢慢被传成了“无奸不商”。
像如今不停地报道出来的苏丹红、地沟油、毒馒头、三聚氰胺、毒胶囊等等,都是缺德的黑心商人在作恶。
缺德的商人作恶,没有报应吗?
有因皆有果,种什么因,结什么果,虽然报应的方式或途径有不同。
《周易·坤·文言》里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
《朱子治家格言》里说:“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
这里的“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流传的比较广,现实生活中也经常看到。
所谓“德不配位”,是说,一个人的所得的配不上他的德行,或者说,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他的品德不相配。
“必有灾殃”,意思是,必然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灾祸。
比如你经常会在新闻上看到,有些传销组织的头目被抓,有些融资平台的领导被抓,有些看似正常经营的大企业的老板或者领导“失联”,这些都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德不配位,不光是坏人“缺德”,有时候是好人“德薄”。
孔子在解读易经的《周易·系辞下》中说:“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
意思是说,德行不够而身居高位,知识不够而图谋大事,力量不够而身担重任,很少不连累自己的。
我们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有些人天天想着一夜暴富,为什么不能成?别说你没这个能力,即便机缘巧合你一夜暴富了,也会“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美国彩票运营机构根据调查发现,赢得彩票大奖的人,有将近半数的都在五年之内破产。
也就是说,中奖者的情况比一夜暴富前更加糟糕。
调查还发现,中奖者往往会疏远家庭和朋友,他们发生滥用毒品、离婚和自杀等行为的概率也高于一般美国人。
有人在没中奖之前就开始规划美好未来,这奖金怎么怎么用,而一旦中奖,就全变了。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你的亲戚朋友跟你借钱你借吗?你想不想更大手笔去买彩票?你不想体验一下有钱人的生活吗,买好车,住大房子?你不想找小三,花天酒地?你不想到澳门去碰碰运气?周围会不会有人想办法让你这个有钱人“爱上”海洛因……
或许你是个理性的人,有抱负的人,拿一部分钱去投资,开公司,但你有运营公司的经验和能力吗?
所以,踏踏实实做自己,让你的“德”慢慢厚起来。
作为一个创业者,深刻领悟并身体力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捕捉商机的窍门: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商机
先说一个关于商机的笑话。
有一个美国人,烟稀少的地段发现一个问题:这里来往的车辆很多,但方圆十里却没有一个加油站,万一汽车开到这里没油了怎么办?
于是这个美国人就在那里修建了一个加油站。
果然,生意很好。
慢慢地,别人在加油站旁边建起了超市、旅馆、电影院等。
没过多久,那里出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小镇。
在中国,也有个人发现了同样的问题:有个路段,来往的车辆很多,周边却没有加油站。
于是这个中国人就在那里修建了一个加油站。
果然,生意很好。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在那里修建加油站。
加油站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难做,为了生存只能降价,结果别人把价格降的更低,还送礼品。
没过多久,那里的加油站都倒闭了。
中国人太聪明,往往是看别人干啥赚钱,就跟着干啥。
认为这样能稳赚钱:别人都能赚,为什么我不能捞一把?
结果就跟风而上,你上他也上,一窝蜂地上。
像几年前土得掉渣烧饼,一时间上海全城飘香,到处都是卖土得掉渣烧饼的,现在还有一家吗?
像几年前的团购网站,美国一个团购网站火了之后,中国这边就很快出现了数千家团购网站,所谓的“千团大战”,现在一个单独做团购的网站吗?
像这几年的共享单车,橘红色、黄色的共享单车火了之后,蓝色的、白色的、红色的、绿色的等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出现在街头巷尾,现在还有几家没倒闭?
这年头流行“倒闭潮”,服装店倒闭潮,餐饮店倒闭潮,教育网站倒闭潮,P2P倒闭潮,等等倒闭潮。
为何总能倒闭成“潮”?
太多了。
一窝蜂向前冲,泛滥成灾。
潮水退去,只能横七竖八地躺在沙滩上。
做生意,选项目,切忌盲目跟风。
跟风者众,势必供大于求。
在西方经济学中说,供大于求,则商品过剩,超额供给,价格就会下跌;反之,供不应求,商品稀少,供给不足,价格就会上涨。
在我们中国,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被后人尊为“财神”的范蠡就提出了:“论其有余不足则贵贱之。
”意思是说,通过商品供给是剩余还是不足来判定贵贱,商品有余,也就是供大于求,则便宜;商品不足,供不应求,则贵。
即便这些不清楚,也会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在很多人学到的课文《藤野先生》中,鲁迅写到:“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看什么赚钱,就一窝蜂地上,还怎么“物以稀为贵”?
现在有些人把买房子作为一种投资,感觉这年头买房能保值,买房就能赚。
如今房价这么高,全国那么多人都在买房子赚钱,请问赚谁的钱?
羊毛出在羊身上,谁是羊?卖地的地方?给你贷款的银行?还是卖房子的地产公司?
就像2015年,街头巷尾都在谈笑风生买股票赚钱。
赚了多少多少钱,岂不知,你最高兴的时候,也是你最危险的时候。
你不想想,证券营业厅里的大妈,一边择菜,一边赚钱,赚谁的钱?
赚上市公司的钱?赚主力资金的钱?
结果就是突然有一天,股市断崖式下跌,那些沉浸在赚钱喜悦中的散户股民们,跑都跑不掉。
你再想想当前的房价。
现在大家见面了都不说“你吃了吗”,而是说:“你买房了吗?多少钱一平?你的房子涨多少了?”
你不觉得可怕吗?
前面我们说过,在易经中,“飞龙在天”的下一步就是“亢龙有悔”。
这也符合道家“物极必反”的道理。
范蠡说:“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
意思是说,价格贵到一定极限必定便宜,便宜到一定的极限必定上涨。
在贵的时候,要像粪土一样抛售,在便宜的时候,要像珍宝一样买进。
想想你在股市和房市的投资,是什么样的心态和做法?是不是做反了?
上面讲的商机,主要是受气候或地域或趋势影响的普遍性商机,产品相对同质化,你有我也有,没有多大的差别,准确地说,偏重于“投机”,下面聊一下,适合创业者的商机。
所谓“商机”,即能够实现盈利的商业机会。
对于商业体来说,盈利是必须的。
不能够实现盈利的商业行为,要么是公益性质的,要么是不健康的。
要抓商机,必须得先发现商机;
发现商机,必须得先认识商机。
真正的商机,不是看别人干什么赚钱,而是发现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商业存在的根本价值就是解决问题。
你帮别人解决某方面的问题,别人付费给你。
商业源自于原始社会后期。
原始人逐步从族人群居吃大锅饭过渡到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
一个家庭不可能什么都干,什么都能干好。
他家粮食不够吃了,就用他家的羊,来换你家的粮;
你家的布不够用了,就用你家的粮食换别人家的布。
那个时候还没有货币,就这么物与物交换。
交换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换来换去,也没个标准,谁吃亏谁占便宜,也说不准。
另外,我有粮食,换你家的布,万一你家不缺粮食缺斧头,我还得先去换斧头。
后来为了交换方便,就把布作为一般等价物,任何东西都可以先换成布,布也可以换任何东西。
可能是发现这布扛来扛去不方便,于是又用羊作为一般等价物。
但羊牵来牵去也麻烦,万一死了,就砸在手里了。
为了交换更方便,又用贝壳作为一般等价物。
再后来,又用铜制的贝壳作为一般等价物。
铜钱的出现,算是货币正式亮相。
既然是等价交换,为何又有利润了呢?
这是因为卖方在生产、加工、出售的过程中,付出了劳动力,所以你不能只按照原料付费。
由此可见,商业的本源就是解决问题,直到现在,商之根本依然是解决问题。
我帮你解决了某方面问题,你付钱给我。
你饿了,我卖饭给你吃,你给我钱;
你冷了,我卖衣服给你穿,你给我钱;
你想变美,我给你整容,你给我钱。
当年美国西部兴起淘金热,很多人都去挖金子,在土坑里蹭来蹭去,裤子很快就破了。
这就是问题,是很多人的麻烦,也是商机。
一个犹太人发现了这个商机,发现了就得抓啊。
这个麻烦怎么解决呢?他用帆布加工成耐磨的厚裤子。
一经推出,非常受欢迎。
于是有如今的牛仔裤。
这是通过“人无我有”,来解决问题,来抓商机。
还有就是“人有我优”。
你有,我也有,而且我有更好的,我能够比你更好地解决问题,所以消费者会选我的。
比如苹果手机,苹果电脑,都是你有我也有,但我比你做的更好。
比如褚橙,橙子谁不会种?但我种的就是比你用心,种出来的就是比你的好吃,所以哪怕我的橙子价格更贵,也有人争着买。
为什么现在匠人备受推崇?因为匠人几十年如一日,做出来的东西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