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各地(成都德阳南充等)中考语文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专题02 词语运用(含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2 词语运用(原卷版)
1.(2022·四川成都·中考真题)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022年5月4日次展,中国科考队向着珠峰峰顶提进。
科考设备沉重,天气瞬息万变
....,高海拔造成缺
氧……困难络绎不绝
....。
但是科考队员们胸有成竹
....的峰顶圆满完成了综合科考
....,不惧困难,最终在人迹罕至
任务。
A.瞬息万变B.络绎不绝C.胸有成竹D.人迹罕至
2.(2022·四川自贡·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只有
..细读、精读剧本,领悟其精髓,才能为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础。
B.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凡是所学,皆是性格。
C.多数人对吃已经提不起兴致,面对丰盛的美味,常有味同嚼蜡
....的感觉。
D.谷爱凌似乎对自己的成绩胸有成竹
....,她跳完后对着镜头竖起了大拇指。
3.(2022·四川德阳·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电影发布会上,抗美援朝的老英雄回想起70多年前的那场触目惊心
....的战斗,情不自禁地流下了两行热泪。
B.《十二风舞志》本是一部舞界奇书,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们的淡忘,现在已逐渐散佚,令人痛.
心疾首
...。
C.虽然水下考古困难重重,但是孟原召没有浅尝辄止
....,而是择一事终一生,不断探索,终于取得重大突破。
D.首届世界龙舟联赛福州站在浦下河龙舟池开赛,参赛者们正襟危坐
....,挥桨竞渡,斗志昂扬,“逐浪”端午。
4.(2022·四川凉山·中考真题)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邓稼先心里怀着对祖国挚痛
..的热爱,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
B.中国核动力专家彭士禄院士,在核动力领域颇有建树
..。
C.2022年农历虎年春晚为海内外华人奉上一台高谈阔论
....的春节文化盛宴。
D.电影《长津湖》塑造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
....的英雄人物。
5.(2022·四川宜宾·中考真题)填入下列空格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
多年以来,屠呦呦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让青蒿素。
面对荣誉,屠呦呦地淡定,耄耋之年依然于对青蒿素的进一步研究。
她认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古老的中医药才能够。
A.闻名于世一如既往矢志历久弥新
B.家喻户晓一如既往立志长盛不衰
C.闻名于世长此以往立志长盛不衰
D.家喻户晓长此以往矢志历久弥新
6.(2022·四川·乐山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是新时代当之无愧
....的中国航天英雄。
B.在植树节活动中,同学们妙手回春
....,为嘉州大地多种树、多添绿,建设美丽乐山。
C.乌木博物馆里陈列的各种木雕作品,精美绝伦,展现了工匠们入木三分
....的雕刻技艺。
D.《中国诗词大会》打开了一扇扇窗口,将销声匿迹
....的唐诗宋词重新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7.(2022·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需要交流借鉴,只有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才能赋予
..自身文化新的意义。
B.熊浩在《我是演说家》上的演讲神采奕奕
....,声情并茂,征服了众多的观众。
C.歌舞《神州门神》附庸风雅
....,将传统美、力量感与新潮流演绎得淋漓尽致。
D.北京冬奥会上健儿们敢打敢拼,一气呵成
....,展现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
8.(2022·四川达州·中考真题)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2022年5月19日8:30分,一架来自双流的中型客机,在万众瞩目中,戛然而止
....于达州金垭机场,翻开了达州航空发展新的一页。
B.阳春三月,莲花湖湿地公园山清水秀、花枝招展
....,美不胜收,市民纷至沓来,人影绰约,扮靓了湖光山色,也扮靓了达州人民的生活家园。
C.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在富丽堂皇
....的“冰丝带”拉开序幕。
经过16天的角逐,中国代表团斩获9枚金牌,刷新中国冬奥史,谱写了奥运新篇章。
D.美国借“代理人”乌克兰同俄罗斯展开了一场政治、
经济、军事、舆论的世纪大战,下了一盘妙手回春
....的大棋,以拯救美国日益衰微的国运。
9.(2022·四川南充·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崇情”,在如雷贯耳
....的唐诗背后,有大唐风范,有那个时代特有的风流与热情。
B.横跨在洨河上的赵州桥非常雄伟,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美轮美奂
....。
C.改造后的北湖公园,水更清澈,路更规整,夜晚灯光更璀璨,前往参观的人不绝如缕
....。
D.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无数人魂牵梦萦
....的地方。
10.(2022·四川泸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大力倡导和推广全民阅读,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发展战略。
随着一系列扶持文化发展、推
进文化设施建设的政策陆续出台,书店回暖,好书频出,全民阅读氛围日益浓厚。
要持续不断推进全民阅读,需要包括读者群体在内的各方在更新阅读方式、丰富阅读内容、优化阅读结构上,不断形成合力。
数字化阅读与传统阅读方式________。
数字化阅读快速发展,提高了国民综合阅读率,“读屏”成为不少人重要的阅读方式。
纸质书是书,电子书也是书,介质不同而已。
因此,“读屏”与“读纸”并不矛盾,二者应当并重,并非舍此取彼的关系。
在________的时间里,可通过“读屏”来获取信息,进行浅阅读。
而在相对完整集中的时间段内,可阅读纸质书籍,进行深阅读,从而获得更多的精神滋养。
“读屏”与“读纸”互为补充,构成完整的阅读体验。
个人阅读习惯与公共阅读服务要相互促进。
一方面,个人要培育良好的阅读习惯,永葆一颗热爱阅读的心,把阅读落实目常生活中。
另一方面,要加强公共阅读服务工作,建成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馆、青少年宫、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全民阅读设施,支持实体书店发展,________推进公共数字化阅读平台建设的步伐。
当个体阅读的需求与公共阅读服务协同共进时,全民阅读就会更好落地落实。
1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相辅相成零落加快
B.相得益彰零碎加快
C.相得益彰零落加强
D.相辅相成零碎加强
专题02 词语运用(解析版)
1.(2022·四川成都·中考真题)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022年5月4日次展,中国科考队向着珠峰峰顶提进。
科考设备沉重,天气瞬息万变
....,高海拔造成缺
氧……困难络绎不绝
....的峰顶圆满完成了综合科考....。
但是科考队员们胸有成竹
....,不惧困难,最终在人迹罕至
任务。
A.瞬息万变B.络绎不绝C.胸有成竹D.人迹罕至
【答案】B
【解析】
A.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千变万化。
形容变化很快、很多。
本句用来形容天气变化极快,使用正确;
B.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本句用来形容困难多,对象误用,使用不正确;
C.胸有成竹:指画竹前竹子的完美形象已在胸中;比喻处理事情之前已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本句用来形容科考队员们信心十足,使用正确;
D.人迹罕至:人很少到的地方。
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本句用来形容峰顶少有人至,使用正确;
故选B。
2.(2022·四川自贡·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只有
..细读、精读剧本,领悟其精髓,才能为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础。
B.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凡是所学,皆是性格。
C.多数人对吃已经提不起兴致,面对丰盛的美味,常有味同嚼蜡
....的感觉。
D.谷爱凌似乎对自己的成绩胸有成竹
....,她跳完后对着镜头竖起了大拇指。
【答案】C
【解析】
A.只有:表示必要的条件关系(常跟“才”呼应);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周密:周到而细密。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味同嚼蜡:味道像嚼蜡烛一样。
形容文章、语言等枯燥无味。
此处用于形容丰盛的美味,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D.胸有成竹:画竹子之前心中要先有竹子的形象。
比喻在做事之前心中要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C。
3.(2022·四川德阳·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电影发布会上,抗美援朝的老英雄回想起70多年前的那场触目惊心
....的战斗,情不自禁地流下了两
行热泪。
B.《十二风舞志》本是一部舞界奇书,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们的淡忘,现在已逐渐散佚,令人痛.
心疾首
...。
C.虽然水下考古困难重重,但是孟原召没有浅尝辄止
....,而是择一事终一生,不断探索,终于取得重大突破。
D.首届世界龙舟联赛福州站在浦下河龙舟池开赛,参赛者们正襟危坐
....,挥桨竞渡,斗志昂扬,“逐浪”端午。
【答案】D
【解析】
A.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痛心疾首:多指对人或事的痛恨,也指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悔恨。
这里用来表达悔恨的心情,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正襟危坐:整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
形容严肃、恭敬或拘谨的样子。
与龙舟联赛时所描写的“挥桨竞渡,斗志昂扬”这一语境不符。
故选D。
4.(2022·四川凉山·中考真题)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邓稼先心里怀着对祖国挚痛
..的热爱,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
B.中国核动力专家彭士禄院士,在核动力领域颇有建树
..。
C.2022年农历虎年春晚为海内外华人奉上一台高谈阔论
....的春节文化盛宴。
D.电影《长津湖》塑造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
....的英雄人物。
【答案】C【解析】
A.挚痛:是指疼痛并有抽掣。
从语境中“热爱”一词的搭配来辨析,“挚痛”合适。
使用正确;
B.建树:表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通常用来指人。
形容“中国核动力专家彭士禄院士,在核动力领域颇有成就”合适。
使用正确;
C.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不能形容“2022年农历虎年春晚”。
使用有误;
D.可歌可泣: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与“英雄人物”搭配合适。
使用正确;
5.(2022·四川宜宾·中考真题)填入下列空格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
多年以来,屠呦呦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让青蒿素。
面对荣誉,屠呦呦地淡定,耄耋之年依然于对青蒿素的进一步研究。
她认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古老的中医药才能够。
A.闻名于世一如既往矢志历久弥新
B.家喻户晓一如既往立志长盛不衰
C.闻名于世长此以往立志长盛不衰
D.家喻户晓长此以往矢志历久弥新
【答案】A
【解析】
闻名于世:全世界都知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形容非常著名。
家喻户晓:意思是家家户户都知道。
结合语境,这里形容屠呦呦团队让全世界都知道青蒿素,故应填“闻名于世”。
一如既往:跟从前一样。
长此以往:老这样下去(多含有变得更坏的意思)。
结合语境,这里形容屠呦呦跟从前一样地淡定,故应填“一如既往”。
矢志:发誓立志。
立志:指立下志愿,树定志向。
结合语境,这里形容屠呦呦虽年老,但依然发誓立志从事对青蒿素的研究,故应填“矢志”。
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
长盛不衰:长久兴盛而不衰败,比喻长时间保持旺盛的势头。
一般用来形容文化、节日、传统等。
结合语境,这里形容中医药长久兴盛而不衰败,故应填“长盛不衰”。
故选A。
6.(2022·四川·乐山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是新时代当之无愧
....的中国航天英雄。
B.在植树节活动中,同学们妙手回春
....,为嘉州大地多种树、多添绿,建设美丽乐山。
C.乌木博物馆里陈列的各种木雕作品,精美绝伦,展现了工匠们入木三分
....的雕刻技艺。
D.《中国诗词大会》打开了一扇扇窗口,将销声匿迹
....的唐诗宋词重新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解析】
A.当之无愧:完全当得起,没有可惭愧的地方。
意思是接受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是完全够条件的。
句中赞美航天英雄,合乎语境,使用正确;
B.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
句中形容同学们种树,用错对象,使用有误;
C.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
句中形容雕刻技艺,望文生义,使用有误;
D.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
句中形容“唐诗宋词”,不合语境,使用有误;
故选A。
7.(2022·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需要交流借鉴,只有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才能赋予
..自身文化新的意义。
B.熊浩在《我是演说家》上的演讲神采奕奕
....,声情并茂,征服了众多的观众。
C.歌舞《神州门神》附庸风雅
....,将传统美、力量感与新潮流演绎得淋漓尽致。
D.北京冬奥会上健儿们敢打敢拼,一气呵成
....,展现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
【答案】A
【解析】
A.赋予:指给予,交给,寄托(重大任务、使命等)。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神采奕奕:形容人精神饱满的样子。
不能修饰“演讲”,此处属于误用对象。
C.附庸风雅:意思是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褒贬不当,使用错误。
D.一气呵成:形容写文章或做事情一下完成,中间不停顿。
不能用来陈述“冬奥会上健儿们”,适用对象错误,也不合语境。
故选A。
8.(2022·四川达州·中考真题)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2022年5月19日8:30分,一架来自双流的中型客机,在万众瞩目中,戛然而止
....于达州金垭机场,翻开了达州航空发展新的一页。
B.阳春三月,莲花湖湿地公园山清水秀、花枝招展
....,美不胜收,市民纷至沓来,人影绰约,扮靓了湖光山色,也扮靓了达州人民的生活家园。
C.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在富丽堂皇
....的“冰丝带”拉开序幕。
经过16天的角逐,中国代表团斩
获9枚金牌,刷新中国冬奥史,谱写了奥运新篇章。
D.美国借“代理人”乌克兰同俄罗斯展开了一场政治、经济、军事、舆论的世纪大战,下了一盘妙手回
...春.的大棋,以拯救美国日益衰微的国运。
【答案】C
【解析】
A.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
句中用来形容客机停在金垭机场,不符合语境;
B.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句中用来形容湿地公园的自然风光,不符合语境;
C.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宏伟华丽或场面盛大。
句中用来形容“冰丝带”国家速滑馆的宏伟华丽,符合语境;
D.妙手回春:用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句中用来形容美国在国际上运用政治手段拯救本国衰微的国运,不符合语境;
故选C。
9.(2022·四川南充·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崇情”,在如雷贯耳
....的唐诗背后,有大唐风范,有那个时代特有的风流与热情。
B.横跨在洨河上的赵州桥非常雄伟,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美轮美奂
....。
C.改造后的北湖公园,水更清澈,路更规整,夜晚灯光更璀璨,前往参观的人不绝如缕
....。
D.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无数人魂牵梦萦
....的地方。
【答案】D【解析】
A.如雷贯耳:意思是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这里修饰唐诗,不是说人,所以该成语使用错误;
B.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这里说的是施工技术,此处用错对象;
C.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句中指的是前往参观的人,此处望文生义;
D.魂牵梦萦:形容思念情切。
这里形容“延安”,使用“魂牵梦萦”正确;
故选D。
10.(2022·四川泸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大力倡导和推广全民阅读,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发展战略。
随着一系列扶持文化发展、推进文化设施建设的政策陆续出台,书店回暖,好书频出,全民阅读氛围日益浓厚。
要持续不断推进全民阅读,需要包括读者群体在内的各方在更新阅读方式、丰富阅读内容、优化阅读结构上,不断形成合力。
数字化阅读与传统阅读方式________。
数字化阅读快速发展,提高了国民综合阅读率,“读屏”成为不少人重要的阅读方式。
纸质书是书,电子书也是书,介质不同而已。
因此,“读屏”与“读纸”并不矛盾,二者应当并重,并非舍此取彼的关系。
在________的时间里,可通过“读屏”来获取信息,进行浅阅读。
而在相对完整集中的时间段内,可阅读纸质书籍,进行深阅读,从而获得更多的精神滋养。
“读屏”与“读纸”互为补充,构成完整的阅读体验。
个人阅读习惯与公共阅读服务要相互促进。
一方面,个人要培育良好的阅读习惯,永葆一颗热爱阅读的心,把阅读落实目常生活中。
另一方面,要加强公共阅读服务工作,建成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馆、青少年宫、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全民阅读设施,支持实体书店发展,________推进公共数字化阅读平台建设的步伐。
当个体阅读的需求与公共阅读服务协同共进时,全民阅读就会更好落地落实。
1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相辅相成零落加快
B.相得益彰零碎加快
C.相得益彰零落加强
D.相辅相成零碎加强
【答案】B
【解析】第一空: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此处表达的意思是数字化才传统阅读各有长处,两者相互配合,双方的长处都能得到显示;故应填“相得益彰”。
第二空:
零落:稀疏不集中。
零碎:细碎;琐碎。
此处用来形容时间;故应用“零碎”。
第三空:加快:使变快。
加强,使变强;根据后面的“步伐”可知应用“加快”。
故选B。