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风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防风汤(《济生方》)
【组成】防风60g独活秦艽当归赤芍药赤茯苓黄芩各30g桂心(不见火)杏仁炙甘草各15g
【用法】为粗末,每服12g,加姜5片,水煎,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血痹,皮肤不仁。

【证析】《济生方》谓:“痹之为病,寒多则痛,风多则行,湿多则著;在骨则重而不举,在脉则血凝而不流,在筋则屈而不伸,在肉则不仁,在皮则寒,逢寒则急,逢热则纵,此皆随所受邪气而生证也。

……风血痹,阴邪入于血经故也。

”严氏此说,是宗《素问·痹论》而来。

所谓血痹,系以皮肤不仁,顽麻而不疼痛为其特征,即《痹论》所说“病久人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背,故不仁。

”若系风痹,则又顶麻与疼痛兼而有之。

【病机】风湿痹阻经络。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法。

【方义】此方体现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之法。

方用独活、防风祛风散寒,达邪出表,使邪从表入者,仍从表出。

选用风药,又有风能胜湿与舒缓经脉之意。

杏仁宣肺利气,茯苓利水渗湿,合独活、防风、秦艽祛湿于外,导湿于下,共呈开源导流之功。

邪滞其血,皮肤失荣而麻木不仁,急宜温通血脉,故用官桂、当归、赤芍温而通之,生姜、甘草调理脾胃,健运中阳。

反佐苦寒的黄芩,一则风为阳邪,再则诸药均偏于温,恐其化热,故以此为监军,使无伤阴弊病。

诸药合用,使风寒外散,水湿下行,气血畅通,营卫和调,麻木不仁可以渐瘥。

《圣济总录》防风汤有麻黄、葛根而无独活、赤芍。

“治行痹,行走无定。

”方用麻黄宜肺气以开毛窍,葛根解肌以通腠理,用治行痹,可谓合拍。

此方去走表的麻黄、葛根,加祛风通络的独活,并增
赤芍以行血分之痹,用治病久入深、血行涩滞的皮肤不仁较为对证。

由于两方有偏表、偏里差异,所以用药各有侧重。

学者若能明辨,将能加深理解组方选药之理。

【应用】以湿滞体表,血痹不仁为其用方指征。

【化裁】防风汤(《圣济总录》):防风、炙甘草、黄芩、当归、赤茯苓各30g,秦艽、葛根各1g,桂、杏仁各30g,麻黄15g。

上11味,粗捣筛,每服15g,枣3枚,姜5片,水酒各一盏同煎,去渣,温服,日2夜1。

治行痹,痛无定处。

有祛风活络,宣痹除湿功效。

【歌括】
防风汤内独秦艽,杏苓归桂赤芍僚,
芩草加姜同煎服,血痹不仁此能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